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磊,冯维斗
(吉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长春130022)
吉林省优秀青少年女子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动作生物力学诊断
程磊,冯维斗
(吉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长春13002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影像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吉林省优秀女子青少年速滑运动员在弯道滑行时段的动作技术进行生物力学诊断。通过运动员在弯道滑行时身体躯干角度的动力学参数和重心速度变化规律,探讨吉林省优秀青少年女子速滑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对速滑弯道滑行技术提出技术关键,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多方面、全角度的科学依据。
速滑;青少年;弯道技术
1.1研究对象
以参加2014年吉林省运动会1 000m速滑比赛的4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在比赛现场运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对技术动作进行拍摄,采用2台JVC PX-100数码摄像机,按照三维DLT法的要求进行拍摄,采用Quintic Biomechanics视频解析软件。
2.1躯干角度变化
按照物理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理论,在加速过程中,空气对物体会产生阻力和相应分力,空气阻力和所在空间气体密度有关,还和物体与空气接触面积及形状有关,导致密度越大、物体接触面积越大、形状越不规则,所产生的对应阻力就越大。所以,运动员在滑行时控制自身躯干打开角度,掌握躯干技术动作,对比赛成绩起着决定性的因素。作为衡量运动员技术能力的重要参考数据,躯干角度分析极为重要。
结合影像分析得出数据,运动员在弯道滑行过程中,左腿单支撑阶段的躯干角度多控制在±19°左右,而在全力蹬冰的双支撑阶段,由于蹬冰发力的需要,身体会自然向上浮动,角度多控制在±22°左右,明显高于单支撑蹬冰阶段。
研究人员将现场得到的影像数据导入Quintic Biomechanics多维视频动作解析软件,得出相应的身体躯干角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从左腿单支撑滑行时逐步过渡到双支撑蹬冰过程中,随着腿部蹬冰用力,躯干会不由自主地沿垂直方向向上抬起,反之,随着右腿蹬冰结束,向身体中心靠拢的过程中躯干角度呈反向状态,提示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能力,会影响躯干技术动作的发挥。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既要对技术熟练掌握,也要提升核心力量,才能更好的控制技术动作。
我们发现这4名运动员各阶段躯干角度表现出的差异性。就这4名运动员每个运动员个体之间比较,通过数据明显看出赵雪晴的躯干角度在各个阶段比另3名运动员都要大。根据物理学理论,尽量减少运动员在空气中的迎风面积,保持良好的身体动作模型,能有效减少外界带给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对滑行过程中的身体稳定性有较大帮助。根据各阶段所测得的躯干角度数据以及前人做的研究理论,分析得出李奇石躯干角度的过大将导致其受到的空气阻力比其他运动员大,这样会加大其体能的消耗,间接增大比赛对其体能的要求。
2.2重心速度变化的研究
将4名运动员的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在右腿蹬冰的过程中,虽然身体配合腿部发力,但由于躯干迎风面积的增加和难以控制的离心力,运动员的滑行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身体重心也随着技术动作的改变而产生大幅度波动,反之,在左腿单支撑阶段,身体重心维持在核心力量集群附近,在横向和纵向的波动幅度较小,此时滑行速度可以较双支撑阶段大幅上升。纵观世界顶尖速滑选手的身体重心数据,可以直观的发现,高水平运动员在结合技术动作合理化的过程当中,都可以非常好的控制滑行过程中身体重心的波动幅度,从三维角度看,沿各个方向上的分力较小,速度随时间呈正比增加。由于在整个滑冰的过程中,人体受到来自多方面的阻力影响,而人体自身产生的动力是一定的,尽可能的通过控制身体重心减小外界的客观影响,运用优秀合理的技术动作,控制身体重心尽可能在最小范围内波动,才能提高竞技水平,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
赵雪晴躯干角度、下肢关节角度(髋角、膝角、踝角)过大,控制重心的能力一般,蹬冰腿的力量不足,导致其步长较大、步频较小。建议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减小躯干角度和下肢关节角度,增加重心的前倾程度。石晓璇的弯道滑行技术,是4名运动员中技术最优化的。躯干和下肢关节角度较小,重心前倾且波动范围大,摆动腿的着冰技术较合理;步长小、步频高。建议平时训练注重加强左腿腿部力量训练。
[1]Ingen Sehenau,G.J.van,R.W.de Boerand Gertde Groot:Onthete Chniqueof Speedsk ating.Int[J].SportBiomeehanies.1987,(03):419-431.
[2]高沫,郭宇杰,张巍,等.速滑女子500 m运动员入弯道与出弯道姿势特征比较研究[J].冰雪运动,2006,(03):5-7.
[3]结城匡启,阿江通良,浅见高明.久匕一犷久夕一卜忆打妙石加速理论再检讨[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2:111-121.
[4]崔性赫,陈月亮,黄达武.优秀男子速滑运动员500 m全程速度量化特征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6):28-33.
吉林省体育局体育科学研究课题(14D04)
G862.1
B
1674-8646(2016)14-0106-02
201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