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组织在服务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17 10:07苏国红杨海卉安徽工程大学思政部安徽芜湖4000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处安徽芜湖4000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共青团组织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许 超,苏国红*,杨海卉(.安徽工程大学 思政部,安徽 芜湖 4000;.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质量管理处,安徽 芜湖 4000)



团组织在服务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中的问题及对策

许超1,苏国红1*,杨海卉2
(1.安徽工程大学思政部,安徽芜湖241000;
2.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管理处,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将大学生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等职业院校中和青年学生联系紧密的团组织应当认识到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的特点介绍了其在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中的基本模式,并梳理了团组织在既有服务模式下存在的一些弊端与不足。并且在创业孵化器和创业环境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际,也提出了解决问题与提升团组织整体服务水平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共青团组织

近年来,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呈增长态势,毕业生就业持续向好并保持较高水平。然而,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高职院校应重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开幕式贺信中强调,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广大青年在创新创业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青春光彩。2014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5 月4日给清华大学的学生创客们的回信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核心在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尤其在于激发青年的创造力。青年愿创业,社会才生机盎然;青年争创新,国家就朝气蓬勃。”2015年,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相继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文件,要求要切实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1 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始终是现代大学所有功能中的核心。服务大学生创业是体系化工作,创业教育也要求突破学科限制。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通过服务大学生创业在人才模式培养上进行创新,如强化团队协作教育、设计创业实践项目等,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精神,善于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1]。

1.2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全面发展应包括个性发展、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能力的发展等。而开展创业教育除了包括创业类实践技巧指导外,还在不同的阶段涵盖了以诚信为基础的职业道德教育、以交流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团队意识教育、以自我调节为核心的社会适应性教育。这些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具备的能力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3提升毕业生创业能力

创业精神是从事创业活动的基础,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能够促进更多的学生培养自觉主动的创新意识、并在面临严峻就业压力的环境下优先选择自主创业。这些实际的改变提升了大学生创业能力。麦可思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到在毕业选择时,参与调查的毕业生有创业想法的占比达到了23%,超过了想考研(占比13.2%)的人数。《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毕业生总体自主创业比例是2.9%,比2013届高0.6个百分点,比2012届高0.9个百分点。”[2]。

1.4服务国家经济转型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要让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果变成产业活动。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不仅可以给经济增长带来活力,也将为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中高速增长增添动力。

2 高职院校中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基本模式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当前国内经济增速下行的复杂形势下,共青团组织要善于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照顾青年学生特点,推动大学生勇于创业,努力造就大众创业的生力军。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主要有以下基本工作模式。

2.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创业精神

校园文化体现了校园精神、师生整体精神面貌和校风,并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精神气质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高职院校中共青团组织承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凭借对青年学生的强大号召力,一方面对大学生给予引导,通过各种方式培育创业精神,另一方面,利用校内的宣传阵地资源,如宣传展板、报刊、新媒体等媒介手段,积极宣传大学生创业领域的相关政策法规,宣传校内的创业典型案例,使创业精神深入学生的头脑。

2.2搭建校内活动载体,实施创业训练项目

高职院校中共青团通过“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融入最新创业理念,开展如创业讲座、优质企业参观、暑期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创业大赛、“互联网加”比赛等活动,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强化对学生创业基本技能的指导。通过训练,培育一批在创业领域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积极分子。

2.3强化校内沟通合作,参与创业指导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设有负责大学生就业的专门部门,如招生就业处。不少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创业工作也归属于就业或教务部门。在这种条件下,高校团组织利用其自身活动开展优势,强化与学生系统、教务系统及就业系统的合作,做好创业类课程的教学服务工作,参与创业类比赛的指导工作并积极推荐相关教师参加各类创业培训。

3 高职院校中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中团组织通过营造创业氛围、搭建活动载体、参与创业指导等模式在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指导学生在部分省市级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奖。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将大学生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职院校中团组织既有的服务模式也显现出一些弊端与不足,影响了创业工作水平的提升。

3.1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资源不平衡

高职院校中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域大多拥有充足的宣传资源,并且部分高校近年来还结合大学生喜爱的移动互联网拓宽了宣传阵地。但是由于受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同的影响,团组织在资金配套、实体场地、工作制度化水平等资源建设上存在不平衡现象。在资金方面,仅部分高职院校团委为了促进创业工作的开展设有创业专项资金;因大学生校内开展创业实践需要,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实践对于场地选择有一定的要求,近年来,实体场地问题也成为高职院校中团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也仅有部分高职院校设有如大学生创业孵化场所;高职院校中团组织由于不负责教学工作,大多是动员校内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从事创业实践,从而缺乏对指导老师的激励制度建设,如物质奖励、职称评定等。

3.2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主体地位及职责不明确

高职院校中存在教学系统单独以教务处名义主办校内创业类竞赛,这些活动到学院或系部后仍由团委落实,冲击和边缘化了团委传统上牵头主办校内创业类竞赛的主体地位,产生了“教务处越来越像团委”现象,高职院校中团组织面临必须尽快转型的路口。此外,高职院校中团系统、学生系统、教务系统都有垂直下来省级甚至国家级的赛会,上述三者组织的团队,往往是同一支团队,但由于职责界定不明确,创业类典型在接受深度服务方面失去了针对性,效果达不到最佳状态,学生们也疲于参赛。

3.3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体系不健全

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一直是高校团组织的职能之一,而大学生的创业工作也是近年来被提升到了突出地位。很多高职院校团组织在服务学生创业领域尚未构建起完善的体系,特别是针对有创业想法和已开展创业实践这两类目标群体的培训指导体系,同时缺乏对“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调研,没有真正实施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的反馈评价体系。

4 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当下,创业孵化器及创业环境的创设对于大学生创业起到了促进作业,国内外众多学者也认为创业的外部环境能够提升创业活动的活跃程度,创业孵化器能够让中小企业的存活概率提升。高职院校团组织在基于校内传统服务模式上,应继续发挥其自身组织、载体优势,可尝试从以下几个路径多元化的开展大学生创业服务工作。

4.1平衡校内创业教育资源,引入校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

高职院校应认识到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在校内,团委在服务创业工作领域应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完善资金管理办法,规范审批流程,扶持创业青年发展,以一促多;积极申报建设校内大学生创客实验室、自主创业场所,实地开展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充分借助团内资源,选拔优秀青年教师,组建创业导师团。此外,高职院校团组织可以通过联系各行各业青联组织、依靠青年企业家的作用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3],进而引入社会资源,关注并支持校内的大学生创业实践,为大学生创业开辟专利申请、创新成果转化、创业型企业见习、创业初始资金扶持等服务。这将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创业实践中来,也会缓解高职院校团组织在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时的部分资源缺乏现状。

4.2探试“创业学院”模式建设,明确主体地位

当下高职院校中,大学生的创业工作很难依托校内某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达到最佳效果,反而会起到制约作用。因此,团委作为牵头部门,可以建议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创业学院”模式。如国内的上海交通大学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创业学院培养体系,采取了“无形学院、有形运作”的模式,并设有理事会、战略专家咨询委员会(校内外专家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内各部门资源组织)[4],开辟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也在这个过程中明确了团组织服务与大学生创业工作的主体地位。

4.3着重打造“需求——服务——反馈——改进”为一体的服务体系

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工作最重要的是以学生为本。高职院校中,共青团组织作为与青年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组织,需要加快在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领域的体系建设。而“需求-服务-反馈-改进”四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建设将会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团组织的服务水平。创业服务工作的对象虽然主体是学生,但是,服务对象的年级、专业又有所区别,服务对象的创业需求也有所区别。因此,在服务工作开展前,高职院校团组织应有针对性的做好调研工作,确定服务的内容,如对于一年级的大学生要通过调研确定是否以创业意识的培训服务为主;如果是以创业意识的培训为主,学生的具体需求又是怎样的。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的管理已经实现二级学院或者系部管理,因此在实施创业服务过程中,应当建立可操作的服务监督体系。服务结束后,大学生主体对于团组织的服务反馈应被收集并加以分析,形成改进意见,以提升服务质量。

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服务于大学生的创业工作是一项长期坚持并需要不断创新的工作。高职院校团组织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又要看到在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中所显现出来的问题与不足,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力争使校园成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助推剂。

参考文献:

[1]周祖翼.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3(8) : 42-43.

[2]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

[3]张建颖.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路径探析[J].文教资料,2014(19) : 121-123.

[4]桑大伟,朱健.以创业学院为载体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1(6) : 70-74.

(责任编辑:郭万红)

On How to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of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n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XU Chao1,SU Guo-hong1*,YANG Hai-hui2
(1.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ffairs,Anhui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2.Teaching Quality Management Office,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Wuhu 2410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of education put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in an important position.So,Communist Youth League(CYL) of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retains close links with young students should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fact and improve services.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sic model of the CYL’s services in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at vocational colleges.Besides,problems under this service model are discussed in the article.The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CYL to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under theories of business incubators and entrepreneurship environment.

Key words: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Service system; Communist Youth League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772(2016) 02-0110-04

收稿日期:2015-11-18

基金项目:安徽省振兴计划项目(2014zdjy065)。

作者简介:许超(1987-),男,安徽省芜湖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通讯作者:苏国红,教授,E-mail: suguohong211@ sohu.com。

猜你喜欢
共青团组织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众创时代”高校团组织培养创新人才的优势及途径探析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浅析社会对共青团组织及其团干部的认识与评价
浅谈共青团组织在国企青年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