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瑛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苏州 215100)
中职德育生态课堂实践探索与思考
陆瑛
(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苏州215100)
“生态课堂”以尊重、唤醒、激励生命为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为指导,重视和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民主、开放、平等、和谐共生的教学目标。
德育生态课堂课堂实践
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学家克雷明将生态学方法运用于教育领域,首次提出了“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开辟了教育研究的新时代。因此,关注教育生态,通过对德育课堂教学生态化的实践探索,促进德育课教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了现代德育课堂改革新的重要突破点。
生态课堂是以生态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重点,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师生彼此碰撞思维,共同构建知识与能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体现的特点有:
(一)整体性
生态学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各部分、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因此,生态课堂是师生与环境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人是环境中的人,环境能够影响人,同时人可以改变环境,两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二)独特性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真正统一的课堂。因此,生态课堂非常注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因材施教,使学生各显其能。
(三)协调性
生态课堂从生态学的角度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因子,既包括生物又包括非生物,既涉及物质的又涉及精神的,还有动态和静态的,这些因子相互依赖、和谐共生,任何因子的变动都有可能引起其他因子的改变。把握课堂各个部分、环节的联系性,形成多向互动作用,是生态课堂的要求。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新时代学生思想独立,但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往往较片面。在德育课堂表现上,中职学生出现了以下特点:
(一)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1.理想信念方面。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德育老师通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或者有些同学认为来学校仅仅是为了拿到文凭,至于选什么专业,学到了什么都不重要。导致这些想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学生对德育课堂兴趣不浓厚是一方面。
2.道德方向方面。
所谓中职学生,就是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从年龄上看,这些同学的生理正不断健全,心理上正经历着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在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上还有所欠缺,没有足够的能力分辨事物,道德方向容易迷失,所以德育课往往教学效率较低。
(二)教学环境分析
1.学校对德育教学观念存在误区。
对于不少人而言,其对职校的概念局限于学技术,导致德育在学校成了薄弱的环节,一些学校出现了“重智轻德”的现象,忽视了德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以及德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保障性作用。往往等到学生出现问题了,才意识到德育的欠缺。
2.课堂以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参与度。
新课改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论述强调了学生地位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方法仍以讲授为主,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课堂缺乏多样的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结合以上的理论指导及对教学现状的分析把握,我对生态课堂进行了如下实践:
(一)生态环境的创设
1.民主平等,和谐共生。
现代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假民主”的问题,看似是给予学生权利,但是最后的话语权仍然在教师那边,或者真的给学生权利了,但是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了老师包办,给了权利也不领情。民主平等,强调充分尊重学生,耐心了解学生,积极鼓励和激励学生,用对待生命的态度对待学生,而不是形式上的民主。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有的时候学生上课认不认真,往往不在于你所授知识有多重要,而在于你是谁,你与他们的关系如何。很多学生认真听课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喜欢该任课老师,喜欢这个老师与他们的相处方式。我非常注重与学生的沟通,甚至是下课十分钟的闲聊,从沟通中获取有效信息(如他们的兴趣爱好),然后课堂上“投其所好”,把课堂内容与他们所关心的人或事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有更多的话语权,把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的教师讲解变成师生间的探讨活动。这样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教学效率比较高。
2.生态育人,和谐共振。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对以教案为本位的传统课堂教学有一段生动的描述: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教师的任务就是努力引导学生,直到得出预定答案。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而生态课堂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需求,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采用多样的并且有效的教学方法,甚至可以运用实践活动完成。在德育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我推荐采用课外活动的方式展开教学,这种方式当然很受学生欢迎,课堂氛围比较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非常好。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外,还要注重对于学生个性的了解与培养,使学生各显所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职校你会发现有些同学理论知识学不进去,但是动手能力却非常强,碰到这类学生,我在教育过程中经常会结合他们的实践经验解释理论性的知识,同时鼓励他们多实践,实践出真知。
(二)建立教育生态的评价体系
生态课堂主张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要给学生制定多元的评价标准,而不是唯成绩论优秀与否。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学生都各有优势,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多维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多元的。我们要用赏识的目光发现学生的突出特长,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这是对每个生命体的尊重。在我的德育成绩评定中,我通常会按比例分为以下两个部分:50%试卷加作业成绩,以此评定对理论知识的掌握;50%活动成绩,用来衡量其他方面的表现。在活动方面则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如演讲、讲课、辩论、游戏,等等,主要考查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样的评价模式下,我发现了很多同学的特长及潜力,最重要的是同学发现了自身的长处,从而变得更加自信与乐观。
生态课堂使各要素各显其用,各彰其能,让课堂师生关系、师生与环境、师生与资源、师生与教学方法等关系更加和谐。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各要素的和谐统一,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完整的人”。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协调好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发展特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德育不再成为枯燥的说教,而是滋养生命健康成长的沃土。
[1]叶澜.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学理论重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吴鼎福.教育生态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187.
[4]孙芙蓉.国外课堂生态研究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10).
[5]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M].南海出版公司,2011-11(第二版).
[6]蔡真妮.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向美国父母学习不一样的教育[M].漓江出版社,2010.
江苏省职业技术学会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立项编号:XHZZ2015019,课题名称:《职业学校德育课堂教学生态化的行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