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素莲
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才素莲
目的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中使用拉坦前列素,对照组依照常规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包括术后视力、眼压、泪膜稳定性以及病发症状等术后反应。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视力(0.67±0.11)、眼压异常者(5例,治疗有效率75.5%)、泪膜稳定性[(11.78±1.81)s]以及并发症状(角膜水肿者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上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术后视力(0.58±0.12);眼压异常者15例,治疗有效率48.8%;泪膜稳定性(11.82±1.63)s;硬核坠入玻璃体腔者1例,玻璃体脱出者2例,角膜水肿者2例,其他并发症状者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术后疗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拉坦前列素;小切口囊外摘出术;白内障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是青光眼治疗手术的并发症状,容易造成患者晶状体透明度不断下降,同时会引起患者形成皮质性、核性、后囊下型等多种类型的白内障,造成患者视物模糊,正常生活出现困难的结果[1]。本文将拉坦前列素用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河分院收取的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共90例,患者青光眼手术后时间5个月~10年,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48.3±10.2)岁;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0.2±10.1)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在患者局部麻醉完毕以后,避开患者滤过泡,于患者鼻子侧面完成手术隧道以及辅助切口,使用巩膜隧道刀向患者角膜方向前行分离角膜内1.0 mm制作角巩膜隧道。隧道前段透明角膜内1.0 mm处穿刺进入前方,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虹膜粘连对侧做角膜侧切口,注入甲基纤维素,开罐或者环形撕开外囊,使用水分离、托核法娩核。如果患者硬核过大,可以采取隧道内切核后娩出的手术方式,最后抽吸皮质,在患者角膜内植入人工晶体;观察组在上述手术方法的基础上,使用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 20093866,规格:25 mL:125 μg)治疗,使用方法为每天夜晚睡觉之前滴1次,1次1~2滴,以1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治疗效果 包括患者术后1个月的视力、眼压、泪膜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以及基础泪液分泌)[2]。
1.3.2 术后并发症情况 包括患者术后1个月之后的硬核坠入玻璃体腔、角膜玻璃体脱出、角膜水肿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3]。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术前平均视力为(0.34±0.12),术后1个月患者视力恢复至(0.67±0.11),对照组患者在术前平均视力为(0.25±0.14),术后1个月患者视力恢复至(0.58±0.12)。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71,P<0.05);观察组在术前眼压异常者39例,术后1个月下降到5例,治疗有效率75.5%,对照组在术前眼压异常者37例,术后1个月下降至15例,治疗有效率48.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1,P<0.05);观察组术前泪膜破裂时间(12.41±1.82)s,术后1个月降低至(11.78±1.81)s。对照组术前泪膜破裂时间(12.35±2.01)s,术后1个月降低至(11.82±1.63)s。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1,P<0.05)。
2.2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状对比 观察组术后1个月未出现硬核坠入玻璃体腔者和玻璃体脱出者以及其他并发症患者,出现角膜水肿者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术后1个月出现硬核坠入玻璃体腔者1例,玻璃体脱出者2例,角膜水肿者2例,其他并发症状者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状情况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5,P<0.05)。
小切口囊外摘出术事实上是患者在青光眼手术后的第二次手术,具有一定的手术难度,降低眼压是患者手术过程中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4]。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中使用拉坦前列素,能够充分发挥拉坦前列素降低眼压的良好特性,提高患者小切口囊外摘出术后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小切口囊外摘出术的不良反应。拉坦前列素是一种新型苯基替代而成的丙基酯前列素F 2α,能够在角膜与血浆中分解为具有活性的游离酸,通过眼角房室渗透至患者的眼角素层,具有非常良好的降低眼压效果,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以及高眼压症有着明显的降低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拉坦前列素使用的过程中,医生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抑菌剂,苯扎氯胺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是非氧化性杀菌剂的一种类型,结合拉坦前列素,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光谱、高效的抑菌效益,是拉坦前列素使用过程中的优良抑菌剂选项[5]。
当前青光眼后白内障治疗手术主要有小切口囊外摘出术以及超声乳化术两种,虽然在术后治疗效果上,两者在患者长远视力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上的表现并无明显差异[6]。但是相比较之下,小切口囊外摘出术具有经济实惠、操作简单的优点[7]。拉坦前列素药液能够渗透到眼球上睫脉膜上层,有着良好的降低眼压效果[8]。本次研究中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的小切口囊外摘出术中使用拉坦前列素,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单独进行小切口囊外摘出术的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也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证明拉坦前列素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手术中确实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本次研究中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中添加拉坦前列素,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术后治疗效果,还是术后并发症状上的表现都要优于对照组,表明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治疗中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1] 周天球.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因素及治疗探析[J].中外医疗,2014,14(1):76-77.
[2] 刘小丽.硬核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手术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7):36-37.
[3] 梁民.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术与超声乳化术两种方法疗效比较[J].右江医学,2012,40(5):682-683.
[4] 刘素勤,谢爱宏,谭辉,等.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与其复合剂的降眼压作用的比较[J].江西医药,2014,49(9):807-809.
[5] 陈波,黄加忠.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6):865-867.
[6] 邓冬英,郭年波.拉坦前列素联合小切口囊外摘出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9):1221-1222.
[7] 陈连平.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70-171.
[8] 王虎斌,韦超,赵日秋,等.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的抑菌效力研究[J].中国药房,2013,24(1):42-4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5.085
辽宁 124000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河分院眼科(才素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