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手段分析

2016-03-16 13:25章静婷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8期
关键词:公司财务舞弊管理层

章静婷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手段分析

章静婷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问题层出不穷,近些年来,“万福生科”、“紫鑫药业”、“莲花味精”、“海联讯”、“南纺股份”等财务舞弊案例不断被曝光,其舞弊手段也更加丰富更加隐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不仅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市场秩序的稳定,也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因此,本文将以南纺股份为例,基于舞弊三角理论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并分析其使用的舞弊手段,以加强对财务舞弊的防范,促进证券市场有效运行。

南纺股份;财务舞弊;舞弊动因;舞弊手段

一、南纺股份案例概况

南纺股份即南京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是原南京市纺织品进出口公司,于2001年3月6日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码“600250”。

2014年5月15日,南纺股份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于17日公告了有关内容。根据公告的有关内容,南纺股份在2006年至2010年间,通过多种财务舞弊手段共虚构利润34449.61万元,将公司利润由亏转盈。证监会对此的处理结果如下:给予南纺股份警告,并处以50万元罚款;给予时任南纺股份董事长、总经理单晓钟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对时任南纺股份的其他相关负责人也分别给予了最高20万,最低3万元的罚款和警告处分,其中,有一部分责任人因其责任已过行政处罚时效而未给予行政出发。

二、南纺股份舞弊动因分析

本文根据舞弊三角理论,从舞弊的压力、机会和合理化三个方面来分析南纺股份舞弊的动因。

(一)压力

1.ST或退市压力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上市资格有着严格的要求,一个连续三个会计年度为亏损状态的企业,会被暂停股票交易,如果该企业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转亏为盈,将被终止在交易所内的交易。根据相关财务数据,南纺股份2006年至2010年连续五年间实际均为亏损状态,如果不进行财务舞弊,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南纺股份不仅会戴上“ST”的帽子,还会被实行退市,因此,有了退市的压力,南纺股份有了舞弊的动机。

2.管理层面对利益诱惑

南纺股份的6名高管人员通过设立“小金库”,侵吞公司资金2亿多元。另外,为了一己私利,其管理层将公司所拥有的优质国有资产南京朗诗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鼎重投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股权稀释,主要由前高管人员田明控股持有。南纺股份的管理层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不顾公司利益只顾自身得失,是其进行财务舞弊的又一动机。

(二)机会

1.企业内部控制缺失

内部控制的缺失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的关系不当使得内部控制体系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理论上,董事会与管理层应当是决策与执行决策、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南纺股份的董事会与管理层界线模糊不清,原董事长单晓钟同时还兼任了总经理一职,另外许多高管人员也是公司董事,这就使得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形同虚设,管理层与董事会人员的大面积重合使得单晓钟等高管人员可以独权专断,为其进行舞弊提供了机会。

2.外部监管的缺失

外部监管的缺失使得南纺股份管理层的舞弊动机有机会得以实现。在南纺股份管理层进行财务舞弊的5年里,为南纺股份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南京立信永华会计师事务所对这5年的财务报表均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期间,被审计单位以多种方式进行舞弊,而南京立信永华会计师事务所均没有发现存在舞弊,不得不说,外部审计人员的失职为南纺股份能够连续5年舞弊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到底是审计人员的失职还是其与南纺股份有所串通也值得怀疑。

3.舞弊的成本过低

南纺股份五年间通过多种财务舞弊手段共虚构利润多达3亿多元,而证监会给出的惩罚不过是对南纺股份处以50万元的罚款,而对相关管理层责任人个人的罚款最高也不过是30万元,惩罚措施力度之低使得其对舞弊行为的遏制和威慑作用几乎没有,如此低的舞弊成本也从另一方面为南纺股份进行财务舞弊提供了机会。

(三)合理化

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实施财务舞弊时,往往以企业利益、股东利益甚至地方政府利益为借口,使他们的舞弊行为看起来合理。南纺股份的管理层声称其之所以进行舞弊,粉饰财务报表,是为了维护公司股价稳定,保护股东的利益,也是为了包住公司的上市地位,促进企业发展。

三、南纺股份舞弊手段分析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南纺股份在2006年至2010年间,主要通过少结转营业成本、虚增营业收入、少计提折旧摊销、多计递延所得税资产、少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以及虚报出口骗取出口退税等多种财务舞弊手段共虚构利润34449.61万元,将公司利润由亏转盈。

(一)少结转营业成本,虚增营业收入

南纺股份在采取舞弊手段时顾及到了降低利润的波动,手段较为谨慎,审计人员需要通过分析多个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内在联系才能从中发现舞弊手段可能留下的痕迹。

1.主营业务与应付、应收账款的异常

根据南纺股份2005至2007年的相关财务数据可以看出,相较于2005年,2006年南纺股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各自下降了7.8%和7.72%,这说明2006年南纺股份的主营业务受到了较大地冲击,有较大地变化,但是反观其2006年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却可以发现,其与2005年的数据相差不大。而南纺股份2007年的营业收入与2006年相比下降了4.57%,应付账款和存货周转率较之2006年的数据也均有所下降,其中应付账款下降了5.18%,这说明南纺股份2007年的经营状况正在下降,存货的采购有所减少,一般来说,存货的销售也应当有所减少。而在坏账准备增加了2136万元的情况下,2007年的应收账款仍然增加了5609万元,增幅达到7.96%。这种财务数据之间关系的不相匹配正是财务舞弊的一种信号。

2.营业收入的异常

根据2008至2009年南纺股份的年报数据,与2008年的财务数据相比,南纺股份2009年的销售净利率从20.78%提升到33.09%,增幅高达59.24%,说明其经营状况与2008年相比有所好转;存货周转率也有所上升,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经营状况好转应该会反映在营业收入的增长上,而2009年南纺股份的营业收入却比上一年下降了12.33%,这点让人产生怀疑。另外,结合2009年5月当时的南纺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单晓钟得到了继续连任的任命,这也为南纺股份管理层进行财务舞弊提供了动机。根据2010年南纺股份的年报,当年营业收入确实有大幅增长,令人怀疑其2009年营业收入的异常下降是否是为了2010年的业绩增长做铺垫。

(二)少计提折旧、摊销,少计利息,虚减费用

截至2010年年底,南纺股份以多计转口贸易的方式少计2010年度财务费用利息支出1508.21万元,其在2013年的公告中称发现其子公司存在以前年度多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摊销不足、未处理挂账的租金从而少计利息支出虚减了财务费用等问题,其舞弊手段复杂多样。

(三)少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虚减资产减值损失

根据南纺股份2012年4月关于其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截至2010年12月31日,南纺股份通过少计提坏账准备的方式,多计未分配利润2438.38万元。而在2013年的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中,南纺股份补计提了因为前期没有对子公司计提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原因而少计的资产减值损失1406.59万元。

四、防范舞弊的建议

(一)完善处罚机制,提高处罚的公开性

处罚机制的不完善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问题,就应当完善处罚机制,另外,提高处罚的公开性会对违规企业的公众形象有影响,从而增加了上市公司舞弊的成本,避免留有法律法规漏洞给上市公司可乘之机

(二)加大处罚和监管的力度,提高处罚的威慑作用

处罚的严厉程度与企业舞弊的成本成正相关关系,处罚越严重,企业和管理层为其舞弊行为付出的代价也就越高。当处罚的力度大到使上市公司舞弊的成本大于收益时,舞弊问题将会得到更好地解决。证券监管机构不仅要对企业加大监管力度,更要对审计人员加强监管,避免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互利”,徇私舞弊。

(三)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被处罚公司的治理

内部治理结构的缺陷是舞弊能够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企业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公司管理层的素质,明确财务舞弊的成本和后果,健全董事会,引入独立董事,提高监事会的权威性,完善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体系,在评价时不但要考虑财务指标,还要考虑领导能力、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等非财务指标,避免道德风险和企业短期行为,这样才能促使上市公司合法合规披露信息,从内部更好地防范舞弊。

(四)完善第三方机构监管体制,加大第三方机构连带责任

第三方机构在防范上市公司舞弊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大部分都需要经过审计人员的审计,重视和加强审计人员“经济警察”的作用,完善第三方机构的监管体制,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道德水平,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大作为第三方的审计人员在上市公司舞弊行为被揭露后的连带责任,防范审计人员与企业同流合污进行舞弊。

[1]熊锦秋.中小投资者不是“南纺股份们”的人肉盾牌[J].中国经济周刊,2014,21:20.

[2]朱春雨.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为哪般——以南纺股份为例[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4,09:23-25.

[3]李春辉.南纺股份财务舞弊案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4]王晓璐.南纺股份财务造假案例分析[D].辽宁大学,2015.

[5]由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与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5.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公司财务舞弊管理层
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存在联合效应吗?——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浅谈财务舞弊与防范
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公司财务管理模式构建
舞弊行为人特征分析
关于加强房地产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浅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及其防范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模型初探
在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舞弊的原因及治理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