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振勇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油气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油气集输管道为油气的运输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但是由于油气资源本身的性质容易对油气集输管道造成腐蚀等现象,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防腐技术和措施,本文将就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机理与防腐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油田;集输;研究;发展;完善
从油气井到矿场原油库、长距离输油管和输气管首站、矿场地域内的所有输送工艺流体(原油和天然气)的管路统称为矿场集输管路。弗莱尼根的结论说明,管路下坡段所回收的压能比上坡段举升流体所消耗的压能小得多,可以忽略上坡段由高差所消耗的压能与两相管路的气相表观流速呈相反关系,表观流速趋于零时,高程附加压力损失最大由爬坡所引起的高程附加压力损失与线路爬坡高度的总和成正比,和管路爬坡的倾角、起终点高差的关系不大,提高集输系统压力的优势可使伴生气更多地溶解在原油中,减少气量,降低原油粘度,进而减少管线的水力损失和提高油气分离效率;可采用多级分离工艺,使原油和大部分伴生气自压输送,增加分离后原油的稳定程度并增加油、气的采收率;为不加热输送创造条件,可减少油田的自耗燃料。
1 油田集输工作的意义
油气集输管道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油气的运输,但是油气具有本身的一些特性,例如油气在开采和运输的全过程中含有一些物质例如:H2S、CO2、凝析油和地层水等,这些介质对于油气集输管道具有非常严重的腐蚀作用,对油气集输管道的腐蚀作用容易引起管道的问题,例如传统、开裂等,严重影响了油气运输的及时和安全,现阶段,我国对油田的开发建设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我国的大部分的产油区也都已经到了高含水的开发阶段,而主力油田的挖潜效果都已经逐渐变差,导致了采油成本越来越高,但是却没有达到想要稳产的效果,因此采油的效率越来越低,耗能却在逐年的提高。而油田的集输系统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当油田生产进入到极高的含水阶段时,原油中的油水分离的特性就会产生变化,这就导致了现阶段被广泛采用的游离水的沉降温度、脱水工艺以及沉降时间等技术都出现了不适应性。而原油的特性出现的变化也导致了油气集输的工艺技术也与油田的节能要求产生不适应性。油田的产能建设所产生的效益也越来越差了,因此降低生产成本和投资规模就显得很关键了,但这也是很困难的,如何利用现有的设施简化工艺模式,并且优化规划设计,也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 油田集输措施和完善
2.1 技术上
严格现场质量监管,是使质量风险全部处于受控状态的保证。油气输送单位将质量管理渗透进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从严“全过程”加强质量监督,优化质量安全管控措施,使每个环节、每道程序尽收监督之下。
在原油外输上,抓住电单耗和含水两个难点,采取联动控水等措施,有效降低输油成本和原油含水率。
质量和安全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油田积极探索质量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推行工作质量日志,运用“安全监控网络法”、“五段五化”等管理方法,大幅提升了安全效能与工作质量。对集输管网进行技术改造,优化运行管网,改变以往管道沿途偷盗气严重、安全隐患大、天然气资源无法输出等现状,有效降低了管道损耗、使新建产能得以正常输出。对各采油厂来气、主要外销点交接计量仪表进行了智能化改造,目前油田关键交接口计量参数均实现了数字远传,下一步逐步辐射到主要内部计量仪表,计量数字化网络初步建成。
2.2 管理上
强化措施挖潜,提高气井采收率。部分气井出水出砂现象严重、气井产能递减增速的严峻形势,成立生产技术小组,按照“一井一策”的要求,加大对气井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的分析,针对不同的气井类型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严格控制生产压差,合理调整工作制度,强化综合治理,为供气提供有力保障。面对油区治安环境复杂,点多、线长、面广的天然气生产实际,严格执行气井巡查“四包六定”和“定人定井五级联动”巡井巡线制度,加密巡查力度和次数,有效遏制盗割管线案件的发生,为实现气路生产的降输差、保供气、除隐患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借鉴和吸收传统管理中已有的好经验、好做法,采用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的方法,将其融合为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到了良好效果。
2.3 责任落实
强化责任落实,狠抓隐患整改。建立隐患治理跟踪机制,完善安全隐患档案,实施“三查一学一改一考核”工作方案,组织全员自查、班组自查、班组互查, 学习先进单位的管理经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工作,对不能按时整改隐患的责任人进行严格考核。截止目前,共整改各类隐患问题30项,有效保证了天然气生产的安全高效运行。
2.4 冬季重点管控
面对低温天气和来液物性变化带来的双重压力,在重点岗位和要害部位增加值班人员,做到24小时有人值守、不间断监控。调度室充分发挥生产运行“龙头”作用,从强化指挥系统管理入手,加强资料录取采集和上报分析,保证第一时间掌握生产状况,采取合理有效应对措施,确保低温天气下生产安全平稳运行。为提高低温条件下的天然气外输效率,油气输送单位组织专人对压缩机及附属设备进行专项保养,从润滑油油质油位、控制屏报警预警、曲轮间隙测量调整、定时倒机记录等多方面,强化压缩机运行维护,提升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加大自用气管线巡线力度,杜绝跑漏气和外接气,并对各站库气表进行普查标定,确保天然气外输计量准确。同时,以恢复设备技术性能、改善技术状况、提高运行效率为目标,加大设备巡回检查和修保力度,细致检查维护外输泵、压缩机、注水泵、加热炉等大型设备,现场制定整改措施,指定专人限期整改,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期间,先后完成压缩机紧固、污水泵维修、流量计标定等工作。各站库建立起伴热带检测台账,通过及时检测运行情况,更换破损或故障伴热带,加大在用设备设施尤其是易冻部位监控,确保冬季生产有条不紊运行。
参考文献:
[1]马茹.油气集输系统用能分析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2009.
[2]丁玲.油气集输工艺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2:112+114.
[3]唐坚波.油气集输系统热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
[4]魏立新,刘扬.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方案优化方法[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5,03:47-4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