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微文化的社会效能研究——以微博、微信论

2016-03-16 13:28王立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众微信时代

郭 晴 王立东

(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 014010)



当代微文化的社会效能研究
——以微博、微信论

郭 晴 王立东

(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 014010)

伴随着微博、微信等网络传播媒体而兴起的“微文化”迅速走进大众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微博、微信等“微文化”的领军之将以其扁平化、即时化、个性化、碎片化的特征征服了许多人,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但是,凡事皆有利弊之分,“微文化”在使人们获得便利、快捷、丰富的生活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纷扰,使大众处于网络与现实两个舆论场的分野之中。

社会效能;微文化;微博、微信

自2009年以来,截止到2014年底,微博的使用量已达到2.75亿,这已经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数字。然而更加惊人的却是微信,自2011年发布至今,使用人数已达5亿。不可否认,微博、微信和随之而来的微小说、微电影、微访谈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一部分,“微文化”大时代已经到来。

一 、微文化概述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对2010 年的新词语进行公示时,给予“微文化”的释义是:指由于微博这一网络平台的产生和普及而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文化现象。

事实上,“微文化”这个概念在中国的出现并不是始自微博。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支名为“微”的摇滚乐队在主唱麦子的带领下于北京的各个酒吧演出,传播他们最初的微文化理念。而后,麦子在新开辟的“麦子与微”专栏中发表了大量文章与诗歌,继续传播“微思想”。2006年麦子开通新浪博客“万物本微·人类微文化交流”,以此加深“微文化”理念,到2008年五万字的《微的哲学》在大陆出版,“微”这个看似简单的词语在麦子“微即温暖”“生命本微”思想的感染之下,渐渐以更深刻的意义走进人们脑海之中,正如《微的哲学》封面上那样一句箴言所说:“当人类觉察到‘微’的时候,‘微’便在行动——传递温暖、爱、纯真;驱散孤独、恐惧、不幸……”。

2009年9月,以新浪为首的微博社交软件悄然兴起,并以不可思议的力量迅速发展。2011年,微信加入“微”字大军之中,仅仅一年便用户过亿。紧随其后的便是大量譬如“微文化”“微时代”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微电影”“微小说”等与“微”相关的概念的出现,“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在互联网之中崭露头角,生根发芽,似乎一夜之间涌现在传统的生活轨迹之中,全新的生活观念和信息传播方式让大众的生活在不经意中深深刻入了“微”的烙印。“微文化”已经不再是那个存在于麦子哲学思想中的温暖理想,它俨然成为了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种生活中不容忽视的文化。

二、 微文化的特点——以微博、微信论

“微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产物,我们在享受微时代带来的便利、快捷的同时也承受着浮躁、焦虑对我们生活的干扰,使许多人处于网络与现实两个舆论场的分野之中。[1]

(一)传播的扁平化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即便是在互联网传入初期,网络新闻亦不过是传统新闻媒介的复制版本,这些通过层层筛选与“把关”之后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新闻信息,因其自上而下的单向式传播形式,导致互动性差,内容单一,并不能完全符合大众的需求和意愿。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微信为首的传播媒介逐渐兴起,信息传播的门槛大大降低,信息传播由单向变为双向,层级式变为网状式,人们可以在网络中实现对话、参与决策,例如近年来许多政府部门相继注册了官方微博微信,类似“平安北京”“央视新闻”“河北省官方微博”等,官方在此公布最新的信息以达到大众对于信息迅速公开的要求,大众亦能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再如“搜狐新闻”“豆瓣一刻”等信息与文化传播软件,既为大众提供最新的新闻、文论,同时又开放了交流平台供大众抒发个人看法。微文化下的传播媒介再不复曾经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传播活动变得更加关注个人个性,更加高效、简洁和平民化。

(二)传播的即时化

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效率更高、传播的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传播活动也随之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以微博为例,其发布字数要求在140个字符之内,可通过手机、浏览器以及多种相关联的应用软件等发布。尽管其信息量相对短小,但也正是因此而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了信息内容的更新。简短精炼且更丰富的信息内容迅速涌现在大众面前,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体验。

微博等传播媒介的即时性,既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浏览世界的丰富信息,也使许多需要的人及时得到援助。例如,2013年2月24日晚微博用户“小酒窝999”发微博求助:成都一位93岁的婆婆急需罕见的RH阴性AB型血,但血库缺少血源。在微博的迅速传播下,2月26日,两位分别来自昆明和德阳的微博网友已经赶到医院准备为婆婆献血。即时而丰富的消息传播,为大众带来不可胜数的益处,这也是微博微信等媒介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传播的个性化

个体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不同的个体组成了一整个丰富的社会。社会的运行与发展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参与,同时,每个个体自身有所进步,整个社会才有未来可言。“微民”于网络中所表达出大量的微言碎语,在不经意间就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场,折射出强烈的社会心态,既是大众对于整个社会的反映,亦成为社会的变奏符。

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个性的全面开放,个体的备受重视。在微博与微信的世界里,“犀利哥”可以和奥巴马一起被大众调侃,凤姐可以和杨澜被对比审美,高雅和粗俗可以并存,草根和精英也可以同台。“微文化”的兴起,削减了雅俗之间的对立,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面前展示自己略显卑微但不容忽视的力量,个体无论多么卑微,都在宇宙中占据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位置。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个体,以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为载体的微生活,恰恰可以成全无数的个体。相对于那些忽略了无数个体的大时代来说,这本身就是进步。[2]

(四)信息的碎片化

随着微文化的开拓、微时代的降临,大众对于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络,人们每天通过微博、微信、手机报、搜索引擎等网络传媒,在生活的各个间隙阅读大量的信息,细碎的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微文化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微”,即细小,然而,大量碎片化的信息片段浮光掠影般呈现在我们眼前,却没有带来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信息量如此之大,信息内容如此之微,信息获取如此之便捷,旧的未及思考新的已至眼前,以致我们只知信息之表而不知其里。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就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3]

信息碎片化的所带来的另一个短处,就是浮躁的大众对于知识的不求甚解只图新鲜,以致误传讹传进而产生谣言危及他人或者社会。例如,2013年3月,有微博网友爆料称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先生已去世,传言愈演愈烈,海内外诸多媒体对此进行报道,甚至还放出了追悼会的现场照片,对六小龄童先生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对于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如此不加辨别、不甚思考就进行广泛的传播以致中伤他人,不免令人咂舌。

三、 微文化的正、负效能

“微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微文化”——一种应趋势而来的新文化现象。“微”是当代社会背景下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必然结果。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以及运用,都宣告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文化”传播,迅速渗透进大众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人们书写转发微博、评论传递微信、创造参与话题、体验微阅读、参与微公益,这些看似细微的语言和行为却反映着人们内心世界的细微改变。而若做全面分析,为文化的社会效能有正、负两面。

(一)微文化的正效能

微文化时代,通过微博、微信这样便捷、高效、多元、扁平化的传播媒介,人们可以采集多种多样的信息,亦可发表个人的见解想法,微时代以其巨大的优势给我们带来快速而丰富的生活体验。

1.信息量大 文化多元

微时代所带来的信息量远非从前可堪比较。纸质媒体时代,我们目之所及的是经过加工整理的新闻信息,但此“新闻”至少应是前一天所发生,且是大事件大纪录。互联网时代开始后,信息的传播量明显增加,直至走进当下的微时代,每分每秒都有各种各样细微而丰富的事件发生并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传播开来,上至家国大事、时事政策,下至街头巷尾让人或温暖或愤懑的小事,远至地球另一端的突发事件,近至社区拐角的闲言碎语,广至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狭至虔言箴语心灵鸡汤,巨大的信息量和极其丰富的多元文化,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传媒盛宴。

2.观点新颖 视角开阔

当某些纸质媒体对于事件的评论还集中于撰稿人的某一个所谓权威观点或大众一边倒的主流观点之时,微时代下的网络传播媒介已经在大众智慧的锦集之下开拓了多种多样的视角与观点。2015年年初,一部名为《穹顶之下》的纪录片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作为首部以实际行动来呼吁改变雾霾的片子,在最开始自然而然的赢得了众多的支持和赞扬,但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多其他的声音,且不说专业人士对于此片的评价,但看微博、微信中便是众说纷坛。名为“湘江潮”的网友提出此片之中将矛头指向中石油,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理当批判;亦有化学专业微博网友指出了片中多处数据错误。有人说,若没有批评,那么赞美也就没了意义。的确,在这个日渐开放的时代,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给了那些拥有不同声音的人一个良好的平台,也给了大众一个全面看世界的机会。

(二)微文化的负效能

1.传播的扁平化与信息的多元化带来信息的过剩

微时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让普通大众皆参与进社会对话与信息传播之中,具有导向性的信息源流与舆论控制不断减少,多种多样的信息开始源源不断的流入社会之中,大众每天可浏览的信息量达到饱和之后,必然会导致信息的过剩。同时,宽松的传播环境带来了丰富多元的信息内容,垃圾信息也随之而来。例如在微博中,我们每天浏览的诸多信息内总会有一两条对商铺、购物的推荐,且往往都是虚假宣传,扰人视听。

2.信息的碎片化导致信息可信度的下降

从没有一个时代如同微时代这样能够充分的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信息,但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整个社会也变得越来越浮躁。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大众对于获得的信息带着盲目从众的心理进行追捧,仿佛唯有此才能彰显自己不落伍不掉队,却不曾以认真的姿态进行思考。盲目的逐流带来的后果便是信息可信度的下降,譬如上文所言六小龄童先生之事,海内外争相传播头头是道,最终却是谣言;再如网络媒介中类似某某地区经济排名、十大某某文化、某国与某国军事力量对比、某著名人物的话等等诸如此类的信息数不胜数,然而其可信度又有几何却是无人可知了。

3.负面信息扰乱大众视听

网络传媒中充满正能量的信息不在少数,但亦有大量的负面信息存在,这些负面信息或来自行业竞争对手的抹黑,或来自职业网络黑社会的勒索敲诈,但更多的则是一些人为自身的微小利益来混淆视听欺骗大众。近一两年来,以微信朋友圈为平台的“微商”迅速加入“微”字大军之中,微商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购物的便利,也因其开店成本低、购买圈子固定等优势,得到越来越多渴望创业的人的青睐。但是,参与者越是增加,就越有人企图鱼目混珠。一部分微商为了赚取更多的利益,虚假宣传、冒用假货、诋毁他人,社会上低劣的营销手段被带入其中,真假难辨的信息充斥微信平台,既使其他微商的利益受到威胁,也给广大微信用户造成了困扰。

未来将会是“微文化”的大时代,在愈加快速的生活节奏下,将会诞生出更多的微产品、微应用等媒介。我们所能做的也正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取之精华而用之,将那些适应时代、可为所用的精华部分充分加以利用,并使其不断完善,更好的为全面到来的“微文化”大时代做准备。

[1]郭敏.微时代网络文化的后现代特征[D].山西:太原理工大学,2014.

[2]刘一晓.“微时代”的文化现象研究[D].辽宁:大连工业大学,2012.

[3]路颖妮.“微信息”带来碎片化世界[J].北京:人民文摘,2014:11.

2016-07-20

郭晴(1993-),女,河北省人,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中国史(中国文化史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研究”。 王立东(1961-),男,河北省人。内蒙古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研究。

[资金项目] 本文系 “内蒙古科技大学校级创新团队(社会文明发展研究团队,2014,王立东)系列研究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众微信时代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微信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