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级火箭》的炼狱与升华

2016-03-16 19:39:17王宗仁
文学自由谈 2016年1期
关键词:强军火箭小说

王宗仁



《第四级火箭》的炼狱与升华

王宗仁

在论及赵雁的长篇小说新作《第四级火箭》前,有必要说下她在这之前创作的几篇中短篇小说《加加林的脸》《红月亮》《月色满天》等。记得有文章曾就这些小说有过评点,认为这是赵雁《第四级火箭》升空前的添加剂,现在这部长篇小说在这基础上脱颖而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许多人看到《第四级火箭》这书名,也许会以为这是一本专业论述火箭制造的科普读物,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人的误解一样。《第四级火箭》讲述的是航天故事,塑造的是众擎托举火箭升空的航天人群像。翻开小说,扉页上“献给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斗终身的父辈们”的那几句话,令人感受到整部书所弥漫着的那个奋斗年轮的气息。这气息从置身在大漠风沙的开拓者身上,扩散到一次次火箭发射的时空中,而穿插在这时空中的葛校言与沈西元两家三代,围绕着基地建设本身所遭遇的动荡,环环相扣而来。小说虽然是写一代人创造的伟业,但并未回避那个艰苦年代中人的精神磨难。记得台湾有学者说过,中国大陆那时人的奋斗状态犹如在“炼狱”中煎熬;这虽并不十分准确,但也勾画出了那代人的一个侧面。因火箭燃料泄露,发射场面临爆炸的关口,小战士张涛奋不顾身扑向着火点,用身体扑灭火焰而被烧焦的场景令人难忘;而一个萝卜三片白菜帮就成了那个灾年中的食之美味,也让今人喟叹。小说中众多人物的刻画也是鲜明的,如出身于小商人家庭的许子烈貌美心强,观念上有追求小资情调的文艺范,但干起制造导弹零部件的活来,则胆大心细,解决了难题。生活上她和认真较劲的丈夫葛校言经常发生冲突:丈夫在花费上“抠门”,并希望孩子能有所锻炼,而她则想摆布儿女们的成长,由此,常好心包办,但往往又事与愿违,造成阴错阳差的苦局。也正因为如此,许子烈的人物性格特征才在小说中显得格外鲜明。

当然,小说的主旨还是通过家长里短的琐事与人物命运的铺垫,烘托重大事件——在国际风云变幻的背景中,导弹一次次发射的成功与失败。小说令人惊叹地展现出了火箭发射的一个个瞬间的细致场面,这里面自然又融进了另一个人物——葛校言的老上级,基地副司令员沈西元。毕业于苏联军校的沈西元讲究仪表、清爽干净,他肩负着国家重任,常常身不着家,偶而同妻子相聚一次,又顾此失彼。夫妻俩力图让儿子受到良好教育,专程送到上海读书,但儿子长大后,同他们产生心理隔阂,最后因厌世而自杀。这种让人感到沉重的现实,还有天才型的技术人员因经济问题进监,在狱中又发明专利;有疏于教育的子女,因失足犯事向父母要钱末果而弑亲的惨剧……面对“文革”的干扰,及人物命运的乖蹇,小说没有闪烁其词,而是有机地与故事情节的走向结合到一起,抽丝剥茧,一层一层触到内核。作品所描绘的那个年代特有的氛围非常浓郁逼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书短读》节目截取了面对核打击时基地人员面临疏散及东方红卫星上天的章节播出,音画相融,极富感染力。

这部近40万字的长篇小说,将强军报国的情感形象地凸显出来,诚如为该书作序的欧阳自远院士所说的“真挚的情感,高尚的追求”。赵雁创作这本小说,确是倾注了她满腔的心血。可以说,在面对军队改革、推动强军目标的现阶段,《第四级火箭》是部不可多得的陶冶情操、砥砺人精神向上的好小说。

猜你喜欢
强军火箭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强军路上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飞出去吧,火箭!
运载火箭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