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单
2015年,在“有邻APP”上,我认识了18楼的若涵妈妈。她常在“朋友圈”发育儿的“鸡汤”、捏脊的方法、营养餐的搭配。不知不觉中,我关注起她的儿子若涵:三年级的他坐拥“钢琴六级证”“都市报小记者证”“漫画初级班毕业证”“英语口语三星证”……
我常在电梯里遇到若涵:穿着干净的校服,举止大方,头发一丝不乱,看上去就很有修养。再看看我读一年级的女儿,说话咋咋呼呼,老是跑得满头大汗。一想到若涵妈妈不但有钱有貌有文化,还有这么撑门面的儿子,我那羡慕嫉妒恨啊。
为了向若涵妈妈看齐,我给女儿报的兴趣班也越来越多。女儿对“众培训”的新鲜劲过了之后,开始“殊死搏斗”:把番茄酱倒在钢琴上,在英语教室里装聋作哑,还在绘本馆里打“醉拳”……眼看着母女关系越来越紧张,我赶紧向若涵妈妈“取经”。她告诉我,孩子都有这么个叛逆的过程,父母必须得“咬定青山不放松”。她举了现成的例子:“当年郎朗不也是被老爸打出来的?”我立刻两眼放光。
寒假的一天,我进电梯,发现若涵靠着电梯墙站着。他没像往常那样礼貌地跟我打招呼,而是闭着眼睛打瞌睡。快到18楼了,我看他还是昏昏欲睡,忍不住推了推他:“若涵,到家了!”小家伙睁开满是血丝的眼睛,边摸口袋边想迈出电梯门,忽然惊呼起来:“呀,我忘了带钥匙!”
看着他满是懊恼的神情,我赶紧给他妈妈打电话,带着他进了我家。得知“男神”来了,女儿乐得赶紧跑来求教。若涵却满脸苦笑,对我说:“阿姨,我妈说这个期末我没考到全班第一,准备再给我请一个家教。可我已经有三个上门的家教了,每天做作业都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
我很同情他,却不知道应如何安慰,便鼓励他说:“你一直都是好孩子,是我们家玲玲的学习榜样呢!”若涵叹了口气,眼睛盯着地板某处发呆,喃喃地说:“阿姨,你别给玲玲报那么多兴趣班。其实,我被老妈逼着考这考那,早就不想去了。等我攒够钱,我准备偷偷离开这个家。你不知道,我妈得知我没考到第一,那眼神……我那时真想从楼上跳下去算了!”
这话让我大吃一惊!被我当做阳光小天使的“别人家的孩子”,竟然有这么脆弱消极的想法!我不禁问:“你这些想法,跟爸爸妈妈说过吗?”若涵稚气的小脸上居然流露出不屑的神情:“他们只会认为我抗压能力不强。我妈还到处跟人家介绍经验。他们不会在乎我的感觉,只在乎自己的面子!”
一语点醒梦中人。细细想来,我不是正在步若涵妈妈的后尘吗?再这么下去,女儿的心灵健康都要亮红灯了。要是她也来个离家出走,我可怎么办啊?
这时,“叮咚!”门铃响了。若涵妈妈的俏脸出现我的面前,看到她对儿子的嘘寒问暖,若涵却敷衍地应答,我感到深深的悲哀。
送走若涵之后,我决定跟女儿好好谈谈。无论上不上兴趣班,我都不会再用“别人家孩子”来逼女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