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精精 赵邦宏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吴精精赵邦宏
内容摘要:推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从最基本的视角分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总结我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考察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再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消费结构升级农业多功能性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表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 “三农”领域的主攻方向,也是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引领,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领下,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促使一二三产业水平和垂直融合,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增加价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在以广泛而深远的作用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研究。
(一)城乡居民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
新世纪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开始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加工品的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同时消费理念也发生巨大转变。一是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量要求更高;二是对农产品的功能要求高;三是对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增多。农产品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变,要求农业应该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由单纯的农产品初级加工向深加工发展,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都有利地推动了三产之间的融合。
(二)城乡居民休闲旅游消费结构升级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
休闲旅游消费主要受收入和空闲时间的影响。国际数据表明,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人们就有了休闲度假的需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人均GDP就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居民就已经具有了休闲旅游的基础和需求。并且通过计算可知一年有115天的假日,接近全年时间的1/3。,在有“钱”和有 “闲”成为普遍现象的休闲经济时代,消费者会有多样化的新需求,尤其是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为消费者休闲旅游提供重要场所,扩大了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和科普教育等消费的需求,推进了产业的深度融合。据统计,我国国内游客数量从2008年的171.2亿人/次增加到2014年的36.11亿人/次,增长率为110.9%;国内旅游人均花费由2008年的511元增加到2014年的839.7元,增长率为64.3%。
(一)第一产业带动型
此类型主要是以农业为基础,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带领下,带动农产品加工业 (第二产业)和休闲农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前者常见于农业优势主产区,主要是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并通过农超对接、地产地销等方式销售农产品;后者常于旅游资源富集区,主要是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观光、采摘、体验等休闲农业,实现一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二)龙头企业带动型
此类型主要是以二三产业为中心带动一产融合发展。龙头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克服市场调节弊端,依托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建立生产基地,把产业链条延伸至农业生产领域,推进我国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型主要包括 “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其中 “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是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多种经营主体共存共赢的重要模式。
(三)“互联网+农业”带动型
此类型主要是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和物流手段,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对接,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使农民得到流通环节中的增值收益,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互联网+农业”可以有效的服务农业全产业链,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精准和高效。“互联网+农业”模式发展潜力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淘宝村。淘宝村的出现是互联网技术向农村地区渗透的结果,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商业模式。
(一)农产品加工业大而不强
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保持平稳增长,主食加工业加速增长,产业链建设稳步推进,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集群集聚趋势明显。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达到7.57万家,主营业收入从2003年的2.63万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8.48万亿元,年均增长19.4%;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值由2003年的1∶1提高到2.12∶1,年平均提高0.1个点。由此看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快,是农业农村经济的突出亮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起步晚,加工水平不高,行业大而不强。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产品加工率、果品加工率、肉类加工率分别为55%、10%、17%,分别低于发达国家的80%、65%、60%,其中果品加工率都低于世界30%的水平。加工业和农业产值比值虽然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的3-4∶1和8-9∶1。此外,融资难、用地难、原料及人工价格上涨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二)融资环境欠佳
我国要想通过三产之间的融合,完成蜕变并做大、升级到 “大农业”,必须有资金的支持。但从目前的货币政策框架下来看,我国的融资形式仍然严峻。一是资金缺口相对较大。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大、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运转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量增加,但信贷额度受限,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资金供需失衡,资金缺口继续扩大,少数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局面。二是贷款手续复杂,门槛高,获得贷款难。三是融资渠道窄。大部分乡镇企业经营规模小,财务制度不健全,融资渠道单一,过分依赖贷款。四是融资成本高。乡镇企业向银行贷款或者民间借款的利息比较高,有的银行还有浮利分费、借贷搭售、一浮到顶等不合理收费现象。资金来源受限和持续巨额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制约了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土地流转进程缓慢
产业融合最基本的要素就是土地,因此土地流转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经营,需要以成片的、有规模的土地供应为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主要是小规模的农户生产,相当一部分农民害怕失去土地的权利,因此宁可土地荒废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给新型经营主体。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四大难题:第一,各地区农村人口流动频繁,许多农户常年外出打工,流转过程找人难;第二,各地区农户经济情况不同、流转过程要求不同,做到成片流转土地很难;第三,部分农村地区农民文化程度低,缺乏法律意识,土地规范流转很难;第四,由于开荒耕田,使得土地实际面积与账面面积不符合,流转过程土地面积难以确认。加之,农村土地管理难度加大,土地流转进程更加缓慢。
(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不高
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起步晚,发展水平不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突出表现在去旅游景点的道路状况很差。二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虽然很丰富,但缺乏相应的规划或没有开发农业的多功能性。三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中具有特色和创意的较少,总体发展模式相似,产业形态雷同。四是,缺乏懂技术、有创意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
(一)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首先,要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要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出发,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协调发展。其次,加快培育国家级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各地发展农产品加工园区,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生产集中度,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最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以提质增效、优化结构为主线,大力推进初加工、深加工、品牌战略和新业态新模式等重点领域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二)建立产业融合资金保障
首先,拓宽投资融资渠道。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境内外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加大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资金投入,加大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一事一议推动力度,引导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努力形成 “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农民投入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新格局。其次,制定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机构根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金融支持政策,如资金补贴政策、贷款贴息政策、信贷政策等。在政策支持下,通过多方筹资方式,扩大资金来源渠道,解决资金来源受限和持续巨额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
(三)积极开展土地流转
在土地资源上,我国应制定土地流转措施,可以有效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地资源的有效流转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围绕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在乡镇地区建立 “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平台”,提高土地流转效率。二是健全土地流转政策,对符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向和产业扶持政策的土地流转,在涉农项目资金、银行贷款贴息以及有关农业补贴政策上,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市场调节手段的土地流转机制,最终使得土地流转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大力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体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理念,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业态。一是培养和聚集农业综合性人才,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打造成农村地区朝气蓬勃的产业,带动产业间的融合互动。二是引导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投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展休闲农业功能,完善设施设备和服务项目。三是加快转型升级。从加强组织化入手,提升发展品质;从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产业化经营入手,提高管理水平和旅游产品的体验性。
参考资料
1.赵海.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J].农村经营管理,2015,07:26-29.
2.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实例[J].上海农村经济,2015,11:38-40.
3.王兴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东岳论丛,2016,02:30-37.
4.赵武斌.依托优势 政府主导 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4:56-58.
5.卢良恕.加快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J].中国农村科技,2014,03:32-34.
6.裴世彬.关于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几点建议[J].河北农业,2013,09:53-55.
7.孔祥智,周振.发展第六产业的现实意义及其政策选择[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5,01:98-103.
责任编辑:孙铁铭
作者简介:(吴精精,河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通讯作者:赵邦宏,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