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菌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6-03-16 08:32陈丽媛张金玲
微生物学杂志 2016年2期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化生产

陈丽媛, 徐 冲, 陈 杰, 张金玲

(1.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辽宁 朝阳 122000;2.辽宁省朝阳市联合镇人民政府,辽宁 朝阳 122637)



我国食用菌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陈丽媛1, 徐 冲1, 陈 杰1, 张金玲2

(1.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辽宁 朝阳 122000;2.辽宁省朝阳市联合镇人民政府,辽宁 朝阳 122637)

我国是栽培食用菌最早的国家,食用菌产量居世界首位,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针对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的发展不均衡、生产规模偏小等问题,提出了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加产品特色等发展对策,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提供思路。

食用菌;产业化;质量标准;生产规模;经营模式

食用菌口味鲜美,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我国是认识和利用食用菌最早的国家,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 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1]。近年来,随着保健意识的提高,人们对食用菌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强,我国食用菌产量逐年增加,已逐渐形成产业化生产规模。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我国第六大种植业。截至2014 年,我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超过3 000 万t,产值达2 000 亿元,居世界之首[2]。虽然我国食用菌经历短短几十年就迅速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产业,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产业化发展的时间较短,发展的规模、技术力量、产品质量、竞争能力较弱,对食用菌缺乏生物学上的认知和基础科学的研究。

1 我国食用菌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1 发展水平不均衡,生产规模偏小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食用菌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以食用菌为主业的龙头企业逐年增加,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受资源、气候及科技力量的影响,各省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呈现不均衡态势,如以浙江、福建为代表的南部地区、以辽宁为代表的东北地区及山东、河北等地产业化规模发展比较迅速,而大部分地区食用菌的生产仍以小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没有形成规模化[3]。食用菌产业化要求具有一定的规模,近年来虽然我国的食用菌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目前整体规模和产值仍然较小,大多数地区仍以农户分散种植或企业+农户的生产模式为主,很难形成产业化规模[4]。

1.2 缺乏严格的标准化生产管理

在食用菌产业化生产中,有的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只重视产量,而忽视对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操作规程的严格执行,使得食用菌质量与安全程度较低,不符合人们对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发展要求。菌种生产、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统一的命名系统。菌种生产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技术和管理体制落后,难以严格执行菌种生产标准,菌种管理混乱,优良菌种老化和退化现象严重[4]。为防治病虫害,在食用菌生产中喷施农药是必要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却缺少安全使用食用菌农药的统一标准,经常出现农药使用不规范的现象,如使用未在食用菌生产中登记的农药、施用超标农药等,导致食用菌产品出现农药残留超标和农药多残留现象。在食用菌产品深加工过程中忽视食品安全标准,不重视原辅料中重金属镉等的污染,导致产品镉含量偏高甚至超标,难以达到食品安全标准[5]。

1.3 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个别地区政府部门对食用菌产业重视程度不够,在资金、科技力量、优惠政策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扶持,限制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对食用菌菌种质量、生产及加工环节缺乏严格的监管,对产业的引导、规划和调控力度不足。不同地区食用菌产业或由农委部门主管,或由科技部门主管,或协会组织自管,政府主管部门重视不足,产业得不到协调发展[6]。

1.4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品种结构不合理

我国食用菌从业人员大多为农民,其中大多数没有经过良好的技术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对于食用菌生产中的继代培养及大面积污染等问题,缺乏科学的解决办法,食用菌生产生物学转化率较低。食用菌产业化的深入发展,使得食用菌生产各环节的技术人才尤为缺乏,科技成果得不到有效转化[7]。食用菌生产中品种结构是否合理也非常重要。如果生产中香菇、平菇等常规菌种种植规模大、产量高,会导致市场恶性竞争,价格较低。反过来种植难度大、投入高、产量低的珍稀菇类由于种植数量少而出现供不应求现象。而某些珍稀菇类从驯化到栽培成功需要时间很短,在短时间内将会变成大宗品种,如果不对食用菌品种及市场做充分的调研,盲目跟风就会造成市场饱和滞销[8]。野生食用菌及珍稀人工栽培食用菌在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每年虽有出口,但总量仍不大,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还很小。

2 我国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对策

2.1 开拓国内外食用菌消费市场

近年来,国家对食用菌产业加大了重视力度,大量资金涌入食用菌行业,使食用菌产业得以快速发展,发展势头超过了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近几年食用菌的产能依然会相对过剩,应积极开拓国内的消费市场。同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食用菌产品具有土地、人力及资源优势,在保证产量及质量的前提下,食用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目前,国际市场对我国的香菇、黑木耳、猴头菇等需求量较大,各主管部门及生产企业应加强监管力度,认真执行食用菌产业化生产标准,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研发食用菌产品种类,不断拓宽国际市场,出口形势看好[9-12]。

2.2 严格施行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

我国食用菌生产多为分散农户种植,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都较低。食用菌工厂作为现代化农业、精准化农业企业,必须严格施行管理、操作及产品标准化,建立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同时应建立健全产品的企业技术标准,对每个生产环节作出规范要求,这将有利于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减小栽培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波动。制定食用菌产品质量标准和行业标准,使产品安全、无公害[13]。

2.3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高竞争力

食用菌生活史较长,同源重组率低,难以获得纯合体,实验室条件下难以进行科学研究和数据分析,使得其基础研究大大滞后于绿色作物和其他微生物。随着现代研究手段和技术的日臻完善,研究人员综合应用蛋白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现代酶学、生物信息学、现代化学等研究手段,系统开展基质利用、子实体形成发育、温度响应、生物活性物质合成代谢等分子机理及调控研究,分析、发掘新型遗传资源,构建食用菌科学理论体系,为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时也为高产优质生产、提高产业效益、延长产业链提供了科学的路径[13-15]。

2.4 确立适合当地品种,实现规模生产

食用菌的生产受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与之相应的食用菌主栽品种,并使之发展壮大。这样既可保证技术上的不断进步,也能保证农户生产的逐步规范,最终实现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主栽品种的确定,能更好地为食用菌产品的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料,增强食用菌产品的创新、开发能力,从而使食用菌产品的产业化能够以纵向一体化、横向多元化全面延伸[15]。

2.5 增加产品特色,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食用菌企业可以引进新技术,对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开发新产品,开拓市场,提高利润。有些食用菌(如灵芝、桑黄、灰树花等)中富含多糖、多肽、三萜与甾醇类生物活性物质,可以用来开发药物、保健食品和功能食品。如从灰树花中提取的多糖D组分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有些口感鲜美的大众食用菌(如香菇、金针菇、杏鲍菇等)深受消费者喜爱,可以制作休闲食品,研制出深受市场欢迎的菇酱类、菇精、调味品等深加工产品。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推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吸纳政府、科研、企业等多个主体参与,有效整合政策、技术、资金、劳动等多种关键要素,实现食用菌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和特色化,大幅度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16]。要做到整体布局,道路、通讯、娱乐休闲、绿化环保等设施完备,强调多元化、全方位发展,同时拓展科技示范、产品加工、教育培训、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

[1] 张金霞,陈强,黄晨阳,等.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J].菌物学报,2015,34(4):511-523,510.

[2] 卞纪兰,陶传冰.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8(4):149-151.

[3] 吴志雄. 福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 三农论坛,2015,12(32):53.

[4] 李志坚,李高阳. 湖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J]. 湖南农业科学, 2015,(12):89-92.

[5] 徐金飞.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生产工艺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0,(29):29-31.

[6] 王笑,葛成林. 浅谈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改善措施[J]. 区域种业,2015,(12):25-27.

[7] 张俊飚,李鹏. 我国食用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与对策建议[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7.

[8] 郭静利,郭燕枝.中国食用菌产业化模式升级机理探讨[J].中国蔬菜,2010,(1):1-4.

[9] 徐萍,卫新,王美青,等.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4,33(1):59-62.

[10]石焕茂.试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福建热作科技,2013,38(4):70-72.

[11]张婷婷.中国食用菌产业大有可为-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教授[J].农产品加工,2011,(4):121-126.

[12]苏安祥.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21):65-69.

[13]吴素蕊,赵春艳,侯波,等.近五年我国食用菌生产区域布局情况分析[J].中国食用菌,2013,(1):145-148.

[14]张路.发展菌业生产带动菇农致富[J].农业知识,2013,(17):95-96.

[15]林国智. 中国食用菌产业化发展探析[J]. 北方园艺,2015,(3):163-164.

[16]白丽,李忠民,林志慧.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园区发展问题及其对策[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6,16(1):82-85.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and Development Solution for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dible Fungi in China

Chen Li-yuan1, XU Chong1, CHEN Jie1, ZHANG Jin-ling2

(1.LiaoningAcad.ofMicrobiol.Chaoyang122000; 2.People’sGov.ofLianheTown,ChaoyangCity122637)

China is the earliest country to cultivate edible fungi, the output of edible fungi is number one in the world,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i has possessed a certain scale.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m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edible fungi industry, and small production scale etc, a development solution for opening up marke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crea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duce, and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edible fungi, train of thought is offered in this paper.

edible fungi; industrialization; quality standard; production scale; operation model

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项目(2015002003)

陈丽媛 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应用微生物学研究。Tel:0421-2914613, E-mail:cly6585@163.com

2015-11-03;

2016-01-26

Q939.9

A

1005-7021(2016)02-0101-03

10.3969/j.issn.1005-7021.2016.02.017

猜你喜欢
食用菌产业化生产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