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创为抓手促进本科教育质量提升

2016-03-17 03:24梁攀坤任建兴吴懋亮
改革与开放 2016年19期
关键词:科创本科生研究生

吴 江 梁攀坤 任建兴 吴懋亮

以科创为抓手促进本科教育质量提升

吴江梁攀坤任建兴吴懋亮

本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更日益引起重视。尤其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背景下,本科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被明确为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上海电力学院一直重视科创工作,特别是近20年来一直坚持将科创贯穿本科教育全程,构建以科创为抓手促进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的培养体系,并逐步形成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打通,以科创为纽带,激发本科生对课堂第一知识的激情与动力,促使第一、第二课堂成绩双向提高,带动学风建设,提升整体本科教育质量。

大学生科创;本硕联动;教育质量提升

高等教育从科举时代即有,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时代。它是在初等和中等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承载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期许。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和家庭对高等教育更是寄予厚望。百年来,我们为高等教育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即使在极其艰困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依然培养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一批学术泰斗,令人感慨,令人振奋。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高等教育也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恢复高考后,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但各个高校和专业之间的培养质量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

目前高等教育处在最好的时代,也处在最坏的时代。处在最好的时代,是因为我国现在对高等教育极其重视,教育投入、师资培养等力度极大。处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大背景下办高等教育,使我们如沐春风,只要付出,就可以有大的回报,高等教育充满希望。说其处在是最坏的时代,是因为竞争激烈,全球都重视高等教育,争夺人才,谁都想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尤其是互联网时代,资讯非常丰富、透明和及时,需要更加努力办好高等教育,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对于具体高校而言,同样要有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育质量的绝活。上海电力学院历来重视科创,尤其是近年来,以科创为抓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团队和合作精神,以科创项目为纽带,促进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沟通交流,打通两者的教育,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一、本科教育模式探讨

如果说小学教育是养成教育,中学教育是知识体系初步成型的阶段,那么高等教育则承载着更为丰富的内容,不仅仅是综合素养的提升,还包括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理解以及运用能力的提升。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某种意义上也是高等教育的全部,很多人只接受了本科教育,后来成为大科学家、大艺术家。因此,本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各个国家也确实极其重视本科教育。如何培养人才,不但指中小学教育,更指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的模式中,很重要的方面或者说核心所在,就是人才培养质量。这可以成为一个高校的魂,一个高校的魅力,一个高校存在的全部意义。先有革命的理论,再有革命的实践,指导思想很重要,制度很重要,学风很重要。我们怎么去抓?抓手太多了,针对学生自制力不高、游戏成风导致不及格,我们抓差生,抓学风,辅导员、班主任、专任教师全上阵,是一种做法,但效果不见得好。这是抓尾巴的做法,是可以起到震慑、提耳的作用,可以降低不及格率,培养一批老实、听话的孩子,但他们到社会上怎么立足,怎么参与全球竞争,是不得不打个问号的。

奖学金制度在高校由来已久,是一个很好的抓手。实际上,它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每个时代的大学生都被这个荣誉所激发,成就了很多人的梦想,不但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很好的肯定,学习、就业、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奖学金本身对本科生的学习与生活费用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和改善。尤其是近年来奖励力度越来越大,品学兼优的学生,费用很大程度上来自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成绩等级奖学金等,减轻了家庭负担。这可以成为一个抓手,高校本身可以用,而且非常好用,只要宣传、鼓励,有志学好知识、争取好成绩的同学会不遗余力。然而,这是不是完美的方式,或者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培养模式,是值得商榷的。毕竟奖学金是有比例的,更重要的是,它注重的最主要的是学习成绩,而本科教育仅仅依靠考试成绩是否足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在本科教育中,我们完全可以激发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最高需要层次。实际上也是如此,如果高等教育都不能激发人的最高层次需要,那还有什么可以激发?这应该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真心想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到最好。虽然不能说人定胜天,但人的意志力值得肯定和相信。思想很重要,一旦思想上认定了,假以时日,一定会成功。而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激发这种潜能,让学生在很多低层次需求尚未完全得到满足之时,就能够生活上向艰苦的人看齐,工作上向优秀的人看齐,生活不追求奢华,而学习上追求高大上,追求引领全球。

本科教育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新生入学教育,这个教育的实施内容实际上体现了一个高校的治学理念。很多时候,人们会说大学不是保险柜,上大学仍然需要刻苦学习。成绩不好,找工作困难,很大的精力放在就业上,如何度过四年本科,就是围绕一个主题,为了就业。这对不对?需要我们从事高等教育的工作者静下心来思考。如果仅仅是围绕就业开展高等教育,开展本科教育,实际上最多做了一半的工作,高等教育承载的不仅仅是培养合格的就业者,更需要培养民族的脊梁,未来的接班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接班人,而不仅仅是可以谋生与养家糊口的就业者。

我们不去区分不同类型的高校,那只是分类的方式,高等教育应该有它内在的魂,与其隶属于哪个类型无关,这就是大学精神。实际上,我们谈论大学教育,离开了大学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大学毫无疑问是创新的主体所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要在发展中占相当的比例,需要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人才哪里来?必然是从高校来,从科研院所来,从企业来。但一切的源头都是高校,因为人是高校培养的,高校培养的人没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很难走到社会后会突然具有了创新能力。这个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的抓手,确实也有很多高校开始或者已经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是令人欣慰的。

不同的抓手,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抓后进学生的做法比较简单。管自觉性,与学术本身关系不大,辅导员、班主任起到主导作用;抓学习成绩,以奖学金为主导思想的,学生认真学习,教师认真教书,相得益彰,学风不错,繁荣景象,但培养的不是脊梁,充其量是成绩优等生,将来很难挑起工作单位的大梁;以就业为导向,教师会不遗余力上好每节课,做好就业指导,但容易导致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个人为中心。

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的是激发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将自身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事业中,做到又红又专,具有国家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成为全球竞争者,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教师本身需要做前沿的科研、深入到生产一线,增加实践经历、创新能力,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教学相长。这是值得我们追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本硕联动教育模式构建

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只是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各个高校重视程度和覆盖面不尽相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从创新意识培养起,采用一定的载体。以笔者所在高校上海电力学院为例,1990年代尚未有国家层面和省市级层面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资助时,即开始学院支持的本科生科创活动。兴趣导向型、学有余力的学生找相关老师接受指导,虽然跟专业相关度不一定那么明显,但却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贯穿大学的学习,尤其是掌握了一定专业知识后,更是如鱼得水,能力迅速提高。

事实证明,这样的模式是成功的。这批学生在学校期间很努力,科创项目促成的学习动力是不可限量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思维能力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的造就,无一不给他们带来快乐。参加竞赛获奖只是副产品,但从中锻炼的能力和素养,使他们在工作中进步迅速,对各种压力的反应和承受力比一般人更强。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尝试研究生与本科生一起科技创新,以科创项目为纽带,形成科创团队。这样做一开始是因为有些教师精力有限,难以同时顾及研究生和本科生的科创。优秀导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研究生指导上,本科生科创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于是尝试形成本硕联动进行科创的模式。这实际上不是原创性尝试,在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过程中以及硕士生培养本身就有传帮带的传统,尤其是开展具体科创项目时,更为直接,效果也更为显著。

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本硕联动的好处显现,本科生在研究生帮助下很快找到了方向,很多时候连具体的研究方案都能很快确定,科创工作推进力度加快。同时,研究生很多不是本校考取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本科教育模式不尽相同,培养出来的学生风格也不一样,知识结构也不完全一致。在本硕联动模式下,互相学习,实际上比本校学生互相传承的效果更佳。

在具体做法上,一种方式是本科生根据兴趣或者项目需要,找相关专业老师进行指导。这些被找的老师一般都是研究生导师,导师会引导本科生与研究生交流;另一种方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实践教学过程中发现本科人才,将其吸纳到课题组,与研究生一起培养;也有学生之间口口相传,主动结对的。实践方式很多,学校并没有刻意去构建这样的模式,也没有相关的硬性规定,但实际上这是科学的,顺其自然,兴趣导向,自成体系,与其他很多事物一样,无意间成就了一种模式。

三、本硕科研联动教育模式的成效

经过20年的科创指导,特别是近10年逐步形成的本硕科研联动模式的探索,上海电力学院逐步形成以科创为抓手,全面提升本科生综合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互动是近年来学校科创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一个本科生有做全天候光催化空气净化的想法,也组织了本科团队,但他们知识有限,精力有限。找到导师,导师介绍了研究生团队给他们。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虽然过程是非常艰辛的,但他们终于做出了理想中的光催化剂、空气净化系统装置等作品,在国家节能减排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等竞赛上获得一系列奖项。这样的认可不是一张奖状、一个奖杯可以完全表达的,这样的成就感可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更可以令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终生。

本硕科研联动教育例子举不胜举。通过本硕联动,学校每年有十余个本科生团队拿到国家和上海市科创项目,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等国家级赛事及上海市各类赛事中,本科生也成绩斐然。每年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十余项,蔚然成风,给学校本科生教育带了新的气象。就业方面,经过本硕科研联动教育模式培养的本科生就业的平台更高,在大环境不是十分有利的情况下,满意程度仍在不断地提升。更为重要的是,经过毕业生跟踪调研发现,在校参与过科创项目的同学整体上比未参加过任何科技创新活动的晋升要快,压力承受度高,心理也更加健康。

四、结语

高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需。充分运用资源,进行本科生、研究生交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作为一条经验。本文论述了笔者这些年的做法,总结出本硕科研科创联动教育培养模式,构建本硕学科交叉,充分利用两种资源,注重本科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希望对高校本科生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吴江,张静,张会文,等.工科院校能源动力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改革与开放,2015(5):108-109.

[2]吴大伟,杨宏志,张春芝.本科生导师式教育模式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35):226-228.

[3]徐刚,陈勇.浅析研究生与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互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 (29):58-61.

[4]曾冬梅,唐纪良.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现代化,2008(04):63-68.

(作者单位: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19.048

本文系上海电力学院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工学-19)资助项目]

猜你喜欢
科创本科生研究生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让教授回归本科生课堂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我校加入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