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忠
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
李明忠
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态势良好,作为连接党委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其在社会治理当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组织领域党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目前,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管理体制不畅、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大、工作方式陈旧、支持力度不够等难题,急需做出相应改善。
社会组织;党建;意义;困难;对策
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十分迅速,社会组织领域的党建工作愈来愈受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出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新命题,并在党建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以下称《意见》),为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不难看出,加强党的建设是未来伴随社会组织发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当前较为迫切的是在深刻认识加强该领域党建工作意义基础上,梳理面临的困难及问题,积极思考相应对策,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更好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及功能。
1.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团结带领各社会阶层和群众投身社会主义事业是党历来的优势,也是党建工作的重点。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66.2万个,吸纳就业734.8万,形成固定资产2311亿。当前社会组织已呈蓬勃发展之势,逐渐成为政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地提供服务等功能属性,能使其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是党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通过重视和加强社会组织领域的党建工作,向社会组织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能增强党在各项事业当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夯实党的群众基础,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2.有利于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总体上看,我国的社会组织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摸着石头过河”进程中,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如方向不清晰、建设不规范、自律性和诚信度不高、服务意识和能力不强、专业人才和资金缺乏等。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解决这些难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确保社会组织的正确发展方向,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使社会组织更好地应对挑战,及时发现和解决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社会组织健康成长。
3.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社会组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实践者,其“作为国家和市场之外相对独立的主体,和国家和市场一起分担社会风险、化解社会矛盾,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一方面,其所提供的各类服务,能有效弥补政府与市场的不足,灵活满足人民日益多元的公共需求;另一方面,社会组织的非营利性、公益互助性及志愿性等特点,能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政治与社会生活,逐步营造出社会自治的良好氛围和局面。而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社会组织建设,有利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保障其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管理体制不顺畅
社会组织中的党建工作虽然在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在一定程度上仍步履维艰,很大原因在于管理体制不顺畅。社会组织属于双重管理体制(即登记归民政部门、业务指导归各相关职能部门),多是由组织部牵头、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具体到各地实际,又不尽相同,如有的由民政部下设的社会组织党工委负责,有的则由专门成立的社会工作委员会负责。管理体制上的不统一、不规范给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带来许多问题。一方面,党建主体责任不清晰,各部门容易相互推诿,引发党建工作无人管、多头管现象,导致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支持和发展在政策落实方面不到位。另一方面,对加强党建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尤其是部分相关部门的领导、负责人认为,“抓经济发展是硬任务,抓党建工作是软指标”,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导致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得不到重视,发展受到影响。社会组织中的部分党员也存在认识偏差,认为党建工作是一种额外负担,会影响业务工作,缺乏参加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
2.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大
对10批护肝剂制剂按“2.1.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对10批护肝剂制剂样品(设为S1~S10)的图谱数据进行分析,标定共有峰39个,设置S6为参照指纹图谱,采用多点校正后进行自动匹配,建立10批护肝剂制剂的HPLC共有模式图,结果见图1、2。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当前这项工作面临诸多困难。首先,社会组织中党员数量较少,党组织设立情况并不理想。根据石国亮等人的一项调查数据,我国社会组织中党组织覆盖率仅为12.15%,这意味着大量的社会组织及其党员游离在党组织的教育和引导之外。其次,社会组织中党员的工作稳定性较差,流动性较强,分布较零散,联系存在困难。社会组织与企业十分相似,员工流动自由度高、频率大,导致无法系统地对党员员工进行教育管理,甚至无法正常开展活动。第三,部分党员身份不公开,成“隐形党员”给管理带来困难。有的党员党性观念淡薄,长期没有参加组织生活,对自身党员身份认同不高,不愿公开党员身份,成为“隐形党员”,增加开展教育管理活动的难度。
3.党建工作方式陈旧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一个全新领域,缺乏直接现成经验,多数时候是沿用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无法满足社会组织新需要,党建工作容易陷入“僵硬”。一方面,不能结合社会组织自身特点开展党建工作。与各级党组织不同,社会组织的日常工作并不时时刻刻紧密贴近党和国家的政策,它有其自主性。目前,传统的工作方式没有考虑到社会组织独特的工作性质及内容,党建工作容易给社会组织造成累赘之感,无法有效地把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没有结合党建主体的特点开展活动。对业主、党员员工等不同群体的心理状况缺乏深入细致研究,党建活动载体不够丰富、形式不够生动,导致党员员工参与组织活动的主动性不高,创新热情不够,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成效。
4.党建工作保障力度不够
实践中,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缺乏有效的条件保障,主要体现为:一是经费不足。据学者调查,社会组织85%的党建经费源于党费和部分上级党组织的划拨资金。由于党员人数少,这个数额相当少。目前,地方财政无法给社会组织提供支持,而社会组织收取的各类会费按性质也无法用作党组织活动开支。由于缺少经费来源,党组织活动常常捉襟见肘;二是专职人才缺乏,当前大部分党务工作是兼职,有责任无待遇、有名无实,缺乏吸引力。加之从业党员人数少,很难从中挑选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党务工作者,导致党务工作缺乏生机和活力;三是时间和场地难保证。社会组织面临着很强的生存压力,受人力成本和场地租金限制,多数社会组织都难以保证党组织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和场地。
1.健全党建管理体制
2.加大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
加大在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和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更大程度上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有助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要创新组织建立形式,不拘泥于常规,做到应建必建、应派必派、建就建实、建就建好。比如,可以按党员人数、行业、区域建立党组织,也可以采取单建式、联建式、挂靠式、派入式、属资式、临时式等形式建立,力促有党员的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没有党员的实现党工作的全覆盖,尽力做到哪里有社会组织,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发展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一些年轻有为、有理想抱负的员工自觉向党组织靠拢,培养出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党员员工,不断为社会组织党组织注入生机和活力。
3.改进和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充分考虑社会组织中党员的双重身份的特点,提高针对性和实际效果。在教育内容和形式上,可以试着将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提升紧密结合起来,采取更灵活的方式,交叉进行学习培训。内容上,可以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市场经济常识结合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工作业务素养结合起来、将党的方针、路线、政策与业务拓展结合起来,做到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共同进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形式方法上,应坚持“小型、分散、业余、灵活、实效”原则,尽量采用多种多样形式。同时,注重改进党员管理方法,实行责任包干、层层负责等方式,强化对党员的管理。
4.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和活动载体
与行政和事业单位的组织不同,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不论从活动内容或者工作方式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这就使得社会组织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不能沿用前者的方式方法,而应有所侧重,有所创新。一方面,党建工作应该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党建工作的开展应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助力而不是阻力。这就要求党建工作应结合各社会组织的业务特点,围绕发展这个中心,充分发挥党员的“两个作用”,使党建工作和社会组织发展两翼齐飞。另一方面,要创新活动载体。根据各行业特点,建立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活泼,反映时代特点,具有实效性的活动载体。比如,可采取座谈、讲坛、报告、参观、汇演、辩论、演讲等活动形式创建载体,也可以采用文艺娱乐、思想教育、体育活动等综合性、社会性、群众性强的活动创建载体。在具体活动开展时,要注重控制成本、务实高效,真正做到党组织活动能“为组织发展所需要,为法人代表所支持,为单位党员所欢迎,为职工群众所拥护。”
5.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为使党组织能有效顺利开展工作,应有针对性地健全相关工作保障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党务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组织部门应该组建一支社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队伍,依托党校定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同时,应从各级各部门中公开选拔优秀人才担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员、组织员、联络员和信息员,派遣到新社会组织以实现党务工作专职化。二是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坚持多途径筹措资金,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经费的支持力度,建立财政补贴为主、党费为辅、其他来源为补充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体系。另外,可以充分整合相关部门的场地资源,用活用好,为活动开展提供阵地保障。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应建立党务工作者岗位补贴制度,解决党务工作者经济之忧,维持党务工作者相对稳定,进而保障党的各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1]石国亮,廖鸿.社会组织党建的现状、难题与对策—基于一项全国性调查的深入分析[J].长白学刊,2012(3).
[2]崔开云.当前江苏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考察报告[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5(5).
[3]赵旭东.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2(12).
[4]张燕红.多元治理背景下泉州市社会组织党建创新研究[J].福建党史月刊,2015(1).
[5]郭增荣.试论提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8).
[6]侯晋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困境及破解路径[J].理论导刊,2012(7).
[7]陈家喜.我国新社会组织党建:模式、困境与方向[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4).
[8]窦玉沛.加强党建工作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J].行政管理改革,2015(2).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9.052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2015年度一般课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策略研究(批准号:CQDX2015B—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