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凤 艳
(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战后苏联对德政策与冷战的爆发
李 凤 艳
(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二战后苏联的对德政策关乎德国的前途命运,也关乎苏德关系及欧洲国际关系的走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这项政策的基本要旨是削弱并管制德国,使其不会再威胁苏联的安全和欧洲的和平,同时将其作为维系东欧势力范围、扩大社会主义影响的窗口和堡垒,主要体现在对德索赔、对贝尔纳斯条约草案的态度及对德苏占区的苏维埃化改造等方面。而美英则致力于使德国成为抵制苏联扩张的屏障,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这种战略目标的对抗性使德国问题成为点燃冷战的引信之一。这种对立具有地缘政治、国际安全、价值理念的多重特性,复杂、敏感,故三国两方都既谨慎又强硬,最终导致德国分裂并成为冷战格局的核心症结。
战后安排;国家安全;势力范围;大国关系;冷战
冷战史学界通常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德国问题①关于这个问题的实质,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权威的是德国历史学家劳斯(Loth W)的说法:这是关于德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存在及其在欧洲的地位问题。这个问题包含内外两个层面:于内是统一或分裂问题,于外是德国的地理边界、在欧洲和国际社会的权力与责任问题。见:Loth W.Die deutsche Frage ale europäische Problem//Aus Politik und Zeitgeschichte.1982.25.Dez.S.3. 转引自:Родович.Ю.В.Германская проблема в 1945—1955 гг.и позиция СССР:концепция и 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практика.Тула.1997.С.3.是战后持续40多年冷战的症结所在,但认为德国不是使东西方对峙加剧的原因,而是它们之间关系恶化后的主要战场。②沃捷特克·马斯特尼:《斯大林时期的冷战与苏联的安全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页;美国国际关系史和冷战史专家梅尔文·莱弗勒也认为冷战的原因不应该在欧洲,而应该在亚洲及全球非殖民化进程中去寻找。见Melvyn P.Leffler,For the Soul of Mankind.The United States,the Soviet Union,and the Cold War.New York: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2007,p.82.这一论断是值得商榷的。首先,相对于战后旋即发生的苏联与美英在其他地区的对峙而言,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兼具地缘利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多重属性,这与学者们对冷战基本特征的描述完全吻合。③如美国冷战史学家梅尔文·莱弗勒的定义:冷战是发生于美苏两大国以及它们所代表的集团及制度之间的一场非暴力竞争,这是两种对立的政治经济体系、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其中的每一方都对对方制度存在的合法性提出了带有根本性质的质疑,并因此而把对方视作不共戴天的死敌,必欲除之而后快。梅尔文·莱弗勒:《冷战是如何开始的?》,陈兼、陈之宏译,《冷战国际史研究》 2004年第1期。其次,对于苏联和美英来说,如何处置德国都是各自对外战略及构建战后世界秩序的核心所在,利益及理念之争长达40多年,反观双方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对抗则短暂得多,如战后初期在伊朗、土耳其、中国,也包括20世纪60年代初的古巴导弹危机,由此推之,言说德国问题不是引爆冷战的导火索,似有悖逻辑。本文拟梳理、解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解密的相关档案,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考察战后苏联对德政策目标、措施及决策与实施过程,以此为基础探寻其与冷战爆发的关系,着重考察苏联对德政策是否具有地缘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扩张性,在何种程度上触及了美英的战略利益,换句话说,就是苏联的对德政策是否是引发美英对抗、遏制苏联的诱因。这种探索应该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于冷战爆发责任方、原因及特点的认识。
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国际关系的面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场战争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促使人们反思未来该以什么样的价值理念引领、构建人类社会的持久和平。二是国际力量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动,德意日战败投降,英法遭到削弱,美苏在战争中崛起为世界事务的主宰者。三是战争中结成的同盟关系为苏联与美英在战后构建包容、合作的新型互动关系奠定了基础,为从根本上重塑大国关系样式提供了历史机遇。对于苏联来说,这场战争给这个国家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创伤,人口死亡2700多万,伤者1800多万,三分之一的国民财富化为乌有。同时,苏联以其惊人的动员能力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赢得了这场空前残酷的战争,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决定性贡献,这使苏联成为战后欧洲大陆上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也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和尊重,从而成为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一面旗帜。这些因素共同构成苏联确定战后对外战略及对德政策的背景和基础。
战后苏联对德政策是其全球战略的核心,也是这一战略的缩影,两相观照,可以更充分、更深入地理解冷战爆发的原因。梳理、解读俄罗斯解密档案,*涉及战争期间苏联决策层关于战后对外战略及对德政策构想的档案文件,主要见于莫斯科国际关系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苏联与德国问题》第1卷(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 Документы из Архива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 Под ред. Г.П. Кюнина, Й. Лауфера. T.I: 22 июня 1941 г.-8 мая 1945 г. М., 1996)。其中部分文件的中文译件收入在沈志华主编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可以将战后苏联对外战略目标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维持较长时期(约30—50年)的世界和平与国家安全,以便争取时间恢复经济,医治创伤,“使苏联能强大到无论在欧洲或在亚洲发生的任何侵略都对它不构成危险。不仅如此,还要让欧洲或亚洲的任何一个大国或集团甚至连这样的念头都不敢有” 同时,使欧洲,至少欧洲大陆,得以成为社会主义的欧洲,从而根除在世界这个地区爆发战争的可能性。*Записка заместители народного комиссара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СССР В.М.Майского народному комиссару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СССР В.М.Молотову с приложением. АВП РФ,Ф.06,оп.6,п.14,д.145.л.1-41. См: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 1941—1949.Т.1.№ 79.С.333-360.Опубл,:Источник.1995.№ 4.С.124-144.中文:迈斯基给莫洛托夫的关于《未来和平的最佳基本原则》(1944年1月11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第03201号,第684—713页。二是开疆拓土,并力争得到美英对其合法性的承认,包括承认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前的西部边界,还要以安全和通行自由的名义改变太平洋沿岸、波罗的海和黑海地区的领土现状。三是通过与英国协商获取在北欧、东欧、巴尔干、土耳其、伊朗等地的利益范围。四是扩大苏联在中国及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力。*Записка заместитель народного комиссара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СССР С.А.Лозовского председателю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комитета обороны И.В.Сталину и народному комиссару иностранных дел СССР В.М.Молотову. АВП РФ,Ф.013,оп.4-a,п.11,д.4.л.1-3. См: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 1941—1949. Т.1.С.141-143.中文:洛佐夫斯基就筹备欧洲国家战后国家体制安排方案委员会致斯大林的信函(1941年12月26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第03197号,第665—667页。由此可以看出,苏联试图充分利用这场战争带来的机遇和地位,尽可能广泛地在国际舞台上拓展国家利益。其中最关键的是维持和平、保障国家安全,而实现此项目标的方式,则主要依靠国家实力、领土扩展及社会主义价值理念在欧洲及世界的传播。
在苏联战后对外战略构想中,德国的前途问题是一个基本问题,居于核心地位,其根本要旨是创造条件,使德国在未来的30—50年内不会再威胁别国的安全。为实现这一目标,苏联外交决策者拟制的措施可以归为三类:一是占领德国,以便对其进行管制和改造,这种占领至少需要10年。二是削弱德国,使其没有能力再威胁世界和平。具体方法有两个:分裂德国,至少将东普鲁士分离出来,其北部含柯尼斯堡(二战结束后划归苏联后改称加里宁格勒)在内割让给苏联,其余部分划归波兰;铲除作为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基础的重工业,把德国变成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三是对德国的政治、经济及思想意识进行全面改造。四是要求德国以设备、机床、制成品等实物赔偿其对苏联发动侵略战争所造成的损失。*前引迈斯基的报告,俄文见《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 1941—1949》.Т.1.№ 79.С.333-360;中文见《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第03201号,第684—713页。这种赔偿不仅仅是补偿损失,更是削弱德国经济和军事潜力的重要手段。至1945年初,苏联战后对德政策目标及措施已基本明确并具体化,也与美英达成了广泛共识。但是否分裂德国、如何对德国民众的思想意识进行改造,依旧缺乏明确而清晰的规划。
早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还谈不上就战后对德政策予以构想和规划时,斯大林就决意战后要肢解德国。*在1941年11月6日的讲话中,斯大林说:“希特勒分子现在忙于扩展德意志的土地、收复莱茵区和奥地利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是民族主义者。”(Внешняя политик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Т.1.С.37.)11月14日英国共产党领导人请苏驻英大使迈斯基(И.М.Майский)解释斯大林的立场。为此,迈斯基致电莫洛托夫并请求释义(АВП РФ,Ф.059,оп.1,п.352,д.2406.л.84)。莫洛托夫转述斯大林的解释:将奥地利这个主要以德国人为主要居民的国家并入德国,对此可以在德意志民族主义框架内予以理解,但这并不意味斯大林赞同这种兼并,他不认为德国的民族主义是正确的、可以接受的方案。斯大林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即便从德国民族主义的立场出发,希特勒分子目前的这种吞并政策对于德国来说也是毁灭性的,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党是不折不扣的帝国主义政党,而不是民族主义的政党,……。关于奥地利、莱茵区等,斯大林认为奥地利必须作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与德国分离,而德国本身,包括普鲁士,应该分裂成若干或大或小的独立国家,以此保障欧洲国家未来的安全。(АВП РФ,Ф.059,оп.1,п.354,д.2412.л.21-24. 《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 1941—1949》.Т.1.No 7.С.118-119)。1941年12月中旬,在与来访的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会晤时,斯大林明确提出必须肢解德国,至少要将普鲁士分裂出来,以此削弱德国,使其无力再威胁欧洲安全。*关于艾登访苏及与斯大林、莫洛托夫的会谈,见《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01649、№01651号文件;《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 1941—1949》.Т.1.№ 11,12,13,14.此后,如何分裂德国,分裂成多少个国家,这些独立国家之间应该具有怎样的关系,成为外交政策规划部门研究的重点,曾制订出多种方案。*《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 1941—1949》.Т.1.No 58, 63.在苏美英三国首脑德黑兰会议上、1944年10月斯大林与丘吉尔在莫斯科的晤谈及雅尔塔会议上,都曾讨论过分裂德国问题,虽有共识,但都未成决策。雅尔塔会议后,英国不再谋求分裂德国,美国态度也转趋消极。苏联方面,一是担心组建若干弱小的没有生存能力的国家,会刺激德国人骨子里就具有的强烈的民族统一意识,成为团结所有德国人的强大动力。*和约与战后秩序问题委员会会议记录, АВП РФ,ф.06.оп.6.п.26,д.281. л.1-2.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 1941—1949. Т.1.№ 92.С.450-455.二是担心美英两国会把分裂德国的责任推卸到苏联头上,目的是在世界舆论中抹黑苏联。*莫洛托夫给苏驻英大使古谢夫的电报,АВП РФ,ф.059.оп.15.п.18,д.99. л.13.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 1941—1949.T.1.№ 154.C.626.但分裂德国依旧是苏联削弱德国的选项之一,*见1945年5月28日斯大林与霍普金斯和哈里曼的会谈记录。АВП РФ,ф.048.оп.48.п.431,д.11. л.184-196.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 1941—1949.T.2.№ 4.C.142.因为决策者很清楚,通过解除武装和索取赔偿,使德国在若干年内保持“无害化”是可能的,前提是苏美英三国立场一致并保持持续地、有效地监督。但实际上这非常困难,甚至会形成对立,这样就会出现某些国家有意放松监管的危险,甚至积极鼓励德国重新武装并恢复其工业化。分割德国将使这种尝试变得困难,重新武装被分割为若干独立国家的德国并把它重新变为强大的工业化国家,这需要很多年。*和约与战后安排委员会会议记录,АВП РФ,ф.06.оп.6.п.26,д.281. л.1-2.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 1941—1949.T.1.№ 92.C.450-455.这里可以看出,苏联已预见到与美英不和甚至走向对立的可能性,把分裂德国作为预防美英扶持德国的手段。由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斯大林所追求的是分裂德国还是统一德国的争论,也就不难形成定论了。
相对于其他各领域的改造目标和措施来说,对德国民众的思想意识进行改造,直到德国投降后开始对其实施军事占领,苏联决策者都没有拟定明确而具体的方案。但外交决策部门很清楚,一是这个问题极为重要也极为复杂、敏感,二是美英所讨论的各种改造方案“不仅仅具有幻想的性质,简直是极其有害的,”三是只有将来德国成功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才可以减轻、消除对其施加的压力。*副外交人民委员迈斯基给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的报告,АВП РФ,ф.06.оп.6.п.14,д.145. л.1-41.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 1941—1949.T.1.№ 92.C.337-338.由此可见,对德国进行改造应遵循什么样的价值理念,苏联与美英之间是对立的。对于苏联来说,推动德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最理想的结果,也是使德国不再构成安全威胁的最佳和最后保障,但这需要时间。
战时苏联关于战后对外战略及对德政策的目标设定关乎国家安全,也关乎苏联的世界强国地位。实现这些目标,要依靠苏联自身的力量,特别是强大的红军。但苏联是个跛足巨人,国家遭到了巨大破坏,人民已筋疲力尽,必须努力与美英保持合作关系,一是借助美英援助争取尽快实现国家经济重建,二是共同管控德国,三是防止欧亚大陆出现美英主导的敌视苏联的国家集团。故此,在确定目标及措施时十分谨慎,力争合情合理且在本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这一点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赔偿委员会制定对德索赔政策的过程中,见李凤艳:《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对德索赔政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而与美英的合作关系能否持续,取决于德国何时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一旦爆发这样的革命,这些结论则当“加以修改”。*副外交人民委员迈斯基给莫洛托夫的报告,АВП РФ,ф.06.оп.6.п.14,д.145. л.1-41.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 1941—1949.T.1.№ 92.C.360.由此可见,苏联赋予了德国无产阶级革命极为重大的意义。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因为德国共产党非常虚弱,无法独自推动这项事业,苏联只能选择与美英合作共同管控并改造德国,使其无害化。
战争期间苏联与美英之间通过多种渠道就对德政策及战后世界秩序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磋商,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三国首脑的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形成的基本共识是通过占领和监管削弱并改造德国,彻底根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传统,使其不会再威胁世界和平,为实现此项目标而规定的若干行为准则,后来被简称为“四化”方针,即“非军事化”、“非纳粹化”、“非卡特尔化”及“民主化”。简要说明这四项方针,即:解除德国全部武装,使之完全非军事化,铲除或控制可用作军事生产的一切德国工业;惩治战犯,消灭纳粹党及其一切组织机构,逮捕和拘留纳粹党高级官员及重要人物,一切纳粹党徒(除仅在名义上参与该党活动者),以及其他对盟国目的持敌对态度者,不得担任公职或半公职以及重要私人企业中的责任人职位,废除纳粹法律;消灭卡特尔等各种形式的经济垄断,着重发展农业及和平工业,以满足国内需要;在民主基础上重建德国政治生活并对德国的教育进行监督和改造。此外,德国需以实物对战争受害国予以赔偿。*萨纳柯耶夫、崔布列夫斯基编:《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北京:三联书店,1978年,第507—515页。与此同时,两次首脑会议都显现出苏联与美英之间的矛盾甚至对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越来越难以妥协和化解。
雅尔塔会议对于苏联来说意义重大。一是实现了扩展领土的目标,包括获取含柯尼斯堡在内的东普鲁士北部地区,基本得到了美英首脑的承认。二是欧洲边界做出了符合苏联意愿的调整,苏联与波兰以寇松线为界,波兰领土因此减少的部分由德国补偿,苏联主张德波边界西移至奥德-尼斯河,但没有得到美英首脑确认。三是将东欧、北欧、部分巴尔干地区纳入本国的势力范围。四是与盟国构建了占领及改造德国的法律基础,包括在对德索取赔偿方面。此时的苏联能如愿以偿主要依赖于强大的红军。红军以解放者的身份占领了半个欧洲,同时还是美英决战日本需要倚重的力量。与其说是美英满足了苏联的要求,不如说是承认了既成事实。此外,苏联占据了道德优势和心理方面的先机。丘吉尔曾说:在俄国为捍卫自己反对德国侵略而经受了这场悲剧之后,在俄国为解放波兰而作出种种努力之后,俄国人的要求就不是基于实力,而是基于权利了。*《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第179页。迈斯基也曾言道,美国人和英国人正处在“战争气氛”的影响之下,还因对苏联援助不足而受到“良心的谴责”,故较易做出让步。*迈斯基给莫洛托夫的关于《未来和平的最佳基本原则》的报告(1944年1月11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第03201号,第704页。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基本得到了它最为属意的重大利益。
但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与丘吉尔围绕着德国赔偿问题的争锋暴露了苏英之间战略利益的对抗性及维持和平理念与方式的差异。对于苏联来说,要求德国以实物支付赔偿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改造德国的经济结构并削弱其经济和军事潜力,使其没有能力再次威胁苏联及欧洲的安全。通过拆迁德国企业的设备、机床等消灭德国的重工业,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二是借助赔偿所得加快恢复遭战争破坏地区的经济。为此,专门成立了由副外长、驻英大使迈斯基领导的赔偿委员会,负责研究对德索赔问题。该委员会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多方权衡,充分研究了德国的支付能力并吸取了“一战”后德国赔偿问题造成困难和混乱的教训,确定了赔偿额度及支付方式,要求德国支付总值200亿美元的实物赔偿,支付方式有两种:一是在战争结束时从德国的国内外资产中一次性提取,包括机床、船舶、国外投资等,两年内完成;二是在签订和约后,德国以制成品、劳务、现金等方式逐年支付,十年内完成。此外,还确定了对德索赔应遵循基本原则,即德国不因支付赔偿而无法独立生存且对欧洲及世界经济产生的消极后果不是不可克服的。*迈斯基给莫洛托夫的报告,1944年7月28日,АВП РФ,ф.06,оп.6,п.16,д.164,л.1-69.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T.1.№ 114,C.506-516.设定这一原则主要是预见到美英不会全盘接受苏联的方案,*迈斯基给莫洛托夫的报告,АВП РФ,ф.06,оп.6.п.16,д.165,л.1-11.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T.1.№ 129.C.556-557.它们不想削弱德国的经济力量,美国国内甚至有势力主张保留一个强大的德国作为遏制苏联向西欧扩大影响力的屏障。*苏驻美大使葛罗米柯给莫洛托夫的电报,1944年10月6日,АВП РФ,ф.059,оп.12,п.34,д.213,л.204-211.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T.1.№ 128.C.550-553.迈斯基预估美英拒绝苏联方案的理由主要有:德国将无法正常生存,会出现持续贫困和大规模失业,引发革命性动荡并强化德国人的复仇心理,且由于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对德国这个工业强国进行非工业化改造将延缓欧洲经济的复兴。*迈斯基给莫洛托夫的报告,1944年10月9日,АВП РФ,ф.06,оп.6,п.16,д.165,л.1-11.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T.1.№ 129.C.554-559.
不出所料,雅尔塔会议上,苏联提出的对德索赔方案遭到了丘吉尔的强烈反对,反对的理由也在苏联的预料之中。*FRUS:the Conference at Yalta,Washington 1973,pp.874,887,901.这令斯大林十分恼怒,他指英国人是在谋求建立一个强大的德国。*《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第231页。显然,斯大林对英国极度不信任,对其扶持德国对抗苏联的可能性保持着高度戒备。美国的立场与苏联相近,倾向于严惩并削弱德国。最后,会议仅就索赔目的及支付方式达成了基本共识。*《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第214—215,254页。
至波茨坦会议,苏联面临的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美英结成了统一战线,且美国主导了议事日程,这标志着美国开始成为欧洲事务的主导者之一,突出表现在关于德国赔偿问题的磋商过程中。在这次会议上美国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赔偿方案,并得到了英国的全力支持。与苏联方案相对比,其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一是主张苏美英从各自占领区提取赔偿,互通有无,等价交换。苏联难以接受,因为德国的重工业约80%位于西占区,这显然增加了苏联为获取赔偿、削弱德国经济实力而致力于消灭德国重工业的难度;二是主张德国当前产品应该首先用于出口换汇以支付必要的进口,所余用于赔偿。苏联要求优先支付赔偿并压缩进口规模,使其在以当前产品支付完赔偿后其出口所得能支付的范围内。*美国方案的内容及三国首脑之间的磋商,见А.А.Громыго(главный редактор).Советский Союз на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конференциях периода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1941—1945 гг.Т.6.берл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 руководителей трёх союзных держав—СССР,США и Великобритании(17 июля—2 августа 1945 г.).Сборник документов.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политиче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1984,C.143,291,310,314,385-386,402-403.美英以接受苏联关于德波边界的提议及考虑承认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和芬兰政府并接纳它们加入联合国为条件,要求苏联在赔偿问题上让步。*美英有意接纳意大利加入联合国,却以不民主和不自由为由拒绝承认保、罗、匈、芬政府并阻止这些国家加入联合国,见《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第398—408,432—437,442,444页。斯大林最后接受了美方方案,所达成的协议,要而言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百分比而不是具体数字确定赔偿规模;分区赔偿,西占区以拆迁设备的15%换取苏占区的食物、原料等,10%无偿交给苏联;当前产品优先支付进口;美英放弃对苏占区德国企业股份及德国在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及奥地利东部资产的要求,作为交换,苏联不对西占区德国企业股份及德国在上述各国之外的境外资产提出要求。*《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第512—514页。
波茨坦会议最后文件体现出苏美英在对德政策包括赔偿问题上的基本共识:一是发展农业和民用工业,使德国没有能力再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二是消灭德国军事工业,严格监管并限制与军工生产密切相关的工业;三是剩余生产能力用于支付赔偿,但要以保证德国能独立生存为限(即进出口平衡)。这是后续制定具体拆迁、赔偿计划的指导思想。与此同时,所达成的赔偿协议在法律上承认了欧洲已形成两个势力范围的现状,西方盟国要保证德国西占区及西欧免受苏联影响,同时放弃了对德国苏占区、东欧及北欧部分地区事务的干涉,欧洲已呈现出两大阵营的基本轮廓,为走向分裂迈出了重要一步。而谈判过程中,围绕着当前产品是优先支付进口还是优先支付赔偿的论争,则反应了苏联与美英间维持和平理念及样式的差异。前者是自给自足式的社会主义,在民族国家主权独立基础上,以实力求和平,后者是以商业立国的资本主义,除以均势保障和平,还致力于将德国纳入世界经济体系,通过共同繁荣来维系和平。*1944年10月,斯大林与丘吉尔在莫斯科的谈话体现了这种差异,АВП РФ,ф.06,оп.7-a,п.58,д.19,л.2-7.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T.1.№ 131.C.563.
德国战败投降后,苏美英法四国开始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并根据战时首脑会议达成的协议,在盟国管制委员会框架内合作,在各自占领区内推进“四化”改造,富有成效。但在个别领域实施的改造,却使苏联与美英的关系迅速走向了对立。苏联指责美英对德国的“非纳粹化”和“非军事化”不彻底,任用前纳粹党高官出任政府要职、保留德国的一些军事组织、拖延从西占区拆迁企业用以支付赔偿等。而苏联实施对德管制与改造政策引发了美英的抵制与敌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索赔。占领初期,苏联驻德军政府的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快、尽可能多的提取赔偿以防政局生变。以大规模拆运为主,包括造船、飞机制造、化工、重型机械、电力、光学和精密机械等行业企业,但并没有局限于波茨坦会议决议所规定的或禁止或限制发展的重工业,苏联本国完全不能生产或产量很少的轻工业,如纺织、造纸、酿酒等,也成了拆运的对象。这种大规模拆迁很快就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及政治后果,导致苏占区经济凋敝,工人失业,加重了生活的困难程度,民众因此而对苏联占领当局及其扶植的德共和社民党心存怨怒,这直接关系到这两个政党能否赢得1946年秋举行的地方选举,关乎苏占区的政治前途。如哈雷大学医学系一位学生就曾断言:“俄国人要拆掉我们所有的工厂,这将导致大规模失业,而这无论如何不会促进共产主义理想在德国的传播。”*Н.П.Тимофеева,Я.Фойтцик.Политика СВАГ в области культуры,науки и образования:цели,методы,результаты.1945—1949:Сборник документов.Москва:РОССПЭН,2006.C.515.鉴于此,从1946年初开始,苏联改变了大规模拆迁提取赔偿的政策,转向将苏占区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约200家大型工业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所有权归苏联,高层管理人员来自苏联,按苏联模式经营,使用当地劳动力和原材料,产品绝大部分无偿运往苏联。这些公司涉及采矿、电力、造船、钢铁、化工等战略性行业,其产值占苏占区相关行业总产值的比重在20—57%之间。*АВП РФ,ф.0457《г》,оп.1.п.11.д.43.л.90.转引自:М.И. Семиряг.Как мы управляли Германией. Москва:РОССПЭН.1995.C.135.这是苏占区经济领域苏维埃化程度的重要标示。
与此同时,苏联与美英在盟国管制委员会内制定具体赔偿计划的谈判进展缓慢。这项工作包含两个步骤:先是确定战后德国应有的经济水平,然后列出维持这种水平所不必要的企业名单,用于拆赔。第一步就耗时近8个月,争论的核心依旧是给德国留下多少工业能力,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削弱德国。至1946年3月底才达成《赔偿与战后德国经济水平计划》。此后,美英又百般拖延确定应予拆赔的企业名单。这期间,美国要求各占领区开放门户,水陆空无障碍地自由往来,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甚至要求苏联放弃提取当前产品,作为美国执行赔偿计划的前提条件。苏联认为美国意在“拆除占领区”,由盟国管制委员会取代各占领当局在其占领区内的绝对主权,最终目的则是遏制苏联扩大影响力。*谢苗诺夫的简报,1946年5月9日,АВП РФ,ф.082,оп.30a,п.155,д.3,л.64-87.Заверенная копия.СССР и германский вопрос.T.2.№ 114.C.490.至于英国,苏联认为其拖延执行赔偿计划,一是谋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德国的工业力量,防范苏联,二是保持这个问题的不确定状态,通过媒体渲染使德国人相信俄国想以其无情的赔偿政策把德国变成一个贫困国家,正是由于英国人的抵制才使俄国至今无法实现这一目的。*Там же.с.492.这使苏联陷入即不利又不义的处境。在对德索赔这个问题上,苏联与美英走向了对立。
二是苏联拒绝了美国草拟的“贝尔纳斯条约”(全称是《德国裁军与非军事化条约》)。1945年9月20日伦敦外长会议期间,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首次正式向莫洛托夫提议,就苏美英法四国签订一项保障德国长期处于非军事化状态的条约进行协商,旨在防止德国重新武装、满足苏联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АВП РФ,ф.06.оп.7.п.43.д.678.л.71-73.对于这项提议,斯大林判断美国意在对抗苏联,是要苏联接受美国在欧洲事务中发挥与苏联同样的作用,以便将来通过与英国结盟控制欧洲,是要使苏联与欧洲国家已经签订及即将签订的同盟条约失去其意义和指向。*Печатнов В.Переписка Сталина с Молотовым//Источник.1999.C.74.副外长李维诺夫说的更直白:“既然我们的安全得到了保障,那我们的行为和要求就失去了合理性,正是因为这些行为和要求,我们和西方国家之间出现了分歧。”*АВП РФ,ф.06.оп.8.п.60.д. 1010.这十分清楚地表明苏联的战略意图一方面是防范美国介入并与英国结盟控制欧洲,另一方面则通过强调德国威胁维系同盟关系、扩展势力范围,而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两者是难以兼得的。这就决定了苏联不可能接受美国的提议。
在苏联拒绝了条约草案*条约草案由序言和五项条款构成。序言说明签约目的:有关德国裁军计划已经基本完成,但为世界和平和安全,仍需进一步加强;第1条列举了禁止德国拥有的各种武装力量、军事机构和组织、军事装备及与这些装备的生产相关的场所、设施、技术等。这与波茨坦公报中的规定并没有实质性差别。但该条d款规定的应阻止在德国制造、生产或进口的军事装备中增加了“为任何目的的所有可裂变材料,经各缔约国批准的除外”一项;第2条规定成立一个四方检查委员会,负责对第1条中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这种检查机制在盟军结束对德占领之后开始运行;第3条的核心是“德国明确接受本草案第1和第2条应是盟军终止对德占领的基本条件;”第4条规定检查委员会的决策方式为多数同意原则;第5条规定条约的批准和生效方式,有效期为25年。全文见FRUS(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46(1),p.190-193.后,1946年4月底,巴黎外长会议期间,恼怒的贝尔纳斯将条约草案公之于众,国际舆论为之震惊,认为美国这是投石问路,如果苏联拒绝,就表明它所追求的并非是正当的安全利益,而是谋求扩张。*АВП РФ,ф.06.оп.8.п.46.д. 768. л.34. 随后不久,贝尔纳斯公开揭示了苏联的此项意图,见FRUS.1946.V.2.德国西占区各派政治力量则欢欣鼓舞,他们把此项提议看成是美英改变对德政策的标志,意味着盟国的占领将提前结束。*АВП РФ,Ф.082,оп.30a,п.155.д.3.л.114-138.这使苏联陷于被动,在东西方对抗格局初露端倪的背景下,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超出了条约本身,促使苏联高层进行深入研究。参与研究这份草案的有多达十几位国家高层领导人,这在苏联对外决策史上是十分鲜见的,而最终的意见是一致认为不能接受。其理由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美国旨在结束对德占领,促使苏联从德国进而从波兰、巴尔干撤军,这意味着无法对德国进行彻底改造,苏联也将无法继续获取赔偿,意味着削弱苏联对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力,还意味着为美国资本进入德国创造条件,壮大西方在德国的势力,之后将是美英德的对苏战争;二是美国要放松对德国的管制,加快复兴德国,使其成为资本主义基地和对抗苏联的堡垒。*АВП РФ,ф.06.оп.8.п.60.д. 1010.此外,苏联忌惮签署这一条约将使自己在德国苏占区大规模的铀开采和加工项目置于西方的监督之下。*李凤艳,王彦:《“德国裁军与非军事化条约”与冷战的缘起》,《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
经多方权衡,在1946年7月中旬继续召开的巴黎外长会议上,苏联提出对贝尔纳斯条约草案的修改意见,实际上是拒绝了贝尔纳斯条约。同时,苏联调整了对德政策,即不再谋求分裂和削弱德国,而是在保证其和平发展的前提下,“使其成为统一、民主、爱好和平、拥有发达工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国家。”*РЦХИДНИ(Российский Центр хранения и изучения документов новейшей истории).ф.17.оп.162.д.38.л.79,115-117.而在贝尔纳斯看来,这意味着苏联的对德政策发生了危险的“转折”,旨在拉拢德国并把其变成自己的盟友以对抗西方。*J.Byrnes,Speaking frankly. New York,1947,p.181.相应地,美国也开始转向利用德国对抗苏联,其标志是1946年9月6日贝尔纳斯在德国斯特加特发表的演说。演说中,对苏美关系最具杀伤力的是他声称将努力最终确定德国的东西部边界。*Keesing’s Contemporary Archives.September 7-14,1946,p.8115f.这是美国首次提出要修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德国边界,包括东部的奥德—尼斯河边界,在苏联看来,这意味着美国背离了雅尔塔精神,苏美之间在德国进行合作的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这次演说是“战后美国与其前敌国(至少是德国的西半部)和解的历史开端,”*RogerMorgan, “Washington and Bonn: Case Studyin Alliance Politics,” International Affairs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44, vol.47, No. 3, 1971, pp.491-495.同时也是苏美在德国问题上由合作走向对抗的开端。
三是苏占区的苏维埃化。不论是战时的政策规划,还是战后初期的占领,推动德国走向社会主义都不是苏联最高决策层的政策选项,*季米特洛夫:《季米特洛夫日记选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44页;直到1948年底,斯大林在与来访的德国统一社会党领导人会谈时仍告诫不要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见:Нужно идти к социализму не прямо, а зигзагами—Запись беседы И.В. Сталина с руководителями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й единой партии Германии В. Пиком, О. Гротеволем, В. Ульбрихтом. 18 декабря 1948 г.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архив.2002.№5.尽管这是苏联最美好的愿景。一是德国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多种政治力量竞逐,德共相对弱小,四国分区占领更是难以拆解的掣肘;二是苏联更看重与美英的合作关系,而推动德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意味着与美英的对立。但在实践层面,苏占区却很快就步入了社会主义轨道。
苏占区的苏维埃化主要体现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苏占区文化领域的苏维埃化相对较晚,大致开始于1946年下半年,随着冷战局势的日益激化而逐步强化,一是对待知识分子以政治观点和阶级立场定亲疏,二是大力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三是宣传马克思主义。但文化领域的苏维埃化改造难度很大,阻力很多。政治方面,组建了由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同盟和自由民主党构成的反法西斯政党同盟,但前两者特别是共产党才是苏驻德军政府着力扶持的工人阶级政党,后两者则是需防范甚至压制的带有法西斯特性的资产阶级政党,组建这一同盟,目的是团结各种政治力量根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残余,也是为了使自民党和基民盟中立化而不至于与苏联占领当局及德共为敌。*苏驻德军政府总司令朱可夫关于苏驻德军政府各机构经济与政治任务的讲话速记,1945年8月16日,ГА РФ.Ф.Р-7317.Оп.7.Д.14.Л.121-133.与此相反,美英鼎力扶持的是基民盟及社民党中的右翼势力,而竭力压制共产党及社民党中的左翼。东西占领当局各自扶持的政治力量的立国理念是根本对立的,相互竞争,彼此打压。为了赢得优势地位,1946年4月,苏联驻德军政府操控将共产党与社民党合并组成了德国统一社会党,这导致社民党分裂,而基民盟因抵制苏联占领当局的一些改造措施被严重削弱。统一社会党在苏占区的各级行政、司法机构中牢固地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反法西斯政党同盟则成了一具空壳,苏占区的政治生活加速走向了苏维埃化。
经济方面,苏占区的苏维埃化主要表现为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在工业领域采取的路径是先将属于德国国家、各级行政和军事机构、各类社会组织、纳粹党及其从属机构、领导人的财产或扣押或没收,还包括那些积极支持纳粹党的有影响力的自然人的财产,然后经全民投票公决实现国有化。被国有化的企业数量占总量的8%,但所创造的工业产值则占总产值的45%,其中包括划归苏联所有的200多家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股份公司。私营企业数量众多,但都是雇工不足10人的小微企业。*Нужно идти к социализму не прямо, а зигзагами—Запись беседы И.В. Сталина с руководителями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й единой партии Германии В. Пиком, О. Гротеволем, В. Ульбрихтом. 18 декабря 1948 г.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архив.2002.№5.C.16.此外,在苏驻德军政府的主持、推动下迅速完成了土地所有制改革。具体办法是没收那些拥有100公顷以上土地的大地主的全部土地和财产,纳粹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他战犯所拥有的土地也全部没收,有偿分配给那些无地或少地的农户,但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民只有使用权。这就实现了土地由高度集中的大地主所有制向国有制的转变,而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广大新农户则是新的社会制度的重要支柱。
苏占区的苏维埃化令美英反感和不安,美国驻德军政府一位军官曾经对苏驻德军政府宣传厅主任丘尔班诺夫说:你们的努力是徒劳的,任何时候我们都不会允许在欧洲出现一个社会主义的德国,哪怕是它的任何一个部分。*S.Tjulpanow, Deutschland nach dem Kriege(1945—1949).Erinnerungen eines offizieres der Sowjetarmee.Berlin,1986,S.134.转引自:М.И. Семиряг.Как мы управляли Германией. М., 1995.C.308.据此可以推断,苏联在德国苏占区推动的苏维埃化改造是美英对苏发动冷战以遏制共产主义在欧洲扩大影响力的动因之一。
梳理、解读俄罗斯解密档案,结合相关当事人的回忆及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战后苏联的对德政策是美英放弃与其合作转而采取遏制政策的动因之一。苏联谋求削弱德国且通过大规模地从德国获取各类赔偿壮大自己的力量,令美英担忧苏联会成为欧洲事务的主宰者,为维持欧洲力量均衡,美英倾向于保留德国的工业力量,并将此视为加快欧洲经济复兴的必要条件,同时将德国经济纳入欧洲经济体系以防止其军国主义势力的死灰复燃,通过共同繁荣维系和平,这与苏联自给自足式的社会主义、以实力保障和平的理念不相容。苏联以德国作为巩固同盟体系、扩展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基地和堡垒,这是美英决意对其采取遏制政策的主要动因。苏联与美英在战后德国上演的地缘利益与价值理念之争是不可调和的,但因这种斗争牵一发动全身而又不得不谨慎而行,遂使其成为整个冷战格局的核心结点,也是冷战格局基本特征的主要呈现者。
(责任编辑:冯 雅)
2016-11-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联对德政策研究(1941—1990)”(编号:15BSS042)。
李凤艳(1968-),辽宁阜新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A
1674-6201(2016)04-00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