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宏(中油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辽宁 盘锦 124114)
欢喜岭下台阶出油气井点储层识别技术研究
张利宏(中油辽河油田公司欢喜岭采油厂,辽宁盘锦124114)
欢喜岭下台阶区块比较零散且面积较小,一般为0.2~1.0km2,尚未进行连片部署研究。从目前的完钻井看,在热河台油层、大凌河油层、杜家台油层均存在零星出油气井点,部分井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流,这些出油井点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应该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通过对有利目标进行综合地质研究,可望在该区域实现出油井点扩边和开发区块相连,实现增储建产目的。
欢喜岭油田;储层识别;三维地震
欢喜岭油田下台阶是欢喜岭采油厂的重点勘探开发区域之一。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南部,欢喜岭油田东部。该区带平面上多套含油气层系叠加连片分布,纵向上各套含油层系相互叠置,形成了复杂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带。不同层位和不同断块的油气富集程度差别较大,各具特点,但各块的面积较小,一般为0.2~1.0km2,各块之间相对孤立,尚未进行连片部署研究。从目前的完钻井看,在热河台油层、大凌河油层、杜家台油层均存在零星出油气井点,部分井获得了高产工业油流,这些出油井点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应该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有众多的出油井点和开发区块,通过对有利目标进行综合地质研究,在该区域实现出油井点扩边和开发区块相连,实现增储建产目的。
1.1出油气油层地层层序格架的确定
钻井揭露的地层自上而下为基底,下第三系,沙河街四段上部(S4上)、三段下(S3下)、三段中(S3中)、三段上(S3上)、二段(S2)、一段(S1)、东营组、(d)上第三镀陶组(ng)、明化镇组(vm)和第四系平原组(Qp)地层。其中热河台油层、大凌河油层和莲花油层是本区的主要含油层系,也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层。
1.2地层对比与划分原则
地层划分基本原则是:以沉积旋迴为基础,砂体为单元,标志层作控制,以古生物资料确定时代,结合地层厚度,油水分布,在原来分层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多年来勘探开发实践总结出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根据岩性、电性特征由点到线再到面逐级对比划分。地层纵向组合特征主要依据生物化石和主要标准层来确定,横向上用电测曲线和岩性来对比。选择稳定可靠并易于识别的对比标准层是提高地层对比精度的必要条件。
2.1出油气井点平面分布特征
兴隆台油层是本区地区含油气性最好的油层,发育油藏最多,其中出油气井点类型以构造油气藏和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构造油气藏主要发育在Ⅰ、Ⅱ和Ⅴ台阶,Ⅰ台阶内构造油气藏类型主要是断层背斜油气藏,分布于研究区东北角双台子地区;Ⅱ和Ⅴ台阶主要发育断层油气藏,以封闭断块油气藏和上倾方向及侧面被多条断层遮挡的半封闭断块油气藏为主。沙二段Ⅰ台阶内东西向断层比较发育,容易形成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这与统计结果一致,由于Ⅰ台阶处于构造低部位,临近生油洼陷,也是岩性油气藏的主要发育区域。
2.2出油气井点垂向分布特征
从油气藏垂向分布特征来看,总体上由沙四段至沙二段构造油藏数量逐渐增多,复合油藏和岩性油藏数量逐渐减少,总体来看,本区的出油气井点以构造—岩性、岩性油气藏为主,因此有利储层的识别与预测是本次研究的关键问题。
2.3出油气井点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本次研究主要利用均方根振幅属性开小时窗进一步验证上述地质分析技术预测的有利相带,北部地区以欢171井区为重点,落实砂体展布情况,南部则以欢南1井区和欢南4井区为重点,这种开小时窗的地震属性平面预测基本反映了砂体的变化规律。
2.4地震反演技术
对下台阶200km2的地震资料进行了反演和多参数岩性地震反演,从预测结果来看,地震反演能较好的反应储层空间的分布关系,多属性预测的结果明显较反演效果要好,利用多属性预测剖面看,与实际钻井情况结果吻合较好,说明预测结果能较准确预测储层,可以直接用于圈定储层,用于储层的解释与追踪。
2.5沉积微相刻画技术
对出油井目的层段进行沉积微相展布研究,利用井震结合联井剖面预测出油井周围储层沉积微相,寻找有利相带进行井位部署。总的说来,沙二段砂体最为发育,厚度也较大砂体主要来自西八千和齐家南北两个方向。在近南北向的欢43-欢古5-欢631-欢102井一线,砂体基本上不发育,将西八千砂体和齐家砂体明显的分割开来
2.6储层评价
沙二段兴隆台油层储层物性发育程度好,平均值19.0%,渗透率最大值达2841×10-3μm2,平均为372.2×10-3μm2。属中孔高渗储层。储层物性平面上受埋藏深影响,表现为北部好南部差的特点。
(1)利用地震、钻井、录井等资料,研究了储层宏观、微观特征,该区物源有2个:西八千、欢喜岭。兴隆台油层为扇三角洲沉积,大凌河、热河台油层为湖底扇沉积。
(2)在油气分布上,发育多套含油气层系,油藏受岩性、构造双重控制,以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
(3)研究过程中,井震结合精细解释技术、细分小层统一分层技术、VSP测井变速解释成图技术以及预测储层技术得到进一步创新和突破,应用储层识别技术3项。对高质量完成项目起到重要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