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庭
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刘毅庭
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是当前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传统的教学理念严重限制了实践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对此,通过重新构建“三分三统四模式”的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其保障机制,将有助于提升实践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
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公共管理专业所培养的是具备一定的经济、政治、法律、管理等方面知识以及具备应用该知识的能力,能在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单位或政府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在新常态下,相关用人单位和部门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逐渐精细化,从传统的偏好理论型人才逐渐向实务型人才转变。这一人才需求偏好的转变,直接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公共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当前急需探讨的一个课题。
实践教学是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和掌握技能的必要环节①。叶信治指出,大学实践课程具有自主性、专门性、发展性、研究性、生成性、社会性、国际性等特点②。乔兴旺等人分析了经管专业的实践教学特征,指出其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境性、体验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征③。金涛和陈媛也提出了经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系统化、主体社会化和手段信息化的特征④。就公共管理专业而言,其实践课程教学具有如下特征:
1.系统性
首先,在课程内容方面,以公共部门管理为主线来设置主干实践课程,形成结构合理、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既包括大型综合实践,又包括各分项实践;既有实操性的课程设置,也有示范性的课程设置。其次,在教材教法方面,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教学工具、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也是成体系的。针对不同的公共管理事务,实践课程教学需应用有针对性的教学工具,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而相应的实践课程的教学工具、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将形成自洽的体系。
2.应用性
公共管理专业以为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培养管理人才为目标,因而其实践课程教学以应用性为最高原则,所有的实践教学的教学形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考核、教学手段等等都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宗旨。其应用性在于能够使得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公共部门的管理情境,熟悉公共部门管理的事务流程、管理方法,获得公共部门管理的重要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其应变能力,养成适应公共部门需求的综合职业能力。
3.技术性
实践课程教学的技术性是指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模拟仿真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模拟包括环境模拟与业务流程模拟。此二者都需要应用特定的技术来实现。如,公共危机管理应急指挥的实践教学,需要模拟相应的指挥流程、指挥机制等,这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
4.创新性
创新性体现在实践课程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开展创造性的活动机会,能够触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即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地讲授理论,也不再越俎代庖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业务流程模拟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置身其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终形成自己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独特理解。
1.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的滞后性
近年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进展明显加快,各部门各机构的改革如火如荼,但由于本科生教学培养计划的编制周期等因素,实践课程教学无法体现政府机构改革的最新成果,从而无论课程设置还是课程内容设计方面,都落后于实践。
2.课程设计偏理论性
不同于高职院校将学生培养的立足点放在实践技能的培养上,长期以来,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培养中理论教学占据了绝对主要的教学资源,轻视甚至忽视实践课程教学。这一点在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上尤为突出,体现在实践课程学时上就是实践课程占总课时的比重极低,导致学生应用能力差,实践动手能力弱,无法满足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相比之下,“美国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教学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为3:1”⑤。
3.实践课程设计缺乏针对性与深入性
尽管在形式上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设置包含课程实验、社会调查、现场观摩、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教学方式也包括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但实际上由于公共管理主题繁多,因此实践课程设置容易出现目标不清晰,应用指向不明确的情形。一方面,实践课程教学希望全方位覆盖公共管理;另一方面受师资等方面的限制而不能深入实施,最终导致实践课程流于形式。
4.实践课程师资力量缺乏,师资来源单一化
从效果上讲,聘请来自于管理一线的政府部门人员从事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是最有效的,但现实是实践课程教学大部分由高校教师来实施,这些教师尽管长期从事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大多缺乏相关的实践知识和经验,甚至部分教师会将实践课程教学当作理论课程来教授。
5.实践课程的设备投入不足
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普通高校的实践基地建设落后,普遍存在实践器材老旧、实践教学设备缺乏、实践教学软件落后等问题,导致实践课程教学无法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
针对公共管理学科的交叉性、应用性、综合性特点,公共管理专业应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认知公共管理过程、学习公共管理知识、提高公共管理技能、创新公共管理服务水平。对此,应确立“问题导向、能力本位、实践创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其中,问题导向是实践教育的立足点,能力本位是实践教育的核心,实践创新是实践教育的最终目的。
1.问题导向理念
即在实践教学中主动聚焦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领域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科学合理地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框架、确立实践教学课程模块、选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做到实践教学活动有的放矢、适应政府部门及其公共管理实践的需求,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2.能力本位理念
即从公共管理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而不是以知识体系为基础,按照公共管理岗位能力的需要,明确实践教育培养目标,选择实践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实践教学过程,构建实验、实训、实习循序渐进的公共管理能力训练体系。同时,按照社会需求与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分层次、分模块、分类别地培养学生公共管理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实践创新理念
围绕建设创新型政党、创新型政府和创新型社会的要求,通过与政府、行业等部门的合作,跟踪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前沿,创新实践教育观念,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探索现代化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创新性实践项目建设,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一流公共管理人才。
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政府、行业、社会需求为引领,以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为基础,落实“问题导向、能力本位、实践创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应用“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有机统一的实践教学方法,大力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政府部门、基层社区及企事业、行业部门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全面推动公共管理教育创新发展。对此,需从实践课程教学目标和实践课程体系等两个方面来构建科学合理的普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面对公共管理日益增长的多领域、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新要求,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应该以公共问题为立足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创新为最终目的,依据公共管理实践流程,构建“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分三统四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分层次、分阶段、分类别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及其内容,并将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基础实践模块、技能实践模块、综合实践模块、研究创新模块四大实践模块,以提高学生公共管理技能与实践创新能力。
1.三分
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定位、分阶段的实践课程设计、分类别的实践教学过程。分层次的能力培养定位是指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分层次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各种能力,具体包括:①专业认知能力,即对公共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的熟悉和了解;②专业应用能力,即行政管理事务、社区管理事务、应急管理事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公共关系等专业技能的操作与应用能力;③专业创新能力,即在公共管理的专业认知能力与专业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研究创新能力。
分类别的实践课程设计是指根据能力培养侧重点的不同,分类别设计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包括:①专业基础实践,主要是通过专业基础认知实践和专业基础验证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使学生了解普通逻辑、信息管理、数据处理、政府结构、政府过程、人事行政等基本理论与知识;②专业技能实践,主要是通过专业技能实践和综合实践培养和训练学生公文写作与处理、社区工作实务、行政管理事务等专业技能;③综合实践,主要是通过专业综合模拟和专业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公共政策分析、社区服务、电子政务、政府媒体管理、政府决策模拟等综合专业技能;④研究创新实践,主要是通过推演仿真与实践创新实践培养学生,进行政府流程再造、结构设计和治理创新以及运用知识参与公共管理相关问题研究创新的能力。
分阶段的实践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及其个性化特征,分阶段实施实践教学,即①低年级学生开展初级实践教学;②中阶段学生开展中级实践教学;③高年级学生开展高级实践教学。
2.三统
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统一、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统一。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统一,即与对口的公共管理部门,如政府的行政服务中心等校外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实践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实现轮训;模拟仿真与现场实践统一,即实现理论教学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的统一。例如沙盘推演、虚拟政府、虚拟社区等与社区工作实务、行政管理实务等现场实践的课程有机地搭配起来进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与研究创新的统一,即一方面,通过实践课程教师主持或参与实践教学课题,用理论指导教学,提升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主持或参与创新训练计划、挑战杯、学科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和提升科研创新的能力。
3.四模块
围绕四个模块来设计实践课程。①基础实践模块。该模块的实践课程主要面向大学一、二年级学生,注重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方面的均衡发展;②技能实践模块。该模块的实践课程主要面向大学二、三年学生,强调具体分析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走向社会、岗前培训创造条件。③综合实践模块。该模块的实践课程面向大学二、三年学生,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为后续的创新实践打下基础,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④研究创新模块。该模块的实践课程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完善的管理制度
实践课程教学应依托于实践基地展开,包括实践场地、设备、仪器等,因此,需要根据实践基地的建设规范因地制宜地建立完善的实践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实践基地设备管理制度、实践基地主任职责、实践基地安全管理制度等。
2.有效的激励制度
激励机制意在鼓励教师积极地参与实践课程教学,因此,可以采取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职称评定、科研奖励、升职通道、荣誉鼓励、薪酬激励等多种方式调动教师的实践课程积极性,为实践课程教师的发展搭建个性化舞台。
3.科学的监督制度
科学的监督机制在于实现实践教学检查制度、实践教学督导制度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三者的结合,通过聘请治学严谨、实践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实践教学督导组,采取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实践教学听课制度、评教制度,加强对实践课程教学的监督。
4.校内外共享机制
建立校内外共享机制的关键在于借助网络化、开放化的实践基地管理模式,按照“以人为本、质量第一、服务为先、效率为重”的原则,建立实践信息化管理运行平台,实现实践教学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从而真正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
5.持续性的投入机制
持续性的投入机制包括实践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实践场所建设的投入,基本设施维护的投入,人员引进与培训的投入。建立持续性投入机制的核心在于改变长期以来的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认识,重新认识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加大对实践课程教学的全方位投入。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教育,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逐渐转向实用化、技能化。为应对这一人才需求的变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立足于当前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转变传统的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理念,通过建立“三分三统四模式”的公共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将有力地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引文注释
①杨述厚,李百齐.创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6(06):78-81.
②叶信治.大学课程实践的主要特征[J].江苏高教,2004(3):90-93.
③乔兴旺,陈果,王立华.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特征剖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6):34-35.
④金涛,陈媛.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与发展趋势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12(Z1):71-72.
⑤张守凤,蔡先金.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8(07):61-63.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0.04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M56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