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阳
(淮安市淮安区政府投资评审中心 淮安市淮安区 223200)
政府BT项目审计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策略分析
张春阳
(淮安市淮安区政府投资评审中心 淮安市淮安区 223200)
BT项目是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的一种特殊项目形式,其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相关程序成熟度较低。这就使得政府在对这类型项目进行审计时,存在较大的难度。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类项目的运用将会越加普遍,存在瑕疵的审计方式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地约束,面对该种状况,必须要针对BT项目审计加以研究。本文针对BT项目审计的主要内容加以分析,并就其中的不足加以明确,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BT项目审计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BT项目;审计;主要内容;对策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的经营模式也会出现对应的调整。传统的政府投资注重直接利益的获取,其直接投入资金并且获得利益。而BT模式实际上就是对传统模式的冲击。其将建设与移交做为一个整体。以政府自身作为主要的监督机构,并以政府作为桥梁,使得其保证建筑的质量。然而,就已经达到质量标准的建筑来加以获利。BT项目本身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针对这部分项目的审计其存在的问题还相对严重,必须要明确其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够提高审计质量,保证项目效益。
BT是Build和Transfer两个单词的缩写,从字面含义看来就是“建筑—转移”,这是当前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行为。严格来说,这是一种由政府按揭并且分期付款的行为。在政府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或者非经营性项目建设时,其会根据项目的可实施性加以研究,并对项目的效益进行准确的评估。然后,与对应的企业进行合作,并与之组建BT项目公司。一般来说,工资的运营资金、建设风险等都需要由投资方来承担,而等到这个项目完成后,政府就其进行验收,从而按照约定的费用来支付给投资方。在整个过程中,政府类似于监督部门或者说担保部门。其为项目的开展,建立了对应的桥梁,使得其建设出来的质量有所保障。
2.1 项目审批和招投标审计
针对BT项目是否经过了对应的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门以及各个主管部门的同意,具有相关资格进行对应的检测。针对项目开展的筹资计划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加以确认,并对其是否进行上级部门的审判加以确认。
2.2 对BT项目相关资料的审计
相关资料的审计主要包涵其项目成立的各项资料,尤其是对一些具有业务性质的资料,尤其要加以注意,例如,对项目承包合同等。另外,针对这些资料中涉及的数据,必须要加强计算,确定数据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2.3 征地拆迁审计
针对土地使用的权利以及当前土地的处理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另外,就如何对这部分土地处理造成的后果进行弥补,也需要明确。
2.4 工程造价审计
这部分与一般审计相同。联系其实际的设计与施工条件,对其做出的造价加以审查,确保价格的合理性与真实性。
2.5 设备材料采购审计
对于审计单位是否对材料的质量以及后续的管理等内容进行审计,从而保证其工程质量。
3.1 法律主体的特殊性,完善审计依据
在我国《审计法》中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由此可以看出,审计的对象应该是以政府投资或者合资的建设项目。但是,在BT模式中,政府没有出资,只是扮演一个过渡作用。在项目没有移交到政府之前,其是否应该作为政府项目,受到了审计部门的质疑。因此,去是否具有审计的资格,当前还缺乏依据。对此,必须要完善我国当前的审计规定,针对BT项目做出特殊性规定,以确定其资格。
3.2 BT项目受审计管辖范围限制
根据我国当前的审计规定,BT项目实际上是不具有审计资格,对于BT项目投资方的财务状况,审计部门是没有的对应的审计权利。这就使得审计部门无法对其整体的财务状况加以研究,自然也无法做出对应的评估。在项目施工中的部分费用无法加以认定,丧失了造价的完整性。对此,也需要以制度来进行解决。
3.3 报审资料缺乏,提高信息的获取能力
目前,我国对于BT模式还没有对应的审计规范,对于审计需要的材料等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在没有对应的规定作为参考的前提下,其提供的资料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限制。另外,政府对BT项目基本是属于委托的状态,投资方为了提高其建设效率也会以发包的形式,来提高其建设效益,这就使得其实际管理难度较大。很多报审资料都存在缺失或者不准确。审计部门必须要提高自身对这部分资料的要求,对其全面性与准确性提出新的要求。再者,BT项目本身就是由几方共同进行,在其实践中,不同的部分其复杂的内容不同。然而,审计是需要所有的材料,这就使得其审计工作开展时,对于信息的了解与收集难度会相对提高,造成审计周期的延长。对此,必须要在审计工作开始之前就要求各方对自身复杂的内容加以明确,并且就其信息加以提交。
我国BT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其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人们对其中的很多部分还不够了解。在实际运行中,政府无法准确的定位自身,使得其承担的责任以及审计的参照都相对不稳定。但是,这种模式目前也为政府进行基础工程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从而使得基础设施建设更加顺畅。针对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变,是该模式的具体发展需求。
[1]王立平.BT工程项目的经营策略与项目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1:17~21.
[2]徐云霞.BT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269~270.
F239.63
A
1004-7344(2016)35-0234-01
20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