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小红
陕西省旬阳县城关小学
汉调二黄—地方非遗剧种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育初探
佘小红
陕西省旬阳县城关小学
我国戏曲文化具有这非常悠久的历史,能够展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而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和发展,戏曲文化不再是当下学生所喜爱的一种文化形式。对于汉调二黄来说,为了能够使汉调二黄能够很好的传承下去,汉调二黄必须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才能够继续发扬我国戏曲文化的内涵。本文笔者通过分析汉调二黄的起源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作用来探讨汉调二黄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措施。
汉调二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音乐;措施
汉调二黄作为一种地方非遗剧种,能够反映出更多的地方特色和人们的生活文化。近年来,大部分的地方戏曲文化都出现了传承危机,甚至濒临灭绝。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音乐教师应当采取一些措施将汉调二黄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弘扬我国的地方非遗剧种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于戏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汉调二黄也称陕二黄、山二黄、“靠山黄”,或“二黄戏”,陕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陕南和陇东。是二黄腔调从湖北沿汉水进入陕西而形成的,汉调二黄因它是在汉水流域由西皮、二黄结合形成,故又多称“汉调”。解放初期,为与皮黄系统各剧种通用名称相统一,在安康地区又有“陕西汉剧”之称。在陕西,唐代的黄幡绰擅长用黄管体调,后被成为二黄。到了明清时期,舞台延长大戏由陕西流传到了北京甚至到了台湾。这些地方的人们习惯称为秦腔或者西调等。早在1805年,杨家六世就开始通过招生来演艺汉调二黄。到了1860年,范仁保返回到安康将汉中和额西北方融合进行演唱,这使得人们感觉到了剧种的新颖。另外,范仁保又通过开办科班来产生了汉调二黄的安康派。
1.促进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蕴藏着大量的精神财富。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以及精神文化的弘扬。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实现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增强民族凝聚力
文化对于人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民族情感。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增强人们的民族凝聚力,维系国家的统一,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
3.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表现出人们的精神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够使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实现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弘扬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体现。
1.提高教师的戏曲文化修养
音乐教师作为学生的带领者,首先应当体会到汉调二黄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自身的戏曲文化修养。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找到一些记载关于汉调二黄的资料,并通过多媒体来观看汉调二黄的视频,从各方面来感受汉调二黄的魅力。这样能够使自身感受到汉调二黄的不同人物的个性以及人们赋予不同人物的脸谱以及唱腔,加深自身对于汉调二黄的了解,提高自身对于戏曲文化的喜爱程度。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戏曲文化修养,才能使汉调二黄真正融入到学生的音乐教育当中,使汉调二黄真正的被传承下去。
2.培养学生对于汉调二黄的兴趣
汉调二黄作为一种地方非遗剧种,有着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但是,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学生更热衷于对流行音乐的喜爱,对于戏曲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为了培养学生对于汉调二黄的兴趣,教师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开展讲座来使学生了解汉调二黄的起源、发展、创作背景以及汉调二黄的传承的意义。这些都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汉调二黄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于汉调二黄的兴趣。另外,教师可以使学生来真正的体验以下汉调二黄的唱腔,使汉调二黄能够在学生中间得到广泛的传唱。
3.汉调二黄与音乐课本有效的结合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大力提倡和积极践行的一种教材模式,目的是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融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汉调二黄与音乐课本有效的结合,通过对于汉调二黄的唱腔的范唱来加深学生对于汉调二黄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播放汉调二黄的舞台效果,激发学生对于汉调二黄的兴趣。
4.以流行歌曲的形式来学习汉调二黄
在当下,学生对于戏曲存在着一种厌烦心理,而更热衷于流行歌曲。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流行歌曲和汉调二黄进行有效的结合,来激发学生对于汉调二黄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将一些流行歌曲通过汉调二黄的唱腔来演唱出来,有效的将传统戏曲唱腔融入到流行歌曲当中。这种全新的结合方式一方面能够刷新学生对于传统戏曲的看法,另一方面也是音乐当中的流行元素与传统元素的有效融合。这样能够使汉调文化得到很到的传承。
5.了解汉调二黄的地域特色
汉调二黄作为一种地方非遗剧种,具有非常浓郁的地方特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汉调二黄的发源地进行采风,直接深入到汉调二黄的内部来进行演唱和了解。这样能够使学生在了解了汉调二黄的特色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的了解。这样也可以更好的了解汉调二黄的唱腔和人物的特点,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将汉调二黄运用到现代的流行歌曲中,对汉调二黄起到了一定的传承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许多地方非遗剧种都出现了传承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民族凝聚力,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汉调二黄作为一种地方非遗剧种,必须有效的融入到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才能使汉调二黄很好的传承下去。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戏曲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对于汉调二黄的兴趣,将音乐课本上的知识与汉调二黄有效的结合,以流行歌曲的形式来学习汉调二黄、了解汉调二黄的地域特色等方式来将汉调二黄融入到学生的音乐教育中,传承汉调二黄的魅力,展现汉调二黄在民族艺术中的辉煌。
[1]谭宏.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的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
[2]丁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艺术课堂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12(05)
[3]贾艳.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