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2016-03-15 14:21:17吴文辉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生专业

吴文辉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吴文辉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应用型高校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自身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普遍存在教学实践转换机制缺乏,教育资源短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有限等问题。文章对相关问题予以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优化教学环节、开发提升教学资源、构建多层次教育实践平台三方面提出可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设思路。

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一、背景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自提出以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近年来出台并实施了诸多具体措施。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了国内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清华、北航等九所院校作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开启了我国创业教育的新篇章。2013年,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网络视频会)上明确指出,鼓励支持大学生的创业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落实以创业促就业的重要举措。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以育人成才为目标的举措,应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为内涵,以专业教育为根基,引领未来专业教育的改革实践之路。

二、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规格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按照惯例一般可分为四类,技能型、学术型、工程技术型和专业管理型。社会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的人才需求,对其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不尽相同。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而言,应以培养工程技术型和专业管理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也就是具备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应用型高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其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相互支撑的一个整体,是将创新的思路通过创业的手段来实现的过程化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规划,侧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不是常常被误读的“培养企业家”的教育和“解决就业问题”的教育,而是一种创新创业精神的教育,是一种企业家的精神,这种教育应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可分为针对全体学生的普及型教育和针对有强烈创业意愿的个性化提升培养。

三、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探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各高校顺势而变,创新创业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势而生,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已经初具规模。但普遍存在教育资源有限,师资力量薄弱,专项资金缺乏,校企合作不深等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教育实践转换机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光靠树理念、喊口号,也不是带领着学生参加一些相关竞赛来体现业绩。必须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与理念深度融合到培养方案中,并贯穿整个培养教育体系。尽管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专业教育的培养方案,由于受到经验和资源的限制,大多停留在竞赛和理论教学层面,缺乏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评估考量的制度。除了优化课程设置,还需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素质提升相脱节,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讲授较多,实践较少。大部分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中,或是以选修课的定位出现,更有甚者没有设置相关课程。

(二)相关教育资源短缺

首先是师资力量不足,高水准的师资队伍是基础,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足这一短板在各高校之间普遍存在。其次是缺少校企深度合作的创业基地。大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的撰写和项目的提出仅仅是创业的第一步,甚至于称不上是创业,除了要有校内专业的指导老师加以指导,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相关专业的企业来提供相关帮助。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将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使得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始终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与层次。第三是没有足够的创业基金,一个创业项目要想成为现实,除了项目本身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资金支持。创业基金,社会上称之为风险投资基金,只有极少的大学生创业项目能够获得,对于数以万计在校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可望而不可及。除了创业场地和教育,学生创业基金的建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有限

实践平台分为两个方面,一为创业园区或创业孵化基地等相关项目。由政府或学校出资搭建平台,提供场地,学生将好的创意创新想法转化为创业项目,各地区各高校争相建立,在大学生创业的初期确实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很多高校缺少创业实践平台,或建立了相关平台却受到各种行政条文的管制,学生难以将课堂上所学所知的内容转化为实践,实为纸上谈兵。二为相关“创新创业大赛”,从国家、省市各级“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到各种校级的选拔赛事,这种方式的刺激,往往是以短期收益为目标,竞赛和活动结束之后,学生获得了奖励,老师取得了荣誉,在后续的过程中很少有继续深入实践的,多数团队就此终止研究,同时指导老师也转向其他方向的科研中。缺少后续的指导与动力,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的挑战,诸多高校都停步在了尝试创业的初级阶段,而后便徘徊不前。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设置,不应局限于既定的知识与理论灌输,而应更加强调受教育者主体精神和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

(一)优化理论教学环节

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来实现,设计“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拓展”实践环节,并设立相应的学分;在相关的专业课中,结合并渗透创新创业的实操性教育内容,结合各种类型的校内、校外实践活动来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或在本科阶段的教学设计中专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基础”等必修课程,同时开设创新创业与就就业通识教育选修模块,设立“SYB培训”、“创新事务”、“团队管理”、“心理学”等选修课程。并对原有专业教育选修课程进行课程改造,相关课程增加创新创业相关知识内容。

在创新创业走在前列的部分发达国家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其切入点多是真实的创业案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业实践活动,学生的知识通过体验式教学来实现。在授课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应适时更新,突出重点,强化理论结合实践。体验式教学需要注重各种资源的整合和教育环境的构建,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才能实现强化大学生主体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环境。

(二)教学资源深度开发

首先,可以采取集中进修培训的方式,对本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任务的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另外,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经费支持等方面,支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创新创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去感受创新创业的过程,学习和积累创新创业实践经验。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创新创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题培训班,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水平。其次,由学校牵头,与相关专业的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双向交流关系。不仅安排老师走出去,也将企业的高管或专家请进来,结合创业经验和当前形势政策,到校开设专题教育讲座,聘任企业优秀人才承担部分相关课题研究与课程开发,进一步丰富学生知识获取途径。同时,依托校友资源,定期举办经验交流分享会,邀请优秀校友返校传授就业、创业经验,激发在校生的专业兴趣与创业热情。

(三)构建多层实践平台

把握好各级各类型的相关大赛项目,目前衡量一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在校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与科技创新大赛获奖情况,这也是当前激励学校及学生个人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训的重要方式。通过竞赛活动,学生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了自己的科技实践能力、提高了创新创业素质。另外,高校应制定政策措施,构建校级或校际之间的各类型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与创新创业竞赛,拓宽覆盖面,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作为遴选学生创业项目的基础,不让创新创业成为少部分人的游戏。

五、结语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学识、高技能的人才,不同的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尽相同,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培养什么层次、什么规格的人才,定位准确很重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选择,必须适合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综合基础条件。使大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不仅成为求职者,还要成为行业与职业的创造者,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1]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4-6.

[2]杜玉波.在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7.

[3]邓淇中,周志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1):33-35.

[4]王贤芳,孟克.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8-120.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WU Wen-hui

(Jiangs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 China)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uild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ystem of creative education,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for their own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Currently, the lack of teaching practic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shortage of education resources, limit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platform are widesprea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ed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from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teaching resources, building multi-level education practice platform three aspects, putting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idea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the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pplied undergradu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ltivation of talents

2016-05-30

吴文辉(1981- ),男,硕士,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7.38

A

1671-3974(2016)03-0001-03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生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