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晨
(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多元共生的中国形象谱系的系统性探寻
——评赵小琪等《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
邱晨
( 武汉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海外华文文学学科意识萌发以来,海内外学界对世界华文文学给予了不小的关注。然而与小说、影视作品相比,学界对华文诗歌里中国形象的关注与探讨则显得非常缺乏,其中少数散点式的,抑或局限于某一州域的华文诗歌研究也缺乏系统性的整合。而在中国形象的研究领域,学界把视线聚焦在对中国形象的分类与描述之上,忽视了对华文诗歌里面中国形象的诞生机制、方法模式的探讨。因此,学界需要一本系统性地对世界范围内华文诗歌所涉及的中国形象的形态、类型、模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的论著,而赵小琪、张晶、蒋金运合著的《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以下简称《中国想象》)正好填补了这一学术空白。
一、着眼同异共生的创作语境
跨区域华文诗歌的发生与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它是需要放在全球化的语境之下进行审视的,每个区域的华文诗歌里的中国想象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交叉,它们有统一的共同点,又各自有各自的特征,而《中国想象》正是把这些“同”与“异”放在一起来考量的。
(一)差异化的地域特色
《中国想象》把海内外华文诗歌的创作按地域划分,分成台港澳、北美、东南亚、欧洲、澳洲几个区域,结合诗人各自的移民经历和当地的文化、政治、经济特征来论述该区域华文诗歌中所涉及的中国想象的特点,这样可以把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差异性突显出来。
例如在台港澳地区,西方科技的输入对诗人的生活造成了冲击,而科技所带来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矛盾又逼迫诗人们开始求助于中国传统的人文思想;台港澳地区作为曾经的被殖民地区,诗人们总是被殖民者们以“一种西化的现代化意识来削弱和消除人们的民族意识”*赵小琪、张晶、蒋金运:《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55页。,在这种情况下,台港澳诗人则采用各种方法来保护自己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身份。因此,隐藏在台港澳诗人诗歌的古典式中国想象、现代性中国想象中,对外来西方文化对自己精神家园冲击所产生的既敬畏又抵触的情绪,共同揭示了台港澳地区华文诗歌建构中国想象的创作个性。
同样,北美地区诗歌里中国想象所特有的对中西传统融汇的关注和从紧张到开放的气象、东南亚地区诗歌里中国想象所特有的“文化乡愁”特征和诗人由带着民族自豪感的自傲到遭遇政策变化后的无奈与感怀的情绪变化、欧华诗人在古典欧洲浓厚理论传统的影响下对汉语诗性的普遍的自觉的追求等等,也都体现了各个区域华人流散诗人群体独特的创作特征,体现了不同地域的创作差异化。
在《中国想象》中所列举的大量诗歌文本之外,也让人看到了在这些时代洪潮中每个诗人独特的个人经验与个体感受。可以说,各区域华文诗歌中国形象的特点与差异,正是结合了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各不相同的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之后综合发展的结果。
(二)整体化的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由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提出,它“要求以全球为背景,运用跨学科、跨领域和比较的方法,对历史上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碰撞互动进行研究”*转引自李杨《“全球史观”在中国史研究中的运用》,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1页。。作为一种开放的、剥离了西方中心化的历史学研究视野,全球史观已逐渐被历史学界所接受,其研究视域甚至被其他人文学科所广泛借鉴。全球史观认为,世界各区域不是分散的、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各地域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各自独立走向同一个整体。那么《中国想象》不仅关注各区域华文诗歌中国想象之间的差异,它也本着全球化的整体视域来提炼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想象发生的共同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独立、经济发展、文化融合成为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全球一体化趋势愈演愈烈,在人文研究领域,孤立地探究一个问题已经不再被学界所普遍接受。因此,在宏观共时性的层面来考察全球范围内的某种文学现象便成了一种至关重要的视角。
在全书的第一章,著者从方法论的层面去概括跨区域华文诗歌中国想象发生的模式,即再现式想象、类比式想象、变异式想象。再结合后四章对各个区域分门别类的论述,把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看作一个整体来考察,以发掘其中的共有特征。这种写法其实是一种全球史观视野的体现,即将跨区域华文诗歌视为一个系统,而每一区域的中国想象就成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作为子系统的每一个区域的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可发掘的意义。
台港澳、东南亚、北美、欧洲、澳洲的华文诗歌虽然各自有各自的历史、文化、地域特征,但它们在想象中国时涉及的方法是相类似的,它们涉及的思乡题材和诗人群体对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感受也是相统一的,不同区域诗人群体之间的诗歌创作也有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成分,如东南亚华文诗歌与港台文学的密切联系等等。《中国想象》用全球史观的视野,为读者们全景再现了这段华文诗歌想象中国史的整体状况,在海外华文诗歌形象学研究中颇具价值。
二、建构丰富多元的论述模式
在对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梳理与整合的同时,拓展丰富多元的论述模式是《中国想象》的另一大突破。第一章的想象方式论先声夺人,而后面几章在对各区域诗歌的论述中,也不乏诸如对“想象的生成机制”、“想象的身份属性”等方面的总结,这便用跨学科的视野把个人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引入到对华文文学中国想象的讨论上来,使得文学问题被扩展成为文化问题,扩大了论题的范畴,更突出了该论题的现实价值和学理意义。同时,多主体视角并置,增加了评论的力度,增强了论证的多维性。
(一)协同性的跨学科观照
协同学由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创立,它是研究协同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新兴综合性学科,致力于“发现支配大自然功能的统一的基本规律”。哈肯认为,“在科学探索中,一方面是大量涌现的新事实,另一方面是对它们分门别类,发现其意义和它们与普遍规律的一致性,这两者之间的竞争永无止境。”*〔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第4页。而要介入这种竞争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多学科的协同合作来解决问题。
协同学以问题的最终解决为导向,为诸多学科带来跨学科的理论视野。《中国想象》也借鉴了这样一种理论观照,论述中引入哲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诸多理论来为各地的中国想象的方法与模式做阐释。众多的学科理论互相交融、互相联系,彼此之间构成了一个“文化空间”,著述者在这样的空间中对该文学现象进行深入的考察,以求达到可以辨析出哈肯所说的“统一的基本规律”的目的。
例如在最后一章谈到澳华诗歌里中国想象的几种模式的时候,就借助了现象学理论来对回忆型、期待型、自由型想象做诠注,强化了澳华诗歌中国想象的体系性的同时,也深度解析了这些想象发生的心理基础和理论模式。
同样,在“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一章,著者用“地理想象”、“国族想象”、“节日想象”、“历史想象”四个小节重现了东南亚华文诗歌的创作文化,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把东南亚华文诗歌创作这一文学现象拓展为文化现象,并在本章最后一节“想象的身份属性”里用人类学的理论加以解读和升华,充分发挥了跨学科协同合作的作用,而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
(二)复调性的多视角并置
“复调性”是巴赫金在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所总结出的特性,即“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所组成的真正的复调”*〔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玲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29页。,而这种对话性的特征也被广泛地运用到相关理论评述之中。
《中国想象》也不例外,书里选取了多个主体,如各学科理论的提出者、华文诗歌的创作者、其他移民理论家和著述者本身等等,这些主体代表着不同的经验、不同的视角,直接引用他们的观点可以达到众声喧哗的效果。
例如在“北美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中“想象的生成机制”这一章节里,在论及“中国想象的情感结构”时,著者一开始引入了雷蒙·威廉斯的“情感结构”理论,并在介绍这一理论的同时也引入了我国学者赵国新对该词汇的解释。在这样的理论基调下,著者直接引用陈瑞琳、王宁等学者、批评家的话语来深入探究北美华人诗人的创作心理,从而提出著者自己的结论。而在下面具体分析诗歌的时候,除了把诗歌内容直接展现出来之外,还把部分诗人的情感陈述表现出来,让诗人自己站出来发言,进而证实著者的判断。如年轻时投笔从戎最后成为诗人的彭邦桢所表达的对“中国诗人”称号的执着更好地验证了著者对华人诗人“内化型情感结构”的论述。在对后面“激发型情感结构”的论述中,面对同样的中国自然风光这一具体意象,北美华人诗人杜国清和叶维廉就表达了两种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态度。两个人的话语被直接引用出来,与著者的论述交相呼应,“众声喧哗”的复调性色彩显得更为浓郁。
显然,这些处理比著述者自己直接陈述要更客观,更具说服力。用复调式的观点从批评者(著者、其他批评者)、批评对象(诗歌内容、诗人群体)、旁观者(理论家、其他诗人群体)三种视角来组建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的发生机制与方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全书的视域。
三、拓展广泛深入的研究路径
比较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都是自上世纪80年代之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两者都具有世界性、开放性的特点,是共生共进的两个新兴学术领域,彼此之间有很深的学术关联。”*饶芃子:《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在研究方法论方面, 两者也有许多可以相互跨越、借鉴的地方。
比较文学宏大的学术视野和系统的方法论体系给诸多文学领域的研究带来全新的气象,那么对跨区域华文诗歌的研究来说自然也不例外。可以说,《中国想象》所倚仗的视野和方法论就是立足在比较文学变异学范畴里的形象学研究。
(一)独特的比较文学变异学视界
“变异学是比较文学学科新开发的一个研究领域,它强调文学作品和理论在从一地‘旅行’到另一地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信息遗失与变形。”*曹顺庆编:《比较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95页。它把比较文学的研究从对“同源性、共通性”的追寻导引向对“变异性、异质性”的关注,并把这四种可比性有机地、能动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要转向。
在跨区域华文诗歌中,中国形象的变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中国形象从中国大陆本土,从诗人们的记忆深处“旅行”到诗人们现在所在的台港澳和异国他乡,就必然在此过程中发生信息遗失、变形的现象,所以著者在《中国想象》里用了“想象”一词来代替原本的“形象”。这些想象与真实形象的差异情况和海外诗人创作群体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息息相关。
比如东南亚华文诗人为了排遣与本地族群现实的矛盾而对记忆中的中国所生发的想象。他们“撷取民族记忆中那些最引以为豪的文化符码和审美意象,精心构建出古老中国曾经文治武功、雄踞一方的帝国形象”*赵小琪、张晶、蒋金运:《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第182页。。而这一帝国形象一定不是今天中国的形象,也很可能是被极度夸大的古老中国的形象。东南亚华文诗人们之所以乐此不疲地把中国形象进行如此变异,正是因为他们在“当代愈加残酷的族群生存环境中找到了民族自强自立的勇气和信心”*赵小琪、张晶、蒋金运:《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第183页。。这是他们作为其他族群的边缘群体来找回族群认同感的一种独特方式。
比如澳华诗人对中国形象的回忆型想象、期待型想象。在回忆型想象中,当诗人们“竭力回忆并试图重现过去的感知之时,他将不可避免地对记忆中模糊不清的片段进行再造化处理”*赵小琪、张晶、蒋金运:《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第277页。,这种对过去记忆的人为性替代正是一种过去式的变异处理。同理,期待型想象是对未发生未来事物进行当下的人为性把握,是一种将来式的变异处理,澳华诗人们在此时的创作心理往往集中于对未来美好故乡和强大国家的祈盼。回忆型想象和期待型想象是把属于过去的、未来的事物进行“当下化”处理,也即替换成当前心态的发展物,这是在比较文学变异学视角观照下的一个有趣现象。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海外诗人把原本的中国形象变异之后的想象,它们在现象学意义上,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体。其中客观因素一般是指涉原先存在的物质实体,主观因素更多的则是关涉一段模糊的记忆,或者诗人们根据想要达到的目的所进行的情感变异。
(二)延伸的形象学研究空间
一直以来,国内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惯常限定在他者的实物形象(异国肖像)、他者的地理形象(异国地理环境)、他者的种族形象(异国人)三个层面,而《中国想象》将形象学的研究范围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他者的历史形象、伦理形象、节日形象等方面,极大地扩展了“他者”的具体内涵,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领域有着较大的开拓意义。
另外,再把视点聚焦在比较文学形象学里比较热门的“中国形象”这一话题上,从方法论的层面上来看,迄今为止尚没有人从再现式想象、类比式想象、变异式想象三个方面去系统地论述异国或者世界华文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这种研究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异国”或者世界华文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的研究方法,提升了此类研究的理论意识与理论含量,为后人对世界华文文学里异国形象的继续深入探索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方向。
总而言之,本书运用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宏大视野,丰富了形象学的内涵和方法论,同时也为跨区域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范例,打下了基础。
《中国想象》通过“着眼同异共生的创作语境”、“建构丰富多元的论述模式”、“拓展广泛深入的研究路径”,为读者打造了一个既完整又不乏创见的中国想象系统。它强调整体化的全球视野,又不忽视各地区的差异性;它关注诗人个人和群体的创作心理,并运用跨学科的方式和复调性的笔法为文章的论述增彩添色;它带着问题意识,立足于比较文学变异学视域和形象学方法论,为跨区域华文诗歌里中国形象的系统性探讨贡献出不可忽视的力量。
(责任编辑:毕光明)
OnChineseImaginationinCross-regionalChinesePoetryby Zhao Xiaoqi et al
QIU Che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收稿日期:2015-12-29
作者简介:邱晨( 1992-) ,男,辽宁鞍山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比较诗学、形象学、跨学科平行研究。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10(2016)-04-00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