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李秀鹏
(七台河农电公司,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农电企业供电的可靠性管理
刘超,李秀鹏
(七台河农电公司,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摘要:农电企业供电要实现可靠性管理、生产运行管理,必须加强电网检修的综合管理、可靠性数据的实时更新与管理、供电可靠性分析、考核管理等工作。供电企业必须制订农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网络,形成职责清晰、责权明确、组织有序、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管理体系,保证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关键词:供电企业;可靠性;管理
供电企业要根据上级农电部门的可靠性管理办法和细则,结合农电企业实际,从实际出发制订农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网络,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各个部门职责分工及检查和考核办法,形成职责清晰、责权明确、组织有序、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管理体系。
第一,生产计划执行缺乏严肃性。生产计划执行缺乏严肃性主要表现为个别企业在生产工作中不重视计划管理,计划制订不完善、不科学甚至没有计划。生产计划的执行不严肃,随意性大,计划考核不严甚至没有考核。
第二,电网规划指导性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一些企业对电网现状和当地经济发展分析不足,负荷预测不准确,导致规划缺乏前瞻性,使电网建设不能满足地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部分单位对电网规划的管理重视不够,企业主要负责人不能按时组织召开电网发展会议。部分单位电网规划不能根据经济和负荷变化情况及时滚动修编,使规划严重脱离实际。部分单位电网建设项目随意性大,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体现不足,不能很好地指导电网的发展建设。
第三,设备管理比较粗放。主要表现为生产现场设备、安全、状态等标识不规范、不齐全。设备巡视路线不科学,存在内容不完整、巡视不到位、超周期巡视等现象,对巡视中发现的缺陷定性不准确,缺陷未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消除。
第四,供电可靠性管理还不够规范。供电可靠性管理还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供电可靠性和生产计划缺乏有效结合,临时停电较多,没有做到先算后停。指标分解不合理,责任部门、责任人不明确,管理流程不规范,考核不到位。基础资料不完善,资料与实际情况脱节,设备线路图纸、客户资料未及时更新,统计数据不准确、不及时。可靠性分析不深入,没有发现影响可靠性的关键指标,采取的措施没有针对性。
第五,调度运行管理尚需加强。调度运行管理还需要加强主要表现为部分单位调度规程、年度运行方式等修订不及时,没有开展反事故演习,仅停留于事故预想、技术问答等,还有的单位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信息不正确,没有及时处理。部分县供电企业检修人员对计算机保护的培训不够,操作不够熟练,校验项目不齐全。可靠性管理贯穿于电力生产全过程的始终,从电网规划设计、电网建设改造、运行到检修、施工等诸多环节,要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可靠性目标实现。调度部门要合理制订系统运行方式,开展短期负荷预测工作,加强输变电设备、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装置的管理,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高度重视电力设施保护工作,避免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
月、年停电检修计划要体现出可靠性指标、停电检修及改造工程停电时户数相挂钩的关系,层层实行“先算后停”,合理制订停电检修计划,加强企业内部相关部门之间和地方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过程管理和控制,确保供电可靠性目标的实现。
同时,要加强设备检修、故障抢修工作。提高设备检修工艺和施工质量,防止发生重复停电。临时停电检修是供电企业发生停电随意性现象的主要原因,要严格控制临时停电,必须要停电的,由责任部门提出临时停电申请,根据规定的程序报批,经企业管理层批准后,交调度对运行方式具体安排执行。要把临时停电次数纳入可靠性小指标管理与绩效考核,逐步减少临时停电。故障停电造成停电抢修是制约可靠性工作提高的重要因素,必须加强故障抢修的应急管理,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尽可能缩短故障抢修时间。
可靠性基础数据及时、准确的更新,是准确统计供电可靠率和准确查找、分析影响可靠性因素的保障,关系到能否有效提高供电可靠率,是切实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的基础。
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格基层站、所等相关部门可靠性基础图纸、报表统计上报和实时更新工作。基础数据、运行数据的统计内容要严格根据《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中的各项规定认真填写,基础数据要确保与实际的接线图一致,且每季度都要进行修正,运行数据的统计范围必须符合供电企业的统一要求。实现数据统计准确、及时和完整。
市级农电供电企业要建立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熟练运用常规指标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可靠性统计指标、停电责任分类、停电损失等的纵向对比,和对可靠性影响较大的停电事件以及按线路停电时户数、停电次数进行排序分析,找出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水平。定期召开供电可靠性分析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可靠性分析要为生产服务,要与各专业部门沟通,分析结果要及时反馈给领导和有关部门,用于指导生产管理。
考核是可靠性指标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可靠性目标管理的具体体现。加强指标考核,才能确保目标管理的顺利实现。指标考核要从单一目标管理考核转向质量管理绩效与目标任务完成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从过程质量的控制入手,量化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环节的过程管理指标,确保终极目标的实现。
市级农电供电企业要制订严格细致的考核、奖惩办法,工作质量内容主要包括数据质量考核、统计报表及分析报告质量、措施计划执行情况、各生产专业班组生产工作情况等。指标完成情况主要是指分配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条线路和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即停电时户数完成情况。单列事件是具体一次的重要停电事件对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考核。
农电供电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可靠性管理的考核工作,不断提高考核的信度,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各相关部门及员工的可靠性意识和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倪建立.农村电网节能降损与自动化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蒋振忠.发供电设备运行管理手册[K].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3]廖学琦.农网线损计算分析与降损措施[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4]虞忠年.电力网电能损耗[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Reliability Management of Rural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LIU Chao, LI Xiu-peng
(Qitaihe Rural Power Company, Qitaihe 154600, China)
Abstract:To achieve the reliability management,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rural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power grid maintenance, real-time updates and management of reliability data,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power supply and assessing management.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reliability management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management network, form a management system with clear responsibilities and rights, orderly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ed work to ensur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reliability management.
Key words: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Reliability; Management
作者简介:刘超(1985-),男,黑龙江七台河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农电供电生产技术工作。
收稿日期:2016- 01- 02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46(2016)03-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