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学玲 侯剑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201306)
经济新常态下的港口发展战略研究
闫学玲侯剑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港口应不断完善港口立法和管理办法,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快区域港口资源整合,推进管理和技术创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港口,使港口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经济新常态;绿色港口;战略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泊位大型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货物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2015年,我国港口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在经济新常态下,港航产业的发展呈现了许多新特征、新趋势,成为我国港口实现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一带一路”建设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将在未来一段时期的港口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1.港口建设向集装箱化、深水化方向发展。当前,全球海运货物中高附加值货物比重不断增加,集装箱化程度不断提高,集装箱化成为港航业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对港口散货堆场、物流工具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已是势在必行。同时,船舶大型化趋势对港口泊位、航道、装卸场地和内陆集疏运系统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都将推动港口建设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
2.港口服务向精细化、高端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以装卸、仓储为主要功能的传统港口服务项目,已经不能满足经济活动日益多样化的需求,港口服务业逐步向金融、保险、信息、载运工具经营与管理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扩展,加强对港口的功能开发与拓展,是未来国际港口服务的战略制高点,这些精细化、高端化、一体化的港口服务已成为衡量港口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和吸引货源的决定性因素。
3.港口运营向地方化、民营化方向发展。在探求灵活多变、高效保质的港口运营模式道路上,港口运营地方化、民营化受到各国港口的青睐。港口建设由国家主导向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多元参与管理转变,港口经营管理模式和港口投融资体系的改革,有效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现象,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监督效率,提升了港口经济效益。
4.港口竞合向网络化、集群化发展。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港口业竞争,各地港口组建了港口群或港口联盟,通过发挥各自优势、明确分工、统一协调、通力合作,实现跨区域港口运营。集群化的运作模式已成为港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港口功能的进一步提升,并成为区域内港口增加整体竞争力、促进港口合作的重要选择。
5.港口企业向整合化、联盟化方向发展。面对港口集群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地港口企业通过整合、联盟等经营手段,不断扩大规模、提升影响力。港口企业整合与合作的方式,包括企业间相互持股、签订协议、共建组织管理机构等。面向国际市场需求的港口生产、国际物流、金融保险等各个相关领域的整合与联盟,将成为港口企业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
6.港口管理向信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目前,信息化技术在港口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国际互联网和港口内部网的建立,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电子单证在货主、承运人、港口、海关间实现了快速精准传播,标准化“电子数据”通讯方式将市场需求与销售、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保险、银行汇兑等贸易链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港口的生产效率。此外,绿色管理理念及相关政策也在各国港口中普遍运用,未来的港口建设和发展,将更加重视相关资源的节约利用,重视市场准入条件和环境标准制定,通过节能减排措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实现港口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发展。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也成为我国港口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
1.“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将带来多方面影响。一是国内产业和经济重心由东部沿海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二是长江、珠江黄金水道的加快建设,将有力推动江海联运业务发展。三是中西部地区新国际运输通道建设进程加快,内陆对外贸易运输通道不断投建。
2.我国正在形成新的对外开放格局。一是自贸试验区建设进程加快;二是多边、双边自由贸易谈判加快;三是国家积极促进进口贸易发展,“海运+国内分拨中心+国内物流”模式的推广,为港口发展带来新的商机;四是随着中国资本“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港口企业加速推进港口国际化网络布局。
3.船舶大型化、联盟化趋势明显。船舶大型化趋势,一方面使我国港口面临着航道等级、码头水深、码头设备、装卸时间、集散能力等基础设施及服务能力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将使港口发展格局面临重新调整。例如,目前淡水河谷40万吨级散货船已开始停靠中国港口,其订造的35艘船中的34艘均已交船并陆续投入市场,淡水河谷目前正加大与中国港航企业的合作,并谋划在国内沿海多地建设分拨基地。
4.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快,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发展。近期,中央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旨在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资源资本在京津冀地区优化配置。与此同时,港口资源整合也进一步加剧,天津港口与河北港口合作加快。“长江经济带”一体化发展也进一步加快,口岸通关一体化正逐步推进。可以预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将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5.资源环境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对于港口来说,一方面,环境压力迫使部分港口在业务结构上有所调整,对于高污染业务将转移或调整;另一方面,港口需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方面加大投入,加快推进绿色港口建设。
6.港口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步伐加快。一方面,基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提高效率及安全性的考虑以及逐步成熟的技术支撑等因素,港口行业智能化自动化步伐加快;另一方面,港口内外部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为港口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能。此外,借助网络技术,港口物流电商化趋势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国港口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管理理念、运营效率、集疏运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高端航运服务业发展等方面,我国港口与世界先进港口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仍需不断完善港口的立法和管理办法,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快区域内港口资源整合,推进管理和技术创新,积极推行人才发展计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港口。
1.加强与国内外港口的合作,对港口资源进行整合。港口间的合作共赢至关重要。我国港口需在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提高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在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方面,加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交流合作。要与国外有关港口建立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友好关系,不断扩大我国港口贸易的范围,不断提高我国港口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对港口的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和经营资源进行合理有效整合,使其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更大效用。
2.加快港口信息化、网络化平台建设。应借助“大数据”、“互联网+”发展机遇,不断完善我国“智慧港口”建设。消除由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所带来的效益损失。要广泛采用数码技术、传感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建立识别、检测系统,建立具备有EDI系统功能和其他综合性功能的信息平台,实现智能化调度,以及数据、信息的准确及时共享。提高港口物流运作效率,实现对港口中心各环节的全方位综合监控管理、调度、指挥和服务支持。因此,在发展完善港口业务过程中,要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和业务流程,增强港口自身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3.重视航运人才和职业经理人的引进和培养。人才发展战略对于我国港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营造我国港口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环境,不仅能提高港口的竞争力,也为制定港口长远战略规划打下基础。我国的港口企业急需有文化水平、有市场理念、有创新意识的职业经理人,为我国港口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应建立良好的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市场化”运行机制培养和引进一批具备专业素质能力、精通国际管理运营规则的国际化人才。
4.注重港口发展集约化趋势,大力发展绿色港口。美国港口群以极小的中转量承担了世界上最大的进出口额,由此可见,国际中转港并不是港口发展的唯一目标,港口各自集约化发展、港口间的错位发展、多干线港的组合发展是提高港口效益的有效途径。同时,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港口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倡导使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与生态技术,提高土地、岸线、能源、材料等资源的利用效率,控制并降低污染排放,通过集约化经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优化港口结构,强化创新驱动,提升管理能力,加强协调联动,努力实现港口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5.顺应供应链物流管理潮流,积极探索港口经营战略。港口运营商应该构建自己的供应链物流系统,积极参与港口网络的虚拟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强化港口间的协调,从港口内部的整合逐步拓展到与港口相关联的外部整合,对传统流程进行再造,在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同时形成精细化的港口作业,根据不同客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将港口真正纳入现代供应链管理之中。
6.建立高效的口岸监管系统,进一步提高港口效率。应进一步完善区域内口岸“大通关”模式,实现全天候、一站式通关。银行、税务等相关机构的服务也应相应延长服务时间,开展网上纳税、网上付费,推进海铁联运,集中审单,延伸口岸服务功能,实行属地接放,全面拓展口岸整体服务功能。
[1]梅冠群.世界港口发展模式、演进方向与经验借鉴[J].中国流通经济,2012(12).
[2]吴鹏华.第4代港口念与国内港口发展战略[J].水运管理,2007(2).
[3]李奕含.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探析[J].中外企业家,2015(3).
[4]欧阳斌,王琳.中国绿色港口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港湾建设,2014(4).
[5]王亚武,我国内河港口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港口,2011(10).
责任编辑: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