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志平 苏秀芳 梁锦杰 刘光明 梁碧岩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广东 云浮 527400)
中职学校药用植物园建设及功能实施的探讨
翁志平苏秀芳梁锦杰刘光明梁碧岩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广东 云浮 527400)
药用植物园发展历史悠久,在传承中医药文化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着教育、科普等方面的功能。本文以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药用植物园建设为例,对药用植物园扩容提质建设进行探讨,实现了药用植物园在教学、科普、美化校园、保护资源方面的功能并对植物园未来发展以及实现科研、助推经济的功能进行展望。
药用植物园扩容提质功能定位
药用植物园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秦汉时期的“上林苑”,魏晋南北朝的“药圃”、“药园”,隋唐时期的“药栏、药园、栽药圃、采药圃”,两宋时期的“独立园药圃”,比欧洲现代植物园早1900年[1]。一直以来,药用植物园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向人们展示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传统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并得以延续。1929年,我国按近现代科学方法建立第一个植物园——南京总理陵园植物园;1934年,建立第一个大型正规化的植物园——庐山森林植物园;1959年建立的广西药用植物园居我国乃至亚太之首,有亚太第一药园的美称[2]。同时,国内许多医药类院校建有一定规模的药用植物园,作为学校的教学实践基地,承担着教学、科研、对外交流、科普等任务。中职学校建设药用植物园也势在必行。本文以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以下简称“学校”)药用植物园为例并对其建设以及功能实施进行了探讨。
药用植物园是一个集教学、科普、科研、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场所,占地面积约2 400 m2,从1996年开始引种本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其中不乏国家级保护植物如桫椤、红毛走马胎等,种植药用植物330余种,分属92个科,包括灌广东石豆兰、八角莲、红豆杉、牛大力、广佛手、穿心莲、薄荷、广金钱草等植物。药园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全年对外开放。2008年,药用植物园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以来,在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促进青少年了解中医药知识科学认识中医药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学生人数攀升,科普任务繁重,药用植物园也突出了不少问题,如总体缺乏规划,区域划分不合理,盲目配置植物,观赏性不强,道路系统不够完善,授课、科普效果不佳等。
为落实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扩容提质建设”课题,对学校的药用植物园扩容提质建设,建成中医药文化科普长廊,完成对药用植物园提升改造。
2.1合理规划分区
2.1.1草本趣味园—草本植物区设计百草园专门展示草本药用植物,以花境、迷宫药圃等形式来展现丰富多彩的草本植物,沿花境或迷宫设计指向性较强的参观、教学路径,供学生或游人沿路逐一认知。
2.1.2灌木园—灌木植物区分别种植低矮、中等及大型三类药用灌木植物。由于灌木开花期长,观赏价值高,种植时成片栽植,可形成强烈的景观效果。
2.1.3分类园—树木区、荫生植物区分类园设置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主要是种植乔木类及林下耐荫药用植物。
2.1.4藤蔓园—藤本、蔓生植物区在进入药用植物园的各个主干道上,种植藤本、蔓生植物,以高矮不一、大小不同的“S”型花架为中心,周边附以其他形式的构架,共同展示藤蔓植物的生长特点,同时在路边建石头长椅。供参观的人员一种清凉、优雅的参观路径,也可供学生游人小憩。
2.1.5湿地水景园—水生、湿生植物区结合原有的水域适当梳理扩大,在不同的水区设置自然式定植池,按水生植物的不同类型配置在内。在外围,把宿根花卉布入其内,给水景园增添绚丽多彩的美景。
2.1.6温室大棚区该区保存热带和亚热带的一些喜暖怕冻的植物,主要为丰富药用植物园的品种而设置。
2.2重置道路系统建成中医药文化长廊
改建原有的道路系统,以窄而密度高的道路分布全园,道路可以到达各个植物分区,能够近距离观察药用植物。为了方便教学游园参观,每隔一定的距离,选择一块较为开阔的地面设置一个便于学生集中停留的场所,靠近荫生植物,或是一块草坪。为了增加药用植物园中医药文化氛围,建设中医药文化长廊,在游园线路上用水泥柱搭建亭廊和花架,藤蔓植物攀爬,形成遮阴道路,为游园提供一片阴凉。长廊悬挂中医药历代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简介,参观过程中可感受浓浓的中医药文化。
2.3合理配置提高植物园的观赏性
园内植物乔+灌+藤+草的搭配,立面层次丰富,形成稳定的植物生态群落,并计划在药用植物园布置雕塑、奇石等景观元素,石头上种植矮株植物,以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提升文化氛围。
3.1教学功能
实践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学校开设中药、中医、药剂专业,学生毕业后广泛分布于药店、药厂、医院药房等单位,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学生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学校建设药用植物园,提供一个教学实践基地。药用植物、中药学、中药鉴定技术等课程授课地点可以设在药用植物园内,教师可以带着学生直接到药用植物园进行现场讲授,就地取材,观察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生长发育规律、采收季节和入药部位等。学生可以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使理论和实际有机紧密地结合起来,避免依靠多媒体、彩色图片等被动接受,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保证教学质量。
3.2科普宣传功能
学校药用植物园是集中展示中医药文化、粤西南药资源及学校对外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的窗口。学校位于“南药”基地云浮市和“中药炮制”之乡新兴县,药用资源丰富,为了响应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号召,需要进一步发挥青少年教育基地的科技知识宣传普及功能。目前,植物园内药用植物达到330多种,栽种五指毛桃、桑、何首乌、鱼腥草、杜仲、佛手、广金钱草、益智、砂仁、金银花等地区常用、药食两用的植物,每种药用植物都标明了“中文名、习性、功效”,方便科普宣传。中医药文化科普长廊,配有中医药传统文化图文,增加浓厚的医药文化氛围。学校已与上级主管部门、地区各中小学校建立协调联络机制,定期组织本地区中小学校师生来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药用植物园对社会公众开放,为本地居民提供科普教育场所,开展宣传月(周)等活动,在普及中医药学知识的同时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3.3美化环境与文化熏陶功能
学校大力推进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强调把中医药文化渗透于校园环境的规划和建设之中,为师生营造良好的中医文化氛围。药用植物园作为全校师生的后花园,既要体现整体美,又要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因此,学校对药用植物进行整体规划,设置草本趣味区、灌木区、藤蔓区、湿地水景区、名贵药材沉香区,园内植物乔+灌+藤+草的搭配,雕塑、奇石等景观元素与药用植物相互辉映,游览路线曲折蜿蜒,文化氛围浓重,为师生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学生可以在周末以及闲暇之余到药用植物园观赏,放松心情,让他们在欣赏自然美和生态美的同时,心灵也受到人文美的渲染。
3.4植物保护功能
药用植物园除教学、科普功能外,也应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功能。学校立项的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粤西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评价及粤西特色种质资源库建设”课题组调查发现本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利用价值的药用植物347种,属101科。但由于近年来人为破坏,过度采挖,如十大广药之一巴戟天,野生药用植物资源日趋减少,野生药用植物的引种保护刻不容缓。通过建立植物园,把粤西地区资源短缺的中草药引种到园内,为南药基地云浮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国务院提出《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鼓励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同时又显出中医药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学校药用植物园的扩容提质建设实现了为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基地,为中医药科普宣传提供场所,丰富校园医药文化环境,保护本地中药资源,成为学校人才培养以及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
但是药用植物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如何实现植物园功能最大化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中职学校的科研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可以利用药用植物园,开展引种试验、资源评价等课题,丰富植物种类,提高药用植物园品质,从而真正发挥出其教学、科研、景观的多重作用。当前,云浮市政府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把发展中药产业作为新的增长点。学校可以利用药用植物园人才和资源的优势,指导农民种植道地药材,为将来建设GAP基地和进行道地药材的深加工创造条件,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袁经权,缪剑华.我国药用植物园的历史沿革[A];中国植物园:第十二期[C].南宁:2009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暨广西药用植物园50岁华诞,2009:6-13.
[2]张尚智,王英,原霁虹.高校药用植物园的环境育人功能与实施途径[J].药学教育,2014,30(2):54-57.
广东科技计划项目“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扩容提质建设”(项目编号:2015A07070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