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贺
(吉林省吉林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吉林 吉林 132002)
供热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措施探析
陈 贺
(吉林省吉林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吉林 吉林 1320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于供暖质量也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室内供热系统还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我国的采暖能耗水平却相比发达国家高很多。其中,供热能耗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建筑能耗比较大,另一方面是供热系统没有经过优化,本身供热效率不好所导致。文章主要对供热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供热;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措施
供热行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人们生活品质相关。当前,能源问题受到各地的广泛关注,城市供热不但在规模上有所扩大,而且要求供热系统具有经济性以及科学性。尤其是供热系统应当具有节能性。能源对于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是保障生活生产的物质基础。因此,应当节约能源,促使供热系统优化,并且采取有效的节能技术节约能源,从而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避免能源浪费。
我国供热节能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存在较大的效果差异,部分供热系统虽然实行了节能改造,但是依旧存在室内冷热不均、热品质差、供热效率低下的问题。以下从热源、供热管、用户等方面对当前的供热节能现状加以分析。
1.1 热源分析
虽然采取供热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甚至部分采取了气候补偿的技术,但是无法根据室外的温度进行相应调节,依旧无法促使热源节能降耗等,从而导致供热系统的热效率并不高,锅炉的烟气余热等回收也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此外,由于设备选择不当,对于能源没有充分加以利用,从而导致热利用率变低。
1.2 供热管网
供热管的热损失一般比较大,主要是由于供热管绝热性比较差,且没有采用埋管技术。此外,供热管网的调节控制技术缺乏,导致水力失调以及热力失调的问题。最后,供热系统中并没有采用水泵变频的相关技术,室外温度上升之后,造成小温差以及大流量的问题,水泵耗电量增加,从而浪费能源。
1.3 末端用户
当前,建筑的内部温度始终未能满足末端用户需要,因此,应当促使末端可以进行单独调节,当期应当改变供热收费方式,促使末端用户可以被调控,避免房间过分供热等,从而降低能源消耗等。然而,在实际的热计量应用中,很多地区没有对供热进行调节,没有选择热费用分摊方式。此外,距离热源近的用户应当由热量过多调节到适量,距离热源较远应当由供热不足调节到适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层建筑的用户,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对于保障生活舒适具有重要意义。下文主要对水泵变频技术、水力平衡技术等进行论述,这两种技术应用在供热系统上,对供热系统进行优化,传统的供热系统难以保障资源不被浪费,并且影响用户端的使用效果,通过水泵变频以及水力平衡,促使供热系统更为人性化以及更加稳定、安全。以下对水泵变频技术以及水力平衡技术进行分析:
2.1 水泵变频技术
热计量系统中,用户根据室外温度以及自身需求等对散热器进行调节。水泵是供热中不可获或缺的设备,传统的水泵采取节流调节的方式,很多功率被浪费,倘若采取变频调节的技术,水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现调节,可以节约供热系统的能耗。通过水泵变频技术进行调节,不但节能效果好,而且也延长了管道网设备以及水泵使用寿命。
2.2 水力平衡技术
用户系统运行流量和设计流量存在差异,换句话说,热用户水力失调。其中,不但会出现静态水力失调现象,而且可能存在动力的水力失衡现象。所谓静态水力失调,主要是由于施工以及设计当多方面原因造成,导致管道总阻力和设计的管道总阻力存在差异,导致水力失调。静态水力失调,主要是由于供热管自身的缺陷导致。动态水力失调主要是由于供热管道网运行的过程中,存在某一个热用户调节阀门,从而导致管道阻力出现变化,进而导致总压力以及总流量出现变化。由于用户之间的流量被重新分配,导致实际的流量和设计的流量不同,从而造成水力失调。
综上所述,能源对于我国经济建设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建筑的能耗比较大是造成能源消耗的重要原因,此外,供热系统的热效率不高也是重要因素。因此,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节能技术以及措施对供热系统加以优化,从而促使能源得到有效利用。文章从热源、供热管网以及用户端对当前的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进行分析,并且对水泵变频技术以及水力平衡技术简单加以论述。
[1]金光义.供热系统优化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J].区域供热,2013,(1):12-26+38.
[2]张兆侠.节能技术措施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实例[J].节能,2010,(3):48-50+3.
[3]石兆玉.供热系统节能潜力与节能技术[J].供热制冷,2010,(12):60-63.
[4]尹冰玉.供热系统节能评价办法及优化方案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TU111.4+8
A
1671-3818(2016)10-0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