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以云南省德宏州、大理州为例

2016-03-17 06:35刘顺厚秦元海1复旦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00000
文教资料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大学生

刘顺厚秦元海(1复旦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00000)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以云南省德宏州、大理州为例

刘顺厚1秦元海2
(1复旦大学;2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0000)

文章实地调研了云南省滇西的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对高校教育者有所启示。

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状调查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着力点。一个国家的历史、形象和尊严的代言是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伴随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缺失。因此,提升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总体认知及其认同水平,揭示高校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与存在的问题等,我们选择了云南省滇西的3所高校,对当下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作了调查研究。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为数据收集工具,以云南省大理州的大理大学、德宏州的德宏师专与德宏职业学院等3所高校在校就读的本、专科生为对象,采运用抽样调查法对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采用的是课题组根据本课题研究理念自编的《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研究调查问卷》,在240名大学生中实施问卷调查。调查共随机发放240份(每所高校80份)问卷,共回收问卷236份,有效问卷为223分,有效回收率为94.5%。对数据的处理主要采用excel表格分析、管理数据。调查对象包括132名汉族学生,91名少数民族学生;按性别分布,男生68人(30.5%)、女生155人(69.5%),女生明显多于男生;按年级分布,大一85人(38.1%)、大二93人(41.7%)、大三33人(14.8%)、大四12人(5.4%),专科学生居多。

二、调研结果分析之一:认同现状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度较高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虽然不同文化间的冲突日益显著,但总体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度较高。在调查中,当问及“您是否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自豪?”时,91.0%人认为“很自豪”、“自豪”,只有9.0%的人认为“一般”,没有人认为“不自豪”。当问及“您是否赞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时,有62.8%的人选择了“赞同”与“比较赞同”,有37.2%的人选择了“不赞同”或者“说不清楚”。

近年来,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文化复兴重要体现的“国学热”可说是日益升温。孔子学院海外开花,大学增设国学课程等。“国学热”的背后是中国民众对于民族自信心的增强与传统文化的认同,是中国民众对于传统文化自豪感的重现。调查结果也表明了这一点。当问及“您是否知道当下的‘国学热',对此您有何想法?”时,47.5%的大学生选择“知道,这说明我们的民族正在觉醒和进步,终于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了”。43.1%的大学生选择“知道,‘国学热'会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6.7%的大学生选择“不知道,但我想应该值得提倡和发展”,只有2.7%的大学生选择“不知道,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不感兴趣”。

(二)普遍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当问及“您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如何?”时,24.7%的大学生认为贡献很大,53.4%的大学生认为有比较大的贡献,认为贡献一般和贡献不大的学生分别为19.3%和2.6%。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影响获得了大学生的主观认可,绝大多数(93.7%)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华文化对自身的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求有大作用,能提高个人修养,增强归属感。

(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持积极的态度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面临严峻考验甚至丧失。因此,在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时候,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认真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持积极态度。85.2%的大学生赞同“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方式”这个观点。当问及“对于韩国将‘端午节'列为它的文化遗产这个问题,您如何看?”时,49.3%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气愤,极力捍卫中国传统文化”,38.1%的大学生表示“反对,要有危机意识”,只有4.9%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事不关己”,还有7.7%的大学生认为“纯粹是商业炒作”。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是非常积极的:79.4%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积极响应并从自身做起”,14.8%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但以旁观者自居”,只有5.8%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对自身没有影响”。大学生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生命力和创造性的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个人“非常愿意”与“愿意”参加保护和宣传传统文化活动的达86.4%。只有大力保护与弘扬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才会得以维系,各民族智慧创造的源泉才会永不枯竭。

三、调研结果分析之二:存在问题

从上面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观的主流是理性的、积极的。主要表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情感认同度高,普遍认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在看待和评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问题上,大多数大学生是持积极态度的。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观模糊不清,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不予珍惜,轻易否定,认同感明显趋于淡化。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度低

认知是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者,应具备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丰富的,既包罗万象,又博大精深,其中古典诗词、文学名著及书法、绘画和音乐艺术等应是大学生所熟知的,并应有相当水准的掌握。但从调查结果看,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比较低。目前一些大学生对悠久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学习、了解不够,掌握极其薄弱。只有36.3%的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了解”、“较为了解”,56.1%的大学生是“一般了解”,还有7.6%的大学生是“不了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们从另一项调查也得知当代一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经典缺乏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贫乏。阅读过四大文学名著的占15.4%,阅读过《论语》的占13.3%,阅读过《诗经》的占10.4%,阅读过《孟子》的占5.2%,阅读过《大学》的占4.6%,阅读过《中国通史》的占13.1%。而对于中国的三大国粹(国画、京剧、中国医学),只有12.6%的大学生能说对。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累是有限的,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不足,掌握不够,这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有不利影响。

(二)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态度不十分乐观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现代文明的冲击和洗涤下,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了发展走向如何,这也是我们极其关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展望作了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走向不容乐观,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走向“非常看好”的占24.7%,“比较看好”的占40.3%,“悲观”的占26.9%,“非常悲观”的占8.1%,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未来的展望呈现出担忧心态。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其发扬光大,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践行出现知行背离状态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践行。大学生肩负着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前面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观认同度较高,强烈的爱国情怀、家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仍然是大学生的主流思想。但在多元文化思想冲突中某些大学生感到迷茫,精神空虚,有时“说一套,做一套”。例如,大学生普遍(79.4%)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对个人的学习及日常生活有重要影响,但37.2%的受访者认为不会用“仁义礼智信”作为他们做人做事的准则。现实中部分大学生不能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出知行背离状态。

[1]杨渊.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调研及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2).

[2]吴小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12(9).

[3]郭艳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以新疆大学为例[D].新疆大学,2013.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大学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大学生之歌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