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羽毛球专选班专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

2016-03-14 22:46:32余时平吴建喜周磊
湖北体育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羽毛球分层比赛

余时平,吴建喜,周磊

高校羽毛球专选班专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

余时平1,吴建喜1,周磊2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优化体育课堂资源,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已然成为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立足高校羽毛球专选班具体教学实践,在常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之上,针对教学的具体实际情况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羽毛球技战术发展趋势,较为系统的介绍了新时期下分层训练法、新媒体训练法和比赛训练法等诸多训练方法,旨在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体育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自主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我国羽毛球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一定人才基础。

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随着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我国体育事业“十三五”规划》文件的颁布,科教兴体,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优势,加强体育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加快和壮大体育人才队伍将成为十三五期间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羽毛球运动作为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狂澜五金,奠定羽毛球王国的霸主地位,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仅收获两枚金牌,我国竞技羽毛球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过度依赖老队员,后备人才培养不足已然成为我国竞技羽毛球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中训练手段单一,缺乏变革和创新等问题显然已是顽疾所在。竞技运动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民运动的推进,高校羽毛球作为我国羽毛球事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羽毛球运动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下由于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羽毛球技术发展的变化,加快我国高校羽毛球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水平,已然成为我国高校广大体育工作者孜孜不断追求的目标和重点研究的教学领域。因此,本文着眼于高校羽毛球专选班专项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剖析新时期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旨在为提高高校羽毛球专项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一定的借鉴。

羽毛球运动是项隔网对抗性技巧性项目,由于技巧性强,对抗激烈,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对于队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因此需坚持长时间科学训练才能取得预期效果。羽毛球常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有讲解示范法,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重复训练法,间隙训练法,多球训练法等方法,新时期下由于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以及羽毛球自身技战术特点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求在传统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之上进行革新,从而推动我国高校羽毛球教学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新时期高校专选班专项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有以下方面:

1 分层训练法

1.1 分层训练法概述

“因材施教”是我国传统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现代分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进入新时期国内学者对其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如杭华彬在《公共体育课程分层教学创新研究》一文指出,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法,主要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个体化差异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到知识和技能,实现学生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1]。又如周俊平在《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探讨》中提到,分层教学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水平,将学习能力状况相近的学生归结为同一个层次,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实际出发,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和测验,使各类学生在各自的发展区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2]。另外,张双玲在《普通高校篮球选修课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中指出,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同一教学班的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相应的教学要求、内容方法,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3]。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并结合个人教学实际,梳理得出分层训练法是指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技术和能力结构,依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并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差异性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考核体系的训练方法。高校学生由于受父母遗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男女性别的差异性,导致学生普遍差异性较大,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差异性,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仅会造成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因此,正视学生差异性的分层训练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因材施教”,保证不同学生的教学需求,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刻苦训练的激情,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2 分层训练法的训练原则及注意事项

1.2.1 思想教育、转变观念

分层训练法的本质是正视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差异化教学。然而,由于将统一的教学班分成不同的层次,极易造成低层次的学生心理负担,自认为差人一等,易形成悲观失望和自暴自弃的心理问题。因此,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转变其错误的思想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促使学生了解此训练方法的目的和意义,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将是此类训练方法首要的训练原则和注意事项。

1.2.2 统一标准,划定层次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统一分层标准,划定层次,已然成为了分层训练法的中心环节。教师可根据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制定男女不同的分层标准,可在每学期教学之初,对每个学生进行技术和力量、速度、柔韧、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优秀和良好两个级别,并围绕教学总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考核标准,有针对性的进行差异化教学。

2 新媒体训练法

2.1 新媒体训练法的概述

当前科技日新月异,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的新媒体教学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对其理论的研究也与日俱增。例如,黄丹等人在《多媒体技术在高职体育院系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中指出,多媒体技术教学,是指运用现代电器化信息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通过创设不同课堂情境,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课堂体验的教学模式[4]。又如任晓峰在《多媒体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中指出,多媒体教学是指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借助现代化手段,充分集成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处理技术,化抽象为形象,为学生营造了直观具体的交互式学习氛围,并给学生带来非富多彩的多重感官刺激,帮助学生收集、梳理学科知识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5]。另外,李中华在《多媒体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中指出,多媒体技术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电子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众多元素进行加工和处理,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承载信息、传递信息的多元综合性事物,并结合教学的特点,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6]。本文在广泛借鉴其他学者的理论基础之上,认为新时期下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出现的新媒体形态,具体是指以互联网技术、电子数字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电脑、手机和数字电视机等设备终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向用户传递信息并提供服务的传播媒体。新媒体训练法,则是指根据训练的特殊要求,利用新媒体技术,对选手技战术训练过程进行摄影、录像、回放等过程的现代化训练方法。利用新媒体训练法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训练或比赛进行有效录像和回放,不仅摆脱了传统的记录模式,减轻了教师的重复性工作,而且有利于师生共同分析探讨技战术训练,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提高训练和比赛的效率大有裨益。

2.2 新媒体训练法的训练原则及注意事项

2.2.1 与时俱进,提高应用技能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训练方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训练质量和效率,已然成为当前训练工作不可忽视的环节。利用新媒体训练方法,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要求教师与时俱进,熟悉和了解新媒体技术,其中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互联网和移动通讯应用技术,不断提升教师应用新媒体技术的技能。

2.2.2 师生互动,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训练和比赛实践中,新媒体训练法最大的优势在于训练或比赛情境的重现,重现的目的在于直观性的研究自身或对手的技战术特点,为后续针对性训练提供依据。因此,研究训练或比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了新媒体训练法的关键所在。根据已有的视频情境,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教师根据训练的目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和研究;其次,教师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之上加以总结和归纳;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重点解答,充分互动,并形成师生训练或比赛小结。

3 比赛训练法

3.1 比赛训练法的概述

羽毛球运动是项隔网对抗性项目,队员各阶段竞技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队员的系统训练,因此,如何合理采用比赛教学检验各阶段队员的竞技状况成为了广大体育工作者面临的共同课题。例如,由田麦久专家主编出版的《运动训练学》中指出,比赛训练法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比赛训练法是根据人类先天的竞争和表现意识、竞技能力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和适应原理、现代竞技运动的比赛规则等因素而提出的一种训练法[7]。又如,樊金瑞在《比赛训练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中明确指出,比赛训练法有异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目的,任务和内容的需要,通过比赛或者是近似比赛的方式,充分利用现实中的比赛规则和技巧来进行教学与训练的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方法[8]。又如,蒋伟昌在《比赛训练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中指出,比赛训练法是指在模拟和近似比赛环境下,为提高学生的羽毛球实战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体质的提升而采用的对抗性教学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预期教学和训练目标[9]。本文结合自身专项教学特点,并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认为比赛训练法是指教练员按照全年训练计划的安排或阶段训练目的的要求,为掌握和了解队员的竞技状况,按照正式比赛的规则和方式而采用的近似、模拟或真实的比赛的训练方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由运动员的体能、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五方面组成,运用比赛训练法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队员的各项基本运动指标,为下一阶段训练或比赛提供一定依据;而且可以促使队员尽快适应相应正式比赛环境,为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一定基础。

3.2 比赛训练法的训练原则及注意事项

3.2.1 根据训练目的,合理安排比赛对手

由于比赛训练法是在近似或模拟真实的比赛环境条件下进行,训练的本质是在适应正式比赛环境的前提下,掌握和了解运动员的各项竞技能力,加之羽毛球运动又是一项隔网对抗性项目,所以,比赛对手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训练的质量和效率,教练员必须根据训练的需求安排合适的对手。例如,为提高队员应对困难比赛的能力,可安排高级别的选手进行对抗,高级别选手可根据教练的要求模拟比赛现场可能出现的困难情形,从而提高队员适应复杂比赛环境的能力;再如,为提高队员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教练员在训练对手的选择上可适当安排水平稍低的选手,以此提高队员控制比赛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坚定比赛信念。因此,教练员在安排不同的比赛对手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合适的原则,防止过强或过弱而影响队员的训练质量和效率。

3.2.2 设置不同情境,提升比赛能力

由于比赛训练法可以根据队员的不同竞技能力,合理安排或设置特定的比赛环境,从而达到训练或比赛的目的。因此,根据队员的不同竞技能力的训练需求,设置特定的比赛情境,将是比赛训练法取得预期训练目的的重要前提和原则。根据不同竞技能力的需求,比赛训练法可设置以下情境:技术风格是否相互牵制、客观环境是否有利(观众的倾向、裁判的判罚、灯光的影响等)以及不同比分等3大情境。首先,在设置技术风格是否相互牵制的比赛情境时,教练员可安排不同的技术风格,安排不同的比赛对手,促使队员适应不同技术风格,完善自身技战术水平;其次,在设置客观环境的比赛情境时,教练员可根据现实情况,设置不同的观众倾向、裁判的判罚以及灯光的不同效果等情境,以满足队员应付各种客观环境的能力;最后,在设置比赛现场比分情境时,教练员可设置不同的比分环境,(领先、胶着和落后),要求队员根据不同的比分情境合理选择不同的技战术,从而提升驾驭比赛的能力。

4 结论

1)新时期下按照我国高校羽毛球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高校羽毛球教学水平的要求,羽毛球教学方法和手段可分为分层训练法、新媒体训练法和比赛训练法。2)教师在进行分层训练法教学或训练时,首先要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转变学生观念;其次是统一标准,划定不同层次。3)教师在进行新媒体训练法教学或训练时,首先自身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应用新媒体技能;其次是要求师生互动,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4)教师在进行比赛训练法教学或训练时,首先应根据训练目的,合理安排比赛对手;其次是设置不同情境,提升比赛能力。

[1]杭华彬.公共体育课程分层教学创新研究—以南京工业大学足球选修课教学为例[J].市场周刊,2013(14).

[2]周俊平.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体育科研,2002(1).

[3]张双玲.普通高校篮球选修课分层教学方法的运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7).

[4]黄丹,孙婕.多媒体技术在高职体育院系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教导刊,2016(7).

[5]任晓峰.多媒体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性探索[J].教育教学坛,2016(5).

[6]李中华.多媒体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社会体育学,2016(6).

[7]田麦九.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8]樊金瑞.比赛训练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知识经济,2015(5).

[9]蒋伟昌.比赛训练法在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2)

[10]樊勇.对高校羽毛球专项课教法的探讨[J].中国教育专刊,2007(13).

[11]刘家成.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趋势的探讨[J].中国教育与教学,2005.

[12]李然.高校羽毛球专项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刍议[J].琼州学院学报,2012(19)

[13]谢耀良.羽毛球教学方法探讨[J].海理工大学学报,2005(1).

[14]刘志英.羽毛球专修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实证研究[A].优秀硕士论集,2008.

[15]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青少年羽毛球训练教学大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16]滕占强,张元飞.对高校羽毛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4).

[17]尤泽任.浅谈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18]郝小刚.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基本技术教学方法的探讨[J].体育世界,2008(14).

[19]徐皓宇.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2(16).

[20]林永涛.浅析高校羽毛球教学状况与课程建设对策[J].科教文汇,2009(22).

[21]庄志勇,陈莉琳.提高高校羽毛球教学训练水平的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2003(2).

[22]徐皓字.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J].学校体育学,2012(2).

[23]王兴.高校羽毛球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究与思考[J].长治学院学报,2012(4).

[24]刘易斯.如何改革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羽毛球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J].学校体育学,2014(4).

[25]段晓荣.谈高校羽毛球技术教学方法改革[J].考试周刊,2010(39).

Research on the Special Teaching Methods and Methods of the Special Class of Badmint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U Shiping1,WU Jianxi1,ZHOU Lei2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sports curriculum reform,optimizing physical classroom resources,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Based on the College Badminton classes in the concrete teaching practice,based on the commonly used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new media technology widel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badminton technique and tactics,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new period hierarchical training method and new media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training method training etc.method to updat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to optimize sports teaching resources,stimulate students'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information,to lay a foundation for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alents in China's badminton care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adminton;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methods

G807.4

A

1003-983X(2016)12-1106-03

2016-09-27

余时平(1988-),男,湖北监利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1.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职业网球学院,湖北武汉430064;2.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

1.Institute of Professional Tennis,Wuh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Wuhan Hubei,430064;2.Hubei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62

猜你喜欢
羽毛球分层比赛
羽毛球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发芽比赛
大灰狼(2019年4期)2019-05-14 16:38:38
羽毛球
幼儿100(2018年35期)2018-12-29 12:32:22
雨林的分层
飞行的羽毛球
有趣的分层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智慧少年(2016年2期)2016-06-24 06: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