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畜禽遗传资源与生态畜牧业建设

2016-03-17 01:14薛明路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8期
关键词:种质畜牧业杂交

薛明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 712100)

内蒙古畜禽遗传资源与生态畜牧业建设

薛明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 712100)

内蒙古动植物资源丰富,但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传统畜牧业存在大气问题,草原过度开发,土地退化等。文章使用对比总结的方法,研究新型生态畜牧业在内蒙古推行的可行措施。正确利用禽畜遗传资源,做好畜牧数据描述、遗传资源评估、繁殖方案操作和后续保护更新等,并对动物遗传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保存,健全遗传资源数据库,保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 生态畜牧业 可持续 牲畜遗传资源

在给定的生产系统中,正确使用禽畜遗传资源,进行适当的选择积累,可以带来显著经济增长。巴西奶牛杂交战略就是利用了遗传资源的选择性积累。在长达14年的试验中,67个农场的奶牛被分为高管理组和低管理组,并进行营利对比观察。

1 遗传变异自然资源

从历史角度看,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已经意识到通过杂交、选种等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牲畜种群质量。在此基础上,现代生物科技进一步提供了功能强大的新方法,改变动物的基因组成。然而,由于遗传物质不能合成,改进将仍然被限制在如何获取现有DNA的最佳可能组合上。因此,动物遗传资源构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天然资源,必须进行适当有效的管理。

虽然,在动物生产中,优质品种的引进,历来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但是,视遗传变异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最近几十年才兴起的做法。近年来,在某些畜种中,种群间基因多样化的商业应用急剧增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遗传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评估和利用,甚至个别物种在当前环境中,存在着基因贡献中断等状况。依据我国国情并效仿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内蒙古区域建立健全遗传资源管理措施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

1.1 畜牧遗传数据库描述

世界范围内的畜牧种类及品种遗传数据库广泛存在,为畜牧遗传资源研究及实践提供了数据基础。动物遗传资源的全球数据银行已通过欧洲动物协会和世界粮农组织等,进行全球范围内的问卷调查,广泛收集畜禽品种原产地、现有数量、性状描述、饲养概况、管理制度等信息,并与标准畜禽品种进行对比。

银行公开的信息品种主要包括黄牛、水牛、绵羊、山羊、猪和马等家畜。目前,该数据库拥有来自25个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苏联和中国)的658个采购品种的信息,并正在寻求其他国家的数据。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信息库提供的大范围数据并不准确。

1.2 遗传资源评估

种质资源的系统介绍与评价在作物经济中作为一种常见的遗传资源研究方法,在畜牧饲养繁殖方面利用较少。家禽遗传资源研究偶有涉及。我国在使用这种测评体系和相应数据库时,仍需十分谨慎。由于目前大部分关于种质资源的测评,都基于相关专家的专业见地,而非实验结果,种质测评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仍有待商榷。不科学的种质测评,将对优质品种引进,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比如,1989年的测评中,对热带环境适应性最佳的5/8欧洲奶牛与3/8瘤牛杂交组合的实地试用效果与测评预测效果就有明显出入。

关于种质评价的另一个比较有建设意义的实践在于,对杂交牛的研究。在拉丁美洲,克里奥罗牛自引进以来,历经几个世纪的适应,成为当地畜牧业广泛养殖的品种。但是,20世纪20年代以来,基于种质测评,这种杂交牛已经几乎完全被低纬热带地区瘤牛所取代。

1.3 繁殖方案操作

操作上,研究成果的试行实验也应涉及非国有牧场和养殖场。民间试验通常耗资较少,受体制因素影响少,效率较高。但由于私有农牧场本身的性质问题,不利于长期性实验、集中管理、实验进程及标准化控制,需要加强监督管理。

从回报率看,将种质资源测评应用到牧场、养殖场的实际机会成本不高。前期有关种质资源测评生产所需的投入,包括遗传资源分析和性能记录等费用,后期可很快从新品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中收回。但由于监督体系、实验分析和解释结果大部分由研究机构或大学等承担,工作量大,导致科研机构单方面负担过重。因此,政府需要提供一定的支持,保证政策、资金、设备、人员到位。

1.4 后续保护更新

禽畜品种杂交所产生的新品种,其性质和特点不仅取决于2个品种各自独立的基因的表达,更多的是从基因组合方面进行生理交互以影响的结果。基因和基因组合通过繁殖,不断稳固更新。同时,它们也可能由于种群规模的缩小或与其他品种基因的再组合,而被更换甚至丢失灭绝。选种和杂交将引导基因向既定的方向变异发展,产生遗传变化。但在后续保护更新中,种群数量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种群过小及高频近亲繁殖,可能导致遗传资源的随机丢失,带来不可挽回的缺失。

随着遗传资源的消耗和遗传资源多样性缺失,可供未来使用的选择越来越少,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受限。当新的需求出现,产业生产要求品种具备新的生产特点,遗传资源不具备提供可开发资源的潜能。畜牧业遗传资源开发固然重要,资源的后期存续也必须被视为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原则问题。目前,遗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的提高可能与未来存在的需求产生冲突。政府制定的政策须确保遗传资源多样性存续。

2 区内遗传改良具体可行方案

世界银行在过去的25年里,畜牧业发展项目分析审阅清楚地表明,许多项目紧盯遗传改良,或在某些情况下,更换土著动物资源。这种观点现在已被广泛接受,但绝大多数此类项目以失败告终,以及旨在促进异国品种繁殖的项目大都无疾而终。这些项目的回顾性分析也表明,在设计这些品种改良项目时,并没有充分考虑有效的遗传改良的基本原则。

2.1 遗传改良的可行性

遗传改良的概念具有吸引力的。然而,现实表明,在没有完善的营养系统和无菌环境的实验环境下,任何畜牧种群遗传能力的提高并不显著。遗传改良计划的可行性,必须参照品种改良的基础设施是否充足进行判断。不仅要从服务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农场内的遗传评估和选择的层面考虑,而且也要参照区域内,国家基础设施能否为改良种质,在普通牧场甚至偏远地区的繁殖和传播提供必要的条件。此外,在感知新品种市场效益、投资风险、支持服务的可用性和一般养殖户家庭的福利条款方面,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灵活的政策配合。

2.2 育种目标

大多数畜牧饲养户或养殖场是以肉类或奶类生产为目的,通过市场导向,而确定品种的改良。区内畜牧生产中的投入成本,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支持费用等。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牧区,目前普遍存的育种目标误区是一味求大。

世界银行指出,一味追求引进专门的高产单一用途的品种为育种目标是不长久的,引进高产品种时,要适应区域内自然和社会环境,并长期应用于畜牧养殖,才是可行目标。此外,引进品种所需劳动力、资源及品种市场价格,也应与区域内的实际情况相契合。

2.3 育种战略与计划

遗传改良计划最根本的基础,取决于选择强度、准确性和种群数量。种群数量涉及选择目标的相关性。同时,当改进后,也受牧民所需的传播基础设施水平的制约。

(1)杂交。过去,许多遗传改良计划,立足于外来种质引进。现在则由政府牵头启动了多种形式的杂交育种计划,利用外来进口品种遗传资源,提升土著品种的基因,以获得连续杂交开发得到的杂种优势。进口品种的选择固然重要,但所有外来品种都存在适应性的问题。当然,杂交土著品种的异国基因的比例,往往是难以控制的。杂交带来的长期利益,值得认真评估和衡量。

杂交品种不仅仅存在1个特征性能(例如,哺乳期收益率)的改变,对于整个种质生命周期的生产力变化,杂交不失为迅速推进动物遗传开发潜力的科学而有效途径。当然,有些品种存在持续杂交优势不明显的弊端。连续杂交系统包括3个基因型的种群A、B、C,即繁殖混血产生杂交群体:A×B、A×C、B×C。其中,自然交配进行杂交的情况下,通常需要3套育种系统。3套育种系统要求有各自的育种实践,并适合当地的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

目前普遍认为,把注意力集中于当地品种的遗传改良,也就是土著品种的择优繁殖,经济上投入相对较小,短期内即可获益。

(2)土著品种改良。土著种质改良要立足于确定土著畜牧种植的遗传价值,并做出准确选择的基础上。目前,土著种质改良在不同形式下,选择的相对精度、系谱、性能测试、繁殖后代或家庭谱系的索引相对成熟,且组合选择多样。但由于缺乏充分数据整理及遗传参数估计,在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做到精准。

(3)种群中筛查。大多数品种改良计划的品种选择,仅限于种群数量相当小的部分,进行多次杂交或选种培育。从遗传资源多样性角度看,即限制了选择对象,又加大了选择压力。因此,应在更大区域范围进行畜牧种群的选种,可以为选择优质畜牧基因打开一个新的缺口。

[1] 戴光忠.世界硒都恩施州畜牧遗传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4,(2):449~452

[2] 谷继承.当前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中国家禽,2010,32(12):5~8

[3] 佚名.FAO官员访问全国畜牧总站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利用中心.中国动物保健,2010,(6):81

[4] 钟新福,舒希凡,郑小平,等.以实施《畜牧法》为契机 加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管理.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7,(2):2~4

猜你喜欢
种质畜牧业杂交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映像畜牧业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四川省桑树种质资源保存与应用
映像畜牧业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