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滨州市农业科学院,山东滨州 256600)
浅谈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发展及趋势
刘海燕
(滨州市农业科学院,山东滨州 256600)
我国作为农业发展大国,农业发展势头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基础。虽然,我国已经在第二、三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农业水土工程的研究依旧是主要课题之一。文章主要针对我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发展进行简要论述。
农业水土工程 时代课题 学科发展
水土资源是任何产业都要依靠的基础能源,其质量好坏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但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浪费导致的能源危机越来越严重,如果不给予适当的重视和应对,将会阻碍各行业的发展,直接导致百姓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加强能源危机意识,才能促进我国农业持续稳步发展。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是研究水、土运行规律与持续高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合理利用农业水土资源,创造良好的农业水土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科学[1]。”研究方向主要倾向于水利和土地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农田灌溉的方法技术、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对农业发展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和意义。当前,我国农业水土工程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粮食产量越来越多。但由此带来的环境与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农田内的营养物质流失速度加快,粮食的质量有所下降。因此,为了保证土壤能为农业发展可持续性的服务,应加大农业水土工程的支持与鼓励。
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水土工程研究也呈现出信息化趋势,利用计算机全方位监测作物的生长及培育过程成为可能,根据天气温度和湿度的指数,调控灌溉水源的多少、探测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成分及合理施肥不再是梦想。不同植物的生理是有差异的,对水量的需要程度也是不同的,把需水量少的植物种植在干旱的西北地区,就可以加大成活率,改善生态环境。
近年来,在水土工程的恶劣天气和地区作物的培育方面研究取得较大成就。比如,现代管道和作物供水节水模式的应用,就使得沙漠地区重见绿色,缓解了当地水资源匮乏的困境,为当地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要将眼光放长远,立足全世界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将新技术与新理念为我所用。政府部门要加大对新技术研发的财政与政策扶持,鼓励农民种植高产作物和新品种,进一步加强硬件与软件的基础性建设。
节水工程是摆在各行业面前的大问题,农业发展更不例外。当前,我国水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为了解决这一棘手问题,需要实行高效灌溉机制,做好气象预报工作,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水研究中心为中国农业大学筹办,该中心具体研究任务:“节水农业应用基础与调控模式、农业节水新技术与农业水管理、节水材料与机具、水资源及其优化配置、农业水环境与水灾害、水土保持与流域管理、城镇雨洪利用,农业水政策与水经济[2]。”
当前,高校、研究所等研发机构要加大对农业水土工程的研究力度,创造出切实可行的方法,解决当前的困境。各类研究所要完善布局,各司其职。“以美国为例,农业与生物工程学科归属学院管理有2种格局,一种是学院单独管理运行;另一种是跨学院共同管理[1]。”这是由于随着学科分支越来越细化,不同学科之间呈现相互渗透交融的学术趋势,跨学科交流使得传统老方法得到扩展和延伸,拓宽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农学院应与其他院系加强沟通与合作,催生学科新领域研究的进展,生物、物理、化学等科目的相互配合,一定可以解决本学科的难题,走在时代前沿。
未来的农业水土工程学科主要的工作,还是在于深入创新。我国已经给予大量拨款来扶持教育和科研投入,20多年的改进和理论提升,已经使节水节电等领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取得的成就并不是整体性和全方位的。在加强学科改革与人才培养方面,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1] 王铁良.我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创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5):674
[2] 师丽娟,杨敏丽.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工程学科发展规律与趋势.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