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与监管对策

2016-03-16 23:10郑紫月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8期
关键词:监管对策发展

郑紫月

摘要: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作为一种刚兴起不久的金融服务模式,网络银行以其方便、快捷、低成本等特点迅速赢得人们的青睐。随着网络银行的发展,一系列的问题也逐渐涌现出来,我国网络银行的技术落后、操作者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都可能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我国政府需要完善网络银行系统,不断升级和填补漏洞,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条文,以保证网络银行业务的平稳运行。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我国传统银行若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和网络银行实现紧密融合,同时加大监管力度,使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关键词:网络银行;发展;监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8000602

1 导论

1.1 网络银行的含义

网络银行又称在线银行,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向客户提供开户、查询、转账、信贷、网上证劵、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

网络银行又被称为“3A银行”,它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广义的网络银行既包括纯粹的网络银行,还包括电子分行和远程银行,几乎包含了所有在网络上拥有页面的银行,这些网页可能只包括信息介绍,而不涉及具体的银行内容。狭义的网络银行仅指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有关银行内部的实际业务,但不包括一般的信息和通信服务。

1.2 网络银行的特点

第一,网络银行的成本较低。其通过网络平台对客户进行服务,节省了一定必要的办公和人工等成本,减少了一定的费用。

第二,网络银行的服务更加方便、快捷。其节省了客户的排队时间,还可以使客户随时随地办理业务,不仅省时省力,也使办理程序更加简单。且网络银行能给客户提供24小时连续性的服务,这也是吸引客户的一大特点。

第三,网络银行全面实现无纸化交易。以前的票据大多被电子支票、电子汇票、电子收据所替代;纸币被电子货币,即电子现金、电子钱包和电子信用卡所替代;纸质文件的传递被数据通信网络传送所替代。

第四,网络银行有其特殊的保密性。网络银行有其严格的加密系统,通过私码与公码两套加密系统对客户的隐私进行保护,并且有登录密码与支付密码等安全措施,很好地保证了客户的财产安全。

1.3 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的冲击

第一,网络银行的出现使传统银行的垄断地位受到影响。随着网络银行的飞速发展,并以其特点和优势迅速取代着传统银行的各项业务,使传统银行的业务不再垄断,而是要与网上的经营商、贷款商等进行合作与分享。

第二,网络银行改变了传统银行的部分职能。因现代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网络银行的发展使得客户对金融服务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要满足客户各种各样的需求,就必须跳出传统银行服务模式的框架,借助发达的网络系统,将银行与政府、企业、家庭及个人的电脑系统终端对接上。

第三,网络银行的存在大大削减了传统银行在信息上的优势。自网络银行产生以来,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变得更加简单,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在网上搜到所需信息,更加省时省力。传统银行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规模优势日益被网络银行的扩展所替代。

1.4 我国网络银行的演变过程

我国网络银行以其自身的特点飞速发展着,从我国网络银行的出现,根据技术水平的高低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初级阶段仅仅是在网络上创建一个网站,上面只有一些关于金融方面的信息;二是中级阶段我国的网络银行开始出现了简单的账户查询和转帐的功能,不再局限于仅提供金融方面的信息;三是高级阶段开始发展了网上支付与结算的功能。

2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 我国网络银行的技术不先进

第一,网络信息系统不平稳造成的风险。这些风险大多因为对系统维护程度不到位、计算机死机、故障重启等因素造成。据调查,信息系统仅停机一小时便会导致上万美元的损失。因此,信息系统是否能够平稳、流畅的运行,决定了网络银行的安全是否有所保障。

第二,银行内外部对客户的数字信息攻击造成的风险。由于网络银行将客户的信息存储于网络系统,不少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在网络终端实施犯罪行为,但因为无法确定其容貌特征,使得犯罪分子越发猖狂。并有不少黑客通过攻击网络系统,盗取客户的账号密码、篡改客户信息,从而窃取客户财产。这些黑客有的是个人通过这种方式谋利,有的是行业竞争的恶意攻击。跟外部攻击网络信息的犯罪分子相比,银行内部员工获取客户信息的途径更加容易,一些心怀鬼胎的员工利用职务之便,窃取客户信息,并利用客户资产进行投资或将其信息卖给不法分子,以获取不法利益。

第三,计算机病毒破坏造成的风险。比起黑客的攻击,计算机病毒传播范围更大,且危害程度更强。据资料统计,截至2014年11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共发现病毒698371个,共感染计算机4531,7811台。病毒的入侵会导致网络主机系统的崩溃,甚至整个系统的瘫痪,而计算机病毒有潜伏性、隐蔽性,通常很难被发现,一旦病毒通过计算机得以传播,则会给客户和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

2.2 网络银行的信誉度较低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其操作系统不能被直接看到,近年来网络诈骗数量增加,网络银行制度不完善所造成的风险此起彼伏,使客户产生怀疑,信誉度降低。此外网络银行将所有业务集中在网上,可能会使职员不能及时解决每位客户提出的要求和问题,使客户对其好评度降低,从而信誉度降低。同时,一些网络金融行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恶意散播负面信息、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对客户或银行的欺诈行为,都会使网络银行的信誉度降低。

2.3 我国网络银行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在人们享受网络银行飞速发展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缺陷,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大大增加了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隐私保护问题、利用法律法规漏洞进行贷款诈骗、转让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等都会使客户的利益受到损失。当然我们国家目前也颁布了许多金融法律体系,如《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这些很好的保证了客户的部分利益,但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网络银行系统的复杂度和程序的多样化,需要从各个方面提出与之匹配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客户的权益,最终形成一个完整、标准的法律体系。

3 我国政府对网络银行的监管对策分析

3.1 提高网络银行技术的先进性

第一,建立一套实时监控系统,及时查漏补缺。网络银行要加入安全认证机构,建立完善的内部安全系统,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信资料提供完全加密的措施,当客户账号发生异常时,要及时通知并冻结账户,同时对出现的漏洞及时提出数据分析,找出其所在位置并迅速进行补救,且应有相关的高级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升级和维护,以应对一些突发情况。

第二,建立一个风险预警系统,不断升级病毒库。为了保证网络银行系统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对于可能导致其不安全的问题要提前做好防范,即建立一个程序精密、灵敏的风险预警系统,以减小风险发生的概率。同时,对各类安全控制系统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不断升级病毒库,并及时对重要资料进行备份,根据问题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持续。

第三,建立一个完善、平稳运行的操作系统并普及规范。网络银行系统的操作风险主要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组成。内部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监控和记录机制,保证系统平稳运行,外部需要不断地向客户普及网络银行系统的相关知识,加强客户对个人信息安全的认识,内部和外部相互配合,将大大降低风险。

3.2 我国政府对网络银行信誉问题的监管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网络银行的信誉水平,我国政府设立了电子认证制度。电子认证机构是处于网络银行和客户之外所存在的第三方机构,它使用最权威、最先进的保密技术,可以在其交易过程中提供良好的信用保证。通过检测,电子认证能够查出客户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对客户身份加以确认,以防偷窃或冒名顶替等情况发生。我国的认证机构应根据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从内部运行到外部保护都要有一套全面的措施,以保证认证机构能够平稳运行。对于技术的升级和系统的维护也应有专业人员操纵,以保证网络银行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从而提升其在客户心中的信誉度。

3.3 完善网络银行的法律体系

第一,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要与其发展进度保持一致。网络银行对客户的身份认证信息有保密义务、不得泄露和丢失,若是网络银行的失误所造成的损失要由网络银行来负责,当然客户对自己的签名也承担着相应的法律责任,我国法律对签名的要求和有关风险做了详细的约束,但目前还未有与电子签名配套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其安全,因此就需要各个银行制定相应的章程或协议进行约束,客户与银行签订的服务协议可被认为是双方责任关系形成的依据,可以为今后判定客户和网络银行责任纠纷时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对网络银行的立法展望。网络银行在其本质上仍属于商业银行的范畴,传统商业银行较为成熟的立法规定对网络银行有借鉴作用,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和添加,不断进行完善,以适应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网络银行的发展和更新,混业经营将是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在建立法律时,应全面考虑各个机构,制定各类条款来完善,以避免矛盾的产生。随着网络发展的全球化,仅靠国内法律的支持是不够的,我国应加强和国际金融司法部门、主管部门等组织的紧密联系和商谈,共同制定有关国际金融犯罪事件和风险责任划分的条约,为网络银行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铺垫。我国网络银行法律体系必定越来越完善,从而使网络银行的信誉提升,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选功,黄飞鸣.中国银行业网络化-战略、风险与监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方先明,熊鹅.中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5,(2).

[3]程吉生.论网络银行的风险防范与监管[J].江西社会科学,2000,(2).

[4]李德升.网络银行的技术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中国金融电脑,2003.

[5]潘艳红.我国网上银行监管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2011:101103.

[6]聂进,雷雪.网上银行安全及相应对策探讨[D].武汉:武汉大学,2011,(3).

[7]张卓其,史明坤.网上支付与网上金融服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8]孟彬,王一文.2014年11月计算机病毒疫情分析[EB/O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XAQ2015010 17.htm.

猜你喜欢
监管对策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监管对策研究
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发展趋势及监管对策
电视中医药养生节目的传播现象及监管对策
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与风险监管探讨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监管分析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监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