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希, 薛熙明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灾后旅游恢复重建模式的比较研究
——以彭州市白鹿镇与九峰村为例
马 希, 薛熙明*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地震后,彭州市相互毗邻的白鹿镇和九峰村的旅游发展都遭受了重创,但两地在震后却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对当地旅游发展进行了恢复和调整。通过对两地的灾后旅游产业恢复过程的分析,发现它们分别采取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二者在主导者、效用、可持续性和公平性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灾后旅游的恢复发展需要在政府的干预和扶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其发展意愿,以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灾后旅游;重建模式;九峰村;白鹿镇
重大灾害发生后,诸多产业百废待兴。无论是东南亚海啸之后的泰国海滨,还是大地震之后的丽江,地方政府都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予以统筹规划,优先恢复和发展,对受灾地区经济振兴产生了明显拉动作用[1]。2008年“5·12”地震后,四川各震区也都在相关政策指导下对旅游业的恢复发展进行了规划和调整,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旅游恢复发展的模式涉及主体、客体和观念等多种要素,它是在一定地区和时期内,对该地区旅游恢复发展的主客体、方式、发展特征等的概括与总结[2]。由于各地在旅游恢复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主客体、发展路径,故形成了具有不同效用的恢复模式。根据主体的不同,旅游恢复模式可分为政府主导和社区主导两种,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其中,自上而下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一种发展模式,政府统一进行决策规划、资金扶持、服务管理等职能,社区居民在政府的引导下实践;而自下而上,则是以社区为主导的一种发展模式,村民在村委会、村民组织等机构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参与旅游重建过程。笔者以白鹿镇与九峰村为例,试图梳理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震后旅游发展模式,并对两地发展模式进行比较,以寻找较为合理的灾后旅游发展路径。
1白鹿镇震后旅游恢复模式
1.1白鹿镇旅游发展概况白鹿镇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距离成都市区60 km。该镇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90%,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尤以宗教人文资源最为突出。早在1860年,法国传教士洪广化就选择了自然条件极佳的白鹿镇作为传教地,并在此建造了修道院。其中,上书院为培养高级神哲人员的高级修院,已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鹿境内的塘坝村,集峰丛、溶洞、深谷、峭壁景观于一体,是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区。白鹿场老街是成都市的十大古镇之一。
白鹿镇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尤其在夏季,白鹿镇平均气温比相邻的成都主城区低2 ℃左右,吸引了周边城市的旅游者前来休闲度假。白鹿镇早在2008年地震前已处于旅游发展的萌芽阶段,但是当地旅游设施条件较差,当地居民仅能将自家房屋短租给外地游客,并提供一日三餐。在缺少政府统一监管和统一规划的情况下,这一阶段当地旅游服务水平也相对较低。
1.2白鹿镇震后旅游发展状况2008年“5·12”地震中,白鹿镇上书院遗址沦为废墟;具有川西风情的明清老街建筑群也遭到破坏,但也由此派生了一部分“黑色旅游景观”,如白鹿镇中学中受损最小的“最牛教学楼”等。地震后,在政府主导下,由福建省厦门市援建队伍对该镇进行了城镇建设和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规划要求,白鹿镇主要打造两个功能区:一是以白鹿镇中学遗址为主体,建设地震遗址公园;二是以“打造特色浪漫风情小镇”为定位,将上书院、下书院(含老街)、场镇、塘坝村、水观村五大片区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功能载体,以“绿山富民,旅游兴镇”为指引,逐步发展集休闲、度假、避暑、观光为一体的法式风情小镇。
政府委托建设方修缮恢复相关景区,并大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经过3年的建设,白鹿中法风情小镇于2011年正式开门纳客。以银杏广场为界,法式风情街区主要分布着商业店铺,满足游客购物、休闲的需求;明清风情街主要分布着民居客栈,主要满足游客的食宿需求;地震遗址公园和上书院则是镇区内主要游览观光点。依托白鹿场,周边的水观社区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农家乐”旅游接待点。白鹿镇还通过举办CCTV“网络模特走进白鹿”、白鹿-法国古典音乐艺术节、中法国际美食旅游节等活动,不断提升知名度。2013年该镇全年接待游客已近100万人次,且呈逐年快速攀升之势。2014年,白鹿镇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1.3自上而下的旅游重建模式白鹿镇依循自上而下的旅游重建模式,即依托区域资源特色,政府主导发展模式,将中法风情小镇作为特色主体形象打造,这一定位受到了旅游市场的认可。同时,当地还修缮了天主堂和领报修院等宗教文化景观,建立地震遗址公园,设地震科普馆、地震体验馆以发展科普教育,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分区发展。震后初期,居民利用政府给予的房屋补贴,积极响应政府的政策,扩大已有的“农家乐”、民宿及其他相关产业的规模。
白鹿镇旅游重建模式的主要特征为政府主导,居民响应,依托资源,分区开发,发挥优势。其定位明确,主体形象突出,兼有自然风景魅力、历史人文韵味、科普教育、生态休闲等多种功能布局,效用突出,充分发挥了资源优势和整体功能优势。该模式不仅在震后旅游恢复的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促使当地旅游快速恢复的同时,对于其他地区旅游的恢复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白鹿镇在政府带动下,旅游发展尽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一刀切”的重建弊端也在后期开始暴露。政府对老街区段的房屋重建政策态度暖昧,水观社区部分居民统建住房面积较小而无法扩大旅游接待规模,旅游发展因此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局面,这使得未从中获益的一部分社区居民多有不满。社区利益的统一以及社区经济的增长是十分重要的。社区的积极参与不仅可以为游客提供更真实的旅游体验,而且可以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维护社区居民的主体利益,保护社区的环境和当地社会文化资源等[3]。旅游收益分配的不公平将影响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冲突。
2九峰村震后旅游重建模式
2.1九峰村旅游发展概况九峰村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彭州市境内西北山区,地处白水河国家森林公园、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距成都市89 km的彭州市龙门山镇。境内的银厂沟景区是龙门山大峡谷景区的精华,以悬桥栈道、峡谷怪石、飞瀑彩虹等著称。地震前,大龙潭、小龙潭是银厂沟的核心景点,也是该景区发挥旅游品牌效应,拉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九峰村因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周边城市居民避暑休闲、清心养身的天然胜地。震前,在银厂沟景区的带动下,九峰村乡村度假旅游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每到夏季,九(峰村)银(厂沟)路沿线“农家乐”人满为患。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6~9月,九峰村入驻游客达4万多人次。在当地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下,村集体和村民还积极寻求多样的旅游发展形式,如探索通过成立农民股份合作社的形式建设新景区[4]。
2.2九峰村震后旅游发展状况地震使银厂沟原有景点破坏殆尽,也使依托景区而发展的九峰村乡村旅游业蒙受巨大损失[5]。不同于白鹿镇,九峰村主要是以自然资源见长。汶川地震后,除了大、小龙潭被完全损毁,当地的山体和进入景区的道路也损毁严重。2012年8月17日,在地震与强降雨的共同影响下,九峰村所在区域爆发了群发性泥石流,这为该村灾后重建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泥石流发生之后,彭州市国土局对银厂沟进行了灾害评估,评估报告认为近期内该地区不宜继续扩大建设规模。此后,政府对九峰村的旅游发展态度由先前的支持逐渐转变为限制。基于对当地村民的生存诉求的考虑,九峰村村民委员会带领群众寻求解决措施,试图扭转局面,重建旅游发展的信心。无论是谢家店子“统规自建”政策的实施,还是村民自发集资合股建卧龙谷景区,都为该地的旅游恢复起到了推动作用。
2.3自下而上的旅游重建模式自下而上的旅游重建模式,即是以社区为主导,居民组织开发旅游产品项目的模式。九峰村频繁发生的次生灾害一方面影响了游客的消费信心,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的灾后重建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由此九峰村震后旅游恢复进程十分缓慢。在地方的生存发展诉求下,村委会带领当地村民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推动旅游恢复发展的措施。一是在每户村民自筹资金的前提下,把林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自筹劳工发展“农家乐”;二是由村民募股成立旅游发展公司,在村委会的支持和带领下开发新景区,如新近开发的卧龙谷项目。当地村民与村委会共同推进旅游重建,高度的社区参与度为当地旅游的恢复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智慧。这表明居民不仅仅是旅游发展的旁观者,更是旅游发展的行动主体和服务提供者。
九峰村自下而上的旅游重建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社区主导,在当地村委会的引导下,由村民自发组织集资合股建设景区。在当今开放的全球社会里,随着人们意识的自觉性越来越强,这一发展模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地区的认可。社区主导的灾后重建模式不仅发挥了当地居民的智慧,满足他们参与旅游的意愿,而且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增强了游客的体验度。
这种自下而上的旅游恢复模式对基层政府、当地居民、游客的素质要求很高。目前,当地村民经济能力有限,现有旅游接待设施无法满足旺季游客需求;村民自主开发,受知识经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2];没有明确的定位和统一的规划,旅游产品和基础设施的开发和重建不够,没有采取合适的措施提升灾后旅游中游客心理的可进入性[6]。因而,在旅游恢复的初期,这一模式对当地旅游复兴所起的作用还不明显。
3两种旅游重建模式比较
在我国,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较为普遍。特别是大灾之后,在社区居民缺乏发展信心和资本的情形下,政府作为社会职能的履行者,更是被大众寄予厚望。白鹿镇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实施了重建工作并获得预期的效果。九峰村在灾后重建的头3年也经历了一个政府主导的发展过程。“8·17”泥石流后,政府考虑到九峰村灾害易发的特殊地质条件,在对自身利益和社区利益的综合权衡下,对当地旅游发展采取了一种缄默的态度。在生计需求驱动下,九峰村村民在村集体组织带动下走上了一条旅游自我发展道路。这种社区主导的重建方式是灾后重建的一个特例,社区参与模式是“政府主导”模式的衍生物,隐喻了社区居民与上级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
旅游业常常受到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多个旅游景区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当前迫切需要进行长远规划,恢复旅游形象,寻求适合当地发展的措施,促使旅游业逐步恢复并实现转型升级。白鹿镇和九峰村两地由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分别采取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不同的旅游重建模式。不同的发展路径使得两地的主导角色、效用、可持续性等存在差异。
3.1主导者白鹿镇的旅游重建模式中,无论在宏观的政策引导上,还是实践的经营管理中,作为主导者的地方政府均进行了力度较大的干预。社区居民基本是在政府设计的政策框架下参与旅游,其自主性未能充分发挥。尽管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白鹿镇产业经济因旅游而受益,部分社区居民也因开办客栈、经营餐馆、出租商铺等方式获利,但这些经营者并未表达出对镇区未来旅游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客观条件的限制下,九峰村旅游发展受到极大制约,同时也激发了当地村民的主体意识,村民们从旅游决策到开发经营等都有很大程度的参与,不少村民都以投资入股的形式参与卧龙谷景区的开发。在某些层面,居民们甚至以主导者的身份创新发展。这个从零起步的过程虽步履维艰,但因参与者多,对社区凝聚力和产业经济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3.2效用从统计数据来看,白鹿镇旅游在政府的引导下得以快速提升。2013年白鹿镇年接待游客量达80万~100万人次;2014年春节期间,白鹿镇共接待游客16万多人次,日均来往车辆3 500辆,创下历史新高;2015年北京宾吾谷公司白鹿溪漂流项目落户白鹿镇,助力白鹿镇旅游发展。因此,自上而下模式对白鹿镇旅游的整体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九峰村以社区居民为发展的主导者,由于缺乏政府的有利政策引导,震后次生灾害又严重影响了游客的心理可进入性,加上村民受知识经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经济收入有限等,导致当地旅游发展一直在低谷徘徊。尽管通过村集体的积极努力,九峰村旅游恢复初现曙光,但与震前的规模化发展相距甚远。
3.3可持续性随着旅游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旅游者越来越注重休闲体验和旅游项目的参与体验。作为地方文化的当事人和见证者,当地居民对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和全面的了解,因而其参与旅游的强弱程度对游客旅游体验的满意度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地方发展的要求方面,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既符合旅游伦理,也可以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的生计能力。
在灾后重建初期,自上而下的旅游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必要性,也能发挥较强的政策引导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一模式因缺乏社区的参与而导致持久性不够,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相反,自下而上的模式虽在建设起始阶段会遭遇较多困难,但由于居民充分参与,以及他们与地方紧密的利益和情感联系,必将长时间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4公平性自上而下的模式中,社区居民参与度不够,旅游决策、经营管理和利益分配方式等由政府决定,难免造成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保障不到位,旅游发展难以带动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的同等提高,易引发居民不满,削弱其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白鹿镇不同片区居民认为当地旅游发展的公平性存在差异。老街区段居民的社区满意度最低,这也制约了他们参与旅游的信心和积极性。
自下而上的模式中,社区居民是旅游经营的主体,而不是政府主导或者外来资本经营的配角。社区有权决定自身参与旅游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7]。九峰村每个农户都拥有平等的参与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能力和财力等因素的影响,在收入分配等方面存在一定公平性,同时也能保证村民们平等发展的意愿。
4结论
旅游业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其会受到多种突发事件的影响,而旅游地如何在灾后进行恢复发展是其必须面临的挑战。笔者以白鹿镇和九峰村为例探讨了震后旅游的重建模式,在对两地模式进行梳理和比较后,发现其各有优势和劣势,主要体现在主导者和参与者、效用、可持续性、公平性4个方面。研究表明,两种模式可以运用在灾后旅游恢复的不同阶段,同时可以相互借鉴和补充。旅游恢复发展不仅需要当地政府统一规划,分区开发,明确定位发展方向,并加强旅游产品和基础设施的开发和重建,还需要强化社区居民参与能力,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与应急预警机制,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升游客的心理可进入性等[8]。此外,亦可探讨在自下而上模式中,如何借助外来资本解决社区经济资本不足的问题。
总而言之,灾后旅游恢复重建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旅游恢复重建过程中,不仅要解决目前存在的困难,更要立足长远,充分利用灾后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提供的一系列倾斜政策以及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条件[6],积极调整,在政府和社区居民的全面参与下,为地方旅游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强.成都市旅游业“5.12”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1.
[2] 包文娟.四川地震灾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1:5,19.
[3] 曾艳.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3.
[4] 晏敏,杨华春.银厂沟肖家坪将建森林公园[N].成都日报,2006-08-14.
[5] 梁艳桃.震后银厂沟景区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1:1.
[6] 李传英.汶川大地震后旅游景观的重构与保护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2:1,33.
[7] 李鹏,杨桂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中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以云南梅里雪山雨崩藏族村为例[J].林业经济,2010(8):120-124.
[8] 薛佳.试论龙门山断裂带山地旅游产业运行模式[J].中国商贸,2011 (2):190-191.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656026);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14SA0252)。
作者简介马希(1994- ),女,回族,云南昭通人,本科生,专业:旅游管理。*通讯作者,教授,博士,从事文化地理学与旅游社会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6-05-03
中图分类号F 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4-211-03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Reconstruction Pattern of Post-Disaster Tourism
Ma Xi, Xue Xi-ming*
(College of Tourism & Historical Culture,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 Sichuan 610041)
AbstractAfter the earthquake, the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Bailu Town and Jiufeng Village of Pengzhou city was suffered, however, the relative measure in the recovery and adjustment of local tourism development were adopted. The analysis of the post-disaster recovery process of tourism industry in two places indicated that two different models for its development: from top to bottom and from bottom to top, were taken, resulting in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leading power, effectiveness, sustainability and fairness. Thus, in the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post-disaster tourism industry, the initiative of community residents should be fully played and their willingness would be respe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needs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support, so that the goal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would be achieved.
Key wordsPost-Disaster tourism; Reconstruction pattern; Jiufeng Village; Bailu 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