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益梅
论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作用
袁益梅
(广西财经学院 文传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现代中国要健康运行,必须有文化传统来支撑。要重建中国文化传统,首先必须批判地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孝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其中重要一点就是“传宗接代”。传宗接代不仅指肉体生命的繁衍,同时也指精神生命的延续。所以说,孝文化本身就包含着文化传统的承接。中国文化传统主要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而这三家文化中都包含有孝文化,孝文化是他们的融合点。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能起到收拾、维系等重要作用。
孝文化;文化传统;收拾;维系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个文化包括两个方面的概念,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就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是过去的文化,是过去存在过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形态,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链接,但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能够链接成传统的”[1]。文化传统是抽象的,是本质的。文化传统不只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文化传统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造就了这个民族的性格和品质。20世纪的100年,是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也是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危机并逐渐解体和重新建构的过程。在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中,中国的文化精英们以西方文化为参照,打着科学、民主两面旗帜,猛烈地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导致中国文化元气大伤,岌岌可危。如果说新文化运动打击的主要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即大传统的话,那么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则直接破坏的是隐藏文化传统密码的民间文化即小传统。至此,中国文化传统几乎消失殆尽,中国人身上保留下来的民族传统的痕迹已微乎其微了。文化传统的打碎、颠覆,无异于割断一个民族的血脉,毁掉他们的精神家园,必然导致这个民族失去自我、丧失魂魄、精神空虚,导致信仰危机。因此,找回自我、消除空虚、化解危机,唯一的办法就是重建民族的文化传统。重建中国文化传统,其切入点就是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因为孝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及核心价值,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孝文化一般被认为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时代,兴起于西周时代。“孝的思想在西周已经开始流行,并且成为西周礼制的基本纲领。”[2]93在西周时代,孝的基本内涵是尊祖敬宗、奉养父母和传宗接代。《诗·周颂·闵予小子》中说:“于乎皇考,永世克孝。念兹皇祖,陟降庭止。维予小子,夙夜敬止。于乎皇王,继序思不忘。”这是周成王朝于庙祭祀先祖之诗。诗篇表达了成王对先祖的崇敬之情,并祈求先祖的保佑,且表明自己将会继承先祖的遗志。《尚书·酒诰》中亦有言:“嗣而股肱,纯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臣民们要尽力劳作,专心种植各种谷物,努力事奉父兄。农事完毕后,牵着牛车,到远地去贸易,用以奉养父母,表达对父母的孝心。《易经》里说:“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周人认为,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源,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即传宗接代。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个体家庭经济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战争频繁,百家争鸣,周礼及孝道日趋式微。在这乱世之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向往一种安定、和平的社会,对周代礼乐文化进行了整理,并以礼乐文化为根基创立了以孝为根本的仁义之学。孔子使孝从原始宗教意义转化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为孝找到了人性的根源——仁,仁也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孔子对孝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一是强调善事父母。《论语·为政》载孔子与弟子论孝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孝的精神实质在于“敬”。二是把行孝与守礼结合起来。《论语·为政》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孔子强调子女在父母生前、身后都要按照礼的规范来行孝。三是把“孝”与“悌”结合起来。《论语·学而》中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儒家认为,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有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四是提出“几谏”的原则,以协调父子间的关系。孔子认为,父母若有过错,子女应以委婉的语气劝谏父母改正,以免父母陷入不义。孔子是儒家创建孝道理论的鼻祖,他提出了以“仁”为最高原则,以“孝悌”为其基本规范的伦理体系。孔子弟子曾子是儒家孝理论的集大成者。《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载曾子言:“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侍奉君主不忠诚,这是不孝。做官做不好,这也是不孝。曾子把孝道与忠君合为一体。这样,曾子就把原来是家庭伦理道德的孝无限地扩大到道德、政治、社会生活乃至天地之间。他说:“夫孝,天下之大经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曾子孝论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此后,儒家后学孟子、荀子对儒家孝道观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孟子使孝成为五伦的核心。他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孟子·离娄上》)“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志,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万章上》把孝作为人类的最高道德表现,由于人性善,所以“人人皆可为尧舜”,“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告子下》)。为了完成孝,孟子还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孟子还提倡以孝治天下,使孝进一步政治化。荀子坚持人性恶理论,虽不以传孝道为名,但他的君主重于父母的隆君思想却对后世影响深远。战国晚期儒家学者整理出来的《孝经》,进一步把孝泛化、政治化,甚至神秘化,强调孝为天下之大经,以孝事君、以孝治国及以孝感天地鬼神。《孝经》标志着儒家孝道核心理论的完成,此后的孝道思想无非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极端化甚至扭曲化而已。
根据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儒家孝道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尊祖敬宗;二是善事父母;三是传宗接代;四是孝悌并称;五是移孝作忠。前面三种内容其实包含了一种原始的祖先崇拜和生殖(生命)崇拜。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孝是“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子即是指子女,指后代,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有人认为“孝”字从“爻”(即“交”),与男女交合有关。所以“孝”字的本意就是指男女交合,生育后代。《易经》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的大德就是使万物生长。祖先和父母是我辈的生命源头,所以尊祖敬宗和善事父母既体现了祖先崇拜,又体现了生命崇拜,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祖先创业的艰难,为后世留下福荫,所以祭祀祖先,一方面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另一方面也是祈求祖先保佑子孙繁盛。《诗·大雅·既醉》中说:“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壸。君子万年,永锡祚胤。”祭祀时威仪得当,君子又是孝子。孝子以孝道治家理国化天下,君子寿命万年长,祖先的在天之灵保佑其家族子孙昌盛。就“生”德而言,祖先、父母之德配天地,他们是生命之源、生命之始,所以我们要孝祭祖先、孝顺父母,同时还要延续祖先的生命,延续天地生生之德,生儿育女,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此可以看出,孝的本质就是强烈的生命意识。这种生命意识不仅指肉体生命的繁衍,同时也指文化精神生命的延续。《伪孔传》说:“继先祖之志为孝。”《论语·学而》载孔子言:“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书·文侯之命》中也说:“追孝于前文人。”《礼记·中庸》中载孔子论周武王、周公之孝:“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又说:“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这里的“志”是指理想、志愿。“事”是指事功、经验。周武王和周公旦继承文王的遗志消灭了商纣王,建立了周朝,不辱先王之志,此乃大孝,所以孔子赞扬他们。《孝经·圣治章》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又特意强调周公之孝。《孟子·梁惠王下》载孟子言:“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可知儒家言“孝”,有“善继”、“善述”并能“垂统”之义。能承接先祖基绪并使之流传下去,则称之为“大孝”、“达孝”、“至孝”。子女要像司马迁著《史记》、班固著《汉书》那样立志完成其祖父辈遗留下来的未竟事业,这是孔子孝道观最高要求的体现。孔子三岁时父亡,未成年时母亡,“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孝?”(《大戴礼记·曾子疾病》)孔子想进奉饮食,昏定晨省,冬温夏凊,“躬行匹夫之孝”,不可得。那么孔子怎能称得上是孝子呢?可是,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保三代学术而守之,这就是孔子自己所说的“大孝”。孔子无“小孝”而有“大孝”,实乃至孝之人。孝“实际上是中国人的人文性宗教,反映了中国人生命不息,文化绵延不断的历史意识和终极价值理想”[3]25。孝,“上行下效也,先祖行、子孙效也,圣人行、贤人君子效也。凡我华夏子孙,当以承接文化传统为孝”[4]。由此可以看出,孝的初始含义本身就有两个方面:一是肉体生命的繁衍,一是文化精神生命的延续。肉体生命的延续即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子孙繁盛,这是孝。文化精神生命的延续,即继承先祖的遗志,承接文化传统,使我华夏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这是大孝。既然如此,守护中国文化传统本身就是大孝、达孝、至孝。所以说,弘扬孝文化,就能收拾起散落的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容主要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其中儒家文化是主导,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是补充。三家文化虽然在思想主张上不同,但是他们都提倡孝文化,重视孝的地位和作用,对孝的理解由矛盾冲突到趋同结合。
2.1 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
儒家文化是春秋时孔子创立的,经由曾子、孟子、荀子等继承发扬,倡导儒家思想的文化流派。汉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遂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渗透到伦理、政治、经济生活等社会的各个层面,深深地积淀在民族意识和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影响中国社会达两千多年。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虽然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但它的基本思想却始终如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伦理本位、中庸思想、天人合一。其中伦理本位又是核心之中的核心。可以说,儒家思想就是以“仁”为最高原则,以“忠孝”为基本规范的伦理体系。忠来源于孝,孝是儒家思想的基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与核心。《礼记·开宗明义章第一》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是百善之首,是一切德行的起点和根本。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只有对父母行孝的人,才能谈及孝以外的其他道德。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关于做人的道理,单是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逸却没有教化,那就和禽兽差不多了。唐尧为此担忧,派契做司徒,把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的道理教给百姓: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妇之间有内外之别,长幼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此乃五伦之教,而孝乃五伦的起点和核心。孟子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孝经·天子章第二》讲:“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把赡养孝敬自己长辈老人之情扩大到其他长辈老人身上,把抚养教育自己子女小辈之恩扩大到其他小辈身上。关爱自己父母的人,对其他人的态度也不会差;尊敬自己父母的人,对其他人也不会怠慢。以“孝”为起点扩展开来,就能形成“仁爱”的世界。正如孔子在《论语·学而》篇中所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仁爱的精神来源于孝亲的观念,孝是仁的起点和根本,仁是孝的目标和归宿。“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民众本有的自然的行为,是含天地之德,是宇宙的精华。可以说,儒家文化的其他思想范畴都是由孝发展衍化而来的,所以说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没有了孝,也就没有了儒家文化。
2.2 孝是道家文化中得道成仙的基础
道家文化是先秦时老子所创,经庄子发展,倡导道家思想的文化流派。道家思想的核心就“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谓“道”是老子首先提出的哲学范畴,道是宇宙的本原,同时又是宇宙发展变化的动力和其发展变化所遵循的规律。道家追求道法自然,全性保真,追求得道成仙,摆脱现实的束缚。先秦道家认为儒家之孝是一种束缚人性的观念,他们反对人为礼法、道德规范的孝道,但是他们并不是不承认亲子之情,而认为那是一种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自然情感,不需要刻意去做。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基础上,以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而形成,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道教既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传说中的吕洞宾就经常告诉道士说:“孝悌忠信为四大支柱,不坚其柱而用心,椽瓦何能成得大厦?”(《云巢语录》)汉时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说“大慈孝顺”,“孝悌始学化善”。晋时葛洪《抱朴子》有言:“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道教要求修仙之人必须先修人道,人道不具,怎能成神仙?其后,在众多的道教经书中都一致强调孝道对修仙者的重要性。《太上大道玉清经》卷一则直接糅合儒家道德说教,借元始天尊之口说“第一戒者,不得违戾父母师长,反逆不孝”,而那些“不孝父母师长者,死入地狱,万劫不出”。在此,道教用地狱苦难作为不孝子的惩罚,具有恐吓威慑力量。《劝世归真》曰:“人生在世,莫忘忠孝二字。为臣尽忠,为子尽孝,乃万古不易之理也。吾劝世人,或为忠臣,或为孝子,则不愧为人矣。”简直等同于儒家的忠孝理论了。《太上感应篇集注》亦说:“父母为五伦之首,孝亲乃人道之先。”“立善多端,莫先忠孝,即成仙证佛,亦何尝不根基于此。”成仙证佛的基础在于孝亲。北宋末年的《文昌孝经》是道教一部专门劝孝的经典。在这里,道教的孝道思想几乎等同儒家的孝道思想,而且道教以神佑鬼惩为推行孝道的手段,它把封建伦理纲常与鬼神信仰糅合起来,构成了对世俗民众更为强大的制约力。总之,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孝道是道家追求仙道的基础。
2.3 孝是佛家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突破点
佛家文化是释迦牟尼所创,倡导佛家思想,在东汉时传入中国。佛家文化宣扬众生平等、现实痛苦、出离家庭、追求解脱的出世型文化。这与重忠孝伦理的入世型的儒家文化有着根本的区别。儒家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毁伤;佛家却要求人断发出家修行。儒家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强调生命的延续;佛家弟子却不娶妻生子,断绝后嗣。儒家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伦理等级;佛家却讲众生平等,见父母君王不行跪拜之礼。所以在儒家看来佛家是“无君无父”的不孝之子。佛教自从传入中国,就面临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的激烈冲突。为了能够在东土站稳脚跟,佛家文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文化,以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孝道文化就是其突破点。佛教认为,孝代表着善,不孝代表着恶。行孝是避免六道轮回的最佳途径。不孝之人会堕入恶道,经历漫长的轮回之苦;行孝之人不会再受轮回之苦,甚至可以进入西方极乐世界,使自身得到解脱。在佛教看来,孝也可以分为小孝、中孝和大孝。小孝是指使父母物质上有保障;中孝是指使父母精神愉悦;大孝是指使父母皈依三宝,看破生死,避免轮回之苦。其中大孝又包括三个等级,最低等级是自己出家修行,烧香请佛,为父母诵经求福;中间等级是劝父母吃斋念佛,摆脱生死所带来的烦恼;最高等级指把报答父母的孝心化为对芸芸众生的悲悯之心,这是至孝。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迅速融合的时期。唐初的《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说:“欲得报恩,为于父母书写此经,为于父母读诵此经,为于父母忏悔罪愆,为于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是,则得名为孝顺之子;不做此行,是地狱人。”“不孝之人,身坏命终,堕于阿鼻无间地狱。”[5]1401宋以后,三教合流,佛教孝道观进一步儒家化。佛教以佛言孝,劝人行孝,以佛事活动及善恶报应思想助世行孝。契嵩是宋代最著名的禅师,他的《孝论》是中国化佛教孝道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孝论·叙》中说:“夫孝,诸教皆尊之,而佛教殊尊也。”(《镡津文集》卷三《辅教篇下》)《孝论》主张戒孝合一,宣扬戒就是孝。元代莲宗大师普度说:“念佛乃诸法之要,孝养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无非佛行。”[6]306这就把孝道与佛道完全结合起来了。印度佛教《盂兰盆经》(西晋竺法护所译)被中国佛教学者称为“佛教孝经”,其内容主要是讲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目连拯救饿鬼身的母亲的故事,突出地体现了孝道精神。自此,目连救母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目连最终由一个身披袈裟的佛教弟子变成了儒家孝子。佛家文化借助孝道这个突破点为中国人所广泛接受,佛家文化遂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清李时品说:“三教之发源,皆孝德所始;三教之归极,皆孝德所演成。是孝德又足以统乎三教。”(《百孝图·序》)孝文化使儒释道三家文化得以贯通融合,成为共同维系中国文化传统的伦理纽带。所以说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维系的重要作用。
黑格尔认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7]165梁漱溟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孝的文化。”[8]21传统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也。”承接文化传统即为孝。弘扬孝文化,本身就包含着重建文化传统。所以说,孝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收拾的作用。儒释道三家文化共同奠定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根基,这三家文化之所以得以融会贯通,孝文化在其中起到维系的作用。总之,要重建中国文化传统,首先必须批判地弘扬中国孝文化。
(责任编辑杨文忠)
[1] 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2):5.
[2]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卷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 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M].台湾:五南国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4] 张京华.《孝经》:承接伟大的文化传统[N].中华读书报, 2014-02-12(13).
[5] 佛说父母恩重经\大正藏卷85 [M].台湾: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3.
[6] 普度.莲宗宝鉴\大正藏卷47 [M].台湾: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73.
[7] 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
[8]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2.
On the Important Role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in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YUAN Yi-mei
(Culture and Dissemination Department,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ning 530003, China)
Modern China wants to be healthy, must have the cultural tradition to support. To rebuild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we must first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filial piety. The connotation of filial piety culture is extremely rich, one important point is to continue the paternal line by giving birth to a son. Children not only refers to the physical life of breeding, but also refers to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spirit of life. Therefore,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itself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ultural traditions. Chinese culture mainly includes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Taoist culture, Buddhist culture. And these three cultures contain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filial piety culture is their fusion point. The filial piety culture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
Filial piety culture; cultural traditions; to gather up; to hold together
G12
A
1008–2093(2016)02–0044–05
2016-01-23
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六朝丧葬与孝文化传统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13BMZ039)
袁益梅(1972―),女,河南光山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