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飞
旅美华侨老李的儿子小平上小学二年级时,就开始搞关于蓝鲸的研究了。他从图书馆借了关于鲸鱼的十几本儿童图画书,作为参考资料。小平终于完成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份研究报告:蓝鲸。这篇论文很短,只有三张活页组成。经过几次论文写作,孩子研究的兴趣渐渐浓厚,也学会用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小平在五年级时写关于研究卡通画的文章时,除了去图书馆找参考书外,还在互联网上找了不少材料,并借看了录像带,最后采访了一位迈阿密大学的教授。与二年级时相比,这篇研究论文非常专业化了。此时,小平所做的课题研究,已从简单的材料整理进入到问题研究,他已经开始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其中所包含的创新意识、独立意识是显而易见的。
在美国小学低年级,教师就开始给学生布置“小论文”,以期培养孩子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而家长也积极鼓励孩子进行探索,并且为孩子的探究提供坚实的后盾。美国的小学侧重对孩子收集材料、独立提问的研究能力的培养。下面是美国中小学生研究的一些有趣的课题:音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色彩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影响,猫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辛辛那提地区的气温与环保……从这些研究课题中,不难发现孩子的思维非常活跃,这与老师和家长从小鼓励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并保护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很大关系。通过小学到中学循序渐进的独立探索、研究,学生在查找资料、获取有效信息和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这无疑为美国的科学发展和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