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文龙,张争胜,赵亮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 51063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南海地区的影响分析
南文龙,张争胜,赵亮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广州 51063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南海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海域和战略基点,同时也作为连接我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与欧洲的桥梁,在这一战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文章立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富内涵并结合南海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开发利用现状,分别从地理位置、资源保护与开发、海洋经济繁荣与发展、地区安全稳定和国家海洋战略5个方面,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南海地区的影响:①强化南海地区“桥梁与枢纽作用”;②促进南海地区海洋“资源宝库”保护与开发;③推动南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与繁荣;④维护南海地区周边地区安全与稳定;⑤提升南海地区在国家海洋战略中的地位。南海地区必将在新时期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潮流中大放异彩。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南海;海洋战略;海洋强国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战略)。2015年3月27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和商务部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这标志着将对中国发展产生历史性影响的“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推进建设阶段[1-2]。“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我国“走出去”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3]。
丝绸之路是文明沟通桥梁的代名词。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形成与兴起是东西方先民互为推动、双向努力的结果[4-5]。不冲突、不对抗的独立外交政策是新丝绸之路的精华所在[6]——我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是“经济扩张”,也不是“一家独大”,更不是谋求海洋霸权,而是以新兴大国的姿态积极走出去并努力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走向共富和共赢。“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强调政治上相互信任尊重、经济上平等互利共赢、文化上开放包容互鉴,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尊互信之路、合作共赢之路和文明互鉴之路,这一伟大战略不仅是中国自身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需求,为其互补互利互惠开启新的机遇之窗[7-8]。“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基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注入现代运输工具、信息技术、贸易制度而连接起来的货物运输通道或贸易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继承和发展[9];无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都是一条旨在增进友谊、密切交流、扩大合作、一起携手走向共赢共荣之路。这一伟大战略并非是我国单方面的战略构想,也不是我国构筑的排他性平台,更不是我国为一己私利而提出的战略,其核心问题是“共同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落脚点是“共同”的思想[10];其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沿线国家的积极参与、配合与响应,在参与、配合与响应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进步与提升,这也正是这一战略的本意所在。
我国南海地区作为古代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门户海域,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大洋洲和欧洲的桥梁与纽带,不论是在历史时期还是今天,其作为国际大通道的区位优势不言自明。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域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南海区域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为我国在新时期建立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亟待开发与保护。与此同时,与我国环南海相邻的国家众多,目前这一海域面临复杂的地缘政治形势,越南和菲律宾等少数东南亚国家屡屡侵犯我国南海主权,制造事端,严重威胁南海局势安全。如何在维护我国领土主权的前提下顺利保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畅通并造福沿线国家,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会对这一片广袤富饶的海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很快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积极响应,很多学者从各自学科角度展开挖掘、阐释。由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的时间较短,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还处在概念阶段,政府层面还未提出具体措施,因此学术界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一战略本身科学内涵的解读和分析上。学者们一致认为,“一带一路”战略蕴含着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主轴、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开放包容的合作理念[11-12];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公布与实施,一些学者就其实施和建设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应分阶段、全方位、有重点逐步推进,眼下应加强港口物流、公路、铁路、通信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提升政治互信等[11-14];部分学者将“一带一路”战略放置于国内和国际大背景下,剖析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对这一战略的响应,中国与东盟、美国、印度等各方力量的博弈,以及中国在这一战略中的经贸定位[14-18];部分学者从地缘政治的视角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当前所面临的复杂地缘政治形势,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19-23];一些学者主要对国家领导人有关讲话和中央相关文件以及政策精神进行解读、分析[3,9]。
海洋作为地理学者传统的研究阵地之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亟须不断创新研究成果。南海地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最直接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24],本文拟就“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南海地区的影响展开论述与探讨。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行进的今天,海洋运输特有的优势决定了其在全球贸易货物运输中居于核心地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以海洋为载体,进一步串联、拓展和寻求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利益交汇点,激发各方的发展活力和潜在动力,构建更广阔领域的互利共赢关系,其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以及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7],这一伟大战略有着丰富而明确的空间内涵[1]。大战略需要大通道,如此才能带来大经济,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沿线各国之间设施的互联互通,尤其建设以海上运输为连接桥梁的大通道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海上运输大通道具有具体的空间指向和空间范围,海洋的互联互通将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迈上更高的台阶。
我国南海地区作为这一战略空间向南向西延伸的第一站,以及作为这一海上大通道建设的枢纽海域,是连接我国与东盟各国、南亚、西亚、欧洲和澳洲的天然桥梁与纽带,是我国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和向南走出去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海上十字路口,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展开合作交流提供广阔的腹地和空间。
南海地区自古就是国际交通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早在汉代,我国福建、广东、海南一带沿海居民就开始活跃在南海上,逐渐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由海道与西方交通的航线;《汉书·地理志》记载有南海与印度洋上的航线,中国海运货物先抵达今斯里兰卡,再经过印度接运而西,辗转至欧洲和地中海沿岸[25]。经三国时期、五代十国的延续与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中外交流空前密切,外国的商人、官员、传教士以及香料、宝石等异域珍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文化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送和传播到世界各地,以瓷器、丝绸、香料、宝石等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以及以宗教为代表的精神文化,在这片海域川流不息、交流碰撞,为周边地区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空前航海壮举,奠定南海地区在我国南下对外交往中的核心地位,南海地区成为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非洲和欧洲交流的必经之地。
近代以来,随着国际经贸交流日益频繁,南海地区作为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扼守两洋海运的要冲,同时也是连接亚洲与大洋洲的海上要道,其国际战略地位不断提高,素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26]。南海周边集聚着广州、香港、澳门、新加坡等重要的国际港口城市,南海是这些港口城市对外交流的弧形航线必经之地。对于同处东亚的日本和韩国来说,南海亦是保障其能源进口的必经通道,一直以来被其视为“海上生命线”,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每年能源货运量占南海地区总量的80%以上。尤其是南沙群岛,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亦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25]。据统计,南海地区有37条世界交通要道,每年通过各类舰船10万余艘、通过超级油轮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经此货物价值高达6 000亿美元[27]。对于我国来说,每年80%的进口原油、64%的天然气、22%的铁矿石、50%的锰矿是经过南海位于的西行航线完成的,南海地区集中我国几条最具战略价值的远洋航线[28]。因此,不论是对于东盟各国还是我国自身,以及对于东亚日、韩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南海地区都扮演着重要的海上大通道角色,同时更是我国构筑海上安全屏障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地区之一。
南海地区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处于独一无二的特殊地理位置,是我国实施这一战略最直接、最前沿的地区,是我国与南海沿岸各国开展海上交流与合作最直接的平台,是我国推广和平发展理念、扩大影响力的直接发力区,是实现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最重要的载体[24]。随着这一战略的实施,其战略地位必将得到极大提升,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也将日益凸显,加强对这一地区的保驾护航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交流来往环境、保障这一大通道的畅通也显得日益迫切,而这一切都将不断强化南海地区在我国以及东亚乃至世界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2.1 海洋自然资源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新时期我国面临资源紧张压力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作为正在前进中的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我国维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能源严重依赖国际市场,我国已是全球第一大铁矿石、煤炭、粮食进口国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28],资源消耗量和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面临陆上资源日益枯竭的困局日渐严峻,多渠道开辟资源开采和进口渠道日渐迫切,而这也正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重点领域之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意在促进经济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与资源的高效配置,是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有序流通之路[7],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的指导下,使资源丰富国与资源需求国达到互补和良性互动,从而实现双赢。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石油、天然气、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和海产品的需求和消费也日渐增加,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拥有大量资源,尤其是南海及周边东南亚各国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二者互补性较强。同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亦是促进沿线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不是以牺牲环境和后代人利益为代价,而是强调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关注与保护,饱含深厚的生态文明理念。
我国南海地区地处热带海域,属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油气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南海海域散布着我国范围最广的珊瑚礁群,西、南、中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水产资源基地和天然渔场,水产资源种类繁多,仅鱼类就达2 0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达200多种,此外还有海藻等水产资源[25],水产品蕴藏量居全国第一。这一海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铜、铅、锌、银、金、锰结核和金属软泥等矿产资源,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等矿产资源被陆续勘探出来,据估计其储量至少为230亿~300亿t、乐观估计能达到550亿t,天然气储量约20万亿m3[29],号称“第二个波斯湾”。此外还有风能、波浪能和潮汐能等,都是未来可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且蕴藏量巨大。因此,南海海域可以说是一个海洋自然资源宝库,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引领下将成为我国未来资源开发的广阔锚地,同时南海丰富的资源也为在这一战略的带动下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一系列合作提供充足资源和广阔空间。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强国之路,更是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新时期我国创建新型人海关系的一次契机。在这一战略的带动下,我国将密切与周边国家展开海上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体制,加强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多方位促进对这一资源宝库的开发与保护,造福沿岸各国人民。建设美丽富饶、生态文明的祖国新南疆,实现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海关系的良性互动,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题中之意。
2.2 海洋文化资源
文化和经济向来就是一对孪生姐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助推与支持。“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贸易的代名词,而且也是历史上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文化交流的“符号”[30];同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促进沿线各国经济大发展之路,同时也是增进沿线各国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互鉴之路。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海洋文明,发轫于秦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开拓完善,逐渐形成以“亲、诚、惠、容”为核心的在世界航海史上独树一帜的航海传统,在沿线各国广为传播、影响深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航海理念上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一脉相承,更强调一种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文化内涵[1]。大战略需要大文化,如此才能支撑起大经济。我国是海洋文化大国但并不是海洋文化强国,丰富深厚的海洋文化资源亟待保护和开发,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和”为内核的中华海洋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中国对外交流的“名片”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伟大战略的重要支撑,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推进的内容之一。
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吹响了建设海洋文化强国的号角,南海地区至关重要。除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外,南海地区还蕴含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自秦汉时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以来,加之后来历代沿线人民不断地拓展和完善,我国与南亚、阿拉伯世界以及欧洲的商贸和人文交流往来日益密切,一方面将我国物质文化与政治文化随着载有我国瓷器、茶叶等货物的船舶输入东南亚、南亚等国;另一方面阿拉伯世界和南亚地区的药材、香料、金银饰品和珍珠等物质文化与医术、造船技术、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技艺与宗教文化也传入我国,各国文化在南海这片海域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以传递和平、连接友谊为理念的南海海洋文化,因此南海也有“亚洲地中海”之称[31-32]。
就国内来说,自汉代以来我国人民就在南海留下了活动的足迹。中国人民发现并命名南海诸岛有着悠久的历史,东汉杨孚《异物志》中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大舟,锢以铁叶,值之多拔”,古人根据海水涨落的自然规律,称南海为“涨海”[33]。此后历代有关记述南海自然特征、人文风貌、航运以及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的各种官方与非官方的史集、地方志和图籍等不胜枚举。此外,在南海诸岛及其周边地区还有大量的历代古越人活动的历史遗迹、各类庙宇和海底考古发现等[34]。这些都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极为珍贵的遗物和遗迹,是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为研究南海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提供第一手资料。
南海是我国渔民的“祖宗海”,自古以来南海丰富的物产就吸引我国海南、广东及福建沿海一带的渔民前往从事耕海活动,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积淀形成丰富的海洋民间文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耕海文化,即海洋农业文化。渔民在南海捕鱼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沙和南沙群岛上,在这些活动密集区域留下丰富的文化印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海南渔民在自身航海实践过程中所编写的《更路簿》[35-36];《更路簿》是记载渔民航海路线的航海针经书,是渔民在南海诸岛世代耕海所产生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与海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主体内容由一条条航路组成,还包括一部分渔民自己绘制的航海图,每一条航线中都包含以渔民命名的起点和终点、航向、更数。渔民还大量赴东南亚新加坡等地进行商业贸易和移民,将中华文化带到该地,营造出独特的华侨文化[31]。此外还有典型的宗教祭祀文化、海神崇拜文化等[31],这些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共同组成南海诸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促进对这些重要文化遗产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繁荣我国海洋文化、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同时也有利于维护我国南海主权,具有很强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海洋文化凸显中华文化“和”的理念[37],不是排他性的文化,更不是侵略性的文化。南海地区丰富的海洋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作为有史以来人海相互作用的产物,生动折射出这片海域人海关系的特殊性与典型性,为在新时期发展和繁荣海洋文化提供大量鲜活素材,也是大力振兴海洋文化的精神家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经济发展之路,也是繁荣发展海洋文化、增进各国历史文化交流之路,各地区经济的交流合作将促进文化的传播与融合,而经贸的交流与合作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持与推动。充分利用和挖掘这一海域丰富的文化资源,延续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字当头的海洋文化,消除误读和曲解,为促进与周边地区和国家经济交流合作、保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顺利实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是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框架,意在打造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海上经济大动脉,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1,7],主旨在于促进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着鲜明的经济内涵,经济内涵是这一战略的核心,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质的支持,南海地区广袤的海域、丰富的海洋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为沿岸国家发展海洋经济、提髙海洋科技水平、开展海洋合作等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物质基础[24]。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保障之下,资源要素的合理开发、自由流动和优势互补必然带来经济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南海地区资源开发带来新的契机,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创新开发模式,本着在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发展经济的原则,密切与周边国家开展海上合作,以发展海洋科技为先导,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多渠道、全方位对这一海域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和海洋经济健康发展,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造福沿线各国人民,资源的合作开发必将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在规范、整合和提升传统海洋捕捞等海洋第一产业、夯实海洋第二产业的同时[29],诸多学者认为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合作和民心相通的重要抓手,可作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导产业。旅游合作能让各国人民更多了解其他国家,有助于消除偏见和误解,同时带来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力推动经贸发展[6]。依托南海地区独特丰富的热带海洋自然和文化资源,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导向下,合理有序地促进南海地区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带动南海地区热带滨海旅游等海洋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对于发展我国现代海洋产业、繁荣海洋经济意义深远。
海运是外贸货物运输量最大的交通方式,占世界贸易量的95%,这一比例凸显海洋物流业在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1]。南海航道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海域,作为我国以及东亚的日、韩与东南亚、南亚、非洲和欧洲的交流枢纽,承担着大量远洋货物运输的重任,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海洋物流大通道。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带动下,我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将越来越密切和深入,必将带动我国南海地区海洋运输业、海洋物流、造船业以及沿海港口等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大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近些年来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水平的提高,以海洋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也获得快速发展,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带动下,以海洋科技为支撑的海洋船舶和工程装备制造、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海洋工程建筑和海洋信息服务等战略新兴产业[38]也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推动下,南海地区以其独有的海洋资源优势,在转变传统以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为主的海洋资源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海洋空间和非生物资源,推动海洋第二、三产业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38],必将成为我国新时期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和繁荣海洋文化的引路先锋,必将成为新一轮海洋大开发中一枝独秀,必将在创新海洋开发模式、壮大海洋经济,传承发展海洋文化、增进与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扮演愈来愈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7]。“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5项原则基础上提出的跨区域多边合作发展平台,强调建构多边互利共赢的共同体,旨在增强沿线各国之间的流动性和互通性,为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以实现各国之间的互利共赢、共谋社会福祉。我国始终强调合作发展、和谐发展,绝不以损害他国利益谋自身发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7],充分展示我国意欲促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进步的友好姿态,有利于消除周边国家疑虑,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创造良好的合作发展环境,符合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同样,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非要和其他国家竞争地缘政治利益,而是要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的交流与发展,增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人民的友谊[3]。作为以开放、包容、和平为主旨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延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的精神风格,以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作为战略目标,以实现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为根本诉求[7,23],充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和平发展的诚意与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和风范。
虽然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主要立足点在于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其主旨并非在政治、安全等方面,但从客观效果上看,这一战略对于保障周边国家经济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12]。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背景下,各国都把自身发展作为国家核心利益,谋合作、求发展已成为各国广泛共识,合作与协商代替冲突与对抗逐渐成为解决国家间争端和地区冲突的主要方式[23]。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带动下,配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10+1”、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区域合作平台与机制,通过基础设施联通、旅游贸易、资金流通、民心相通等重要战略手段,重视与沿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软”领域的互动合作[23],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包容、融合,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有助于从根本上消除“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兴风作浪的社会土壤[12];同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从客观上也需要沿途各国对海盗、非法武装等威胁地区和平稳定的势力进行联合打压,共同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和经济繁荣,从而有力促进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将发展目光聚焦到海上,掀起了一个发展海洋经济的高潮。中国历史上重陆轻海的战略思维模式极大限制中国向海洋方向的发展[26],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逐渐由陆地走向海洋,但目前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还停留在探索阶段,面临的海上威胁与挑战形势依然严峻[29]。
南海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我国政治和经济地缘战略中的重要性。作为我国的固有领土,南海地区是我国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是我国东南部战略防御的前哨阵地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海上屏障,是我国海洋地缘战略中最具核心价值的海域。南海地区是扼守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也是我国四大海中唯一联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域,是我国名副其实的“海上生命线”,也是东亚日韩南下印度洋、波斯湾的必经之路和对外交流的大通道,加之这一海域临近我国珠三角城市群,毗邻港澳台和东南亚,经济发展活跃,地区交流密切,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南海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陆缘海,由西沙、中沙、东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和一系列深海海槽、海盆等组成,岛屿、沙洲、暗礁、暗沙、暗滩广布,为新时期海洋开发提供广阔立体的全方位空间资源。南海诸岛也是我国研究热带海洋环境、热带海洋水文、海平面变化、海洋灾害、珊瑚礁保护和台风等的重要基地,对于我国开展相关海洋科学研究、发展海洋教育事业和维护这一海域航行安全意义重大。由于南海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蕴含和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引领下,将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其在我国海洋战略中的地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旨在于经济交流与合作,但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撑、科技的武装以及国家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保驾护航。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在新时期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举措,开启我国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的新征程。在这一伟大战略的带动下,南海地区必将在振兴海洋经济、繁荣海洋文化、提升海洋科技水平、促进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唤醒国民海洋意识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必定会成为我国海洋战略的重点部署区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将会从多方面对我国南海地区产生综合影响,也更有待学术界今后不断从多角度全方位加强对这片海域的研究与探索。
[1] 刘卫东.“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5):538-544.
[2] 杜德斌,马亚华.“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J].地理研究,2015,34(6):1005-1014.
[3] 薛健.“一带一路”:大时代 大布局 大战略[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5(Z1):50-57.
[4] 刘赐贵.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14(4):1-8.
[5] 陈潮.试论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C]//三条丝绸之路比较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1:240-253.
[6] 刘宗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我国沿海城市和港口的发展[J].城市观察,2014(6):5-12.
[7]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R].北京:外交出版社,2015.
[8] 牛治富.试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地缘政治学意义及其新发展[J].西藏发展论坛,2015(2):29-32.
[9] 陈万灵,何传添.海上丝绸之路的各方博弈及其经贸定位[J].区域经济,2014(3):74-83.
[10] 无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哲学反思[J].商业文化,2015(7):36-47.
[11] 蒋希蘅,程国强.“一带一路”建设的若干建议[J].西部大开发,2014(10):98-101.
[12] 孙志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三重内涵的[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43-44.
[13] 李锋,徐兆梨.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视域的南海问题研究走向[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3(4):29-36.
[14] 吕余生.深化中国—东盟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J].学术论坛,2013(12):29-35.
[15] 郑志来.东西部省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协同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5,37(7):44-48.
[16] 孙祝春.立足良好起点争做“一带一路”枢纽[J].大陆桥视野,2014(10):48-50.
[17] 广东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新思路[J].学术论坛,2015(4):43-52.
[18] 黄耿志,张虹鸥,王洋.东盟内部差异性及其对中国地缘经济合作的启示[J].热带地理,2015,35(5):613-616.
[19] 于国政,周玲,陈唯.中国周边海洋地缘关系发展态势探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5,24(4):11-19.
[20] 谢博,岳蓉.地缘政治视角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道安全[J].东南亚纵横,2015(5):3-7.
[21] 胡志丁,刘卫东,宋涛.主体间共识、地缘结构与共建“一带一路”[J].热带地理,2015,35(5):621-627.
[22] 朱竑,安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地理学回归:浅谈“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意义[J].热带地理,2015,35(5):607-609.
[23] 葛汉文.“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战略的新精神[J].热带地理,2015,35(5):609-613.
[24] 林勇新.南海合作开发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C]//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琼粤两省合作发展:第三届中国(海南·广东)改革创新论坛论文集.2014:13-17.
[25] 张一平.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对南海区域的影响[J].新东方,2010,173(3):17-22.
[26] 杜德斌,范斐,马亚华.南海主权争端的战略态势及中国的应对方略[J].世界地理研究,2012,21(2):1-17.
[27] 曹云霞.南海问题及中国海洋战略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28] 杜德斌,马亚华.中国海上通道安全及保障思路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5,24(2):1-10.
[29] 韩增林,许旭.中国海洋经济地域差异及演化过程分析[J].地理研究,2008,27(3):613-622.
[30] 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1] 司徒尚纪.中国南海海洋文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2] 周鑫.繁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J].新经济,2014(31):54-60.
[33] 张磊.历代地名演变与中国对南海的管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2):87-95.
[34] 陈进国.南海诸岛庙宇史迹及其变迁辨析[J].世界宗教文化,2015(5):1-34.
[35] 广东省地名委员会.南海诸岛地名资料汇编[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87.
[36] 周伟民,唐玲玲.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5.
[37] 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8] 张耀光,魏东岚,王国力,等.中国海洋经济省际空间差异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J].地理研究,2005,24(1):46-56.
The Impact of Construc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on South China Sea
NAN Wenlong,ZHANG Zhengsheng,ZHAO Liang
(School of Geograph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s a significant strategic move in the new era of China.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rea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and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connection bridge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South Asia and Africa and Europe,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is strateg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on the area of the SCS,based on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his new maritime silk roa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veloping history and utilizing situation in nowadays,respectively from five aspects as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resourc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marine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regional security and stability and national marine strategy,deem that this strategy will affect the SCS area in the following respects:①strengthen the function of “bridge and pivot” of SCS;②promot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S in “treasure resources”;③promo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marine economy of SCS;④maintain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SCS surrounding areas;⑤improve the SCS area in the position in national Marine strategy.The SC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arine power in China.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SCS,National marine strategy,Construction of marine power
2015-12-30;
2016-05-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53).
南文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南海诸岛地名,电子信箱:nanwl@m.scnu.edu.cn
张争胜,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地理、南海诸岛地名,电子信箱:zhangzsh@scnu.edu.cn
K901.2;P7
A
1005-9857(2016)06-0084-08