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容:从事纺织行业对于我来说跨了专业,您当初为什么还是要执意聘用我?
阮清:我从事纺织行业已经有15年了。本身我读的也不是这个专业,当年拿着八万九千元和丈夫在市场打拼,靠的就是自己的坚持。现在有很多企业在招收员工时第一要求就是专业对口,觉得只有专业的人才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从来不这么想,我招收员工最看重的是人品,其次才是能力。与你之前的接触中,我能感受到你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只有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生活,感恩他人,感恩自己,才会一直走在前进的路上。
我以前是属于那种脾气暴躁的人,看事情都停留在表层。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沉淀下来的东西会帮助我看得更远,所以我始终相信自己的眼光,无论是看人看事都是有可取点的。专业不专业都只是一个过程,心才是最重要的。
李金容:您觉得作为万贯人,我们最应该学习的是什么?
阮清:与其说学习更专业的纺织知识,在万贯我更希望你们能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坚持,如何讲诚信。
公司刚刚起步时,我们接了一笔毛绒的生意。那时候染厂还在萧山,那天的场景我回想起来都在时刻激励着自己。一大早雨下得很大,我丈夫开着摩托车载我去萧山,等到了厂里以后就看到本来要求做的有毛感和柔软度的面料,染厂愣是给我们做成了硬邦邦的。当时看到那个布我的眼泪就一下子流下来了,委屈、无奈、不甘心,什么情绪都有,抱怨为什么要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还要遭受悲催的事情。但站在现在这个位置上再来回首过去,我挺感谢那些遭遇,它时刻都在提醒我,一个人如果不努力、不坚持,他的生活就永远都是下雨天。
柯桥有一句老话叫“吃一家管一家”,既然已经是万贯人了,我就是你们的大家长。我希望通过万贯这个平台,你们都能得到各自的成长。
李金容:春节快要到了,有没有给我们员工准备什么福利?
阮清:在你们进公司之初,我并没有给过你们什么宏伟蓝图,说什么跟着我干就会拥有多少奖励。我会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自己感受到收获。所以春节将至,我自然也会给大家发福利。除了开年会、庆功宴以及评选各种先进之外,公司的员工只要工作一定年限,都拥有去国外旅游的机会。最让我感动的是,2015年公司有两个老员工因为怀孕休假,那个岗位上当时只有几个新来的员工,其他有经验的员工都主动放弃假期来帮助公司正常运作。
此外,我自己也加入了一个爱心群。我一直坚持做善事,感恩生活体现在方方面面。我每年基本会拿出20万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阮清:您来到万贯之后,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李金容:万贯给了我一个能够亲身感受到一家企业如何壮大的机会。它让我始终明确自己来这家公司的目的是什么,我在万贯学到的东西能更大激发自己的潜力。
阮清:从员工角度出发,对万贯今后的发展有什么想法?
李金容:公司制度还是太过人性化,其实有时候硬性制度的建立也是企业文化的表现。企业文化是一家公司的灵魂,只有硬性制度的约束加上人性化的关怀,才能让员工的工作更加规范化。
记者手记
企业管理的“堵”与“疏”
2015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整个制造业增速减缓,纺织业也受到影响。这一年中有苦有甜,一些纺织企业在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时不禁流露出悲观且无奈的情绪,但中国轻纺城却是发展形势一片大好。2015年,中国轻纺城市场群仍然缔造了成交额1381.85亿元、同比增长11.61亿元的“成绩单”。
在中国轻纺城东市场,绍兴万贯纺织有限公司门市的“打扮”着实让大家眼前一亮,可谓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元旦的余热还未过去,门市又紧跟着传统春节的步伐,在橱窗上贴上了喜迎新春的贴花。作为东市场中家喻户晓的门市之一,万贯纺织又是如何在这一众门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家眼中的“面霸”呢?
据了解,绍兴万贯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经营中高端服装面料、家纺面料,内外贸易相结合,集科研开发、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企业。“不包括工厂,现在公司有50多名员工,其中外地员工大概占一半。”公司总经理阮清向记者介绍道,“公司2015年的业绩和上一年同期相比,涨幅大概在10%左右。”
除了产品质量的保障,万贯纺织的业绩是如何做到在大环境相对萧条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匀速增长呢?公司主管李金容道出了其中的真相:“这一切都离不开公司制度的规范。”说起制度规范,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离不开严苛的明文规定,其实不然。与阮清和李金容的一番交谈后,记者就想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既堵又疏,两者何尝不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万贯纺织中,“堵”就代表着违章必究、违章必罚,“疏”代表着人性化的疏导、教育。
每个人都渴望被重视,春节将至,阮清表示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和前景都会在节前给每个员工明示,让员工体验到参与的认同感和自身的价值体现。(邬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