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萍,裴星悦,徐 再(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戏剧舞台的多样性与文化多元性——评《多元文化与当代美国戏剧》
陈玉萍,裴星悦,徐 再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摘 要】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文化与当代美国戏剧》论述了多元文化与美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戏剧关系,揭示了弱势群体争取平等地位和民主权利时的艰辛与困苦,对于了解多元文化对美国社会的现状和影响有很大帮助。本文以此书为基础,试图分析戏剧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元性,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多元文化与当代美国戏剧》;戏剧舞台;文化多元
《多元文化与当代美国戏剧》从六个方面论述了当代美国戏剧的多元性和多样性,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当代美国戏剧揭示了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对种族歧视的抗议、对文化身份的诉求以及对美国梦的憧憬与追寻的失败等的共同主题。美国的各少数族裔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立足美国,求得生存,而后是文化认同和憧憬美好未来,因此其剧作也传达出民主平等、身份认同和权利诉求等美好愿望。
(一)黑人戏剧。它们体现自身民族独特的生存状态,反映本民族长期备受压迫和歧视,并将这种民族歧视固化到族裔内部,变为无意识的行为。这部分详细分析了肯尼迪《黑人的开心屋》和《猫头鹰的回答》中象征主义、荒诞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有机融合,认为黑人对自我身份的否定使他们自己被遗弃的同时更加剧了他们内部的孤独与分裂。作者从查尔斯·福勒的《士兵之戏》中挖掘出了福勒对自己种族中所存在的人性弱点和黑人内部矛盾的关注。在阐释奥古斯特·威尔逊这位被定义为缔造史诗系列剧的文化民族主义者时,作者对其十部系列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赞扬了他作为剧作家的历史使命感。而后作者详细介绍并分析了由安娜·蒂弗·史密斯开创的“纪录片式戏剧”,为读者解读了史密斯独特的戏剧形式。作者解读了苏珊·洛里·帕克斯这位新生代且多产的非裔美国剧作家的严肃性和其对非洲文化的关注。通过分析五位剧作家的剧作,作者充分显示其根深蒂固的被歧视特性和种族隔离的历史沉淀,揭示了黑人戏剧展现出的独具自身特色的艺术特征和多元文化主题。
(二)犹太裔戏剧。它们表现犹太人精神上普遍迷茫、冷漠、恐惧和异化的现象、对逝去传统的怀念、对反犹排犹的迫害的惧怕心理以及对自己边缘位置的焦虑,注重表现出犹太特有的文化特征。作者认为密勒的几部经典剧作《推销员之死》《美国时钟》《砸抢之夜》等反映了犹太人所遭受的残酷迫害的道德主题。作者对被称为“百老汇喜剧之王”的尼尔·西蒙的分析体现了西蒙喜剧背后严肃的社会主题和犀利的批判力量的深入理解。在犹太人矛盾与尴尬的身份问题基础上,作者从阿尔弗雷德·尤里的《为黛西小姐开车》中提炼出同萨特“他人是地狱”相悖的观点,重点关注了马麦特戏剧《拜金一族》和《奥利安娜》等中的“政治正确”、“反向歧视”和商业道德的堕落等问题。在分析了唐纳德·马格里斯的《模型公寓》《洛曼家的野餐》后,作者认为:关于那段惨痛的历史记忆,那段会铭刻在每个犹太人心中残酷的历史,对犹太家庭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亚裔和拉丁裔戏剧。亚裔和拉丁裔等其他少数族裔也都有从受歧视受排挤到追求平等权利的艰辛,他们的戏剧更多关注民族歧视、身份认同和美国梦追寻的失败。华裔剧作家黄哲伦的戏剧《新移民》《蝴蝶君》《黄面孔》等,展现了不同华裔之间的内部矛盾,体现了美国主流社会对新移民的态度,揭示了华裔寻求美国主流社会认同的强烈愿望,同时,他们不能摆脱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日裔剧作家饭冢直美的《36景色》通过对威勒家酒会上不同人物真实身份的揭示,展现了日本艺术,以及东方与西方、古老与现代、真实与虚假之间的联系。拉丁裔剧作家玛丽亚·埃莱娜·芙内斯的《费芙和她的朋友们》,描述了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悲哀处境。揭示了男权社会中,女性无法摆脱已经确立的两性关系的事实。
(四)女性戏剧。它们更多地在理性上对刚刚过去的妇女运动反思和女性在要求平等地位和民主权利时的心理现状,以及女性独立身份认同之路的艰难。作者认为贝斯·亨利的《心灵之罪》将古怪、哥特式的意象与简单熟知的意象相结合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剧作中三姐妹雷妮、梅格和贝蓓的生活和婚姻的描写,折射了南方社会现实和女性生存危机。玛莎·诺曼的女性主义创作思想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一脉相承。她的作品最为深刻的莫过《出狱》和《晚安,妈妈》,尤其是后者,讲述了母女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却同时面对人生最痛苦的抉择。林恩·诺塔奇从黑人的角度反观白人社会对黑人的歧视,剖析黑人民族自身的缺陷,关心黑人女性内心的声音和她们曲折的成长历程。其剧作《内衣》和《毁灭》描写了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刚果女性所面临的残暴。
(五)性倾向受歧视者和艾滋病患者戏剧。它们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典型文化现象,剧作家们同时公开创作和演出有关同性恋和艾滋病的戏剧,强调差异性、他者、身份、政治正确和尊重个体,呼唤怜悯与宽恕,期待理解与宽容。本书作者详细评述了艾伯特·福特《杀死一只知更鸟》《温柔的慈悲》和《来自亚特兰大的少年》等,探讨了悲伤、宗教信仰、同性恋、自杀、种族关系、美国梦和欺骗等多个主题。作者用拉里·克莱默的两篇代表作品:《正常的心》和《我的命运》解开了“何谓裸露灵魂”之惑,从激进的同性恋斗士转向求生中的艾滋患者,从困惑到接受,从斗争到沟通,真实地袒露了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中最边缘化的艾滋病患者的内心世界,发出了生命的绝唱。托尼·库什纳堪称同时代最重要的美国剧作家之一,对于其巅峰作品《天使在美国》,作者认为以同性恋这一中心议题,展开了对当时美国多元社会的全景式描绘,并把同性恋者和艾滋病患者的身份认同和尊重问题上升到国家主题的高度。
(六)后现代主义戏剧。现代主义和实验主义为形式的当代美国戏剧亦在不断对WASP文化批判与反思中寻求突破,实现超越。书中详略有序地介绍了谢泼德的“家庭五部曲”《饥饿阶级的诅咒》《被埋葬的孩子》《真正的西部》以及《情痴》《心灵的谎言》。认为剧作家用家庭伦理剧作审视美国社会,深刻批评主流文化中的没落和败坏的现象。A.R.格尼的《爱情书简》和《西尔维亚》等小剧场戏剧以中年人生活现状为主批判WASP文化的没落和腐朽。约翰·古阿尔的《有色自由人》展现了新奥尔良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和多民族混杂的“大熔炉”景象,剖析《蓝叶屋》与《六度分隔》相同的主旨:揭示并讥讽了现代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欺骗。爱德华·阿尔比是著名的荒诞派戏剧家,其后期剧作《三个高个女人》和《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等通过荒诞的故事唤起人们对情感表达的另类人群的关注。作者分析理查德·福尔曼的“本体论-歇斯底里剧场”,帮助读者理解“演员非人化处理”理念的具体实践。最后,作者向我们呈现了剧作家查尔斯·密的经典解构与政治讽喻,重点介绍了剧作家对古希腊神话《俄瑞斯忒斯》的解构与重建及其“拼贴”、“蒙太奇”等手法的运用。
当代美国戏剧涉及的题材和主题相当广泛,艺术手段和方法也不尽相同,语言表述各具特色,因而在舞台上呈现出美国当代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剧作大多关注当代美国各个种族和群体间或者其内部的情感、思想和道德等方面的冲突,是美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学和艺术。
本书创新之处,在于把当代美国戏剧放在多元文化批评的框架之中,探讨美国乃至当今世界文艺学术界共同关心的话题,弥补了近年来国内对美国当代戏剧研究的不足。
陈玉萍,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裴星悦,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徐 再,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