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施工过程资料管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探讨

2016-03-14 05:33:53寇宇轩
工程技术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程序化规范化建筑施工

寇宇轩

规范化施工过程资料管理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探讨

寇宇轩

随着现阶段各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事业迎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建筑行业依然作为主力行业在许多城市的发展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诸多大体量、快进度的工程随之兴起,在建筑施工质量上给施工企业施加了巨大压力。促使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上下功夫,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实施程序化、制度化的质量管理势在必行,质量管理的程序化衡量标准正是施工过程资料管理的规范化。文章探讨从规范化施工过程资料管理来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质量;程序化;制度化;资料;规范化

随着我国的经济腾飞,建筑事业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建筑企业鱼龙混杂,各地建筑质量事故此消彼长。建筑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社会民生,提高企业建筑施工质量就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更是树立企业形象的一面旗帜。

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更多的依赖于企业的内部管理。目前许多企业没有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对项目工作分工不明或者分工冲突,造成管理人员责任不明,质量管理就无从下手。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如何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推动质量管理程序化、制度化将直接影响企业生存。现随着全国各地住宅等趋于饱和,建筑行业已经走过了“数量化”的阶段,向着“精兵化”的方向发展,只有顺应变化,不断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原因分析

1.1 施工作业人员素质不高

施工作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为了赚钱养家而从事这个工作,认识不到建筑行业工作的危险性和专业性。普遍文化程度低,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淡薄,严重影响着施工质量,也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从目前我国的社会现状来分析,建筑工人普遍素质不高,近期内难以改变此类现状。

1.2 施工管理层的管理不到位

(1)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专业知识匮乏,难以权衡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之间的关系。造成盲目施工,使企业蒙受损失,质量意识淡薄,对于新的质量控制规范等不熟悉,单纯的靠原有经验指导施工,严重阻碍施工质量管理的规范化。

(2)事后管理模式更加依赖的是人的管理,存在滞后性和隐蔽性。当发现质量问题时就已经滞后了,如若处理不及时而又追求进度,此类问题很可能被下道工序或者平行工序干扰而隐蔽。且事后管理模式会造成质量问题的累积,积少成多,量变形成质变,后果不堪设想。

(3)管理层的层面上对质量问题的处理存在滞后性,且许多企业没有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流程。这样造成了部分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或部分质量关工作重复,属于一种事倍功半的管理模式。如何实行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流程,施工过程资料的管理就是核心内容。倘若施工过程资料的管理规范化了,那么现场的质量管理只需要严格按照资料要求进行管理,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流程也就初步形成了。

2 从施工过程资料管理的角度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2.1 提高管理层水平,规范化过程资料管理

现阶段想单纯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素质存在许多局限性,可行性不高。但是提高管理层的水平相应的难度较小,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势在必行。在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方面,规范过程资料管理是最有效、最快速的管理模式,而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使资料不是一纸空文,而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一把利剑。

2.2 施工过程资料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资料包括许多内容。主要有设计变更、工程测量、放线记录、预检、自检、互检、交接检记录、施工日志、砼施工记录等。在现场施工中可以作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辅助资料的有许多,只要在现场管理中能够贯彻执行,这些资料对于建筑施工质量的提升大有帮助。

2.3 范例分析之“三检”篇

三检就是:①实行操作者的“自检”,操作人员在完成施工作业后对自己的施工成果进行的质量检查;②工人之间的“互检”,下道工序的操作人员对上道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③专职检验人员的“专项检”,专业技术负责人或施工质量负责人对施工质量或设施、设备进行的专业检查。检查也可以作为工序交接时交接人和被交接人的互相检查,专职检验人员作为旁证,各方填写“工序交接检”表格,避免后期责任不明,造成对质量问题的处罚不明,避免双方扯皮。这种三种检验相结合的检验方法是在施工过程中长期检验工作的经验总结,是最常见的质量控制手段也是最新版的三检定义。

另外还有一种老式的“三检”,依旧在2014版的《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第四版)》中存在,其出现在装饰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中第2条:“施工人员应该认真做好质量自检、互检及工序的交接检查,做好记录,记录数据要做到真实、全面、及时。”

“三检”也可以称为: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的各种表格如图1、图2、图3所示,表格对填写人有明确的责任划分。

3 规范化施工过程资料管理促进质量管理程序化

3.1 对现场施工管理的影响

在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时,大多数是在口头通知、口头指令,因为口头通知具有灵活性,浅显易懂,施工操作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指令。但是口头指令易产生误导,或在出现质量问题是没有第一手证据,责任难以分清。因此,施工过程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规范化施工过程资料管理,形成一种在现场填表、在现场认定签字的常态化机制,对于明确各方责任,促使质量管理程序化、书面化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3.2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程序化的关键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程序化的关键在于施工过程资料管理的规范化,这个规范化是以促进生产、严抓质量为目标。以过程资料抓质量管理,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施工生产行为,三者相辅相成。部分企业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混乱,毫无程序化可言,因此质量管理在对施工生产中起了消极影响。但是程序化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却能对施工生产起到促进作用,查缺补漏,对施工生产起到补充作用。

4 结束语

以上是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处理方法,主要从施工过程资料的规范化方面给予一些处理建议。同时,也可以作为企业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一个途径,当施工过程资料管理规范化,建筑施工质量的程序化、制度化才有了实施的保障,有了文字依据。建筑施工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存之本,应常抓不懈,它贯穿于整个施工建设项目中,需要全过程管控。细节决定成败,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上做好每个细节,把握好每道工序,推动程序化、制度化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才能树百年建筑、创优质工程。文章探讨施工质量,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启发。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山东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S].DBJ14-023-2004.

[3]佟磊.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

TV523

A

2096-2789(2016)11-0142-02

寇宇轩(1999-),男,山东日照人,研究方向:建筑工程,身份证号:370502199903130418。

猜你喜欢
程序化规范化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智能制造(2021年4期)2021-11-04 08:54:32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商周刊(2017年23期)2017-11-24 03:24:09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