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前程,刘经纬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基于生态位伦理思想的中国伦理治理的有效途径
董前程,刘经纬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伦理道德面临着主流观念式微、失范现象剧增、道德冷漠等一系列困境。而生态位伦理思想给予了我们重新审视当前伦理困境的全新视角。生态位伦理的提出很好地解释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全民道德与阶层道德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生态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矛盾进行了有效调和,并且有效解决了和谐社会建设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人与物之间的道德矛盾。基于此,我国的伦理治理就要从伦理道德教育、政治制度体制改革、法制化建设、公民社会的完善、伦理建设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
生态位;伦理治理;伦理道德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6.05.002
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变革,在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引发了利益关系、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从一元向多元转变,传统的伦理规范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受到强烈冲击。为此,我们在经历伦理道德巨大进步的同时,如“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等不断涌现,也承受着失德败德行为所带来的阵痛,如“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伦理治理,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1.社会转型与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起点,我国开始了当代社会的转型进程,从封闭和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社会流动性加大。社会流动性表现在流动人口数量的激增和流动人口的结构及流动方式转变上。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45亿人,超过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比2012年增加了900百万。其中,2013年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增至33.7岁,逐渐以“80后”和“90后”为主,这说明流动人口主体正在经历着代际更替。与上一代相比,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流动原因逐渐趋于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为了挣钱生存下来,更多的是注重个人和家庭的发展,他们对个人和家庭的未来有着明晰的期待与要求。而且,流动方式不再是以个体劳动力流动为主,而是逐渐实现了家庭化迁移,随迁子女比例逐渐增加,6-15岁的随迁子女达到62.5%[1]。所以,当前中国是前所未有的流动型社会。这种流动性在客观上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稳定问题,但也促使了社会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第二,社会分层加剧。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流动性加剧,社会的权力和财富出现转移和重新配置,社会制度和体制开始转轨,这对旧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利益结构形成了强烈冲击,原社会同一体中处于相对稳定地位和角色的社会各阶层出现了变化,原有的社会利益结构被打破,新的利益结构还没有重组完毕,这样就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加剧,尤其是中间阶层的出现,使我国社会分层的标准与社会流动的渠道更具开放性和多元化,当然也导致了社会意识形态出现变化。
第三,社会组织化下降。社会转型以来,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加剧和社会阶层出现分化,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组织也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而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在1978年以前中国的城市就业人数中有90%多在正规部门,主要集中在国有和集体部门[2]。现在,中国城镇就业人员近4亿,但是其中有近1亿人属于个体工商户,还有大量的农民工在各个城镇流动。所以,现在的个人对“单位”的依附关系逐渐减弱,社会的自主性越来越强,相反,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乃至性质逐渐由“管理型单位”向“利益型单位”转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开始出现变化,社会正走向一种以市场和社区为框架的社会生活,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急剧下降。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大量的社会思潮涌入中国,尤其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不断传入中国,导致人们开始反思我们国家一以贯之的集体主义原则和价值观,此外,人们在心理上对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随着社会分层加剧和组织化下降,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开始迅速隐退,并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开放取代封闭、多元取代一元,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人们价值实现的渠道,也使个人的主动性得到了积极发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的社会格局下,多元利益主体纷争不休,社会多元价值冲突不断,这必然会导致社会总体价值观出现茫然迷失的状态,进一步导致国家的价值取向从一种有序状态向无序乃至冲突的状态变化,进而导致中国伦理道德体系失范,甚至出现信仰危机,这会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使社会处境略显躁动。
2.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导致社会伦理道德体系面临困境
社会快速转型期,社会价值观从一元向多元转变,各种价值观相互交融会导致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出现失范或是道德滑坡。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伦理道德理念多元化,主流伦理道德理念式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和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观念失去了原有的效力和价值,与此同时,能够适应社会转型新的伦理道德还没有完全形成,导致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真空。于此,不同的行为主体从个人利益出发,按照自己的伦理道德观不择手段地谋求最大利益,这种多元化的伦理道德观之间必然存在着竞争与冲突,导致社会常常处于一种无序和失范的状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种义利选择模式并存,既有义利整合模式(是指义、利两种价值取向能够相容,可以并存),也有义利冲突模式(指义、利两种价值选择相互排斥,不能并存)。在现实中,每一种义利选择模式似乎都有一定的支持者、践行者,每一种义利选择模式似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根据”[3]。与此相反的是,传统或者主流的伦理道德理念逐渐式微,一些“仁者爱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伦理道德理念在金钱至上、利益至上、个人主义至上的社会价值观下被扭曲。
第二,伦理失范现象剧增,道德底线屡屡失守。随着社会利益群体多元化,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博弈和价值偏爱导致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价值取向找到各自的生存土壤,并互相竞争,导致伦理道德的错乱和失范。如北京“7·21”暴雨期间农民工受赠款被工地方收回事件。秋实在谈到当前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时说:“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存在的道德问题,主要表现于一些时段、一些领域和一些人群。”[4]当前,我国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失范现象剧增,领域也不断扩大,当官的没有“官德”、教师少了师德、个人缺乏公德等失德行为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人们的心理底线,使人们对社会伦理道德的不信任感逐渐增强。网络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段调侃:“三鹿倒下了,染色馒头、皮革奶又横空出世;拒绝了苏丹红,瘦肉精又开始扬名立万;河南的‘健美猪’被曝光了,‘化妆猪’又在重庆站了起来;山西黑砖窑工人被解救了,安徽、新疆又出现了现代‘包身工’”[5]。太多太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触目惊心的伦理道德失范事件已经到了必须深刻反思的时候。
第三,伦理道德权威下降,道德冷漠泛滥。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柔性制度安排,社会伦理道德的作用是扬善抑恶。但是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伦理道德的功能和权威遭到了严重的挑战和弱化,社会伦理道德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放到一边,甚至面临被边缘化的境地,导致社会伦理道德在人们的心目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意义。可以说,“当代中国伦理发展和道德建设最艰深的问题,不是关涉伦理观念、伦理生活和伦理关系方面的重大改变,而是关涉伦理本身,关涉人们对伦理的观念、理念和信念,即人们对‘什么才是伦理’、‘如何达到伦理’等哲学规定方面的根本改变”[6]。
面对当前中国伦理道德领域的困境,传统伦理思想或主流伦理思想是以道德理想主义为精神宗旨,追求德性和“道德自我”的精神建构与价值实现,是以整体为中心,公共性稀薄,而且忽视了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群体差异性,导致在伦理治理过程中出现偏差或者失范。生态位伦理思想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1.生态位伦理的概念及特征
在一个群落环境中,每一个物种长期的生存进化后都拥有自己的生态位,都会有特有的时空结构、营养关系、角色地位等,这些就是物种的生态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态位的出现不仅可以避免不同物种之间恶性竞争的加剧,而且还可以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促使在同一个群落环境中不同物种自身的生存优势得到充分获取与发挥。既然自然界中的生物都能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位的自然规律而生存下来,那么人类也必然要求自身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与规范,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但是由于人类社会发展是不平衡的,每个人都会在社会中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因此他们应遵守与自身所处生态位相应的伦理道德,这就是生态位伦理。这种生态位伦理不仅能保障每个人及处在同一生态位的群体的必要的社会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能积极促进个人形成规范的社会行为和避免发生道德失范的行为。简单的说生态位伦理,就是处于不同社会生态位的个体要对应不同的伦理规范。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变易性。因为生物进化速度的原因,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生态位相对稳定。但是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此,在人类社会系统中个体的生态位往往具有变易性,有向上移动和向下移动之分。例如,随着学生自身不断学习,他的生态位态势能就会随之增加,生态位就会向上移动,成为老师;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缺少官德,如贪污腐败,他的生态位态势能就会随之减弱,生态位就会向下移动,沦为罪犯。一旦个体的生态位在人类社会系统中发生变化,他的生态位伦理要求也要随之进行同步调整和变化。
第二,进化性。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生态位伦理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在封建社会,整个社会生态位伦理与社会系统结构相适应,呈现为金字塔式的专制伦理道德,其中,居于塔尖的是皇帝及皇族,而处于金字塔中间的是那些地主,居于塔底的则是普通百姓,他们的生态位伦理要服从并服务于塔尖和塔中间的生态位伦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阶层的生态位道德也与时俱进地呈现出新的形式,封建社会的专制道德逐渐被民主自由的道德伦理给取代。而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整个社会生态结构不再是金字塔形,而是呈现出梯状,因此,生态位伦理也随之成为一个呈梯形的民主伦理。当人类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时,由于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整个社会结构会呈现出一个锥形,相对来说,在这种结构下,社会生态结构逐渐趋于稳定,大部分人都集中地处于社会生态位的“中部”,因此,生态位伦理形式也呈现出一个锥形。
第三,系统性。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个不同因子组成的复杂系统,这些因子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生态位伦理是维持不同主体生态位的重要保障。在阶级社会里,高位因子如果未能遵守其高位伦理,低位因子就会努力取代高位因子,这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或者说革命的形式来实现。在非阶级社会里,各因子的转化主要是通过改变自身的社会分工来实现。这种因子间的相互转化能够确保整个社会系统保持动态稳定,并不断推动其向前发展。
第四,实践性。社会实践决定了人类社会系统中各因子的生态位,主要是由社会分工来决定的。社会大分工导致社会结构出现变化,这样就导致社会生态位出现了变化,从而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生态位伦理不断产生与变化,保障各个生态位主体的生产劳动能够顺利进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一旦它与生产劳动不相适应时就要进行灵活处理,并做出相应调整,从而保证生态位伦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2.生态位伦理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创新
其一,生态位伦理的提出很好地解释了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全民道德与阶层道德之间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所有人都是国家的主人,因此都应遵守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出现了若干阶层,每个阶层处于社会系统的不同生态位,因此,社会成员还要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生态位遵守相应的伦理规范、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什么不同的层次要遵守不同的伦理呢?在这个问题上,生态位伦理理论提出,当个体在社会中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就要遵守不同的生态位伦理规范,这就很好地解释了社会中全民道德与阶层道德之间的关系。例如,教师就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企业职工要遵守职工道德规范,而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也要遵守自己的公民道德规范。
其二,生态位伦理的提出对生态伦理学中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矛盾进行了有效调和。在生态伦理学研究中,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表现在“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7],主张人类在处理自身与外部环境关系时,要以人类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标准和尺度,将人类利益放在优先地位。与之相反,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由于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无序地进行物质生产所造成的,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以人类利益为尺度,相反应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优先地位和人类一切行动的归宿,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然后,这两种观点都走向了极端,根本没有办法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生态位伦理提出,在人与自然这两种不同的生态位上要和谐共生,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其三,生态位伦理的提出解决了和谐社会建设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和人与物之间的道德矛盾。传统伦理学认为,伦理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主要是围绕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行研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生态学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把研究对象从人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将伦理道德规范从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延伸到了人与生态系统、自然界的关系,导致人们对伦理规范究竟应该以人为中心还是以物为中心的产生了争论,并产生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种观点。生态位伦理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二者之间的矛盾,它认为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除了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有自己的生态位,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人类也有自身特定的生态位置,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是居于金字塔结构的顶端。因此,人类要遵守这一生态位的伦理规范,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爱护自然界,承担起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稳定的责任,如此,才能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取得生活所需的各种资源,才能可持续地生存发展下去。这样不仅将道德规范扩展到了人与物之间,也不会对人类自身的权益造成损害,有效地破解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当前中国的伦理困境已经触发并加剧了诸多社会问题,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我国的伦理治理,形成适应社会转型的新的伦理道德体系,实现多元社会下伦理道德的高度整合。根据生态位伦理思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建立有效的伦理治理路径。
1.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为伦理治理营造良好的经济与社会环境
当前社会风气不正和一些社会成员道德水平下降,一定程度是由制度建设不健全造成的。根据生态位理论,一旦出现资源不足,一个生态位就只能容纳一个优势物种。同样如此,人类社会生态系统也存在着比自然界更明显的资源不足和生态位重叠等现象,因此,人类个体之间为了争夺资源生存下去就会出现有序竞争和无序竞争两种情况。因此,要把体制变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保障人们生活的社会秩序,否则,人们就会为了争夺资源互相竞争,弱肉强食,导致社会无序或混乱。首先,要营造公平、民主的社会环境。因此,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言:要更加注重不断完善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并不断丰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们在一个良好的民主、公平的政治环境下生活和自由流动。如此,身处每一个社会阶层的人们都会得到自身需求的满足,不会去抢夺上一级的资源,会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社会伦理道德水平和能力,向上级生态位流动。其次,要理顺收入分配顺序。社会分配,要按照生态位的思想,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时更多向弱势群体倾斜,特别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因为“财富虽然是被动的或虚无的东西,但它也同样是普遍的精神本质,它既因一切人的行动和劳动而不断地形成,又因一切人的享受或消费而重新消失”[8(]P46),国家财富一旦失去了公共性与普遍性,就失去了伦理的合法性,最终导致伦理冲突。因此,在国家分配过程中,要注意分配正义,不断扩大社会的公共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9(]P37),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以此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础。
2.培育健全的公民社会,为伦理道德治理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
在我国的传统社会中,个人是没有自主性的。但是人类进入转型社会后,个人的自主性觉醒,利益多元化,组织化却降低,这严重地与当前的社会伦理体系不相适应,导致了大量的伦理失范现象。但是,生态位道德与人类社会生态位的态能和势能是一致的,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只要人类社会生态位发生向上或者向下的变化,人的社会生态位态能和势能也要随之变化,生态位道德也必须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为此,要加强伦理治理,就必须培育健全良好的公民社会,培育公民的生态良知与生态人格,确保个人能与处于同一生态位的社群文化相适应,并积极促进个人能够更好地融入群体,从而能够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同时也就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公民社会是相对独立于政治国家和市场经济组织的社会空间,一个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的成熟的公民社会,能够有效抵制和消解资本和权力对社会公共生活有害的和主观任性的干预和影响,为公民伦理精神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而且,公民社会理论主张以公民社会制衡国家,因此,公民社会还可以合理地承担一些政府难以承担的某些职能,这样就可以避免政府的权力和资源过分集中,削弱权力寻租的生存空间和促进民主政治的健全。
3.加强伦理法制化建设,为伦理治理提供政治保障
随着现代国家的发展,社会的法律规则体系纳入了越来越多的伦理规范,这主要是因为法律是以完善伦理道德为目的的,将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要求纳入法律规范中,是符合社会文明发展要求的。如美国著名法哲学家博登海默所说:“那些被视为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而必要的道德正义原则,在一切社会中都被赋予了具有强大力量的强制性质。这些道德原则的约束力的增强,是通过将它们转化为法律规则实现的。禁止杀人、强奸、抢劫以及人体伤害;制止在合同契约的缔结与履行过程中欺诈与失信等等,都是将道德观念转化为法律规定的例子。”[10](P361)根据生态位理论,生物的生存是遵循生物自然客观规律的,遵循自然界的天然法则,人类与生物一样,也必须遵循人类的法律。因此,加强伦理治理必须加强伦理法制化建设,将个人应遵循的伦理道德行为和规范分层次加以量化而制定出可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将伦理自律性与法制强制性相结合,使道德败坏者既接受舆论和良心的谴责,又要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通过法制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保证伦理道德的可操作性,更容易使伦理道德落到实处。正如库珀所言:“一旦发现伦理越轨行为,美国人最典型的反映是:采取新的立法、制定新的规则或者颁布新的制度。”[11](P122)
4.完善伦理奖惩监督机制,为有效进行伦理治理建立机制保障
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履行伦理道德义务与享有伦理道德权利是相分离的,只承认义务的存在而否认或轻视权利,这样就导致现实生活中履行伦理道德义务的主体得不到公正的评议和应有的回报,减弱了个人遵守伦理规范的积极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虽然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确立与完善,但相应的伦理奖惩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是造成我国社会伦理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生态位伦理思想认为,人类社会生态系统每个生态位之间都存在着竞争,作为同一个生态位中的个人会在竞争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力求改变自己的生态位势能,使自身的生态位能够有向上移动的空间,这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人都是“经济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当个人因为遵守社会伦理规范而获得社会及他人的肯定,并获得一定程度的物质上的奖励时,他会立马生发出极大的成就感与社会责任感,这一满足感会激励着他逐渐从现在的生态位向更高生态位的伦理道德移动,也会为他人树立榜样,带动他人效仿,整个社会伦理规范就会保持良好。反之,如果没有完善的伦理奖惩机制,就会阻碍生态位向上移动,不利于社会发展。当个人因其不遵守社会伦理规范而受到社会及法律应有的惩罚时,就会对他人产生巨大的威慑力量。
因此,要完善伦理奖惩机制,树立典型包括先进的和落后的典型,因为典型是一面镜子。首先要建构伦理道德代价补偿机制,从精神和物质利益两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补偿;其次要对违反社会伦理规范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使他们在政治、经济、精神上得不偿失。同时,健全伦理道德监督机制是社会伦理治理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社会伦理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而且,只有完善伦理道德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确保伦理奖惩机制的运行。建立健全社会伦理道德监督机制,必须注意由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也就是从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转变,必须整合资源,在社会伦理失范易发的密集领域进行集成作战,将社会伦理失范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此外,要注重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量。目前,我国社会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要充分培育完善的公民社会,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创造更多的途径与机会,保证公民的信息知情权和监督权。而舆论对整个社会及人们行为具有明显的行为约束优势,正确的舆论反映了社会和集体中绝大多数人的愿望和意志,能够通过对某一行为的褒贬向社会成员指明行为准则,引导行为方向,从而起到规范社会伦理行为方式的作用,保障社会成员遵守最起码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从而推进社会伦理治理的步伐。
5.强化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伦理责任意识
麦金泰尔曾指出:“道德生活的每一种形式、道德生活的主要内容以及道德哲学世界观功能发挥等,都离不开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仅反映着每一种道德生活的形式特征,而且是培养和维持这种形式的必要条件。”[12](P61)因此,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是提高公民责任意识,培养公民自身修养,规范社会伦理的必然选择。根据生态位伦理思想,每个人都处于不同的生态位中,每个人的伦理道德素质都有高低之分,个人要想向上级生态位移动,必须强化伦理道德素质,积极争取更多人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有效地向上级生态位移动。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每个阶层的伦理道德规范都不同,因此,强化伦理道德建设,要根据每个阶层的伦理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13]。其次,要抓住重点人群的伦理道德建设。据樊浩教授的调查,政府官员和演艺娱乐圈等公众人物在伦理道德上是最不被信任的群体,而这些群体恰恰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掌握话语权的群体,这种反差带来的后果就是伦理道德信用的丧失,动摇和消解了社会对于伦理存在的信心,这是非常可怕的,“国无德不兴”[14]。因此,加强官员和公众人物的伦理道德建设十分关键,要大力推动领导干部修身立德,完善“官德”考评和监督机制,同时要加强公众人物的自律性,使之为社会作出表率。最后,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社会来说,拥有共同的伦理道德信仰,能够有效地凝聚人心和社会的基本力量,能够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各种资源整合,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实现社会的有效控制。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应该共享的伦理道德体系,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为此,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
总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当前伦理道德领域面临的一系列困境的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中国的伦理治理需要吸取生态位伦理思想的精髓,在政府引导下,建立起适应新时期要求的伦理道德规范,使社会伦理道德体系重现生机。
[1]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及《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情况[EB/OL]. http://www.moh.gov.cn/xcs/s3574/201411/460ba5fcdd 294Bac93af09e87e6a89d6.shtml.
[2]胡鞍钢.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四大新特点[N].中国改革报,2005-08-15.
[3]郑杭生、龚长宇.转型期社会个体的义利选择[J].河南社会科学,2003,(4).
[4]秋实.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J].求实,2012,(1).
[5]寻找底线[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herald/2011-04/20/c_13837361.html.
[6]樊浩.“伦”的传统及其“终结”与“后伦理时代”——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对话与互释[J].哲学研究,2007,(6).
[7]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
[8]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贺麟,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0]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等.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1]特里·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M].张秀琴,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2]麦金泰尔.三种对立的道德观探究[M].万俊人,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3]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http://www.xj.xinhuanet.com/2012-11/19/c_113722546.html.
[14]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4).
(责任编辑张娅)
董前程(1982—),男,湖北黄冈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刘经纬(1972—),男,辽宁义县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研究。
D035,B822
A
1671-7155(2016)05-0010-06
2016-08-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572015AC0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