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双
(中共株洲市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湖南 株洲 412008)
科技创新视角下株洲市产业转型研究*
张玉双
(中共株洲市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湖南 株洲 412008)
实现产业转型的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分析株洲市科技创新现状可以得出三个“并存”结论,即科技创新投入总量增加与投入结构失衡并存、投入产出成效显著与成果转化率低并存、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壮大与分布不协调并存,结合株洲市产业结构的特点,以科技创新视角分别从农业、传统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服务业方面逐一分析,从而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深化产业创新战略和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优化服务平台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等可参考性建议。
科技创新;株洲市;产业转型
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的主动力,是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正是科技创新而非规模经济或资本积累和劳动力的增长才是经济增长的最根本因素(solow,1956)。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符合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因而实现产业转型的核心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诸多研究表明,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三者有着很强的相关性。科技创新促进了新产业的形成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为生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按照熊彼特的观点,科技进步引入了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这种生产函数大大提高了产出水平,而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转换成经济效率的过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傅家骥在《技术创新学》中认为,在影响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中,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2]上海社科院周振华在《现代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中也提出,只有在科技创新的前提下,经济才能保持产业结构均衡发展。[3]中国科学院李京文在《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中指出科技是产业关联的主要因素,科技进步会带来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中国传统的投资驱动增长方式难以长期持续,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4]株洲正处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转型关键期,[5]以科技创新为根本,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较快平稳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6]
(一)科技创新投入总量增加与投入结构失衡并存
1.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投入及经费投入逐年增加。2013年12月,株洲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株洲市万名人才计划”的意见(试行)》,强力推进人才发展升级引领科学发展升级。目前,株洲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万人,占人口总量的9%左右。其中在规模工业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15.9%,居全省第一。株洲市现有尹泽勇、刘友梅、丁荣军等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有16人进入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千人计划”,46人进入省“百人计划”。形成了以院士、长江学者、芙蓉学者、科技领军人才为学术带头人,国内外年轻博士为骨干力量的科研队伍。
2011-2014年,株洲市R&D投入强度为1.7%、1.79%、1.9%、2.1%,年均增幅为0.11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三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10个工业行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超过1亿元。
2.创新投入结构偏基础。承担的大部分的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经费投入都集中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中,只有少数资源投入在以支撑产业发展和新产品开发为特点的项目中。从市内情况来看,60%以上的科技活动人力和财力都投入在基础性与原创性的知识研发方面,只剩30%左右的资源投入在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服务方面。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偏基础导致面向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服务的应用型研究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科技创新产出成效显著与成果转化率低并存
1.专利数量逐年增多及各类科技成果显著,承接重大项目能力增强。株洲市专利申请量由2011年的2659件提高到2013年的4461件;授权量由1725件提高到2780件,分别增长了68%和6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98件,专利密度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2件。
据统计,2011年以来,株洲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982项,其中国内首创或领先水平以上的占75.22%;165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获奖数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新申请专利获得专利授权1.562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007件,稳居全省第二。涌现出代表中国未来高铁牵引动力发展方向的TQ-600高速动车组永磁同步牵引电机、打破国外垄断的高端IGBT芯片技术等高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
2011年以来,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株洲市承接国家重点科技研发任务的能力显著增强。承担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重点项目38项,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74项。“新型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研究”等10个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2013年争取国家科技经费总数达12亿元,居全省第2位。
2.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长期处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及技术试验中心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商品观念和竞争意识淡薄,科研模式与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其科研成果大多以发表论文或出版专著、获奖成果、承担国家科研计划等纯科研型产出来衡量,致使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主导产业的需求相吻合导致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普遍偏低。
(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壮大与分布不协调并存
1.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壮大。株洲市已建成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传感技术产业基地、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国家专利产业化(株洲轨道交通装备)试点基地等国家级自主创新平台。目前,株洲市依托企业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达到29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家,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6个。
2.科技创新平台分布不协调。株洲市内大部分的知识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科技人力资源和科技活动经费都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尤其是集中在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中。以新技术、新产品、发明专利等商业化应用成果产出为主的民营中小型企业在创新资金投入、创新人才集聚、创新基础平台资源获取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一)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
近年来,株洲市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科技服务能力”目标启动“1212”工程,旨在为株洲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科研人员少、知识陈旧,加上科研事业经费不足及基层科研条件简陋,农业科研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业科技人员总量偏少。株洲市现有农业科技人员不足千人,占株洲市农业人口的比例只有0.04%,即1名农技人员要承担250名农民的技术指导任务,农技人员偏少,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服务的需要,难以支撑株洲农业科技在高水平上持续稳步发展及株洲农业产业在高基点上持续稳定增长。
2.农技推广机构经费严重不足。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条件艰苦,经费短缺还造成人才流失严重,懂技术、熟业务的人员逐年减少,农技队伍年龄老化,面临技术断层,科技创新环境受到影响。
3.知识结构陈旧现象突出。缺乏产学研深度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农技人员知识更新缓慢,培训及教育机会少。由于缺乏对农业新技术的系统掌握,服务能力明显弱化,难以通过资源创新、方法创新、合作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二)传统工业改造升级困难重重
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株洲市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门槛。虽然株洲市近年来不断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切实提高了一些关键领域的资源利用效率,大部分指标在“十二五”中期完成情况较好,但是进一步节能降耗的难度在逐步加大。
一是清水塘工业企业绿色搬迁项目落实困难,株冶、株化、桂城化工、昊华化工等企业的搬迁尚无实施方案。由于规划搬迁,企业大多暂缓实施污染治理计划,致使工业区域的污染源治理项目不能按时实施。
二是港水整治工程进展缓慢。目前,仅白石港综合整治和霞湾港重金属污染底泥清淤在实施中,枫溪港、建宁港综合整治尚未启动,四港水质仍为劣V类水质。
三是洗水企业搬迁改造工程滞后。原规划于2012年完成,但工程至今滞后于规划,造成建宁港严重的色度污染。
四是重金属污染核心区居民避险安置工程实施困难。由于融资、拆迁等原因,清水塘工业区、天元区的重金属污染核心区居民避险安置工程实施遇到重重困难。株洲的传统老工业将长期面临改造升级过程中的重重压力和困难,因而也成产业转型的关键矛盾之一。
(三)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发展滞后
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增幅呈逐年递减趋势。2011年和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2.5%和16.7%,分别比2010年下降9.1个百分点和14.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有所放缓。高新技术产业增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重大高新技术项目建设速度有所放缓,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而中小企业发展速度和规模有限,产业内部缺乏动力增长点,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不足等,产业的空间集聚主要是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为载体,以提供土地和税收等优惠政策来吸引企业进区,这种行政主导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部分企业,但却忽视了产业集群内在机制的建立。另外,高新技术产业链的网络化发展和专业化分工不健全。目前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存在大企业不大、小企业不多,分工协作不明确,上下游配套不健全等问题,且缺乏配套的咨询服务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无法形成相互结网、相互依存的产业体系。
(四)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平衡
从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看,发展极不平衡,一些现代服务行业虽然增速较高,但占比较低,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有限。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增速在14%以上,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三大行业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1.53%、4.79%和2.63%,比例明显偏小。而传统服务业如批零、房地产和交通运输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40%左右,但增速低于服务业平均水平,有的增速仅为3%,制约了服务业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一直是株洲发展的短板。主要表现在整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不强,产业层次较低,企业竞争力偏弱,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强,内部结构失衡,现代服务业、生产服务业发展滞后尤其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株洲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降低了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一)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水平
完善农村新型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推动科研单位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积极培育涉农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合作组织,加强涉农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动员更多科技人员下基层、下农村、下企业开展服务。推进农村科技服务超市试点与布局工作,探索科技服务“三农”的新模式、新机制。
(二)深化产业创新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加快突破优势产业领域核心技术。选择轨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网络信息、现代装备制造等已形成较大规模的优势产业,瞄准高端环节和产业链关键节点,集中突破一批重大核心技术。加快突破产业化应用领域重点技术。面向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需求,遴选一批在全省已形成领先优势、产业渗透性广、辐射带动力强的关键技术,加快在重点行业和主要领域的推广应用,形成新的产业化技术突破,拓宽技术应用空间,培育新兴产业增长极。
2.推向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重点组织实施储能式现代有轨电机关键技术及车辆研制、中小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研发及产业化、基于国产化成套装备电力电子器件生产线研发及产业化等一批“高、专、精、深”的国家重大专项。重点抓好中小航空发动机创新战略联盟、电动汽车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轨道交通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以及湖南通用航空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推动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着力推进优势产业高端化发展。
3.促进新兴产业飞跃发展。紧紧围绕我省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地方性扶持政策,建立专项建设资金,强化项目服务,着力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增形成新的增长源。重点支持连续化反应尼龙制备研制及产业化、IGBT电子元器件研制及产业化、绿色供用电高压有源电能变换装备研制及产业化、新型低成本铝合金焊接三元保护气体自动化生产工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突破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端产品,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着力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三)推动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传统产业科技含量
运用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相融合,着力改造提升有色、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重点围绕水体污染治理、铅锌冶炼中汞综合治理与回收技术研究、精密高效硬质合金数控切削刀片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等一批重大课题进行联合攻关,力争以重大技术的突破推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技术升级换代,促进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低技术含量向高技术含量转变,着力推进传统产业高新化,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对节能减排的支撑作用。
(四)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
1.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推进物流产业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株洲工业发展特点,重点扶持一批服务现代工业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加快发展,着力构建与株洲工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形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产业格局,切实提升资源配置能力。依托火车站、武广高铁、京广、沪昆高速的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及中介机构,培育国际国内物流、中转、贸易服务等领域的新热点。
2.推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依托中国制造2025,培育服务业新业态,实现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竞争力增强。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共性需求及关键环节,加强网络信息技术集成应用,重点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系统外包、制造业服务等,大力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服务附加值。大力发展研发总部、创意设计、增值服务、产业链管理、技术孵化等产业新模式,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融合,促进产业链向研发和服务两端延伸。
3.顺应“互联网+”,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和鼓励现有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争创品牌,做大做强,加快建设株洲电商产业园。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资产重组,组建大型集团公司或股份公司,创建一批创新能力强、信息化应用水平高、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服务业名牌企业。二是依托现有政策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科技信息、电子商务等服务业新型业态,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产业集群,形成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延长产业链和提升产业链价值,进一步制定、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提高服务业各行业发展水平,促进株洲市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五)优化科技服务平台,提升科技创新潜力与推力
积极尝试与探索新的科技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切实强化科技系统职能转变,着力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加大科技信息服务力度,完成株洲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搭建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
1.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大力建设株洲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立足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科技服务需求,组织开展技术转移对接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对接活动、科技竞争情报分析等工作,帮助企业有效整合创新资源、规避技术风险、降低开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创新效率。整合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加快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加速器等科技创业园,加强与专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大力推广“孵化加创投”的孵化模式,为高成长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资本、人才、市场等深层次服务,形成网络化创业服务体系。
2.加大扶持基层科技服务。深入推进株洲市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强信息咨询、管理咨询、评估评价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鼓励支持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咨询活动。加快科学数据、科技文献、数字图书馆等信息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扶持一批信誉度高、管理规范和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大中型评估机构和科技智库发展,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重点加强对县市区科技基础条件和区域产业技术服务平台的支持和建设;完善科技特派员、星火科技12396、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等科技服务模式;全面支持县市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创建等工作,探索基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新模式,为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拓展中小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推进落实《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继续通过专利股权质押贷款和科技保险等金融手段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支持扶持力度,为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上市开辟绿色通道。
4.健全完善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鼓励建设政府资金引导并具有抚育孵化功能的科技园区、科技企业加速器、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创新创业载体。探索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依托省产权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市场化运行并实行自律管理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整合集成现有科技资源,建设面向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具备信息发布、网上投融资交易对接等功能的科技金融信息平台,畅通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信息通道。
(六)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助推经济转型升级
1.建设高水平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围绕产业链向高端攀升的需求,发挥高校、地方政府、高新园区等多重主体的协同作用,将研发优势、人才优势与市场优势、资本运作优势结合起来,打造一批具有产业技术研发、专业技术服务等产业集聚功能的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或大中型企业到高校、研究院所共建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和平台,引导科教资源服务企业。
2.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组织化发展。围绕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深入推进“校企联盟”行动,吸引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株洲市企业新建一批校企联盟。推动百名科学家、千名博士、万名研究生到企业开展科技创新,选聘优秀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全面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模式,实现高校和企业人才的双向流动。
3.激励科技人员多渠道创新。着力拓宽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渠道,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深入企业,融合市场,服务企业创新。
4.加强产学研结合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立科学研究、高等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有机融合机制。支持高校面向产业创新需求,鼓励高校发展创业教育,与高新园区及地方政府共同设立创新示范基地或实习基地。
[1] 周叔莲,王伟光.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管理世界,2001(5):70-78.
[2]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 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 李京文,郑友敬.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5] 李立洪,张 莉,周怀立. 转身与跳跃——株洲市加快产业转型突出绿色发展 [N].湖南日报,2014-07-31(1).
[6] 邵洁笙,吴 江.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的内涵及其相关关系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6(2):79-81.
Study on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f Zhuzhou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ZHANG Yushua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Party School of CPC Zhuzhou Municipal Committee, Zhuzhou 412008,China)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realizing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Zhuzhou city’s current situation in regard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investment amount coexists with structure imbalance, high input-output efficiency coexists with the low transformation rate of achievements, and platform construction coexists with the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paper has analyzed agriculture, traditional industry, high-tech industry and service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us proposes building a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deepening 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so as to optimize service platform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echanism, etc.
technology innovation; Zhuzhou City;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2016-01-21
2015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长株潭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评价及推进机制研究”(15YBB068)阶段性成果,2015年度株洲市社科研究课题“科技创新视角下的株洲经济转型研究”研究成果(zzsk15114)。
张玉双(1985-),女,河南安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区域自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
F127
A
1671-1181(2016)04-0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