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研究

2016-03-16 10:37:09王红洁马怀立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经济管理学院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巴音郭楞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少数民族新疆

□文/王红洁马怀立(.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经济管理学院 .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巴音郭楞)



新疆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研究

□文/王红洁1马怀立2
(1.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经济管理学院2.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巴音郭楞)

[提要]本文依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职会计专业电算化专业教育现状,结合现代学徒制功用,提出通过实训课程真实化、课程标准职业化、校企合作常态化、课程教学改革岗位化、引领人才培养和发展长效化等方式,研究构建现代学徒制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现课程理论教学与职业实践能力的零对接,最终促进少数民族就业,提高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

关键词:新疆;高职会计专业

本论文为全国职业教育学会2015年-2016年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高职会计专业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02-06)阶段性成果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16日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截至2014年末,新疆的人口总数为2,298.4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1,425.06万人,占到总人口比例的62%。为了新疆的发展及稳定,进一步提高新疆各民族文化素质,提升就业率,提高就业人群的职业技术水平,国家及政府努力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更是逐年上涨。近年来,新疆的各类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应用本科教育、职业培训机构遍布大疆南北,截至2014年末仅高职职业技术类院校就累计达28所,少数民族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日益凸显。会计电算化专业是各个职业院校普遍开展的专业,此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基本会计理论,具有基本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能基本胜任在各类中小企业从事相关财务工作并且具备职业道德素养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毕业生的服务对象主要为新疆当地的中小企业。截至2014年底,新疆共有中小企业54,000余家;占自治区企业总数的95%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总产值已占全疆GDP的30%左右;中小企业纳税额为249.62亿元,占自治区纳税总额的35.9%,已成为自治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按照新增一家企业需要2~3名会计从业人员,每年大概需要有1.5~2万名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随着新疆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增长,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即精通少数民族语言又具备会计专业技能的少数民族会计人才就更是供不应求。人才培养缺口很大。

目前新疆地区高等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偏低,而且并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不能直接胜任会计岗位实际工作。而企业急需有会计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企业为了避免上岗前的培训成本和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一般不愿意招聘无工作经验或操作实训的毕业生。由于会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因此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就必须经过“顶岗实习”阶段。顶岗实习过程是学生将知识转换为技能的过程,是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实际操作经验的重要环节。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在会计专业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开展“现代师徒制”教育模式,将会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一、现代师徒制的内涵

“师徒制”育人模式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大约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在教育领域,有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的故事。而“现代师徒制”与中国传统教育的“师傅教徒弟”的一对一教育模式不同,它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徒的实践技能培养为中心,以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为媒介,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载体的一种新型育人模式。学校、企业与学生签订学徒培养合同;学校与企业根据培养要求共同拟定实训内容。在这种模式下,培训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既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可以在实际生产环境中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学习和了解新技术、新工艺,深刻感受企业的管理文化。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这种模式真正地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分离、教学场所与实际场景相脱节的教学局面。

师徒制,各西方国家又将其称为导师制,在制造业、高技术行业、服务业、医疗业等各种组织中广泛实施。国外的师徒制最早深入企业时,被作为高层管理者们培养和提拔具有较大潜能的新成员的过程。“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的沿袭。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都提出要发展现代学徒制,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各国职业教育纷纷进行“现代学徒制”改革。英国从1993年开始推行“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在1996年推行了类似的“新学徒制”。美国及加拿大从90年代开始也一直推行和探索着学徒制的改革。这些国家推行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在不仅缓解了青年就业困难问题,而且有效应对了短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等问题。“现代学徒制度”成为了国际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外学者围绕现代学徒制职业人培养模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依据科学的实践方式开展了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的也较为成功,尤其是德国成功的在职业教育中的推行现代师徒育人模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典范。

二、现代学徒制构建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结合最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工学结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结合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实施途径,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教育部2006年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技能的培养实际就是工作经验的积累,而经验必须在岗位中训练才能摸索形成。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正符合这一职业教育理念。2011年5月第四届国际现代学徒制创新研究暨第七届亚洲职业教育学会国际会议中教育部职成司王继平从我国实际出发强调了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重要性。因此,要使高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后劲,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贯彻职业教育教学思想,实行工学结合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改革。

会计电算化专业是职业院校中普遍开设的专业之一,而新疆是个少数民族地区,目前会计从业人员中的少数民族严重缺乏,因此必须补充一批精强能干、实践技能强、知识更新快的高层次的少数民族会计人员。如何改变这种格局?要解决培养职业道德水平过硬、业务技能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的财务人员,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确实是一个好的尝试,它涉及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更涵盖了高职会计人才教育的组织方式和运作方式。我国长期以来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一直相对独立,而现代学徒制模式拟尝试把两种制度有机结合,初步建立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会计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以解决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人才质量培养滞后的问题。这既可以促进教育体系与就业系统的融合与协调,降低会计专业青年人“从学校到职场”的难度,减少青年失业率,尤其对促进少数民族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还能有效带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引导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更新,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能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内容零对接。高职会计专业顺应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趋势需求,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人才质量与教学改革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现代学徒制在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实训课程真实化。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将实训课程整合成企业实训模式,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将企业真实业务纳入到实训课程中,由会计师事务所牵头,并且委派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并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有签字盖章责任能力的事务所项目负责人为指导教师,即师傅带领并指导学生完成代理企业的相关账务处理,并负责检查审核学生所做的所有经济业务。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提高了实际的动手能力,从原始票据的整理审核到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直至报表的编制的全过程都学会独立操作,一看就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事务所业务量也随着学生熟练程度和业务技能的提高成几何倍数增长,最终实现校企双赢的局面。

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学生通过师傅的引领,不仅学会了专业技能,更懂得了“要做事、先做人”的道理,也深刻领会了朱镕基总理对财会人员“不做假账”的批语;实训指导老师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文化习俗,不仅在专业实践技能上通过师带徒的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从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引领带动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形成通过学习现代的科学技术走向共同富裕的人生价值观,这对维护新疆稳定和新疆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二)课程标准职业化。通过召开会计行业专家访谈会,根据会计实际工作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会计从业资格标准及工作流程,按照学生的学习领域的认知规律,制定课程标准,构建教学内容和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熟悉会计实务工作的基本流程、基本方法、基本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能力,重点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和灌输。

(三)校企合作常态化。与行业、企业、政府部门密切合作,通过广泛充分的市场调研,根据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准确定位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常态化,将企业引入校园。学校具有的优势资源:有大量的学生,而且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会计实训室;劣势是实训设备不足,实训老师缺乏实践经验。而企业的优势是实践能力强与具体岗位对接。双方合作,对于企业仅需提供设备和人员即可,可以不支付办公场所租金,大幅降低了经营成本;同时,企业利用其自身优势培训和引导学生和老师参与实训,在实训过程中企业可以发现和储备合格的会计人员,为院校学生的就业拓展更广阔的渠道。对于高职院校,可以将校内外实训室合并,减少实训设备的投入,降低实训成本;学生和老师可以就近在合作企业参加实训,减少校外实训中组织和管理上的麻烦。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最好选择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或者税务师事务所等。因为这些单位开展工作不需要大型机器和设备,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和学生,最终实现校企双赢的最佳合作模式。

(四)课程教学改革岗位化。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明确企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岗位要求。根据会计职业的岗位特点,构建职业岗位能力基本框架,并对职业岗位能力具体内容进行分解,提出依据会计职业岗位的专项操作技能开展相应的实践教学,以培养会计职业能力为保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设基于会计典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相关教学软件,补充、调整、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和会计电算化专业资源库。在校企合作后,企业参与实训,以实现课证融合、理实一体课程、仿真综合实训、真实职场环境、顶岗实习层层递进的人才培养过程。

(五)现代师徒制模式引领人才培养和发展长效化。企业与学校共同拟定详细的实习方案和实习考核标准,企业的兼职“师傅”在实训教学指导与实施的主要环节上有标准可依,学校共同参与学生实习的过程监督和管理,学生在“师带徒”的模式下,能够将实训与工作岗位相对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更好地完成实训实习,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高。

加强对实训过程的有效管控。建立包括对学生实习效果和“师傅”教学效果两套评价体系;学生实习效果评价体系采用指导教师评价与企业“师傅”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日常实习指导和随机教学督导相结合的管控制度,学校可以不定期组成督导组深入学生实习单位,对顶岗实习教学过程和完成质量进行全程监督。从方案制定到执行到最终的效果评价,企业师傅全过程参与,即现代师徒制模式引领人才培养和发展长效化。

综上所述,会计专业是对实践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现代师徒制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这是高职会计专业顺应当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趋势需求,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对人才质量与教学改革将具有积极的意义和理论价值。尤其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师徒制能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率,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的总目标:让学生能够胜任工作,高薪就业。

主要参考文献:

[1]石伟平.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0.

[2]顿卉.现代师徒制在财会专业顶岗实习中的运用.中国职工教育,2014.35.

[3]黄涛.高等职业教肓外部环境研究——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鲁婉玉.高职教肓中“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3.

[6]王红洁.浅析基于区域经济需求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为例[J].会计师,2014.6.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少数民族新疆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新疆多怪
丝绸之路(2014年9期)2015-01-22 04:24:46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对外经贸(2014年1期)2014-03-20 13:58:19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