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永,孙 翔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背景下发展杂粮生产的意义与对策分析*
张传永,孙 翔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2016年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并明确提出要发展优质特色杂粮。我国是杂粮生产大国,杂粮种植历史悠久。杂粮在历史上以及灾害、战争年份曾一度是人们解决温饱的重要粮源。但一段时期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趋于精细化,以及受农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杂粮的生产面积不断缩小,杂粮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认识的不断提高,对杂粮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发展杂粮生产对于落实新的粮食安全观,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政府对杂粮生产重视不足,杂粮生产面临种植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等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政策扶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杂粮,促进杂粮产业的发展。
杂粮生产 农业结构调整 意义 对策
杂粮泛指生长周期较短,种植面积较小,种类繁多的多种粮豆的总称。一般是指除了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和薯类五大作物之外的粮豆作物,主要品种包括谷子、高粱、糜子,青稞、荞麦、燕麦、薏米、绿豆、红小豆、蚕豆等几十个大种上百个小种。我国是传统的杂粮生产大国,杂粮种植历史悠久,有五、六千年的种植历史,而且品种繁多,有600种以上,有些品种为世界独有,如苦荞等。小杂粮在我国分布广泛,而且占有份额大,品质优良,在国际市场独占鳌头,我国有“世界杂粮王国”之称。据粮食行业协会杂粮分会的统计,我国2012年杂粮种植面积在1 468.8万hm2,总产量4 584.6万t,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粮源。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走向精细化,以及农业政策向主要粮食作物倾斜,导致我国杂粮种植面积不断地下降,生产规模不断萎缩,从而导致整个杂粮产业不振。但随着居民对饮食健康的重视,杂粮需求会不断上升。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杂粮生产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1 符合国家新的粮食安全观
最近几年中央对粮食安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由以往单一的追求粮食产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确保粮食产能上来。过去靠政府政策补贴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来提高粮食总产量来保证粮食安全的做法面临巨大挑战。2003~2015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由9 941.037 万hm2增长1 133.43万hm2,粮食产量由2003年的4 307亿kg增加至2015年的6 215亿kg,实现12年连续增长,但我国的粮食自给率由2004年以前的95%下降到2014年的85%。粮食的自给率并没有因产量增长而提高,反而不断地下降。(1)由于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地上升。(2)片面追求粮食增长的政策措施下,导致我国粮食生产与市场需求偏离,粮食生产结构矛盾突出,出现粮食产量、库存量以及进口量“三量齐增”的怪象。与此同时,我国耕地面临数量不断减少的压力,耕地质量不断下降,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为了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对粮食安全产生新的认识,提出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在当前粮食结构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在保证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外,适当的调减玉米的种植,可以适当地发展杂粮生产。杂粮的适应范围广,耐旱、耐贫瘠,不仅可以在山地、丘陵地带种植,而且可以在田边地头种植,也可以与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间作套种,杂粮中的杂豆类还是轮作倒茬、改良土壤的重要作物。因此,种植杂粮不但可以调节种植结构,而且对于节约农业用水,改善土壤,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保证粮食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国家新的粮食安全观。
1.2 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农业国际竞争力,缓解粮食进口压力
近年来,大宗粮食作物的比较效益不断下降,与大宗作物相比杂粮种植相对分散,机械化生产水平低,一些栽培环节只能人工栽培、劳动力成本较高,在发达国家难以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在我国农业人口仍占较大比重的情况下,发展杂粮生产仍具有比较优势。
1.3 杂粮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价值,市场前景广阔
杂粮医食同源,具有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认识也由吃饱到吃好不断地提高,杂粮对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有很好的食疗和保健作用。国际营养和卫生组织发现,杂粮的营养价值并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和利用。随着人们对杂粮营养价值认识的加深,其保健作用将会进一步得到挖掘和利用。
图1 我国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及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图2 我国主要杂粮作物播种面积
1.4 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准扶贫
大多数贫困地区,土地贫瘠,水资源短缺,多山地、丘陵,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主粮作物用水量较大,而杂粮耐旱,耐贫瘠,适应范围广,而且一些偏远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持较为完整,受到的污染小,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有机杂粮品种生产,不仅可以保护脆弱的生态土壤环境,而且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依据贫困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优质特色的杂粮产业是实现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
2.1 杂粮品种更新缓慢
长期以来,国家只注重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对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工作给予较大的资金支持,小麦、玉米、水稻的单产得到不断提高。小麦的单产由2003年的3 931.84 kg/hm2上升到2014年的5 243.5 kg/hm2,增长33.4%。稻谷的单产由2003年的6 060.68 kg/hm2上升到2014年的6 813.2 kg/hm2,增长12.4%。玉米的单产由2003年的4 812.59 kg/hm2上升到2014年的5 808.9 kg/hm2,增长20.70%。而对于杂粮育种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农民种植的杂粮种子都是自留种,多年没有更换,导致有些杂粮的品质和产量不断地下降。除谷子的单产由2003年的1 894.38kg/hm2上升到2014年的2 344.2 kg/hm2,增长23.74%外;高粱的单产由2003年的3 962.04 kg/hm2上升到4 659.2 kg/hm2,增长17.6%。大麦的单产由2003年的3 559.82 kg/hm2上升到3 865.1 kg/hm2,增长8.6%。绿豆的单产由2003年的1 270.17 kg/hm2上升到1 276.3 kg/hm2,增长0.48%。红小豆的单产由2003年的1 487.57 kg/hm2上升到1 595 kg/hm2增长7.22%,都远远低于粮食单产24.30%的增长。
图3 主要粮食及杂粮作物单产变化情况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所得
表1 2003~2014年主要粮食及杂粮作物单产变化情况 kg/hm2
2.2 种植过于分散,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
杂粮的种植主体以农户为主,而且多种植在田边地头土地质量相对较差的地块上,地块较分散,规模小,不利于机械化的生产。杂粮生产方式落后,大多数的生产环节以人工投入为主,管理方式粗放,与现代化的杂粮生产方式有较大的差距。
2.3 政府对杂粮生产不重视
一直以来,政府只注重对主要粮食作物的投入和补贴,而对于杂粮没有相应的补贴和投入,导致小麦、玉米等主粮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挤占了原先种植杂粮的耕地,使杂粮种植面积和规模不断地萎缩。农户将杂粮种植在土壤贫瘠的山坡、丘陵,田间地头,而且主要用于自家消费,极大地阻碍了杂粮产业的发展。
2.4 杂粮产销信息不对称,价格波动较大
农户种植杂粮大多根据前一年的杂粮市场价格进行判断,生产存在较大的盲目性。由于产销信息不对称,杂粮的生产存在很大的风险,杂粮生产较大年份,价格下跌,杂粮生产较小年份价格急剧上涨,价格大起大落,导致农户杂粮生产的风险上升,种植意愿不高。
3.1 政府加大杂粮的良种研发投入,提高杂粮的质量和产量
政府不仅要注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的育种,也要提高杂粮的育种投入。主要粮食作物的单产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杂粮的单产几乎没有提高,农户种植大多是自留种导致某些杂粮的产量和品质出现下降。通过调研发现农户不愿种植杂粮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杂粮的产量太低,虽然价格比小麦、玉米、水稻高,但产量只有几百斤,与主粮小麦、玉米每667 m2产1 000 g相比还是不合算。政府加大对杂粮育种的投入,不仅可以提高杂粮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提高农户种植杂粮的积极性,促进杂粮产业的发展。
3.2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杂粮,激发市场需求潜力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质杂粮,注重品牌建设。对在一定区域,在品质、营养价值、口感、产量等有一定优势的特色杂粮品种,进行重点培育,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严格进行质量认证,依法维护品牌形象。依靠区域特色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走出一条由地方优质特色杂粮到区域品牌杂粮再到全国特色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杂粮发展道路。
3.3 促进杂粮产业化的发展
针对当前杂粮生产存在的规模小,种植分散,产销信息不对称、杂粮生产存在盲目性等问题,产业化是化解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杂粮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认真分析当前以及未来人们对于杂粮的消费需求及特点,通过延长杂粮产业链条,把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有效地连接起来。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等模式将生产和市场紧密的结合,既可以充分发挥农户在杂粮生产过程中的“精耕细作”优势,又可以以合作社的形式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一定的“组织规模”优势。同时,发挥公司在杂粮加工和销售方面的优势,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让各方实现以最少的投入、最低的风险,实现最大回报的同时,促进杂粮产业的发展。
[1] 牟少岩,李敬锁.关于构建杂粮产业化体系的若干思考.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6~29
[2] 李玉勤.杂粮产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3] 高小丽,高金锋,冯佰利,等.西部有机特色小杂粮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6):227~230
[4] 朱周平.西部特色杂粮产业现状发展策略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 刘广义.我国小杂粮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考.中国种业,2009,(2):25~26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杂粮)产业经济岗位经费资助(SDAIT-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