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康全 朱仲平
“三入三出”得真意
——以《行路难》(其一)和《武陵春》教学为例
●夏康全朱仲平
诗歌教学需先引领学生走进去,入情入境,再走出来,有所思考与感悟。经过这样一个来回,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诗歌。
走进诗歌要做到“三入”。
古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俗话也说,“好诗七分读”。每接触一首新诗,教师都应引导学生多读几遍(不仅要读诗题,读诗歌,还要读注释),力争读准字音,读出节奏,了解诗有几行几节,如果是词,还要了解是单阕,还是分上、下阕。
《行路难》(其一)共14句,属歌行体。学生以前很少接触歌行体,教师有必要补充一些知识,让学生对其有更多的了解:歌行体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以七言诗为主体,融记人、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歌行体篇幅可长可短,声律、韵脚比较自由,不拘平仄,可以换韵。有了这样的介绍,学生读的时候就能较好地把握诗歌的结构。读过几遍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串讲一下诗句,以对诗歌有整体的感知。
通过这些活动,教师能了解学生对哪些字词不理解,对哪些诗句的意思不够明白,以及对诗歌的整体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为“二入”作准备。
这里的分析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词义,知晓典故,明白诗句的意蕴。
教学《行路难》(其一)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明白“羞”和“直”分别通“馐”和“值”;强调两个稍难字的读音及字义,“箸”(zhù)指筷子,“歧”(qí)指岔道、岔路;还有些字虽好认,但含义深刻,不好理解,如“忽复”,就字面理解是“忽然又”的意思,但它表达了作者热切的希望和急迫的心理。
接下来,引导学生弄清诗中的一些典故。《行路难》(其一)中运用的典故较多,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碧溪垂钓”“乘舟梦日”“长风破浪”三个典故。课文里对这几个典故都作了注释,但比较简洁,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有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知晓了典故,一些含有典故的诗句就好理解了。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从字面上看,“垂钓”“乘舟”是一种途穷归隐、悠闲自得的生活,实际上这两句暗用姜太公与伊尹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姜太公曾经在溪边钓鱼,后得遇文王,被征为国师,最终帮周武王取得了天下;伊尹本是一介农奴,他曾梦见自己乘船从太阳边穿过,后受到商汤的赏识,并帮助汤取得了天下。知晓了这两个典故,也就不难理解诗人虽遭冷落,仍然希望遇到明君,成就一番伟业的期盼。
品悟,即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法捕捉诗中的意象,让意象凸显出来,融入血脉,注入心头。
《行路难》(其一)中,诗人通过意象的变换将波澜起伏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句开头,诗人用“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四个意象写出了盛宴的场景。——诗人铺设盛宴招待友人,本应兴高采烈,情绪激昂,但高涨的情绪稍纵即逝,诗人很快变得悲愤、苦闷、压抑和茫然,这从“停杯”“投箸”“拔剑”等意象中可以感受到。为什么会这样呢?诗人通过“冰塞川”“雪满山”两个意象,把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描写得形象可感。虽然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但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他不会因一时失意自甘沉沦,而会不断进取,所以他很自然地想到了“碧溪垂钓”和“乘舟梦日”两个典故。这立即让诗人信心倍增,使他的情绪再一次升腾。然而,“碧溪垂钓”“乘舟梦日”毕竟都是他人的事,回到现实,瞻望前程,诗人只觉得前路坎坷,歧途甚多,不知何往。一个“歧路”的意象,把诗人刚刚鼓起的信心击得粉碎,他的情绪再一次跌落。不过,李白毕竟是李白,他很快从消沉的情绪中走出来,怀揣着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摆脱了在歧路前的彷徨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云帆沧海”两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再看《武陵春》的最后两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舴艋舟”的意象给人的感觉本应是轻快的,但词人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与“舴艋舟”联系起来,说舟轻愁重。这样化虚为实,以轻衬重,使“愁”有了形体、重量和动感,让读者从具象中轻易地感悟到诗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深重愁苦。这种创意显示出了词人非凡的才思。
走入诗歌是教学的规定动作,教师一般能做到。走出诗歌难度更大,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更广泛、更全面、更深入、更立体地解读诗歌,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去挖掘人文精神,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走出诗歌需要做到“三出”。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既然文章、歌诗是“为时而著”,我们只有走进诗人所处的时世,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所写的“歌诗”。
诗人所处的时世也就是诗歌的创作背景,课文一般会对其作介绍。《行路难》(其一)的诗后即附有写作背景,但介绍比较简略,教师可以补充一些生动的事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李白入京的第二年(743年),初春,玄宗在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日渐厌倦,于是开始纵酒以自昏秽。李白曾奉诏于醉中起草诏书,他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妒恨他,就在玄宗面前诽谤他。于是,玄宗慢慢疏远了李白。李白一心想挂云帆济沧海,在政治上大展宏图,但结果不仅不被重用,反遭妒忌、谗谤,最终被赐金驱出朝廷。如此种种,行进路上又岂止是“冰塞川”“雪满山”呢?
补充这些材料,会使诗歌的背景更全面,以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歌。
《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可见“知人”的重要。
作者的经历一般比较复杂,需要教师予以概括。如李清照的经历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1127年前),她生活优裕、闲适。李清照是大家闺秀,是典型的“白富美”,她的夫君赵明诚是典型的“高富帅”,他们都喜欢研究金石书画,生活幸福美满。后期(1127年后),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李清照夫妇随难民流落江南。她接连受到四次沉重的打击:一是被盗,多年搜集的金石字画被盗,精神财富被毁灭;二是夫亡,1129年8月,赵明诚亡故,她失去了生活伴侣;三是受诬陷,当时有人秘密举报赵明诚曾受贿,李清照被迫以所有铜器等物追随建炎帝,希冀投朝廷所好;四是再婚不幸,身陷囹圄。这么多的打击,“怎一个愁字了得”!
学生了解了李清照的人生历程后再读《武陵春》,就能较准确地把握词人的情感。
课文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学习语文既要享受作品中人文精神的熏陶,又要能从作品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中跳出来,将作品所表现的人文精神与时代所需要的人文精神有效衔接,打上时代的烙印;或者从作品的人文精神中受到启迪或激发,淬炼人文精神,让人文精神之树常青。
《行路难》(其一)中,作者采用比兴手法描写人世间的艰难坎坷,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追求,体现出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艰险、不放弃理想、不消沉等人文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但诗毕竟写于一千多年前,我们不能限于诗人写诗时的境界,把个人理想的实现完全寄托于明君,而是既要依靠“明君”,更要依靠自己的发奋图强。同时,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也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会有时”(一等再等),而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进取精神。为此,教师可以将诗的后六句修改为“乘舟日月助商汤,垂钓碧溪说文王。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从今始,直挂云帆济沧海。”并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
再如《武陵春》,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了一个在孤苦凄凉的环境中飘荡无依的才女形象。学完后,学生如果仅仅是对作者充满同情和怜悯是远远不够的。更有甚者,如果引起一些多愁善感的学生像李清照一样,一怀愁绪,无法排遣,那就是教学的失败。学习这首词,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找到愁的原因以及如何尽量避免产生这类愁。学生通过阅读写作背景及作者经历很容易明白,国破家亡是愁之源。但教学不能仅停留于此,教师要强调家亡因国破,家愁因国殇,只有国家团结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为此,教师可以模仿毛泽东《念奴娇·昆仑》的下半阕,写成如下词句——
而今我谓悲愁:
不要这多,不要这凄切。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你,一截赠我,一截还分裂。
太平世界,从此和谐团结。
学生通过阅读模仿的词,消除愁绪,珍惜当下,并萌发出一种强烈的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这想必也是李清照的心愿。
语文是一门充满感受和体验的学科,只有当学生的心灵为墨韵书香所浸染,与作品产生情感交流,并在交流中发展,在发展中升华时,语文的人文性才能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夏康全,咸宁市教科院;朱仲平,通山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