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绿色化的几点思考

2016-03-15 10:47:31尚丽娟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明绿色生态

■ 尚丽娟

大力推进绿色化的几点思考

■ 尚丽娟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从政治任务的高度提出了绿色化概念,这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绿色化是一种生产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价值取向。绿色化的提出是顺应世界绿色浪潮的需要,是新常态下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困境的关键抉择,绿色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大力推进绿色化需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尽快健全绿色制度体系。

绿色化 内涵 时代价值 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都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意见》首次从政治任务的高度提出了绿色化概念,明确把绿色化纳入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中,这就使四化全面升级为五化。

正确把握绿色化的基本内涵

“绿色”原本是一种色彩,是自然界的本真状态。但在人类文明史上,绿色却有着广泛的代表意义,是和平、生命、希望的象征。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在不同领域赋予了绿色新的内涵。比如,在食品和生态农业领域,绿色表示有机、无公害;在建筑、化工、制造业等领域,绿色表示环保、生态友好、资源节约等。今天,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绿色更代表着一种价值、目标和追求。 “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改变、革新,意味着事物某种性质或形态的改变。所以,绿色化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前提,以创新集约式发展为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绿色化就是要把绿色的理念、价值观内化为人的绿色素养,外化为生产生活方式,实现自然观发展观的根本转变。这样定义的绿色化主要包括三层涵义。

首先,绿色化是一种生产方式。绿色化是一种生产方式即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指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朝着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方向转变,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其次,绿色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绿色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使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朝着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再次,绿色化是一种价值取向。绿色化是一种价值取向是指价值取向朝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方向转变,把生态文明理念纳入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总之,绿色化是理念和行为的统一,它的提出将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

充分认识绿色化的时代价值

(一)绿色化是顺应世界绿色浪潮的需要

工业革命以来不到300年的时间,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然而,与之伴生的是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臭氧层破坏、土壤退化、海洋污染、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等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全球范围掀起了一场空前的绿色革命,从经济到政治、从观念到行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绿色浪潮:绿色环保运动蓬勃发展、绿色经济异军突起、绿色政治渐成气候。

世界绿色浪潮的风起云涌,给我国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国际社会不断对我国施压,要求我们承担更多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责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过, “如果超过10亿的中国居民过上澳大利亚、美国人现在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将处于非常悲惨的境遇,很简单,这个地球根本无法承受。”另一方面绿色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贸易的主要障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因包装不符合发达国家环保要求,每年就有24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遭遇退货。

为了在新一轮绿色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国际社会中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我们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

(二)绿色化是新常态下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困境的关键抉择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退期 “三期”叠加,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新常态下必须转变以要素和投资驱动、以规模和速度求发展的传统模式,必须依靠绿色化来破解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困境。

1.绿色化是打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

我国进入新常态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资源环境制约加剧,特别是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一是资源约束趋紧。我国资源相对不足,支撑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如淡水、耕地、铁矿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人均占有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43%、17%、67%、7%和7%。二是环境污染严重。当前,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 《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按照新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占9.9%;4896个地下水监测点中,较差级和极差级两者的比例高达65.1%。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全国生态整体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7%;80%以上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海洋自然岸线不足42%;生物多样性锐减,濒危动物258种,濒危植物354种。面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现实,大力推进绿色化,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我们必然的选择。

2.绿色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动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的战略任务,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绿色化的提出从一个新的角度扩大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绿色化就是要改变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退化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模式,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从生产源头到产出全过程的 “绿色化”,从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绿色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标任务,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八大强调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可见,生态文明自始至终都是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要求。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整体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领域的进展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紧的约束、最矮的短板,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所以,只有大力推进绿色化才能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只有通过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才能加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绿色短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力推进绿色化的主要举措

推进绿色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既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倡导绿色消费,还需要制定健全的制度体系。

(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1.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

绿色发展观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 “两座山”关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只考虑经济发展,很少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结果造成严重的自然生态问题。第二阶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开始注意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但是还没有从全局的高度认识两者的关系。第三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把绿水青山置于金山银山之前,实现了发展理念的新提升。其实,生态问题本质上就是发展问题,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就像习总书记所说,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生态保护作前提,发展才真正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

2.牢固树立绿色财富观

绿色财富观就是重视生态红利、从绿中掘金的财富观。绿水青山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巨大财富,环境资源可以转化为发展资源,生态优势可以转为经济优势。在新常态下,需要释放更多的 “生态红利”。

3.牢固树立绿色民生观

绿色民生观就是既要温饱更要环保,既要小康更要健康的民生观。发展民生不仅仅是满足民众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是在物质充裕后,不断提高人们的满意度、舒适度和幸福指数。当前,生态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幸福的重要指标,环境问题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习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所以,绿色民生才是真正有效率的民生、高层次的民生。

(二)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

经济绿色化程度是生产方式绿色化的重要标志。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污染强度,发达国家由于一二产业比重低,第三产业比重高,大大减轻了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甚至出现了 “非物质化”的倾向。目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63.60%,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70%。进入21世纪,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是,一二产业比重仍然偏高、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2014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才占48.2%,这是我国生态环境压力过大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基本思路是“提升一产、 壮大二产、 做强三产”。“提升一产”就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发展绿色农业的重点是发展生态农业,特色经济林、乡村旅游等等。 “壮大二产”就是大力发展绿色工业,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发展绿色工业主要是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化和新兴产业的高端化,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等等。 “做强三产”就是加快发展绿色服务业,重点发展绿色金融、绿色物流、绿色商业、绿色旅游等等。

2.推动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治理污染技术和改善生态技术。绿色技术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没有绿色技术的创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就无法实现。

(三)积极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重要内容。绿色消费要求人们的衣、食、住、行、休闲等都朝着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

首先,个人养成绿色消费习惯。个人绿色消费习惯的养成是推进绿色化的重要社会支持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量使自己的消费绿色化。中国环保人士唐锡阳先生将绿色消费概括为三R和三E原则,要求减少非必要的消费,修旧利废,提倡多使用再生资源产品,讲究经济实惠,讲究生态效益,符合平等、人性的原则。其次,政府践行和引导绿色消费。一是厉行节约,在日常工作中倡导节水节电节能,杜绝铺张浪费,杜绝超标建设办公场所、超标配置车辆等等。二是实行绿色采购,引导企业的绿色生产和消费者的消费潮流。

(四)尽快健全绿色制度体系

制度是社会行为的准则和依据,绿色化有着特殊的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这就决定了它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1.强化法律制度约束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强化法律制度约束需重点做好三项工作:结网、亮剑、探索。结网就是编织立体法律法规之网,对生产生活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管约束。一方面加快制定新法律法规,填补法律空白。例如研究制定节能评估审查、生态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原有法律法规。亮剑就是提高法律法规惩处力度、使违法成本高于污染成本。探索就是实现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结合,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法规条例。

2.完善绿色激励政策

绿色激励政策包括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以及金融政策等等。比如,通过实施产业激励政策,可以支持鼓励类产业加快发展,控制限制类产业生产能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1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为8195辆,而2014年激增到7.4万辆,这主要得益于产业激励政策的推动。仅2014年7月中旬到8月初,国家相关部门就出台了四部关于促进新能源车发展的激励政策。再如,绿色信贷是金融杠杆在环保领域的具体化,能更好地引导约束企业行为。绿色信贷在国外起步较早,目前,绿色信贷已得到越来越多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和重视。在国内,江苏江阴早在2002年就率先启动了绿色信贷,将企业环保等级分成 “绿、蓝、黄、红、黑”5个等级,企业环保等级年年评。 “绿、蓝”企业优先获得贷款,红、黑的企业不能获得贷款,必须摘掉污染帽子才能重获贷款。绿色信贷不仅成了江阴企业的 “紧箍咒”,而且实现了治污成本的内部化,促进了江阴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

3.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是平衡不同地区发展权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保证国家生态安全的客观需要和重要手段。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归并和规范现有生态保护补偿渠道;探索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补偿方式;建立独立公正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等等。

4.健全绿色政绩考核制度

一方面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另一方面继续增加绿色考核比重、实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制度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去年7月1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要落实领导干部绿色责任: “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 “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

总之,绿色化的提出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大力推进绿色化,必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责任编辑:陈秀丽

中共泰安市委党校哲学和科社教研部讲师,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方向社会科学)

猜你喜欢
文明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
领导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