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礼论思想浅析

2016-03-16 20:51刘翼民庄树新
文教资料 2016年14期
关键词:仁义荀子圣人

刘翼民 庄树新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李觏礼论思想浅析

刘翼民 庄树新

(厦门理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4)

在李觏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礼论是其核心和主旨。李觏的礼是实有其物的礼,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李觏用礼构建了一个道德体系和法制体系,礼成为一切行为活动的最高准则。李觏重礼,目的在于医国、救弊、益民,实现自己康国济民的远大抱负。

李觏 礼论 重礼 道德体系 法制体系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大到国家事务,小到百姓生活,都渗透着“礼”。而对于“礼”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孔子的“天道说”、孟子的“本心说”、荀子的“制欲治乱说”等,见仁见智。李觏的“礼论”思想很大程度上受到荀子“制欲治乱说”的影响。

一、李觏关于礼的起源说

荀子在《礼论》开篇开门见山地回答礼的起源:“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人从出生开始就会产生欲望,如果自身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去追求,如果在追求的过程中失了分寸就会引发混乱和争夺,所以“制礼义以分之”。

李觏认为礼的起源是因为“礼顺人情”,和荀子一样,认为礼都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的,只是荀子以人性本恶为出发点,圣人也如此,李觏则认为圣人有“仁义礼智”的本性,礼仪的制定是圣人“顺人之性欲”而来的。李觏的礼,最开始是从人的物质生活的需求产生的,然后一步一步扩大到社会层面,甚至是伦理道德领域。为了控制人的欲望,圣王便制定了礼乐来维护国家的统治,在家庭表现为正夫妇,亲父子,分长幼;在政治方面则辨君臣,之后又延伸到学习、殡葬、祭祀等日常生活层面。这些礼仪,都是顺应了人的本性、人情而产生的,是“礼之大本”也。

二、李觏礼论思想的内容

荀子将礼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而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李觏在延续了荀子的礼学思想的同时,也对这夸大礼的作用的思想进行了扬弃。李觏肯定了礼的重要性,但是他敏锐地意识到礼会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变而改变:“时有不同,事有变通,用之不足,则从礼而杀,亦圣人之意也。”礼并非固定不知变通,礼与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化息息相关。

李觏从两个方面对“礼”的涵义进行了解说。其一,礼是圣人治理国家、加强自身修养的依据,是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最高准则。“夫礼,人道之准,世教之主也。圣人之所以治天下国家,修身正心,于他,一于礼而已矣。”礼存在于国家政治层面,还存在于人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方面,礼贯穿于人类一切行为活动的始终。其二,礼即是“法”,是法的总名、总纲,是圣人的法制。“仁、义、智、信者,实用也。礼者,虚称也,法制之总名也。圣人率其仁、义、智、信之性,会而为礼,礼成而后仁、义、智、信可见矣!贤人者,知乎仁、义、智、信之美,而学礼以求之者也,礼得而后仁、义、智、信亦可见矣!吾之论如此”。人只有学习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德才能成为贤人,成为圣人,所以我们要重视礼,学习礼,并进行礼的实践。

李觏之礼,除了吸收了荀子的思想之外,还延伸了其他先行者的思想,因此,李觏的礼在深度上超越以往的思想家。李觏的礼,包容统摄乐、政、刑、仁、义、智、信,而这七条目同出于“礼”,且“辅于礼者”、“不可缺者也”。七个条目又分成乐政刑和仁义智信,

礼的三个分支是乐政刑,四个别名是利义智信。就好比礼是一个人,乐政刑就是人的手足,仁义智信就是人的筋骨。人不可能脱离手足和筋骨而存在,只有手足筋骨相互协作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样乐政刑和仁义智信也不可分离开来,两者相互关联,才能构成礼。同时,两者的关系并非完全等同,乐政刑是实有其物的法制,而仁义智信不仅是圣人制定礼仪的内在根据,又是表现礼的载体。

对于礼与乐政刑的关系,儒家书籍里早有记载。因为礼有贵贱等级之分,并维护着等级制度,如果太过于苛刻就会引发社会阶层的矛盾,于是就制定了礼乐来使人们相互敬和。所以,乐就是为礼服务的,调和各阶层的关系,维护礼所维持的等级制度。李觏的“政”继承了儒家“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礼崩乐坏”,儒家为了实现天下大治,提出“以礼治国”“王天下”。李觏认为,天下大和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和久必怠”,只有“率其怠者而行之”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所以,政的使命就是使“怠者”行,“出号令来明约束,立官府来正执掌,制军旅来待不虞,聚食货来赡不足”,从而做到“官各有守,事各有程。先后有次,迅速有检”,“以辨国之大事,以平天下之民,以跻至治”,最终达到“政成”的目的。李觏礼与刑的思想,既继承了传统儒家“德主刑辅”的思想,又延续了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李觏认为,礼是人类行为活动的最高准则,里面包含刑,只要符合礼制的就是合法的,与礼制相悖的就是刑法所禁止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礼虽然包括刑,但是两者是有差别的,礼注重的是规劝和引导,具有超前性,而刑的作用则是惩罚和制裁,属于事后性。与荀子思想不同的是,李觏的礼与刑不是只针对下层阶层,而是适用于各阶层,“王者不辨亲疏,不异贵贱,一致于法”。从这些可以看出,李觏的礼、乐、行、政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实现政通人和。

对于礼与仁义智信的关系,李觏认为既是体用关系,又是内外关系。“仁”是“温厚而广爱”的,即待人温和宽厚而大爱,这个“爱”没有等级、贵贱之分。但在礼与仁的关系上,仁必须受到礼的制约,两者相互辅助,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对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维护。李觏的“义”也继承了传统儒家对“义”的看法,“断绝而从宜者,命之曰义”,处理事情果断,又符合情理,更是合乎“礼”,“故礼者,义之实也”。李觏认为,“疏达而能谋者,命之曰智”,“智”是聪明、智慧有智谋的意思,就是说人要善于运用智慧和谋略。“信”,“固守而不变者,命之曰信”。人要具有信守诺言,诚实无欺的高尚品格。在儒家看来,信是立国治国之根本,李觏传承这种思想,百姓只有“言必中,行必果”,才能达到“天下率从”。李觏的仁、义、智、信融于礼之中,并通过礼表现出其作用,不可独立。“为仁、义、智、信而不知求之于礼,是将失其本者也”。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礼与乐政刑是根本与分支的关系;礼与仁义智信的关系是根本与别名的关系。但是这七条目又都统一于礼这一整体之中。言而总之,礼,兼备体用。

三、李觏重礼的原因

李觏重礼,最终目的是实现他的治国构想。如前面所说,李觏的礼是适用于各阶层的,也就是说适用于整个社会。用适用于整个社会的礼来实现自己康国济民的远大抱负。

在传统社会,“德”与“刑”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方法。至于是重“刑”还是重“德”,一直以来思想家们争论不休。李觏构建了一个以“礼”为核心的法律法制体系和道德体系。“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也”。天子与百姓都应当遵守法制,天子也不能随心所欲干预法制的执行,否则会失信于天下。因此,为了确保贵族阶层与百姓维护法律制度的尊严,就须加强“礼教”。李觏将道德教化和刑法并用,统一于“礼”治之中,用崇礼,推行教化实现治国构想,得以维护国家的稳定。

李觏重礼,是为了“学礼成圣”。在“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下,李觏将人性分成三品,“上智先天本性自善,不用教化;下愚学而不能,教化无用;只有中人可以教之为善为恶”。李觏针对中人的情况,主张施行教化,成就人的善性。“圣人者,根诸性者也。贤人者,学礼而后能者也”。贤良之人不同于圣人,没有具备先天的仁义智信之性,只有主动去学习礼才能成贤、成圣。另外,教人成善去恶,就可以让百姓有智慧,会使民风变得淳朴,这样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国家人才辈出,政治清明。

李觏重礼,提出“礼下庶人”,是对东汉末年到唐朝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思想的反驳,也是对当时社会为了迎合大地主大官僚所采取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的抨击。李觏认为礼是“生民之礼”,庶人以礼“保其生”,庶人的礼一样贯穿于生活的始终。礼是人感情的流露,和财富地位的高低多少无关,人虽然有分贵贱,但是情感是相同的,“人有贵有贱,有富有贫,为未有无亲者也。其礼虽异,其情则同”。所以,礼不止是士人阶层的,也是庶人的。因此,大地主大官僚们兼并土地的行为是“非礼”的,“非礼之仁”不能安天下,只会让百姓受到迫害,引发社会动荡。

四、李觏礼论思想的积极意义

李觏出身贫寒,生活艰辛,正是这样的家境让他看清了统治阶层贪婪残酷的嘴脸,以及下层人们饥寒交迫的境况。所以李觏的思想并不是一种脱离人民的闲散说教,而是切身的为百姓、为国家着想的“康国济民”思想。李觏用礼构建了一个道德体系和法制体系,礼成为一切行为活动的最高准则,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也可以用礼来解决、解释。李觏的礼不同于以往传统抽象、空洞的“礼”,他的礼是有其物的,以实际的礼去教人,注重礼的内容和现实意义,反对以往的玄谈妙论。

在李觏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礼论是其核心和主旨。李觏全面地论述了礼的思想,目的在于医国、救弊、益民,李觏的礼论将传统儒家引向现实主义方向,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1]李觏.李觏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荀子·荀子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姜国柱.李觏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朱人求.李觏的礼法观[J].孔子研究,2007.5.

[5]杨柱才.李觏的礼论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哲学史,2002.1.

[6]夏微.李觏《周礼》学述论[J].史学月刊,2008.8.

猜你喜欢
仁义荀子圣人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仁义不过是“客栈”?
论孟子“居仁由义”的壮美意蕴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