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16-03-16 08:40刘如飞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山东青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农民农村

□文/刘如飞(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山东·青岛)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文/刘如飞
(青岛农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山东·青岛)

[提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可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农村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农村文化产业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有比较成功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可供借鉴。

农村文化产业;民间文化;致富增收

收录日期:2016年9月12日

一、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随着农村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开始进行,呈现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升级换代的新趋势。农民开始不再满足于只是提供鸡鱼肉蛋这样的实物农产品,开始进入以提供实物农产品和具有一定附加值的皮影、腰鼓、花卉、绘画、剪纸等文化农产品并重的新阶段。

发展文化产业,不仅丰富了农村的文化市场,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还吸引了很多城市人,使城市人也趋之若鹜。因此,无论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讲,还是从农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的文化产业都应该成为大力推进和重点扶持的良好载体,尽管当下的农村文化产业相对于其他文化产业来说,还处在初级阶段,比如附加值不高、科技含量还比较低、市场意识也不强,甚至还比较分散,比较弱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毕竟农村迈出了这样坚实的一步,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

1、我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从我国的文化资源来讲,很大一部分有待开发的文化资源存在于农村。例如,底蕴丰厚的中原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等。以西部为例,各地的地方特色文化数不胜数,如陕西的泥塑、剪纸、刺绣、书画、社火,四川的饮食文化,青海的花儿文化,云贵的民俗文化,甘肃的敦煌文化,广西的原生态民族歌舞,这些在乡村都有非常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传承。怎样使这些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并使农民能从中致富增收,就是各级政府、文化工作者和农民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经济与文化的结合,是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经验,也是今后新农村文化发展的一个前进方向。

2、找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突破口。在很多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其实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如何让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焕发出经济活力,从而使农民走上致富增收之路,是当地政府面临的迫切问题。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农村发展文化产业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找准农村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突破口,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找准各地具有的比较优势。只有找准了比较优势,才能建立起符合当地特色和环保理念的文化产业之路。例如,称作“天下苗族第一县”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台江县,由于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景区之一。台江县并没有特别的经济优势,也没有比较强的工业,正是通过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比较优势,找到了自己发展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台江县的突破口就选在对古老民族村寨的保留上。台江保留住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发展了古老的刺绣业和银饰业,结合弘扬民族民间歌舞、举办民族节庆活动等发展地方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台江县为什么能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呢?它的魅力就在于世代生长在这里的苗族群众创造的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3、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益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可以培养农村经济的新增长点。在中国西部,当地的自然条件恶劣,农村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许多地方就只是认准招商引资,将一些本不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项目也无原则地引进,结果造成了资源、能源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众多问题。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和交通运输等“短板”的制约,事实上,在西部一些不适合发展工业的地方,招商引资的效果并不理想。

在农村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带动了文化服务的蓬勃兴起、文化旅游的发展、民间文化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民间民俗风情的精彩展演,还通过这种差异化的特色竞争,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带动了农民的就业,使农民在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就增加了收入,提高了文化素质。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客观上提高了农民的求知欲,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由于市场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要求是产品的精细,所以参与“文化农产品”生产的从业人员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认真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术,关注市场的发展和趋势。从最近几年一些省有关部门的相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农民参加技术培训的人数、订阅购买相关报纸杂志、技术书籍的数量都有较快增长。除此之外,由于需要很大的精力投入农村产业发展,农村里的男劳力很少再去酗酒、赌博,农村里的妇女也不再张家长李家短。这样既减少了家庭矛盾,也增进了邻里感情,不知不觉就培育起和谐的乡村文明新风。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联结起城乡交流的纽带。由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农民也注意观察城市里的人们有怎样的兴趣和爱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吸引城里人的视线;城市里的人在去农村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时候,也会看到农民提供的“文化农产品”有着别样的美,内心也自然而然地生出加深交流的意愿。事实表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加深了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促进着社会的整体和谐。

发展文化产业还保护、发展了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因此,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二、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及可借鉴模式

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农村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摸索出一个基本思路,就是以整合和利用民间文化资源特色优势为核心,以文化创新为动力,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为目标,加快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全国各地已经有一些典型模式,为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行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一)四川成都三圣乡模式:休闲小镇。三圣乡是成都郊区的一个乡,三圣乡模式是休闲文化旅游型,最初成都市委市政府就是看中了三圣特有的以花卉业为基础的乡村文化。当地政府通过投入改造基础设施使之升级,把单一的花卉生产变为吸引市民赏花休闲的文化活动场所,以此带动民间资本的有力注入。同时,当地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政府牵头、企业运作、农民参与的模式,组织了多种大型的文化活动,如举办了四川省首届花卉博览会、中国成都首届梅花奖、荷塘月色彩灯节等活动。通过活动,提高了当地休闲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当前,三圣乡已经形成集休闲、旅游、花卉生产为一体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三圣乡荣获了文化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荣誉称号。近年来,三圣花乡每年都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左右,年产值接近两亿元,对地方财政贡献高达千万元,区域内靠着产业的融合发展,解决了上万名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也使三圣乡成为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样板区。

(二)广西桂林阳朔模式:实景演出。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阳朔是广西桂林的一个县,这种模式是以文化项目带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项目建设为契机,通过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项目,使文化项目和乡村建设融为一体,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这种模式最大的亮点是以大型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为核心,形成以旅游促文化、以文化兴旅游、文化旅游助产业的发展态势。这个模式利用了桂林山水闻名天下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了一个突出的文化符号“刘三姐”,同时还利用了著名的张艺谋导演。这三者的强强联合,使得这个产业项目做大做强。2003年的《印象·刘三姐》首开“大投资、大制作、大导演、高科技”的先河。近亿元的“大投资”在两年内就收回成本,现在一年的演出门票纯利润更是达到8,000万元。依靠这台演出,每年带给桂林旅游及相关产业5亿多元利润。

这个项目的做大做强,也带动了农民致富。“印象刘三姐”的发展,为阳朔县劳动力提供了另一个就业渠道,每场演出仅直接参加演出的演员就有600多人,其中有400多当地渔民参加演出。这些渔民演员改变了千百年来的劳动模式,白天他们下地劳作,晚上换上服装参加演出,有效解决了附近村民劳动力过剩问题,带领他们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作为渔村村民,白天在家务农打鱼,晚上兼职到“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表演打鱼,实现农民向“演员”身份转换,每年增加收入3万元。

“印象刘三姐”项目还间接带动周边餐饮、交通、娱乐、住宿等行业就业人员超过5,000人,拓宽了阳朔县就业渠道,拓展了产业新路。据有关数据统计,演出景区的商业景气和人文价值快速提高,扩展了阳朔县城范围,景区周边的土地增值平均达到5倍以上。该演出项目给阳朔带来了1∶5以上的经济拉动效益,累计为当地增加收入达5亿元以上。“印象刘三姐”也因此被中国文化部评为第一批“中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农民每年直接或间接从演出中获得的收益就为600多万元,而负责这个文化项目的演出公司,每年付给农民的演出费、加班费、就要高达200多万元。除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外,农民还在演出过程中,找到了新的事业目标和人生追求,自然而然地受到文化的熏陶,有了新的发展平台和精神境界。

(三)河南宝丰模式:民间演出及后勤服务。宝丰是河南的一个县,这个县里有上千家魔术、歌舞、武术等民间演出团体。小杂耍带出了大产业,全县目前有民间演艺团体1,400多家,从业人员近6万人,平均每8人中有一名演艺人员,2010全县民间演艺收入达9.69亿元。在宝丰的几个乡镇,几乎村村有剧团、户户有演员,出现了一批专业村、专业户。这些自发的演出团体,走出田野,走出家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也走出了我国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子。宝丰的文化产业还带动了服装、道具、大棚、运输、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除了满足当地近千家演出团体的需求外,还吸引了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十几个省市区的演出团体用户前来选购,已经成为全国民间表演的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的大型供应基地。随着这种带动作用,给当地增加了税收,农民也增加了收入。

(四)广西临桂模式:农民画。很多地方的农民通过农民画这种艺术特长,也走出了一条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子。广西临桂县五通镇的农民沈运香,她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三皮画,三皮画就是在树皮、猪皮、牛皮上绘制的重彩,被称为中国民间油画。三皮画因材料不同而使用烫画或工笔画等绘画技法。她组织村民创办的三皮画社品种已经达到20多个,销往国内各地以及港澳台,远销英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地。三皮画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年销量6,000多幅,产值达到30多万元。在她的带动下,整个县都已经发展成农民画的基地。全县专门从事绘画的农民有1,200多户,4,500多人,年销售收入已经高达6,000多万元。

(五)广西靖西模式:民间工艺品。靖西是广西的一个边境县,这种模式是以当地民族生态文化遗产为依托,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文化活动来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手工制作的绣球是广西壮族传统民间工艺品,靖西通过自己做绣球、壮锦来壮大自己的文化产业,以此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从1997年起,为挖掘开发绣球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传承和发扬古老的绣球文化,靖西旧州村开始组织家家户户生产绣球,成立了刺绣协会,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旧州绣球村。目前,旧州村300多户人家,有600多人从事绣球生产,年产量达到15万只。全村仅绣球一项的年收入就达200万元,绣球生产户年均收入近万元。村里采取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方式,形成“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给周边农民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使绣球生产成为乡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农村文化产业的市场定位及其意义

在农村发展文化产业,有别于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它的目标定位是比较明确的。首先以满足农村的文化需求、文化消费为主,在满足农村文化消费的前提下走向城市,面向城市的文化市场,在逐渐融入和均衡发展城乡文化市场的同时,再逐渐地走向海外。在此基础之上,向主流文化市场渗透,在多元文化互动中,展示现代中国新农村、新农民的形象,展示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以及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遗产。

在农村发展文化产业,是一条既不污染环境,又很少耗费资源;既不占用农田,又无须大笔资金投入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新型产业。不仅保护了环境、节省了资源,解决了农民多样性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提高了农民的求知欲和文化素质,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还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人口素质、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佳著.制度与环境:西方乡村文化产业[M].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2]李新市.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6.3.

[3]周传蛟.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与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09.5.

G 124

A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文化产业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