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

2016-03-15 18:43李春华
贵州社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生产力文化产业生产

李春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32)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

李春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732)

以先进文化为引领来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对于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文化生产力总体水平还很低。从当代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来分析,影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有:较高的文化需求能力、完善的文化体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先进的科技水平、文化创新能力、文化产业人才等因素。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当下中国文化生产力状况来说,就是要以激励为内驱力、以创新为核心力、以机制为保障力,来推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当代中国;文化生产力;动力

精神文化创作者和生产者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发展文化生产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发展中国文化生产力,已成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战略任务。依托于世界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背景,置身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国文化生产力崛起并迅猛发展。但是,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总体来看,我国的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较低。文化生产力本身是一个系统,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也构成了一个动力系统。从社会生产力的有机整体出发,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是与生产关系(文化体制)的矛盾运动和相互作用;从生产力系统内部来看,则是生产力内部人与生产资料、人与人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较高的文化需求能力、完善的文化体制(文化生产关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先进的科技水平并且具有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能力,文化产品的原创能力以及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等因素。对于中国文化生产力发展来说,有三个方面十分重要:以激励为内驱力、以创新为核心力、以机制为保障力,来推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一、激励: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内驱力

人类的精神文化需要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原初动力。但是,人的需要只是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人的精神需要本身并不能直接生产出文化产品。因此,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在系统内部去寻找。人们需要某种产品,只是表明社会需要该产品并希望有人来生产,但并没有解决由谁去生产、怎样生产的问题。某种产品即使有需求,如果没有人愿意去生产,或者即使有人勉强愿意去生产,但积极性不高,那么这种产品的供给就不能满足需要。物质生产是如此,文化生产更是如此。

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来源于文化企业人才自身的内驱力和外界的激发力。 文化劳动者内在的需要愈强烈,内驱力愈大;外界刺激愈强烈,激发力愈大;内驱力和激发力越大,则内在动力就越大。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由内驱力和激发力共同构成的。仅有其中之一便会失去其内在动力或弱化内在动力,只有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互相适应才能构成整个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最佳动力机制。因此,文化产业要获得足够的人才支撑力,需要创造一个具有激励机制、制度保障和社会氛围的条件和环境。

首先是激发内驱力。“内驱力”,顾名思义是一种内在的动力。人们的行为通常受两种力量驱动,一种是并非出自内心意愿而是受外在压力被动驱使而产生的,另一种则是出于内在需要自觉自愿的主动驱使而产生的。内驱力显然是后一种。这种力量能够唤醒和激发人自身潜在的和沉睡的内部力量,从而使人的有机体无意识地在生理上处于紧张状态和心理上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使人的活动的创造力达到高度。“内驱力”来自文化生产者对自身需要的追求。文化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社会的需要,而且取决于文化生产力主体——文化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文化生产者的自身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将驱动、诱发、并支配他们的行为,其行为的指向是满足需要。文化生产者作为普通人,他自身也需要生存、发展和享受;他不仅有物质需要,也有文化需要。正是这种自身的需要,自身的利益驱使他去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或提供文化劳务。一个文化生产者如果没有自身利益的追求,没有自身的需要,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无从产生。文化生产者的需求也是分为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两个方面。在这些需要中,毫无疑问,物质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是其他一切需求的基础。当文化劳动者连生存都没有保障的时候,他可能对生理需要的一切物品的渴望最为强烈,而对其他需要感到并不重要。但对于文化劳动者来说,更新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寻求自我的发展、渴望取得成就等精神需求显得更为重要。为了取得满意的成就,他将会尽一切努力去奋斗。取得预期的成就乃是文化生产者最大的快乐,因为它使其潜在能力得以实现。文化生产者的兴趣、爱好、创造性的需求得到充分发挥,是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其次,“激发力”是指一个人追求某种需要满足的动机强度,它表明文化劳动者在外力刺激下为达到和设置目标而努力的程度。它来自于文化生产者自身的外部,即企业的激励机制。如果没有这种需要的刺激或鼓励,促使文化劳动者在辛勤的劳动之后能够得到应有的文化的、物质的满足,那么这种内在动力是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的。只有当文化劳动者自身的需要足以驱使他去行动,通过努力又能获得预期的满足,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才会产生。激励机制对领军人物最重要。有时,领军人物的出现本身就是激励机制的结果。激励机制影响人才资源的流动。无论是“引来”,还是“留住”,都与合理和稳定的激励机制有一定关系。

在我国,对文化生产者的激励曾长期被忽略,使文化生产领域缺乏基本的利益刺激,文化劳动者所追求的目标的实现概率太低,因而吸引力和开发力不高,从而使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失去了动力机制。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度出现一种“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人们将之形容为“脑体倒挂”,即脑力劳动远不如体力劳动来得更加有社会回馈,知识严重贬值。既然文化劳动者的需要不能通过投身于文化生产得到满足,那么就只好离开这个领域,到其他领域去工作,以便使基本利益目标得以实现,便出现了所谓的“文人下海”,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尽管国家一直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建立一些激励机制,但因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人才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实践表明,保护文化生产者创造的积极性,在文化企业引入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文化企业要充分尊重文化人才的特性,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在职务任免、分配和奖惩上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对本产业的忠诚度。同时,要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对文化产业人才给予社会身份的尊重,对其劳动成果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予以法律确认并得到切实的保护。

二、创新: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

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创新和科技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没有创新,文化产业就是无根之木,是镜中花、水中月。文化产业的发展同传统产业发展一样,离不开资金、土地等因素,但与传统产业相比,这些要素是非根本性的,没有资金、没有土地,几个人、几间房可以催生一个产值几个亿甚至几十个、几百个亿的文化产业,这是传统产业难以做到的,这也是文化产业又称为版权产业、创意产业的原因所在。

文化产业的实质是创意产业,创新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国际社会对于‘创新(Innovation)’的定义比较权威的有两个:一是2000年联合国经合组织(OECD)‘在学习型经济中的城市与区域发展’报告中提出的:‘创新的涵义比发明创造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到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二是2004年美国国家竞争力委员会向政府提交的《创新美国》计划中提出的:‘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够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的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1]我国早有“创新”一词,但“创新”被广泛使用,是在新世纪之初开始的。2000年6月20日,江泽民同志在西北五省区党建工作和西部开发座谈会的讲话中阐发了创新问题。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2]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文化创新”的概念。由此,文化创新成为社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文化创新的内容:“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3]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4]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创新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人的本质在于实践性,人与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创造性。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本质上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即人类特有的能动的、对象性的、革命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创新”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扬弃旧事物,促成事物量变的中断,使事物发生质变和飞跃;就是在求异的前提下,发现前所未闻的规律,发明前所未用的技术,实施前所未有的举措,创造前所未见的事物。可见,创新的实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创新的反面是因循守旧。因此,“创新”这一概念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而成为一个更高层次和具有更大普遍性的哲学范畴,成为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切冲破旧观念、淘汰旧技术、改革旧体制,培育新观念、发明新技术、创建新体制的活动及其结果,都可成为“创新”。

人的实践活动突出特征就是创造性。可以说,人类以制造工具告别了动物界,创造力成为人类实践与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并成为与人类及其实践活动共存亡的特征。然而,与人类以往发展时代相比较,当今时代的创新特征是任何历史时代不能比拟的;而与人类所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相比较,没有那一项实践活动像精神文化活动这样,创新的特征如此突出。人的实践活动普遍具有创造性的特点,而精神文化生产活动具有的创造性尤为明显。创新是文化生产力的本质要求、突出特征,是其发展的核心动力。与物质活动相比,精神文化活动提供的是精神文化产品,满足的是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精神生产本身是一种创造性极高的活动,具有非常突出的创新性特征。创新是精神生产本质特征,是其生命和灵魂。文化产业是高智力、高知识和高文化的产业,是一种高智能型和高知识性的产业。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文化产业的基础上诞生了一个新的产业业态——创意产业。虽然目前对于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尚无明确界定,但无论如何理解,“创意产业”概念的诞生,无疑是表明“创新性”、“创意性”是文化产业最重要、最突出的特征。“创意产业”概念的诞生,也充分表明了创新、创意对于文化产业的极端重要性。创新对于文化生产力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制度创新等诸多方面。

观念创新具有前提和先导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一切创新,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观念的更新。“创新是对既定现实的摆脱,是对传统的、常规的、套路的突破,是对默守陈规、因循守旧、僵化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更新。”[5]文化观念和认识上的突破与超越,文化理念的更新和新的文化意识的形成,对文化生产具有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虽然文化生产力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但是它的出现并非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的。在西方,文化工业的出现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大生产的扩大、市场经济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应当说,没有如中国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的特殊背景,人们对文化工业的兴起不会有观念上的异议。但也并非如此,“文化工业”这一概念一提出,就遭受到了两种不同的境遇,一种是把它看成是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文化拥有“大众性”和“共享性”的方式;另一种则是以批判的姿态和深深的焦虑,认为文化工业的发展,导致人的精神生活的平面化、肤浅化和庸俗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文化批判理论,从保护审美文化和追求人性解放的视角来研究文化产业问题,在强烈的批判性和否定意义上使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认为“文化产业”像其他资本主义工业一样具有同样特征,如追求利润的商品生产原则、异化劳动、依靠技术的标准化模式、致力于生产“消费者”的意识形态功能;认为大众文化塑造了大众消费心理,使大众与制度认同和同化,欺骗了群众的启蒙精神,从而消解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应当说,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存在弊端的一面,这对我国文化产业避免其负面效应而健康发展,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文化的进步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在总趋势上是相一致的。

西方社会存在的对文化生产的不同认识,并未从根本上影响西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西方不同,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形成重义轻利、文不理财的观念根深蒂固,加之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文化与经济的分裂,严重的影响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中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必须经历:反思-解构-建构的过程。在观念上要实现全方位的更新。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问题上已经摈弃了陈旧的观念,在对文化认识上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念。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命题,标志着我们对文化生产力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6]

内容创新在文化创新中处于首要的核心的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3]内容创新是要通过具有原创性、独特性、个性化特征的创意活动,创作和生产出具有深刻的思想、独特的题材、独特的视角、独特的体裁、独特的内容、独特的结构的文化作品和文化产品;并以此扩大文化作品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内容创新的宗旨,是要使文化作品和文化产品具有思想、有内涵、有品位,能够吸引文化消费者,满足他们精神文化需求。

当前许多国家将文化产业称为内容产业,提出“内容为王”,正说明了内容建设和内容创新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文化生产中,内容的创造能力决定着该产业的地位。“思想内容”的创新,要求文化产品应内涵深刻,富有思想内容和精神价值,生产出思想内容与艺术魅力相统一的精神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无论选择何种方式,都不能徒有虚名而必须言之有物。因此,文化创新应注重对人的情感、精神和思想的艺术表达,充分赋予作品以思想养分与精神内蕴,对人生有启迪、对社会进步有意义。一部作品要给观众和读者以有益的启迪,要让观众和读者产生审美的心理共鸣,最重要的是靠优秀的思想、优秀的文化和优秀的价值观吸引人、引导人和陶冶人。所以,坚持“内容为王”,就是要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以新的内涵来提升艺术品格,使之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和生活特色。文化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以充满真、善、美的精神文化产品,来启迪人的灵魂、引导人的思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高人的道德水准。这就要求文化创新的着力点,必须始终追求崇高性、深刻性、审美性,应当始终坚持形式服从和服务于内容,方法为表达思想和体现精神所用。同一素材的作品,但由于对其挖掘的思想内涵和注入的精神元素不同,便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这正是电影《泰坦尼克号》要比同一题材的《冰海沉船》更加感人、更加动人心魄、扣人心弦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文化创新中,注重内容的创新,赋予文化产品以思想性与崇高性,这正是文化创新本质要求。

形式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强调思想内容的重要并不是说形式就不重要,好的内容当然要有好的形式。追求完美的形式过程也是文化本质的体现。因为文化作为人的情感、精神和思想的表达,本身即应该具有完美的形式。如果表现形式不完美,那么,就会影响和限制内容的表达和展现。人类之所以优越于动物,进而创造人类文明,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能够把自身智慧物化起来、传承下去。文化传播方式的发展是文化形式更替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在当代,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兴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文化传播形式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多样化:数字电影、网络电视、动漫游戏、手机报、电子书……都已成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当然,社会低俗之风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始终强调不能离开思想内容和精神价值而过分刻意地追求形式创新。

三、机制: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保障力

文化生产从来都是在具体的条件下进行的,因而文化生产力总是要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运行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社会形式,是指由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交换(传播)、消费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机构共同构成的。物质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进行的,文化生产也是如此。文化生产的社会形式,即文化生产关系,是指社会是如何组织文化生产的形式,具体表现为文化制度、文化体制和运行机制。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活动,主要是依托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运行机制来进行的。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在现代社会,一切生产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都要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接受市场的检验。文化生产也不可避免地与市场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文化生产者通过市场最终实现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文化消费者(广大群众)通过市场消费文化产品来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使文化产品实现其最终价值——文化价值。尽管市场经济会对文化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但不能否认市场经济为文化繁荣发展带来的生机活力。市场运行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换及其相关经济活动中能起自动调节作用的经济规律及其作用。主要包括,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求规律、反垄断机制、反倾销机制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的主体——组织文化生产活动的文化生产者和经营者,依托于文化市场、按价值规律进行文化生产活动,生产出可供人们消费的文化产品,并通过交换市场交换把文化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以企业化形式来组织、以规模经营化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大大提高了文化生产力的水平。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生产已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复杂的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就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7]马克思预见的世界历史图景早已经成为现实。全球化时代为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把握人类文化发展的前沿,善于学习、科学扬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文化创新,是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如今,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力图面向世界市场,通过发展文化生产力将自己民族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并力图在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竞争中被世界各民族所认可。尽管世界经济秩序还存在不平等,但不能否认经济全球化为各民族参与世界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正是依托经济全球化宏观背景和世界市场经济大潮,世界文化生产力水平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新型业态不断涌现。由于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书报刊出版业、文化艺术业、文物保护业、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体育休闲业……都已更新换代,电子出版、视频点播、数字电视、数码电影、数字游戏等新的文化产品已经形成主流。

市场机制的最大优势就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将市场机制引入文化生产,通过公开公平竞争达到资源的合理流动,可以提高文化生产力水平。“市场评价成为一种直接挑战政府权威评价、学术权威评价的存在,同时也使得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生产性文化与消费性文化的矛盾激化了起来,为文化管理提出了新的难题。但无论如何,任何无视这个潮流并逆此而动的管理方式都势必难以奏效,最终难免被淘汰的命运。”[8]无论是何种文化产品,也无论是哪个生产者,在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已经不是少数文化精英独自享受和欣赏的作品,而是被赋予了商品的属性的文化商品。同其他进入市场的商品一样,也要受到市场经济的制约,接受市场的检验,体现和实现其价值。

以市场运行机制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求以企业化的经营方式进行文化生产活动。与一般生产活动一样,文化生产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直接目的,在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就文化生产的动力和发展机制来说,它与物质生产力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文化生产的运行也同样是以资本为动力,通过市场运作获取最大利润的过程。在这里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超凡脱俗的“圣火”,而是与其它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劳动力等一样的生产要素。

文化本来就是人类的群体行为。世界上有各种各样从事文化活动的机构和组织,比如民间的、宗教的、学术的、艺术的团体,学校、基金会、政府的文化机构,各种松散的文化人沙龙和俱乐部等等,但是,它们并不能成为文化生产的主体。因为,只有企业才能在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的过程中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目标,也只有企业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发展冲动,追求最大限度地占有文化市场,在创造巨大的商业利润之同时,也给社会创造大量的文化消费品。文化企业在经营的文化产品和提供的文化服务上,会和其他产业比如航空、石油、通讯等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就企业的动力和发展机制而言,和其他企业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文化企业的动力就是资本,它运转的速度越快,获得的利润就越大。它推动企业去追求利润,同时又在社会反馈的过程中,受到社会的制约。更重要的是,文化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家,而不像其他文化团体是艺术家、文化人甚至是政府官员。从立足好莱坞的美国电影公司,到不断开发高清晰度视像制品和音响制品的日本音乐公司,一直到经营“世界之窗”、“锦绣中华”而名震遐迩的中国深圳华侨城公司,其共同点都是以优秀的企业家为企业的核心。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说:“正是企业家把要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或资本、劳动和技术)组合起来进行生产,并通过不断创新改变其组合方式才带来了经济增长。隐藏在增长要素后面的‘国王’就是企业家。”[9]在日本经久不衰、家喻户晓的宝琢歌舞剧团,是高度企业化的运作机制的典型代表。事实充分证明,文化企业是文化产业的动力之源和活力细胞。如果只有文化人和艺术家,可以创作出好的小说和歌曲,也可以有一个散漫的读者群;但是,如果没有真正的文化企业,就永远不会建立一个稳定的文化市场,更不会有经受竞争风浪的大规模文化产业。

我们必须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产力始终与先进的生产关系相联系,它既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同时又超越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衡量文化生产力水平的直接标准是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但最终标准则是精神文化产品对人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正确的导向作用如何,对于塑造人的灵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是否其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强调文化生产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的统一。

[1] 葛霆.要准确理解“创新”的概念及其本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5(6):515.

[2]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07.

[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人民出版社,2007.

[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2-18.

[5] 李春华.有关文化创新的几个问题理论探索,2011(3):8.

[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EB/OL],2004年9月19日人民网:http://www.people. com.cn/GB/40531/40746/2994977.html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4—255.

[8] 马俊峰.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J].理论视野,2009(9):31.

[9]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何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iii.

[责任编辑:明秀丽]

李春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理论创新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G122

A

1002-6924(2016)05-073-078

课题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研究”(2014mgchq025)。

猜你喜欢
生产力文化产业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