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实证研究

2016-03-14 21:14高峻岭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甘肃省培训职业

高峻岭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甘肃省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实证研究

高峻岭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内涵,分析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研究甘肃省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良好案例,并提出职业教育发挥和提升自身服务社会能力的策略。

甘肃省;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意见》等文件精神,甘肃省教育厅于2013年下发了《甘肃省教育厅落实“3341”项目工程行动计划》《甘肃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意见》《2013年甘肃省教育厅推进质量振兴工作计划》《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结项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文件。文件鼓励高等院校主动围绕全省经济建设,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学科优势、科研优势,为区域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甘肃省各职业院校积极响应,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瞄准地方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多元产业、区域首位产业四大产业方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快培养支柱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还利用工学结合教学、应用性研究优势,开展了广泛的生产技术研究、技术培训、项目生产、技术指导、技能鉴定、公益事业等科研与社会服务活动,努力提升职业院校推动技术革新、产品开发和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实现“办好一个专业,支撑一批企业,提升一个产业,繁荣一方经济”目标。由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职业教育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自身社会服务能力,投身地方建设是必然趋势。

1 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内涵

职业教育是受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教育类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内涵和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其社会服务功能内涵和形式也随之变化。在今天,职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职业教育,即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但受终身教育理念影响以及现代人们选择职业的自由度加大,职业教育内涵不断扩大,不仅指学校教育,还包括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培训。因此,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除了为国家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外,还包括为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就业、转岗和下岗再就业需要所进行的技术培训,以及以各种形式为社会发展所做的具体服务性活动[1]。

2 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

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促进充分就业,间接为社会服务。(2)职业教育利用自身资源通过面向社会开展教育培训、提供技术服务、转化科技成果等方式,直接为社会服务。(3)职业院校校中厂可以直接创造税收,解决社会就业等问题[2]。

2.1 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李克强总理在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要把职业教育放在实现中国经济升级、促进充分就业大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时期,要有效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生产成本上升、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突出等诸多挑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经济向中高端升级。也就是说,要将“中国制造”从“合格制造”变成“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而且要补上服务业的短板,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大量的技能人才作支撑。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而改善民生的前提是较充分的就业,这也要依靠职业教育。目前,就业总体较充分、稳定,但也有结构性问题,需要大规模培养职业技能人才。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使我国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通过对学生以及待业、转岗或下岗再就业人员提供教育和培训,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职业教育,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3]。

2.2 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努力适应并积极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职业教育将由社会边缘走向核心,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和“主引擎”。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职业教育激发人的潜能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从而实现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规格以及专业和课程设置,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尤其是要根据地方经济产业调整、就业变化等,适时转变自身层次结构,满足经济发展一线,特别是企业生产一线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另外,职业教育不但要满足当前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树立“适度超前”理念[4]。

2.3 职业院校校中厂模式

职业教育校中厂以学生实训、实习为目的,这就要求高职校办企业适应职业教育特点,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种育人环境的优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在校中厂顶岗实习,是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此外校中厂还与自然企业同样创造了税收,解决了社会就业等问题。

3 甘肃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成功案例

3.1 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

甘肃省各职业院校依托相关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师资培训基地、校内外实训基地、学生社团组织,积极开展技术推广、社会培训、生产项目、技能鉴定、公益事业,培养了“双师”素质教师和高素质毕业生,为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案例一:2011年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示范建设点,作为示范性建设专业之一的ICT类技术专业,根据专业特点与学院实际情况,经过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专业+企业+服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甘肃顺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由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团队创办的校办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注册资金500万,主要经营计算机网络集成、计算机网络产品销售、企业网络工程师培训认证等。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学院内部营造一个典型的企业环境,实现教与学的紧密融合。依托企业环境实施项目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学与工程项目实施、项目设计研究等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进行实战训练,学习企业经营与管理经验。学生“做中学”、学以致用,教师“做中教”、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近4年来,我院信息工程系与多家企业积极合作,承接甘肃省高速公路网智能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程监理项目,参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网络光纤升级改造,3G网络、WLAN网络优化方案设计与实施,企业工程师培训及认证等100多项项目。这些项目由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实施,不仅检验了教学效果,还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课题、寻找新方法,逐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具体实践,把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与真实工程项目相结合,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掌握了技能,实现了从学习者向生产者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也为企业培养了大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有效解决了制约计算机网络技术企业发展的人才和技术难题[5]。

案例二: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在能源、化工、机械、电子、汽车、土木等行业培训上取得新突破。融入企业培训体系,针对社会需求,创新培养模式,提供多元化服务,如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工程继续教育、职业资格证培训、技能竞赛培训等。该院全年开展兰石化军工岗前培训班、省石油公司培训班、重庆长安班、环境监理培训班、中核404机械班、庆阳石化岗前培训班、技能竞赛强化班、职业资格取证培训班等各类培训。

案例三: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学院+基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开展“双联户”脱贫致富,全年组织250余人次干部入村11次,调引种羊187只,做到了“双联户”养羊全覆盖;为移民乡学校争取专项教育资金15万元,建立了“班班通”信息化教育平台;为“双联户”无偿提供优质蔬菜苗61盘6 552株,教会他们种植技术,促进了农户庭院经济发展;定向培训瓦工、电焊工20名;加大劳务输转,组建“双联户”建筑工程队,当年收入23万元;发放春节慰问品等。依托胡杨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年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0余次,参与志愿者3 860人次,志愿服务时间近8 000小时,初步形成了胡杨公益“西部筑梦”助学项目、“让爱起航”心理援助项目、“大爱无疆”特教援助项目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和社会实践小分队7支113人次,奔赴基层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打造“胡杨·四季”文化活动品牌,全年完成胡杨主题文化活动23场次。依托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中国西部职业教育与发展中心,面向西北5省举办职教师资班27期,培训学员425人次;举办“双元制”专题讲座4期,参加人数201人次。依托实训中心及甘肃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举办技能培训班15期,完成农民工技术技能培训等841人次、退伍军人岗前培训127人次、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9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1 520人次。

案例四: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随着实训基地设施功能的不断完善,技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畜禽养殖实训中心发挥“服务教学,服务社会,示范推广”的作用,指导凉州区、民勤县、永昌县等地新建养殖小区(场)130多处,指导沙漠放养养鸡户500多户,带动3 800个养殖场(户)增收致富;向社会提供优质鸡苗100多万羽,种蛋300多万枚,种猪4 000多头,鲜牛奶10 000多公斤;动物医院共诊疗各种动物5 000多头(只),冻配黄牛(奶牛)2 000多头,人工授精猪2 500多头。根据社会需要全力做好社会培训工作,2014年开展庆阳市环县村级防疫员培训、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培训、农机从业人员培训、黄羊河集团机电从业人员培训、设施养殖新技术培训、农民工培训等15期954人次。

3.2 努力开展科技创新

各职业院校制定措施,以产学研结合教学为目标,鼓励教师承担、参加科研项目,规范科研过程,不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和技术服务水平,科研能力明显增强。

案例一: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了酒泉新能源研究院第一届理事会,投资250万元,实施了太阳能集热供暖系统、太阳能发电电解水制氢储氢及氢利用研究、独立光伏微网智能控制与能量管理研究3个项目,年内均可完成建设工作。制定了甘肃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子项目——智能微电网实验室建设方案,通过了专家论证。争取资金200万元,推进了甘肃省新能源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申报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2项,完成“固体废弃物回收配制建筑节能材料”等课题立项2项;申报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7项、酒泉市科技计划项目6项;与企业合作开展示范项目2项;发表应用型学术论文133篇。申报“奶牛雌性体内胚胎生产技术研究”等科技成果3项,获评甘肃省教学成果奖3项、酒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甘肃省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报实用新型专利6项。

案例二: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人才、设备、技术优势,倡导应用性科研开发,支持和鼓励教科研团队和有能力的个人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企业共同攻克生产技术难题,不断加强技术服务职能。与兰州汇丰、无锡昆仑富士、兰州科海、甘肃金福、上海睿亚训等企业共建了12个校企联合技术研发机构;主持、参与完成了西北永新硅丙乳液研制、汇丰C9分离、无锡昆仑富士新型波纹法兰研制、兰石化关键炼油装置腐蚀介质分析等20余项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校企合作技术发明专利授权和申请受理达9项。炼油团队申报项目“用对甲酚残渣制备涂料用树脂项目系列研究及产业化应用”首次获得由省总工会、省科学技术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颁发的第七届甘肃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电子系完成了兰州路博润兰炼添加剂氮压机的两套技术改造项目。

案例三: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铸陇机械厂合作申报的“山地农作物旋耕起垄机具的研制开发与成果转化”,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多拉菌素纳米乳剂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被省财政厅、省农牧厅列为甘肃省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计划项目,获得经费10万元。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兰州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等横向合作科研项目有4项,获经费5万元。院列项目7项,学院资助经费8万元。

4 职业教育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策略

当前,甘肃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了一个新层次,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系列措施来保障。

(1)转变观念,重构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而这些必须建立在学校服务能力和服务功能基础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职业教育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社会发展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基本条件、人才需求和环境氛围,因此,职业教育必须要承担起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发展的责任。②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路径。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更需要学校与行业、企业、社会的互动共赢,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桥梁便是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如果一个学校能够很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产学合作就能广泛深入,其人才培养目标就容易实现。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转变传统办学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将学校工作重心调整回服务轨道,重构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4]。

(2)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社会服务功能。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结构不完整、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不能充分适应社会需要。职业教育在生源竞争和建设投入上处于劣势,阻碍了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当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已成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职业教育要准确把握自身功能,即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学历教育主要是满足体系内部和普通高中生对于提升学历层次、实现能力拓展的需要;培训教育主要满足企业新进人员对岗前专业技能适应和企业文化内涵理解,以及社会在岗人员对顺应产品技术更新和行业发展趋势的能力提升需求。在具体办学形式上,既可以是全日制教育,也可以是非全日制教育;既有面向适龄青年的教育,也有满足人民群众追求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学习的教育;既有人才培养工作,也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6]。

(3)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是我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职业院校要发挥资源和人才优势,派遣教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企业发挥设备齐全、生产经验丰富的优势,帮助学校顺利开展教学、生产、科研和技术推广等工作。产学研相结合还要求职业院校建立与各级政府、行业协会、经济开发区、兄弟院校的联动机制。围绕联合开展人才培养、联手攻关开发技术、联合转化技术成果、联合共建共享实验实训基地、联合开发申报专利成果等,修订、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制度,进一步加大行业、企业参与度。扩大二级学院对外合作权限,调动二级学院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校企合作委员会,扩大行业、企业人员比例。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标准和方案拟定、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实施与考核等。继续实施订单培养,加大订单班建设力度。积极承担行业、企业的科技攻关及技术服务,主动承担职工培训任务,为企业输送优质毕业生[7]。

总之,国家、政府、社会以及职业院校要统筹协调,合理优化各项资源,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合理、高效、可持续发展,使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助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经济发展[4]。

[1]国家中长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刘一.李克强总理在接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EB/OL].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4/06/23/011968350.shtml,2014-06-23.

[4]黄静.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3):17-20.

[5]张士辉.基于CDIO的卓越工程师订单班课程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187-190.

[6]张士辉.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132-135.

[7]张士辉.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1):86-89.

G420

A

1671-1246(2016)11-0031-03

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第二批科研项目“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GS [2014]GHB1213)

猜你喜欢
甘肃省培训职业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培训通知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