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哪一天起,电视台开始播放“矿难救援”的现场画面了。像“升井”“遮住眼”“心理疏导”这样的专业术语都被普通老百姓熟知,每当有被困多日的矿工脱险时,现场主持人难以掩饰的激动,感染着每一个观众。《地心营救》的最后高潮,就是在这种欢呼声中功德圆满的。33名矿工全部安全升井,在智利总统的欢迎下,回到了亲人的怀抱。《地心营救》这个“科幻片名”让人误以为是又一部好莱坞大片,其原名《33名矿工》才更贴近创作者的意图——再现著名的“圣何塞矿难”,把那个被困井下701米,前后69天,所有33人都获救的“奇迹”搬上银幕。对于遇险的矿工和家属来说,这固然是场生死一线的灾难;之于智利政府和总统皮涅拉而言,这也是一个聚拢民心,提升国际形象的良机,两千万美元花得值。成功的救援,无疑给当局加了分,这部电影的效果同样如此,就像他们为世界杯拍的纪录片,在媒体的放大下,人人都成为了民族英雄。“救援奇迹”本身就足够有意义,所以电影的基调也是向上的,观众看到的是同心协力的振奋场面,地上的人倾尽全力,地下的团结自救,人性的阴暗面并没有太多触及,就连埋下矿难隐患的企业,也未及足够的揭露和批判。
“每年有12000人死于矿难”,“能找到幸存者的概率只有1%”,一切的危险,都是来源于残酷的现实。此类灾难片的常见手法是双线叙事,一边是施救者的不屑努力,另一边是被救者的求生摸索,穿插剪辑,总在失望时燃起希望,临近成功时偶遇意外。《地心营救》同样遵循着上述模式,墨西哥女导演派崔西雅·里根处理得很工整,很老套,也很主旋律。我们可以清晰地读出序曲、小高潮、插曲、大高潮和尾声,情感被娴熟地调动着,不由自主地热泪盈眶。从塌方到打穿通道,发现矿工的的过程,占到了整个篇幅的三分之二,这17天是整个69天救援中最关键,也最危险的阶段,矿井内外的情绪激化,利于表现矛盾冲突。不过在类型化的叙事中,导演也还是埋下了自己的风格,譬如下井时被逐渐吞噬的入口,恐惧的预兆步步降临;濒临绝望的矿工身边,突然出现了亲人的温馨画面,南美人特有的“魔幻主义”可见一斑。剧情同《火星救援》一样,在人们获得联络后陡然乐观了,叙事节奏也明显加快。既然大家都还记得5年前的新闻热点,也都知道是大团圆结局,影片剩下的三分之一自然毫无悬念了。
智利人普遍信奉天主教,尤其在这种偏远小镇的底层矿工中间,上帝更是生的希望。影片一开场就描绘出矿工们富足的物质和精神状态,工友们的聚餐,情人的吃醋,矿井口的圣像,热闹如集市的营地,以及结尾处现身的原型们,在文化和地域上,一目了然展现了这个并不贫穷的国度。安东尼·班德拉斯饰演的矿工马里奥,朱丽叶·比诺什饰演的姐姐玛丽,以及年轻帅气的矿业部长,分别代表整个救援行动中最重要的三股力量。班德拉斯和比诺什这两位大影星的加盟,让影片在原始的新闻素材之外,又多了一份国际卖点和吸引力。但是这两位又要“去明星化”,才能用最朴实的形象贴近原型,让观众忘记这是戏剧化的表演方式。两相比较,“拉丁情人”还是太帅了,举手投足间都是好莱坞式的“主角范儿”,睿智果敢,思路清晰,“我们进来的时候是矿工,出去的时候也是矿工”,其个人魅力凸显,完全是作为具有领导能力的英雄来塑造。反而是身为法国人的比诺什更低调,抹去了表演的痕迹,乍一看还真以为是街头卖小吃的当地妇女。比诺什能出演此片,主要还是出于对家属的同情,她敏锐捕捉到了当事者的心态,那一巴掌也打得很精彩。而被打的年轻部长,其实才是整部影片中最大的“英雄”。在影片中他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推动了整个救援进程,不仅敦促了总统“接盘”,还能现场安抚家属情绪,指挥国际救援,引导工程师想方案。得此人才,真乃智利政府和人民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