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育俭(莆田学院商学院 福建·莆田)
基于建构主义的财务管理原理教学模式研究
□文/陈育俭
(莆田学院商学院福建·莆田)
[提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基础课“财务管理原理”新型课程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对教学目标、学习方法、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创新组合,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建构财务知识,进而提高学生运用财务管理知识透视财务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财务管理;教学模式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13日
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型。教学模式是连接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对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目前高校的课堂基本以教师灌输式的讲授为主,考核方式主要考学生对基本理论的记忆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弊端在于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造成学生批判性思维、想像力和创新能力欠缺,不能知行合一,同时也缺乏团队与合作意识,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如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本文以财务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原理”课程教学模式为探讨对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教学模式创新设计,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也为财务管理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一)课程教学内容。目前我校开设的“财务管理原理”课程属于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其他专业的任意选修课程。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了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三门专业核心课程,为防止三门课程内容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课程组对三门课程内容界限进行了相对比较清晰的厘定:原理部分只讲财务管理基本职能和环节;中级侧重财务决策;高级侧重通货膨胀财务管理、集团财务管理、公司治理、公司并购等专题内容,这样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层次分明。
财务管理原理具体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的基本要素、资金的时间价值及投资风险价值原理与应用、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财务预测与规划、财务预算、财务决策、财务成本控制等。其中关于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收益分配中的决策问题由本门课程搭建基础,具体的内容由“中级财务管理”讲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实践,帮助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树立财务管理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观念,掌握财务管理预测与规划、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与评价等理论与应用。
(二)课程教学现状。“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相关知识与技能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经济法、会计学和财务学等学科内容,各学科知识点存在交叉渗透,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同时该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但能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能将相应的理论做具体应用。但由于目前“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组的教师教学基本采取认知主义教学范式,强调“财务管理原理”系统理论和方法知识点的讲解。在课程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以讲述为主,通过简单的例题印证理论的方式来传授财务预测、预算、控制与分析相关知识,不注重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忽视学生如何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生过程和自主建构认知结构。而学生则以被动地接受为主,没有参与到财务管理知识体系建构与发现过程中去。从学生学的方面看,其基本方式就是“读书”,或读“课件”,强记课本或课件上的知识,考核的方式主要也以闭卷笔试为主,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学生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机械式的学习。因此,对“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采用基于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特点,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该课程教学效率和效果。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诠释。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分支。建构主义认为,个体通过和外部环境相接触,把外界提供的相关信息,与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融合,最终内化为新的认知结构。其中,个体主动性的发挥在认知结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的作用,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情境的设计,引导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维度去理解学科知识的内容,注重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展问题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财务管理原理”教学模式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财务管理原理”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构建财务管理学基本理论知识体系框架,树立资金时间价值与投资风险价值的基本观点,对企业财务管理有较全面的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基于建构理论视角,反思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设计采用师生角色翻转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构想:通过创设财务情景,采用相关财务问题驱动,帮助学生实现对相关财务理论知识的意义建构,掌握相关财务工具的应用,能够认识、分析企业价值链形成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并能运用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和技能来找出财务问题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在每个教学内容模块中,教师首先要提出问题(包括案例、项目等),这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中心。如财务管理原理导论模块,教师可要求学生分组,并假设每组成员都是某一背景企业财务职能部门人员,基于角色定位,要求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你们财务部门的职责是什么?你们财务部门如何实施财务战略?如何确定企业财务目标?能否量化操作?“互联网+”对企业财务管理有哪些影响?大数据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哪些新要求?金融创新对企业融资带来什么影响?企业价值链形成过程中会发生哪些财务关系?应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会面临哪些风险?如何管控企业应如何设计财务组织体制才能更好应对环境变化?通过问题驱动学习,学生会为了解决问题而去学习,为解决问题来构建所需的知识体系与能力。
2、分组协作学习设计。在财务管理原理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教学班学生分组,强调“协作学习”。财务管理是综合性的价值管理,企业管理成效最终将体现在财务价值指标上。企业财务管理在不断优化价值链与加强风险控制过程中必然会与供应链各环节发生交互关系,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有较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为此,财务管理原理课程教学强调分组协作学习,所有的学习主题要求按小组形式完成。让各组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块所设计的不同情境下使用所学的知识,如资金时间价值模块可让学生各组设计养老理财方案或保险方案;在财务分析模块可让各组学生虚拟作为财务主管透视一家公司财务数据,作绩效评价分析;在财务预算模块可让各组学生策划一项创业投资项目并做出项目财务预算等等,通过组员之间协作及组组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协商,聚焦于相关问题的解决,这必将推动学生相关财务知识与能力体系的建构。
3、财务情境创设设计。强调“财务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以“财务问题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可采用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实训演示、校园网络、图像采集拼接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财务情境。财务情境创设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财务理论内容,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包含财务管理原理不同内容教学模块下的相关财务案例和有关财务理论的发展,以便各组学生能根据对学习主题的兴趣、爱好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财务实践环境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据此,在财务管理原理实践教学中可以让各组学生建立以物理或电子沙盘为载体的虚拟企业,进行各模块相关实训;各组学生也可选择一家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公司,假设自身为公司财务主管将如何进行财务管理;也可组织各组学生到学院与企业共建立的实训基地完成相关主题的自主学习。
4、自主性财务学习平台设计。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需要及时给学生提供可选择的丰富学习资源。为此,在财务管理原理教学中,课程组以学校的天空教室载体建立财务学习平台,平台中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和选择,既要紧扣财务主题,又要考虑与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与经济学学科的交叉,更要体现它的适应性和先进性。在平台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财务管理原理教材、教案、案例、财务管理教学参考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财务管理网易公开课及财务音像资料、知网中滤出的相关财务模块的信息资源和实践中累积的教学信息资源等)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完成解决问题、任务或案例的预备知识的学习与能力提升,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为帮助学生构建各模块的预备知识与能力,财务管理原理课程组的任课教师应教会学生使用搜索工具,并在学习平台中嵌入搜索工具,将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5、课堂教学方法设计。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课程组教师在课堂中应采用“支架式教学”、“实例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等教法来助力学生的自主学习。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支架,然后在这种支架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然后再撤除支架,让学生完成对学习的自我调节。财务管理原理教学中各模块内容都可通过支架式教学,为学生建构对财务知识的理解提供相应概念框架;实例式教学,也称为“抛锚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教师创设真实的财务背景以激励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的建构。如在风险投资价值观念的教学中,假设学生是嘉实增长基金经理,如何做投资组合?如何进行风险控制?学习小组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进一步学习:对给定问题,通过查询基金的历史表现资料,采用逻辑推理和统计学分析等方法对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实施计划,并在教学平台中公布计划方案,征求其他小组意见,补充和完善原有对风险价值的认识;由于企业财务相关问题受多重因素交互影响,从不同的视角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因此,随机进入教学是指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如:企业资本结构问题可以从不同视角来理解,可以从公司治理认知,可以从金融市场认知,也可以从企业风险管理认知等多方面来理解。学生通过多次“进入”同一教学内容将能达到对主题知识内容全貌的理解从而深入的掌握。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在最大范围内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传统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方式不能客观、全面评价学生对财务管理原理知识的建构与知识应用情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应包括教师对各小组及成员的评价、学习小组自我评价和小组对成员的评价、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三个方面。可以为三个类型的评价赋权数,取加权平均分;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财务管理原理相关知识的意义建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确定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的能力。关于考核目前课程组主要在天空教室中的每个模块设置了自测试题,学生在完成自主知识构建后,系统会自主打分,对于分值过低的学生,任课教师会分析学生在知识构建中的不足,给予帮助;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的能力上主要通过小组完成专题讨论或案例分析的情况加以考核;利用有关信息与资料和所建构的财务知识的透析财务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问题或项目考核,如小组选定的案例企业的资金需要量是如何预测的?哪些因素会影响预测?这些因素是否可以量化?最终小组要提供预测报告并论证其合理性与可操作性,也可要求学生拍6~8分钟的短片展示成果。任课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对个体学生的建构知识与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进行小组专题与案例讨论或小组成果展示过程等协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小组学生分工及在小组讨论中的协作精神、实践能力等,根据学生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进行评价。
(一)树立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设计的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媒体为知识载体的特点。在新课程教学模式下,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反转,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以教师教的活动为中心转变为在整个教与学过程中担任组织者、督导者和评价者,利用教学平台与财务情景、协作、讨论与展示等学习环境要素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学生由原来的知识传输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处于中心地位,在任课教师指导与助力下学生根据课程模块确定的学习目标,搜集相关财务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加工信息,构建相应财务知识体系,以解决相关的财务问题,学生自主地探索知识,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师生共同改变教学理念,才能完成课程教学模式的反转。如果只有教师改变,学生不予以互动,无法改变课堂上对理论的枯燥说教和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教师能力要求。在课程教学模式变革探索中,任课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教师应对财务理论发展趋势及实务界的变革有深入的了解,明确建构主义视角下财务管理原理课程总体教学目标与各模块的教学目的,对财务管理概念和理论有深刻理解,精通财务管理教学内容,能为学生学习搭建各模块“脚手架”。能把握教学环节全过程,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充分利用天空教室、微信等工具,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现状和财务知识建构情况,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财务人员基本素质与技能的要求,指导学生做未来职业规划设计,帮助学生为职业设计构建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在自我训练解决相关财务问题中提供助力;能熟练运用教学多媒体、互联网等辅助工具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等。
企业财务管理是综合性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绩效的价值映射。企业是在动态的环境中创造财富价值,因此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应培养与训练学生学会自主构建分析财务问题与解决财务问题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要实现此教学目标,必须改变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变革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新教学模式。要完成这一变革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与实践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丁锐.建构主义课堂环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3.8.
[3]徐豪,陈宏军.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8.
[4]张艳,柏庆华,庄俊红.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8.8.
[5]侯小珍,侯孝静.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英语学习效果评价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12.
基金项目:莆田学院教学质量与教改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009)
中图分类号:G642. 0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