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城市群研究综述

2016-03-17 05:11黄玉兴陈忠暖
城市观察 2016年1期
关键词:城市群空间经济

◎ 黄玉兴 陈忠暖 陈 婷



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城市群研究综述

◎ 黄玉兴陈忠暖陈婷

摘要:以地理类学术期刊文献为基础,分别对地理学视角下中国城市群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进行梳理,发现:(1)“空间界限”不明确,城市群划分有待统一;(2)“物质空间”观察较多,“社会空间”关注较少;(3)“空间重要性”受到重视,但“空间构筑”仍待加强;(4)“宏观尺度”及彼此交互关注较少等特点。最后建议应当进一步关注交通网络对城市群空间流动性的影响、新经济版图对城市群经济空间构建的影响以及对新理论范式的引入与发展。

关键词:城市群 地理学 综述 中国

城市群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话题。一方面,对于区域乃至国家的发展而言,城市群是经济增长的“主核心”,资本和经济活动在这里大量集中。金融的集聚[1],内部城市的经济往来[2]、产业活动特征[3]、生产的变迁与差异[4]等问题备受关注;另一方面,城市群的诞生与发展、城市群如何发展与规划[5]、“城市群病”的关注[6]与治理[7]以及城市群的发展对人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8]等,则备受城市及城市规划类学科的长久关注。

然而,城市群不仅同城市和经济有关。它的发展表现出鲜明的空间特征,不断演化和构筑了大量空间与区域差异。因此,这一现象的不断扩散同样引起了地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并且,作为“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地理学在对城市群进行观察时,表现出了多元化的思维特征,同经济、交通、城市甚至艺术类话题均发生深远交互。

近十年来,不断有学者尝试对城市群的研究进行评述。其中,林先扬、陈忠暖等人将国内外城市群的研究成果与主要观点进行对比[9],明确了中国城市群研究的特点与不足;方创琳将1991年至2013年发表于地理学报的19篇文献同国家发展背景相结合,对城市群的研究进展和需要提出了战略性指导意见[10];顾朝林以各重要文件和著作为依据梳理了我国城市群研究的发展脉络,并最终指出中国城市群的研究也必须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11],这对于后来学者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本文以地理类期刊文献为依托,对1980-2015年共192篇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尝试回答在地理学的视角下,中国城市群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特征,把握其特点和不足,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来源

本研究选择《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为主要文献来源,以“城市群”为关键字词对1980-2015年的城市群相关文献进行搜索,最终共收集文献192篇,基本能够满足本研究需要。

二、发展阶段

我国城市群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为迅速。依据其文献数量、研究内容及特点(图1)可将其分为起步阶段、初期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

图1 中国城市群研究文献数目变化折线图

(一)起步阶段(1980-1999年)

这一阶段时间跨度最长但是文献数量相对较少,在所收集文献中仅占1.53%。其主要研究大多集中于将国外的城市群概念和研究方法引入国内[12],尝试探讨城市群的概念、界定及作用[13-14]等基本问题。

有趣的是,在周一星提出“都市连绵区”后,以“都市连绵区”为关键词的文献数量迅速增多。但是,事实上在该时期我国城市群发育尚不突出,作为城市群更高阶段的都市连绵区[9]发展更不显著,亦没有学者对两者的概念进行有效辨析,大多对都市连绵区进行的探讨实质上仍然是基于城市群的概念进行的。可以说,这样的一种发展特点,也说明了这一阶段对城市群的概念把握并不充分,对城市群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二)初期发展阶段(2000-2005年)

这一阶段的研究方向相对集中,文献数量从起步阶段平均每年0.19篇上升至1.67篇,研究视角开始从城市群个体向城市群网络结构转变,认为城市群内部会形成网络结构[15],以此来增强城市群内的物质和信息流动水平,进而推动城市群的发展[16]。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流”、“区域流”迅速增大,各区域之间亦将形成更为庞大的网络系统,而城市群就成为了此类网络结构的重要支点[17]。方创琳尝试对我国城市群的结构体系进行划分[18],填补了城市群研究只关注其内部而忽视外部联系的研究空白,为宏观视角下的进一步探索奠定基础。

(三)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这一阶段所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占总文献量的93.3%。研究成果颇丰,空间结构演变及优化、产业结构及经济联系、资源及环境承载力评价、发展模式及动力机制等多个方面均有涉及。

在对该阶段文献作者的主要研究方向及背景进行梳理时发现,虽然这一阶段大量文章发表于地理类期刊,但是作者的学术背景已经表现出强烈的多元化特征。其中,区域经济学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更有土地利用规划、物流管理、公共管理、自然生态等多种专业协同并进(表1)。可见,城市群的研究已经从单一的城市空间组织问题转变为空间、经济、公共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协同发展的一个综合性话题,城市群空间性的重要性在各相关领域中均日渐凸显。

表1 作者研究背景分布情况

三、研究内容

我国对城市群的研究涉及多个方面,大致包括空间结构特征、联系与演变、城市群发展战略及方向、经济及产业结构联系与演变等十五个方向(表2)。从主要研究内容及其发展的先后来看,这或许表现出了中国城市群研究可能的一种发展路径(图2)。本文将以该路径为基础,对其主脉络上除综述外的六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以求能够较为全面地探讨中国城市群研究的现状与特征。

表2 城市群文献研究内容的分布情况

图2 城市群研究发展路径图

(一)城市群界定与划分

1.城市群的概念

1983年丁洪俊、宁越敏首先将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1975年提出的“Megalopolis”[19]译为“巨大都市带”引入中国[12],开创了中国城市群研究的先河。此后,众多学者尝试对这种在空间上集聚、功能上互补、存在强烈交互的结构体系进行描述[20-21]。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周一星提出的“都市连绵区”[22]。这一概念探讨了城镇体系同周围地区的交互作用、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因其所涵盖范围比城市群更广,所以后来学界将其看作是城市群发育的高级空间形态[9][23]。

对于城市群本身而言,众多学者尝试对其内涵进行探讨[24-25],其中认可程度相对较高的是姚士谋和方创琳的论述。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城市群应当以超大或特大城市构成,还是都市圈和大中城市协同构成,其核心部分又是如何;其次,城市群内部的空间及经济联系是怎样的;最后,城市群最终应当趋于“一体化”还是 “综合化”发展[26][13]。

2.城市群的界定

城市群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复杂城市集群系统,其范围和构成具有阶段性和模糊性。因此,虽然姚士谋所提出的对城市群界定的三条导向性原则[27]已经被广泛认可,但是城市群的界定仍存有广泛争议,尚不存在较为统一的划分体系。在现有划分体系中,方创琳和宁越敏所提引用水平最高[28-29]。

目前,城市群范围的划分大多以空间、时间、流和作用力为主要因素[30],其常用方法可分为数学模型和实证方法两类[31]。

从数学模型法来看,国内学者大多是以引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增加参数进行改进或同评价指标体系相结合,以求从城市规模、经济活力、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基础设施状态、科技发展水平、对外交流强度等多个方面衡量城市的综合质量水平[32],进而更好地反映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目前模型的构建大多不能清晰反映出城市群划分的理论机制[31],加之引力模型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理论根基是否坚实也一直被学界所诟病[33]。因此,在该方式下所得结论的可信度应当存疑。

实证方法则更为贴近现实。近年来,学者开始更多以交通流、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为基础,同 “点—轴”理论等城镇体系发展基本理论相结合[34],广泛运用“3S”技术进行划定[35]。相较于前者而言,实证法则能够较好地刻画实际情况,所得结论也相对准确。但是由于数据获取难度大、对于理论机制的理解和现实情况的把握要求较高,因此并不适于大范围操作。

(二)城市群结构与交互

1.结构特征研究

城市群是城市体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是由其内部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往来、社会联系、文化流动、生态共享等交互作用,以及其外部的自然、人文、交通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功能组织结构。因此,城市群理应表现出一定的交互及结构特征。基于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的四类理论范式(区位辨断、功能集聚、要素集合、城市地域空间与生态斑纹)[36]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考察,发现其大体沿交通走廊等重要地物及要素分布,表现出具有轴线和分形的特征的带状、组团状或放射分布形式[37-38];其内部则因其发育水平、资源条件等不同,可能表现为不同的网络化发展模式,逐步从单中心的极核网络化模式向更具有发展优势的多中心、沿廊道发展型模式转变[39-40]。

此外,近年来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开始从“构成及分布”向“演变及优化”转变。其中,陈肖飞等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范式指出,地区发展的经济格局并非是均质化的,城市群的空间格局也不例外[41];宋吉涛、方创琳等对我国城市群体系进行划定[18],并以分形理论和中心地理论为核心对城市群的结构稳定性进行评价[42];朱政、郭荣朝等人则尝试对我国城市群的空间结构优化提出建议[43-44]。

2.交互特征研究

城市群在多个层面构成联系,这种强烈的相互作用是构建城市群结构不可缺少的基础[45],其中以空间交互和经济交互最为显著。但是,以此单独作为一个话题进行探讨的文献较少,大多作为基础性研究同其他话题相结合。同时,区域之间的交互大多以各种“流”的形式实现。因此,现有研究中大多选择以引力模型或城市流模型为基础开展,认为通过对“流”进行评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城市群内联系的强弱及方向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城市群的格局优化等提供依据[46-47]。

(三)系统整合与协调发展

城市群是一个复合了多种因素的复杂功能系统,只有将城市群网络系统中多种要素有效整合,才能形成完整的功能结构,充分发挥城市群的集聚经济效应与规模经济效应[48]。因此,城市群的演化过程就是对其空间结构不断优化与整合的过程,更是对区域竞争力、产业、空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及区域发展平台等多种因素进行重组和优化的过程[49-50]。

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分形理论、城市网络理论、新木桶理论[51]、复合行政理论[52]等理论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审视,指出经济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产业分工与优势互补、辐射与集聚[53]等为城市群整合发展的主要动力;并认为城市群的多层次整合应当立足于自身特点,充分协同区域内产业群、港口群等功能集群以及周边其他城市群共同发展[54-55]。常见的整合方案大体包括点轴结构、圈层结构方案、组团结构方案、双核结构方案、形态结构方案等[49][56];其整合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区域发展实现“点线共联、以轴带面、全面发展”。

(四)发展质量及效益评价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育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政府主导的。为了推动城市集群化发展,充分实现城市群的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共同发力,推动城市群走向高度集聚、高度开发的发展道路[57]。但是,这样的发展模式在拉动城市群快速成长的同时,也势必会迅速增大环境等多方负担[58]。因此,对城市群发展的质量水平及其效率进行分析评价,是对城市群研究及发展的一次审视与反思。

城市群的发展质量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59]、政府政策实施状况、生态环境变化倾向等多个方面。总体而言,现有研究大多以DEA模型为基础,对城市群发展效率进行评价,认为虽然我国城市群在政府强驱动的发展模式下,其运行效率不断优化[60],但是仍然存在纯技术水平发展不足甚至衰退,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欠佳等问题,导致其环境问题突出,综合效率仍然较低[61]。

(五)形成机制与发展动力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育有其自身从诞生到成熟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大体包括: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区域内增长极的辐射能力;网络化结构功能所导致的向心或离心发展的促进作用[36]。并且,在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日渐明显的今天,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交通快速化、新政策成为我国城市群发育的五个新驱动力[62]。

从研究范式来看,除了实证主义外,亦有学者尝试运用不同的理论范式对其进行考察。其中,苗长虹等人尝试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认为城市群的构建是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网络结构不容忽视[63];陈绍愿、张虹鸥等则将城市群看作是一种富有智慧的特殊生命体,其内部各城市之间应当存在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生物群落关系[64]。

此外,城市群是由政府机构、物流系统、农业等多种产业及市场等多种系统共同构成的。因此,在对城市群发展驱动力进行探讨时,对其内部子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65-66]。

(六)发展模式与战略方向

时刻把握我国城市群的发展现状,明确其发展特征及趋势对于城市群的研究和实践而言至关重要。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制定,应当围绕结构是否完善,规划同实际是否相符,是否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管理机制是否完善等主要问题展开[67]。

对于中国今天的城市群而言,已经形成了“15+8”的空间格局,并且具有所谓“三高、四低、四争”的发展现状[68]。因此,在面对我国人口红利逐步削弱、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背景下,未来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应当将产业技术创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人口政策创新、区域合作与人文引领作为城市群发展的主要战略[69],逐步将我国城市群打造为多方面多层次的世界高等级发展区域,形成23个大型城市群,6大城市群集聚区和“π”字型城市群连绵带的城市群结构体系[68]。此外,在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我国的金融格局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明确各城市群的发展方向时,也应当同我国逐步形成的新经济版图相结合[70]。

四、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1.“空间界限”不明确,城市群划分有待统一。虽然对于城市群的概念与界定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研究,但是仍然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概念及范围界定。比如现有研究中存在有江淮城市群、南昌城市群、大南昌城市群等对于一个地区的多层次划分情况,这势必导致研究成果的可参考性和研究的延续性被削弱,影响城市群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2.“物质空间”观察较多,“社会空间”关注较少。虽然城市群是城市体系的一种高级形态,但是其最基本的构成单元仍然是每一个“自然人”。因此,在对城市群的空间、经济、景观灯多个层面进行探讨时,仍然应当关注到城市群中的社会关系,关注人的感受。

3.“空间重要性”受到重视,但“空间构筑”仍待加强。城市群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性话题,随着我国对城市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科关注到这一特殊的功能组织结构。但是,从现有研究情况来看,虽然生态、景观、经济、空间等多个领域均有所涉及,但是各学科的研究大多只是在“城市群”这一特定的空间尺度下对特定话题进行的孤立探讨,与城市群本身特质并无明显关联。

4.“宏观尺度”及城市群彼此交互关注较少。每一个区域的发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城市群也不例外。现有研究中对于单个城市群的内部空间结构及演化探讨较多,已经相对全面。但是,对于城市群体系空间布局和演化的关注尚且不足。

(二)展望

1.基于高级交通网络的探讨。城市群是多个不同水平的城市联合构成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连接则是其构成体系的“骨骼框架”。今年来我国高速铁路等高级运输形式发育相当迅速,对于城市间、城市群间的连通具有明显作用。

2.基于新经济版图的探讨。2015年我国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势必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格局造成影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核心,如何应对这样的一次经济版图变革也将成为城市群研究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基于新区域主义视角的探讨。城市群不只是空间概念,更是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从新区域主义视角出发,对城市群中所涉及的关系空间、过程空间、政策空间[71]等区域空间进行探讨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李伟军,孙彦骊.城市群内金融集聚及其空间演进:以长三角为例[J].经济经纬,2011,6:42-46.

[2]赵勇,白永秀.中国城市群功能分工测度与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11:18-30.

[3]于斌斌.中国城市群产业集聚与经济效率差异的门槛效应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3:60-73.

[4]肖小龙,姚慧琴.中国城市群生产率变迁及差异性考察[J].当代经济科学,2013,6:92-97+125.

[5]蔡立力.建设“两型社会”的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J].城市规划,2009,4:27-30.

[6]张衔春,吕斌,许顺才,龙迪,陈鹏.长株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治理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1: 28-37.

[7]王成新,崔学刚,王雪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市群病”现象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10: 12-17.

[8]武廷海,张能.作为人居环境的中国城市群——空间格局与展望[J].城市规划,2015,6:14-25+36.

[9]林先扬,陈忠暖,蔡国田.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热带地理,2003,23(1):44-49.

[10]方创琳.中国城市群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J].地理学报,2014,68(8):1130-1144.

[11]顾朝林.城市群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1,30(5):771-784.

[12]丁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M].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1983:314-324.

[13]姚士谋.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3-10.

[14]周一星.中国的城市体系和区域倾斜战略探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15]薛东前,姚士谋,张红.关中城市群的额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0,20(6):52-55.

[16]年富华,姚士谋,陈振光.试论城市群区域内的网络化组织[J].地理科学,2002,22(5):568-573.

[17]曾鹏.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因素分析与综合集成评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 69-73.

[18]方创琳,宋吉涛,张蔷等.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学报,2005,60(5): 827-840.

[19]Gottman J. 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J] . Economic Geography,1957,33 (7):31 -40.

[20]姚士谋,李青,武清华等.我国城市群总体发展趋势与方向初探.地理研究,2010,29(8):1345-1354.

[21]史育龙,周一星.关于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研究的论争及近今进展述评.国际城市规划,2009(增刊): 160-166.

[22]Zhou Yixing .Definition of Urban place and statistical standards of urban population in China: Problem and Solution [J]. Asian Geography, 1988,7(1):12 -18.

[23]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地理学报,2003,58(2):271-284.

[24]董黎明.中国城市化道路初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102-104.

[25]顾朝林等.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5-49.

[26]方创琳.城市群空间范围识别标准的研究进展与基本判断[J].城市规划学刊,2009,(4):1-6.

[27]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28]方创琳,姚士谋,刘盛和,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

[29]宁越敏.中国都市区和大城市群的界定——兼论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地理科学, 2011,31(3):257-263.

[30]孙娟.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4):73-77.

[31]王丽,邓羽,牛文元.城市群的界定与识别研究[J].地理学报,2013,68(8):1059-1070.

[32]陈群元,宋玉祥.城市群空间范围的综合界定方法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 2010,30(5):660-666.

[33]Olsson G. Central place systems, spatial interaction and stochastic processes[J].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1967,18(1):13-45.

[34]张倩,胡云锋,刘纪远等.基于交通、人口和经济的中国城市群识别[J].地理学报,2011,66(6):761-770.

[35]高晓路,许泽宇,牛方曲.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城市群边界识别[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3): 280-289.

[36]姚士谋,王书国,陈爽.区域发展中“城市群现象”的空间系统探索[J].经济地理,2006,26(5):726-730.

[37]曾鹏,黄图毅,厥菲菲.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4):604-608.

[38]薛东前,孙建平.城市群体结构及其演进[J].人文地理,2003,18(4):64-68.

[39]朱政,郑伯红,贺清云.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影响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3):404-408.

[40]年富华,姚士谋,陈振光.试论城市群区域内的网络化组织[J].地理科学,2002,22(5):568-573.

[41]陈肖飞,张落成,姚士谋.基于新经济地理徐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及发展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 2015,34(2):229-236.

[42]宋吉涛,方创琳,宋敦江.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稳定性分析[J].地理学报,2006,61(12):1311-1325.

[43]朱政,贺清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空间形态的优化[J].2008,28(6): 1004-1007.

[44]郭荣朝,苗长虹,夏保林等.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及对策——以中原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3):363-369.

[45]董青,刘海珍,刘加珍等.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6): 926-932.

[46]张虹鸥,叶玉瑶,罗晓云.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53-56.

[47]陈群元,宋玉祥.基于城市流视角的环长株潭城市群空间联系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11): 1840-1844.

[48]刘晓丽,方创琳,王发曾.中原城市群的空间组合特征与整合模式[J].地理研究,2008,27(2):409-420.

[49]方创琳,蔺雪芹.武汉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与产业合理化组织[J].地理研究,2008,27(2):387-408.

[50]王发曾,刘静玉.我国城市群整合发展的基础与实践[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5):88-99.

[51]汤放华,魏清泉,苏薇.“新木桶理论”与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整合[J].经济地理,2008,28(5):809-812.

[52]罗湖平,龙兴海,朱有志.基于复合行政理论的“3+5”城市群合作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6): 947-953.

[53]易开刚.长三角城市群商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成因、机制与战略[J].经济地理,2005,25(6):775-778.

[54]沈玉芳,刘曙华,张婧.长三角地区产业群、城市群和港口群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5): 778-783.

[55]丁建军.城市群经济、多城市群与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10,30(12):2018-2022.

[56]李俊峰,焦华富.江淮城市群空间联系及整合模式[J].地理研究,2010,29(3):535-544.

[57]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政策影响过程与实施效果评价[J].地理科学,2012,32(3):257-264.

[58]方创琳,关兴良.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J].地理学报,2011,66(8): 1011-1022.

[59]杨青山,楚洪建,王大鹏.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的收敛性分析[J].地理科学,2009,29(5): 673-678.

[60]陈章喜,徐通.珠三角城市群战略实施以来的效率评价[J].经济地理,2011,31(11):1822-1839.

[61]杨青山,张郁,李雅军.基于DEA的东北地区城市群环境效率评价[J].经济地理,2012,32(9):51-60.

[62]王婧,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发育的新型驱动力研究[J].地理研究,2011,30(2):335-347.

[63]苗长虹,胡志强.城市群空间性质的透视与中原城市群的构建[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3):271-279.

[64]陈绍愿,张虹鸥,林建平等.城市群落学:城市群现象的生态学解读[J].经济地理,2005,25(6):810-813.

[65]孙峰华,魏晓,王富喜.山东半岛城市群物流业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形成机制[J].经济地理, 2007,27(4):571-574.

[66]邓楚雄,李晓青,向云波.长株潭城市群地区耕地数量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经济地理, 2013,33(6):143-147.

[67]姚士谋,陈振光,吴松等.我国城市群区战略规划的关键问题[J].经济地理,2008,28(4):529-534.

[68]方创琳.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J].地理科学,2011,31(9):1025-1034.

[69]周春山,金万福,史晨怡.新时期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战略的思考[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3): 302-312.

[70]周亮,白永平,刘扬.新经济版图成型背景下关中——天水城市群定位及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 2010,30(11):1810-1820.

[71]殷为华.新区域主义理论——中国区域规划新视角[J].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62-63.

(责任编辑:卢小文)

A survey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y

Huang Yuxing, Chen Zhongnuan, Chen Ting

Abstract: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document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The result shows: the spatial boundary is not clear enough and the defini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needs to be unifie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physical space” while less is paid to “social space”; the essentiality of space is emphasized, but the spatial construction is to be strengthened; the researches under macro-scale and interaction are less focused. The paper suggests the geographical researchers should pay closel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s of traffic network on the space mobility and the new economic layout on the economic space construction; also on the introduce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heoretical paradigm.

Keywords:urban agglomeration; Geography; review; China

作者简介:黄玉兴,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与规划。陈忠暖,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本文通讯作者。陈婷,人文地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与规划。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流动与空间格局:城市轨道交通演变与商业空间的重构——广州为例”(项目编号:41171141)成果。

【中图分类号】TU984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16.01.015

猜你喜欢
城市群空间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空间是什么?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创享空间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