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左琼
“不为女儿择名校”不应只是校长的教育理想
吴左琼
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殷涛拒绝为成绩优异的女儿小升初择“名校”,而是让女儿进入了自己所在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到大多数的朝阳中学,这也让他承受了来自身边人的不少压力,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在作秀。(现代快报)
在我们呼唤“家门口也有好学校”的今天,还有很多人为“学区房”而疯狂,甚至为上“名校”而一掷千金。作为一名在教育系统工作多年且充满理想主义的教师,殷涛面对“自己孩子上哪所学校”的考题时,选择了放弃名校,让孩子就读自己任职的普通学校。
一般人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学校是差学校。殷涛却将其解读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父母是敢闯的能人,他们有兄弟姐妹更有责任感,善良能干、懂得感恩……他认为,他的女儿或者其他孩子与这样一群淳朴的孩子共同学习、生活,所学所获未必会比在名校的少。
名校资源毕竟有限,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家门口的学校何尝不能成为好学校?更何况,朝阳中学这所所谓的“普通学校”还有一位有梦想的校长。与此同时,殷涛的孩子也将得益于他今天所传递的人生智慧和良好心态,毕竟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校长孩子不上名校”本不该成为新闻,而应是常态。因为,功利的教育自然成就不了真正的人才,教育公平不仅关乎理想,更影响着民族未来。让“择校”退热,一个校长的力量远远不够,我们除了期待有理想和方法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外,还需要配套的教育公平,需要更多有思想的家长以及范围越来越广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